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易遗忘的知识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6、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7、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8、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2、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如:白磷。

5.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

10.HCL,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

F-

14.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这个单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如:Fe+CuSO4=,Fe+KHSO4=

1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锰的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

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

17.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

18.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发烟硝酸发出的"烟"是HNO3与水蒸气形成的酸雾

发烟硫酸的"烟"是SO3

19.镁和强酸的铵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

20.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SiO2。

22.常温下,将铁,铝,铬等金属投入浓硝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

23.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

24.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未必增大。

25.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Fe(NO3)3

26.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

27.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酐。如:NO2

29.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酐。如:CO+NaOH(=HCOONa)(高温,高压)

30.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H2S+Cu(NO4)2

32.铅的稳定价态是+2价,其他碳族元素为+4价,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反常)

33.无机物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如:一些配合物。

34.Na3ALF6不是复盐。

35.判断酸碱性强弱的经验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况)

m=A(主族)+x(化合价)-n(周期数)

m越大,酸性越强;m越小,碱性越强。

m>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

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

36.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熔点。如:乙炔。

37.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

39.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40.硅烷(SiH4)中的H是-1价,CH4中的H显+1价.Si的电负性比H小.

41.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

42.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

43.羧酸和碱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如:

HCOOH+Cu(OH)2==(加热)

44.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SiO2

45.歧化反应

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

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

46.实验中胶头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

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还有一个是以乙醇制取乙烯.

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馏.

47.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3种酚,1种醇,1种醚。(记住这个结论对做选择题有帮助)

48.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

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NO4+H2S)等;

AgOH+NH4.OH等

49.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

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沉淀)+H2(气体)等~

50.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

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

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

51.弱酸能制强酸

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但向溶液中滴加氢硫酸可制盐酸:,此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其原因为难溶于强酸中。同理用与反应可制,因为常温下难与反应。

52.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

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

但工业制硅反应中: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但工业上可用制K:,原因是K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53.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一般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但Cu和Ag能发生如下反应:原因是和溶解度极小,有利于化学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54.锡铅活动性反常

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增强,即。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原因是比较的条件不同,前者指气态原子失电子时铅比锡容易,而后者则是指在溶液中单质锡比单质铅失电子容易。

55.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不能置换不活泼金属

一般情况下,在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但Na、K等非常活泼的金属却不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K和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Cu,原因为:

56.原子活泼,其单质不活泼

一般情况为原子越活泼,其单质也越活泼。但对于少数非金属原子及其单质活泼性则表现出不匹配的关系。如非金属性,但分子比分子稳定,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2比磷单质稳定得多,N2甚至可代替稀有气体作用,原因是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结合程度影响分子的性质。

57.Hg、Ag与O2、S反应反常

一般为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应越强烈,条件越容易。例如:O2、S分别与金属反应时,一般O2更容易些。但它们与Hg、Ag反应时出现反常,且硫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下反应:

58.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特性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通式为:,而F2与水的反应放出O2,难溶于水且有感光性,而AgF溶于水无感光性,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水,F没有正价而不能形成含氧酸。

59.硅的反常性质

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但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而只有化合态,原因是硅以化合态存在更稳定。一般只有氢前面活泼金属才能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而非金属硅却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原因是硅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在碱作用下还原水电离的H+而生成H2。

60.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常温下,铁、铝分别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而浓硫酸或浓硝酸却能使铁铝钝化,原因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它们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61.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下面反应却反常:

前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生成气体,有利于反应进行。

62.酸可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不与酸反应,但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能反应。例如:硝酸、浓硫酸可与氢碘酸、氢溴酸及氢硫酸等反应。

63.碱可与碱反应

一般情况下,碱与碱不反应,但络合能力较强的一些难溶性碱却可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如溶于氨水生成溶于氨水生成。

64.改变气体压强平衡不移动

对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例如对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温恒容下,充入稀有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因为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的平衡浓度并没有改变。

65.强碱弱酸盐溶液显酸性

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为: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后一般显碱性。但和溶液却显酸性,原因是和的电离程度大于它们的水解程度。

66.原电池电极反常

原电池中,一般负极为相对活泼金属。但Mg、Al电极与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应为Al而不是Mg,因为Mg与NaOH不反应。

其负极电极反应为:

67.有机物中不饱和键难加成

有机物中若含有不饱和键,如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酯类或羧酸中,一般很稳定而难加成。

68.稀有气体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结构稳定,性质极不活泼,但在特殊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目前世界上已合成多种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如、等。

69.物质的物理性质反常

(1)物质熔点反常

VA主族的元素中,从上至下,单质的熔点有升高的趋势,但铋的熔点比锑低;

IVA主族的元素中,锡铅的熔点反常;

过渡元素金属单质通常熔点较高,而Hg在常温下是液态,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

(2)沸点反常

常见的沸点反常有如下两种情况:

①IVA主族元素中,硅、锗沸点反常;VA主族元素中,锑、铋沸点反常。

②氢化物沸点反常,对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在同系列氢化物中HF、H2O、NH3沸点反常,原因是它们易形成氢键。

(3)密度反常

碱金属单质从上至下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但钠钾反常;碳族元素单质中,金刚石和晶体硅密度反常。

(4)导电性反常

一般非金属导电性差,但石墨是良导体,C60可做超导材料。

(5)物质溶解度有反常

相同温度下,一般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对应的酸式盐。但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若温度改变时,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70.化学实验中反常规情况

使用指示剂时,应将指示剂配成溶液,但使用pH试纸则不能用水润湿,因为润湿过程会稀释溶液,影响溶液pH值的测定。胶头滴管操作应将它垂直于试管口上方1~2cm处,否则容易弄脏滴管而污染试剂。但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时,应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带入而使生成的氧化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一般应插入液面以下,但蒸馏时,温度计不插入液面下而应在支管口附近,以便测量馏分温度。

THE END
1.2025年高考化学熟记化学中的这些不一定溶液单质氧化阳离子1.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UGII5J05562V0S.html
2.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吗?答案:判断电极时,不能简单的依据金属的活泼性,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如: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容易失电子,Al作负极,Mg作正极。 本题是关于原电池装置中电极的判断问题,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关键; 原电池装置中,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极得电子,发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6733708611764188&fr=search
3.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正极还是负极解答一 举报 一般作负极.但不是绝对的,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如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Mg作正极.严格应该是这样说:失去电子的一极充当负极.得到电子的一极作正极.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干电池正极是( ) 负极是( ) 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8e15bf215a9a3d796feefaeda48820d.html
4.“活泼”的锂也能“安静”地做负极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石墨材料就是锂电池负极的MVP了,那你就被套路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锂金属负极,才是真正的低调王者! 图1 锂离子嵌入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负极材料 其实早在索尼公司推出锂离子电池之前,195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就提出了锂、钠等活泼金属做电池负极的设想,经此之后,人们就开始了以锂金属为https://zhuanlan.zhihu.com/p/29288457
5.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教案讲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师版).docx(1)通过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时,A、B两种金属用导线相连需浸入非氧化性酸中(如稀H2SO4、盐酸),而在其他电解质溶液中,不一定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如Mg—Al—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Mg作正极,但金属活动性:Mg>Al。 (2)设计原电池时,正极材料若无合适的金属,则可用石墨棒作正极,如将反应2Fe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008/8142044040006133.shtm
6.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3CO32-+2Al3++3H2O=2Al(OH)3↓+3CO2↑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34152255_705606798.html
7.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易错点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较活泼金属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3.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盐桥中的盐溶液是电解质溶液(通常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能使两烧杯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通过盐桥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维持两个半电池的电中性http://hx.ychedu.com/HXJA/GSJA/606430.html
8.InternationalEdition》上发表了锂金属负极原位自修复SEI膜的研究但其活泼的热力学和电化学性质,使其与电解液一接触就发生化学反应,在后续充放电过程中又发生一系列的电化学反应。上述反应形成了初始的SEI膜,但其在反复的锂沉积/剥离的过程中无法应对锂金属负极的体积变化,从而发生不可避免的机械破损。尤其是在大电流密度和长循环过程中,这种膜的不断破裂、分解和重构,是造成锂https://www.shu.edu.cn/info/1055/335645.htm
9.原电池教学设计与反思(全文)(1)较活泼的或能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金属一般作负极。 (2)有气泡产生一极一般是正极。 (3)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 (4)被腐蚀的一极是负极。 (5)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是正极。 (6)溶液中阳离子移向的一极是正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为负极。 https://www.99xueshu.com/w/hrfwyj5hnw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