随着近期人社部在研究“延迟退休”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扬子晚报已经就此报道退休年龄近期不变,但如何“养老”这一问题再成焦点。昨天微博上更有一个帖子提出:80后退休前需准备314万退休金,如果你是50岁,退休前需备好养老金116万。这个天文数字有点耸人听闻,靠不靠谱?如果以南京人为例,需要多少退休金才能安心养老?又该为准备这些养老金如何巧妙规划?
扬子晚报记者薛蓓
【314万靠谱吗?】
算养老成本惊人:
以3%通胀率、月购买力3000元前提现在的80后到退休时需准备314万
南京理财师认同:
按南京人均月支出1730元算大差不差如十年后退休理论上要备上百万
记者发现,根据江苏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1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收支对比情况,年人均消费支出方面,苏州市是21046元,南京市是20763元,分别相当于每月1754元和1730元,也就比上述计算的假设月支出差了两三百元。
如果按南京市这一人均月支出数字看,这位理财师表示,结果应该大差不差,也就是如果你现在50岁,十年后到60岁退休的话,再考虑上通胀率,理论上要准备上百万元退休金。
不过,理财师也认为,这是非常理想化的一个计算。要准备的金额并非只就60岁这个时点,而是一个时期内。即使你到了60岁这一时点,凑不到这个数字,也是很有可能的,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储蓄情况调整投资方案,“养老问题,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积累,不断调整计划。”
金融学专家存疑:
【养老金增值众人说】
每种方式均有优点和风险
别忽视储蓄、多元化投资
对于养老金数字标准,观点并不一致。但有一点不约而同的是,采访中多位专家均建议普通人要尽早、理性投资,以让自己的养老本钱增值。记者把采访中各方意见罗列出来,并请招行国际金融理财师进行了点评,供读者参考。理财师认为,各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从养老看,其实,控制消费支出、从而拥有一定储蓄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别忽视储蓄了,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投资。
A、社保
理财师点评:社保是作为最基本的养老生活保障。如要提高退休后生活品质,还需要其他投资方式。
B、基金定投
有美国理财专家认为,如果每个月投入1000美元进行定投,按金融市场每年3%的回报率,40年下来,资金可达961525美元。如每月投资1000美元,按7%的回报率,40年下来,资金可达2803239美元。其中投入的本金为490000美元,投资收益为2313239美元。如果以1000元人民币为起点,也是同样计算。
理财师点评:定投确实有好处,但定投的收益率是无法预料的,如果几十年下来,可能每年收益有较大出入。
C、商业养老保险
目前一些保险公司推出养老年金险,如果现在起每年缴费一定金额,退休后可选择一次性领取现金。一般养老险缴费期为20年,退休后可领取的利益约为总保费的300%。也可选择每月领取,能部分弥补退休后的养老金缺口。
理财师点评: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率不见得会特别高,但好处是有点像强制储蓄,把你的资金强制预留下来,有利于资金积累。投资人最好建立一个组合去优化,不光依赖于商业养老保险。
D、黄金投资
黄金抗通胀,具备容易变现和保存的特点,也可以作为一种家庭资产,世代相传。
理财师点评:其实长期来看,黄金波动性也很大,黄金在与货币脱钩后,曾经历了20年的下跌。现在算上通胀率,黄金现价也仅相当于1980年时的价格。黄金在某个阶段可能会持续看好,但不代表永远只涨不跌。当然黄金在市场重大风险时,易变现,有一定价值。目前国际金价在每盎司1570美元左右徘徊,几乎回到了一年前的金价水平。
E、买消费类龙头股
理财师点评:生活消费类龙头股,有一定前景,但因为食品安全或预期项目破灭,会导致出现黑天鹅,比如双汇、伊利、重啤。应建立一个组合,不只买一两只产品来规避系统性风险。
F、以房养老
房产市场在近十年来的总体价格上涨不少,因此也让很多人坚信:以房养老是最能抗通胀的。
理财师点评:长期来看,也许这两年是房产需求高峰,而且目前没有什么其他太好的投资品种。而如果过了人口红利,下一代年轻人的房产需求可能趋缓,如果再开征物业税等,房产长期上涨不一定得到支持。
【投资养老有可能吗】
现在投入50万“复利”30年有望变为300万
80后在未来30年之后要筹措到300万元的养老金,有可能吗?记者采访中归纳了几种算法发现,如果依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理论”复利,投资的“本金加利息”不断像滚雪球一样再投资,你获得的收益也会是很惊人的,无需太担心未来的养老。
●假定平均的年回报率是6%,那么现在投入的本金只需522330元,可在30年后退休时获得300万元本息。
●假如现在投资50万元,以年15%的增长目标计算,五年收入会翻一倍,20年之后它就是81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