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放开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但政府放开价格之后,是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合理地形成价格。这需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树立公平、合法和诚信的价格理念,完善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市场主体有成熟的价格意识和自主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制定价格的能力;需要加强法制和监管,并防止和制止行政权力层层截留市场定价权和干预市场机制;还需要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放开定价目录内的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时,政府要管住该管的价格。这需要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制定政府定价规则,完善政府定价制度,建立成本约束机制,规范政府定价行为;需要加强对政府定价的监管,建立严格执法的机制,依法惩治价格违法行为;需要加强政府监管机构建设,提高价格监管水平;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学习价格管制的好经验。
中国为什么还不是“世界市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军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还不是世界市场。过去10年,中国外贸(尤其是出口)取得强劲而高速的增长。但是,这主要归功于外企的贸易增长。本国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在开放初期就直面国外对手的竞争,国有企业中从事制造业的绝大多数因缺乏竞争力在逐步输掉市场。这个趋势在20世纪最后10年更加强化了,而本就幼小的中国私营部门长期以来因得不到意识形态的认可和金融制度支持,因而迟迟没有获得迅速壮大的机会。结果,贸易和经济增长了,但国内企业却没有“增长”。这个转型模式给经济发展和国内市场的形成带来了两个最重要的影响。第一,经济增长(尤其是在过去10年)是在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失去竞争力而被迫萎缩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偏重东部和东南沿海的外资持续流入和以贸易带动的高速经济增长,在过去10年帮助进一步拉大了这些地区与大量内陆省份的经济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这些都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经济形势及明年展望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形势分析课题组
金融
中国金融深化已具备宏观环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战明华
《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中国政府收入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金融深化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保障。无论是从政府总体收入的变化对通胀率的影响还是从近年来政府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都是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的。这为进一步的金融深化提供了前提保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在努力减少预算外收入的同时,政府应加大税收的征管力度并适当增加负债水平。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弱化是大势所趋,其收入占GDP比重减少是必然的。不过,由于税收和政府债务的增加对通胀率的上升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税收和债务来抵消预算外收入减少对通胀率的影响。此外,从总体上看,中国税收的增加对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但这主要归因于增值税收入的增加。这种税收结构脆弱,难以确保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长远来看,必须增加所得税在税收总额的比重。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使私人部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而且贫富差距也已较大,因此通过进一步的税制改革以增加所得税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寻找中国金融改革的平衡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石静
国有银行的改革,需要在宏观(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的会计制度、适当的透明度)和微观(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信息管理、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技术)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监管效率。改革的核心是增强市场约束,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效率。建议在发行长期债券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后,以股份制改造(或上市)引入机构投资者,且应以机构入股为主,形成国家股、国有企业法人股和国际、国内个人公众股等多元化股权结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出现并逐渐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以及央行独立性增强,中国将日益具备建立混业监管机构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应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证市场机构遵守规则,促进市场高效运行,使因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商事动态
人事
国电党组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
10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东明到国家电力公司,宣布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免通知:赵希正任国家电力公司党组副书记,主持国家电力公司全面工作。
欧亚农业面临清盘
10月底欧亚农业管理层屡次更迭。继公司主席阎闯、非执行董事黄汉森辞职后,11月1日任代主席的JacobusLekkerkerk也宣布辞职,欧亚农业已面临被清盘的危机。至此,香港民企股陷入空前危机,不久前超大农业(682)也曾因业绩未经核数师审计阴跌不止。
深能源董事长被免职
10月18日,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000027.SZ)发布董事会公告,称其高层人选发生重大变动,决定免去劳德容董事长及董事职务。有业内人士证实劳已被“双规”。
长实否认李嘉诚退休
TOM更换财务总监
TOM.COM(8001.HK)10月24日宣布,委任马超(StephenJ.Marzo)为该集团财务总监,直接向TOM集团首席财务官李国明负责。马超拥有超过22年在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曾在高盛公司亚洲区工作。
北电网络(中国)总裁易人
北电网络10月25日正式宣布,其大中国区现任首席技术官林源浩将接替毛渝南,代理大中国区总裁职务。有消息称,毛渝南将加入台湾鸿海集团。
讼案
华博诉中国“教基会”
10月14日,由仰融担任董事长的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一案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立案受理,并于10月16日组成合议庭。此案涉及中国内地、香港、美国等六个上市公司以及200多家企业200多亿元人民币,直接诉讼争议标的达20亿元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产权纠纷案。
郑百文案开庭
10月17日,郑州中院开庭审理郑百文财务造假案。案件的三个被告——郑百文前董事长李福乾、前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卢一德、前财务处长都群福都承认郑百文有财务造假行为,但在谁是主谋问题上相互推诿。
银行
汇丰拟入股北京商行
渣打展开招股活动
渣打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21日正式展开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招股活动,集资总额近32亿港元,渣打股票预期于10月31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
花旗拟入股中国人寿
10月22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王宪章透露,花旗集团入股中国人寿一事已到“关键性”的阶段,且可望在年底之际达成协议。
摩根大通准营人民币业务
10月17日,摩根大通宣布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牌照,可以通过其上海分行向中国企业提供外汇银行业务,并获准在中国首批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四个城市——上海、天津、大连和深圳向外国投资机构(包括中外合资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
工行公布国际审计结果
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上海和浙江分行的审计结果,这两家分行截至2001年底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9%和11.5%。
中宏人寿广州开分公司
10月22日,中加合资中宏人寿保险公司已获准在广州开设分公司。这是中国保监会向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发出的首张分公司营业牌照。
航空
新国航拟境外上市
重新组建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10月28日宣告成立,总裁李家祥表示,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亚洲一强,世界一流”。条件成熟时,主业公司将在境外上市,成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副总裁张学仁透露,由国航、香港中信泰富及北京首都机场共同投资的中国最大航空货运公司有望在近期挂牌。
能源
中信进军能源业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加拿大艾芬豪能源有限公司10月18日在京宣布结成战略联盟,中信在香港子公司中信能源与艾芬豪能源在中国的旗舰公司皇朝能源聚合双方资源,进军能源产业。
基金
巨丰基金成立
10月21日,原中农信共同投资基金以通讯方式召开持有人会议,转制为“巨丰基金”,并将登台上海证券交易所,持续三年的老基金整顿就此结束。
两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准建
10月16日,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安联集团作为发起人的国安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这是中国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10月28日,华宝兴业基金公司也取得了证监会第二张批准筹建的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