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要观点:周内铜价偏弱震荡为主,宏观面的影响减弱,基本面的影响在抬升,同时从供应端的压力依然突出,进口TC维持在较低水平,铜精矿偏紧的局面预计将维持,四季度供应收缩的背景下对价格仍将保持支撑,需求逐步转淡,价格上方的压力在逐步加大。
下周走势分析:
风险提示:海内外需求持续不及预期,衰退担忧上升
本周主要观点:周内氧化铝及铝价维持偏强震荡。氧化铝方面,铝土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国内氧化铝开工抬升受限,且四季度云南电解铝不减产的可能性较高,国内存在缺口,海外意外减产使得海外供需缺口逐步扩大,内外共振下氧化铝保持强势。电解铝方面,云南四季度供应预计维持高位,需求端受高铝价影响终端需求走弱,基本面的支撑减弱,但受新疆运输问题的影响,周四社会库存继续去库。短期铝价受氧化铝价格主导,成本端支撑较强。
氧化铝方面,近期北方天气污染对氧化铝厂的供应扰动开始显现,河南、河北、山东多地发布天气污染预警,北方部分氧化铝厂被迫停炉压产,本轮天气污染问题预计持续到27号,冬季天气污染问题将持续扰动氧化铝供应,产量方面稳定性较差,需求端电解铝年内运行产能预计将保持在高位,云南年内不减产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在供弱需强下氧化铝价格预计将保持强势。
电解铝方面,云南四季度减产可能性较低,年内供应预计维持高位,需求端受高铝价影响终端需求走弱,北方天气污染预警使得部分北方地区的铝加工厂出现减产,叠加进入淡季订单走弱,目前仅电网测表现较好,高价下铝替代铜的现象偏弱,整体基本面的支撑减弱。
短期氧化铝供需错配的问题难有改善,价格易涨难跌,铝价短期受氧化铝价格主要,预计维持高位震荡。
操作建议:氧化铝回调买入,电解铝高抛低吸。
风险提示:海外降息预期反复、需求超预期走弱、铸锭量超预期增加
据SMM统计,社库以及保税区库存较上周去库0.91万吨,报27.63万吨,国内转向去库。LME库存较上周去库7425吨,COMEX较上周累库5346吨。
废铜方面,再生铜厂利润不佳,现货成交不畅,考虑再度减产的可能,再生端供应或再度收紧。
海关总署、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符合附表要求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附表中不同种类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允许混装,报关时同一报关单下不允许申报不同种类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同类别的散装再生铜铝原料不允许混装,当不同类别的再生铜铝原料有独立包装时可以混装,但应分类放置。于2024年11月15日起实施。
废铜进口的放开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再生原料偏紧的局面,但是仍受价格的影响较大,铜价长期偏高的情况下再生铜囤货的积极性依然较高,并不能扭转基本面。
10月受铜精矿供给偏紧,冶炼厂生产亏损较大而集中检修的影响,预计10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99.35万吨,环比下降1.08万吨。11月产量将继续下降,原因在于11月有检修计划的冶炼厂数量将增加至8家,12月随着检修结束预计产量会有所反弹。
周内节后比价变化不大,进口窗口维持打开状态,进口货源持续流入,但需求不佳,成交平平。
电解铜制杆开工率为76.52%,环比下降2.73%,由于9月提前预支部分需求,终端下游新增订单较少,致使开工回落。
再生铜杆开工率为20.41%,环比下降3.71%,铜价回落,再生铜杆厂利润不加,考虑再度减产的可能。
全国氧化铝周度开工率下降0.98%至83.81%,受北方天气污染问题影响,北方部分氧化铝厂被迫停炉压产。河南多地于10月23日20时启动橙色预警响应预计10月23日至27日,京津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天气污染过程。滨州市自10月22日17时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自10月22日20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此外海外氧化铝供应紧张的格局持续,10月24日西澳FOB氧化铝价格为693美元/吨维持高位。
今年西南备电充裕,叠加国内风光电建设加速,西南地区季节性紧张的状态得以改善,四季度云南运行产能或维持在偏高水平。
据SMM统计,10月主因四川、贵州等地技改产能持续复产,新疆地区置换项目起槽,SMM预计10月底国内电解铝年化运行产能达4363万吨/年,环比继续增加,此外今年云南降水充裕,云南四季度减产预期减弱,另外受高铝价影响终端需求走弱,预计10月铝水比例回调至73%左右。
海外供应无明显变化,天然气供应方面海外年内补满库存的可能性较低,年内出现复产的概率不大。
进出口方面,进口维持亏损状态,流入量受限。
本周下游总体开工出现小幅回落,北方天气污染预警使得部分北方地区的铝加工厂出现减产,叠加进入淡季订单走弱,开工走弱。
原生铝合金开工维持55%,铝板带开工下降0.2%至72.6%,铝线缆开工维持72%,铝型材开工下降0.6%至51.9%,铝箔开工维持75.9%,再生铝合金开工维持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