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老年人服用的降压药是坎地沙坦,医生告诉你为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心内科魏医师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医生告诉你,坎地沙坦最适合于老年人服用
上周在门诊部坐诊,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心血管内科的一群中老年人患者中很是显眼。小伙子进了诊室后开始有些拘谨,自述:单位体检时血压150/98,后来回家测量血压是148/90。于是就想要来医院确定一下,自己是不是高血压。
小伙子越说越激动:自己一直有锻炼身体,控制体重,怎么年纪轻轻还没结婚,就会得老年病呢?于是我连忙安抚他,转移了这个话题,慢慢控制好他的情绪。等他稳定后,测量了下血压158/99,还是高,差不多可以确诊了。
小伙子有些沮丧,又问,那是不是可以吃坎地沙坦呀?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会想到服用坎地沙坦。他说刚才在外面排队时,有好几个大爷大妈都说坎地沙坦效果好,副作用小。
他似懂非懂,跟我说,就想服用副作用小的药物,因为自己还年轻,不想因为长久的服药伤害身体。
小伙子的这番话其实是个误区,认为坎地沙坦对各类人群都适合,副作用小,其实不然。
老年人的身体较年轻人弱,可同样老年人可能患多种病症的几率也大,坎地沙坦针对的就是在降压的同时能够保护老年人脆弱的器官,所以在这个优势下,可以说坎地沙坦是适合老年人用的降压药。
坎地沙坦的原研企业是日本的武田制药,其商品名为毕洛斯。现在的临床用药基本都是用坎地沙坦酯。坎地沙坦酯可以在体内迅速水解,成为活性物质坎地沙坦,然后发挥药效。
在高血压用药的分类中,坎地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服用后,坎地沙坦可以与血管平滑肌上紧张素Ⅱ受体结合,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其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降低了外周阻力及血容量。
一般情况下,服用坎地沙坦后,收缩压、舒张压都会下降,同时可以减轻左室心肌重量、降低末梢血管阻力,但是对心排出量、射血分数、肾血管阻力、脑血管流量(患有脑血管阻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等都没有明显影响。
坎地沙坦的耐受性比较好,服用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所以患者在服用时,依从性会普遍高于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老年人选用降压药,要注意尽量避免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可乐定);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能引起心脑血管病,因此用药时,也要考虑到;老年人对药物敏感,药物代谢慢,所以,用药剂量要小。
与其他药物相比,坎地沙坦有其独特之处,这也是它适用于老年人的原因。
1.坎地沙坦作用平稳。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各个器官如同机器零件一样会老化,老年人调节血压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压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这就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心脑血管事件,是指由危险因素作用,引起心脏、大脑血管病变,而产生的急性特发性疾病。包括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栓塞等。)。
坎地沙坦的作用持久、温和,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服用后可以使血压波动保持在比较安全的范围内。
2.坎地沙坦减小的脉压差小。
因为坎地沙坦能够保持血压波动范围小,所以它能够对抗老年人动脉弹性差的现状,减少了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距(即脉压差)。所以就间接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几率。
3.坎地沙坦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坎地沙坦能改善心室重构,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逆转的左室肥厚(《广西医学》杂志论文)。在降低内皮素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心房利钠肽的水平,所以坎地沙坦可以用于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的病人。
另外,坎地沙坦能减轻左心室心肌的重量,对于心梗后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疗效,能够改善心肌缺血灌注,抑制急性心梗后的心肌重量的增加。
4.坎地沙坦能缓解房颤。
大部分房颤都是由于左心房压力增大造成的,坎地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降低血管血压的同时,也降低了左心房的压力。
5.坎地沙坦可以保护肾脏。
临床上坎地沙坦,除了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外,慢性肾炎的治疗中也较常见。因为坎地沙坦能够减少尿蛋白的渗出,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衰竭,所以坎地沙坦也常用作肾性高血压的首选。
6.坎地沙坦能够预防偏头疼(《当代医学》论文)。
偏头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痛,而且有可能合并恶心、呕吐等症状。目前坎地沙坦预防偏头疼的药理作用还不明确,但临床以及研究显示,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7.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血症都的患者可以服用坎地沙坦。
1.过敏反应
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皮疹、湿疹、荨麻疹等。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咽喉部的血管性水肿,有可能会抑制呼吸。
2.直立性低血压
坎地沙坦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所以有可能造成低血压。最常见的就是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失眠、嗜睡、行走不便等症状。如患者的耐受性差,可能会引起血压的极速下降,出现晕厥、休克、短暂的意识丧失等状况。
所以服用药物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期间也不能进行高空作业或者是从事驾驶。
3.高血钾症
服用坎地沙坦降压时,可能会引起体内的电解质紊乱,钠离子排泄过多,钾离子重吸收过多,就可能导致高血钾症和低血钠症,所以要避免与补钾药或者留钾利尿药合用。同时在服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
4.损伤肝、肾功能
坎地沙坦虽然能够保护肾脏,但是对于肝、肾功能原本就有受损的患者来说,坎地沙坦可能会加剧肝、肾功能的损伤,引起急性肾衰竭或者黄疸,所以一定要权衡利弊后再服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止服用坎地沙坦。
5.禁止用于肾动脉狭窄者。
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因为沙坦类药物可以降低肾血流和滤过压,增加肾功能的危险性,应尽量避免服用坎地沙坦。
再次强调,老年人用药,一定要个体化给药,结合患者的病情,小剂量、短疗程、重监测,选择合适的药物,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不要因为老年人适宜服用坎地沙坦,就一定要用到。
在用药剂量方面,为了避免副作用过多给老年人带来负担,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预期的降压目的后,再改为维持量。切忌,一开始就大剂量给药。
最后再次重复,虽然坎地沙坦的好处有很多,但请一定不要盲目换药,除非服用当前药物,血压控制的不好,或者觉得服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大,请与主治医生沟通后,再做选择。
#心健康信科普#
高血压这个疾病很常见,也让人很苦恼。人一旦得了高血压,就很难降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高血压真是一种“生活习惯病”,如果不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血压很难控制下来。
而且,一般初期高血压没有特别不适,如果没有检查身体,常常会被人忽略。
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分析都指明了一点:如果血压达标率能够有效提高,就可避免大量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一般来说,当我们发现患者尚处在高血压1级,即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40-15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mmHg~99mmHg之间,且尚未出现靶器官损害,我们可以先让饮食和运动两手抓。
观察3~6个月,效果不理想再让药物出手相助。
当我们一开始就发现患者高血压在2级以上(即血压≥160/100mmHg),或者从危险分层看属于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那么从一开始就会考虑使用药物。
那么,我们在开始使用降压药后,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现在降压药的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经常让大家挑花了眼。
那是不是最贵的降压药就是最好的降压药呢?当然不是。
降压药的价格、包装和宣传都不是评价药物好坏的标准。而在于个人对降压药使用后的效果评价。
不管药物是便宜还是昂贵只要能达到四个效果就是好的降压药。
普通高血压人群血压可以降至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或伴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可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肾病蛋白尿小于1克/日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肾病蛋白尿高于1克/日者,血压应低于125/75毫米汞柱。
降压药的使用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医生在给病人开出降压药时,一般会从小剂量开始,再进行慢慢调整。如果一种药降压效果不佳,可能会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协同降压。
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能心急,也不能以为买一次药就一劳永逸,而是要根据血压的测量去不断调整药物。
而现在很多医生都会推荐长效的降压药,这样患者就不会忘记服药,对器官的损伤也会比较小。
很多老年人的高血压是因为血管弹性变差,血管粥样硬化而导致的。
所以他们的血压常常表现为,收缩压比较高,而舒张压是正常的。
可能有人就会认为,起码舒张压是正常的,就没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各种研究结果都表明,收缩压高和舒张压高都会引起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老人们血压波动的幅度通常会比较大,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简单来说,就是从睡着或坐着的姿势改成站立时,会出现低血压晕厥。这种风险通常会导致老人摔伤或是更严重的意外。
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医生们在加用降压药物时会选择温和的药物,从小剂量加起,避免血压的突然变动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不会过于地去苛求老年人的血压降得太快和过低。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只要把血压降到150/90mmhg以下就可以。
但如果可以耐受的话,降压目标应与年轻人一样,尽可能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
有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只需要按时吃药,自我感觉良好,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饮食也开始懈怠,运动也有一搭没一搭,而且从来不给自己监测血压。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高血压患者也需要“三驾马车”,控制饮食,科学运动和按时吃药三者必不可少。
著名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药物只不过是娱乐医生和病人的工具,直到病人自己治好自己。”
因此我们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比如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在使用沙坦类降压药时,就要经常注意监测肾功能。因此加强和医生的联系,记住医生的叮嘱,定期复查,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希望我们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能好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与疾病同生存,共命运,让自己更加健康长寿。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疾病,需要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才能够得到控制,但是有不少高血压患者明明每天都按时服药,但是却出现了血压失去控制的情况。血压在服药的前提下出现很大的波动,可能是因为用药错误所导致的。
1、任性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方面非常的任性,会凭借自己的感觉服药。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则会减轻药量或者不服药,孰不知不规律的用药,会对血压的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血压忽低忽高,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比如头晕头痛,严重时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梗。
2、选用最贵的降压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都特别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话,因此在选用降压药物的时候也会尽量选择最贵的。其实在高血压初期并没有必要服用比较昂贵的降压药品,服用一般的降压药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疗效。如果早期就使用昂贵的降压药物,在血压越来越高的时候反而无法控制。
3、擅自用药
4、擅自加药
5、只顾吃药,不顾调理
有些患者认为吃降压药物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血压,在饮食方面毫无节制,其实这也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行为,即使每天按时定量服用药物,但如果在饮食方面不加以节制,经常出现暴饮暴食以及高油高脂饮食的情况,则很容易会导致血压出现波动。
6、不敢吃降压药物
有些高血压患者存在不敢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这些人认为降压药物会有不良的反应,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虽然服用降压药物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但与高血压所导致的致残和致死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而且现如今的医学技术比较发达,大部分降压药物的副作用都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