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中国对外承包的新签与完成额连年双双上涨。虽然2016年前十个月产生了分化(新签上涨超10%,营业收入却下降),但如果看一看出口信贷依旧增长的大前提,2017年对外承包整体的新签和完成都会继续上涨(甚至2016年最后这俩月的完成额也会追上来,使2016的新签与完成额继续双上涨),而且完成额的涨幅2017年会超过2016。
二、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1.以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建筑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对外承包商的业绩,将远远高于同行业增速。
2.中铁、中铁建、中能建等第二梯队稳中有升,但整体表现仅仅是差强人意。3.与此同时,一些曾经风光无二,但缺乏核心竞争力又在创新和“大胆”上没有什么突破和实质举动的公司,以及还未形成BOT/PPP布局的公司,营业额将断崖式下跌。这个群体里,变数最大的就是我们曾分析过的-窗口公司。窗口公司的生与死之危险信号
4.地方外经公司和部分民企(比如武夷)两极分化严重,除了窗口公司,最大的黑马和最大的Loser都将出在这个群体。
三、PPP/BOT由蓝转红
2017年,PPP/BOT不再是蓝海,而是红海;不再是时髦,而是成为主流。在2017年,哪家公司要还是把PPP/BOT停留在探索、探讨、尝试、摸索的阶段,哪个公司领导要是还没琢磨明白这东西要不要搞或者怎么搞,那就可以洗洗睡了。对于业绩和运营以及投融资要求更加严苛的投建营项目,没有后来居上一说,只有先发优势!
对于PPP/BOT,输在起跑线上的公司,没有翻盘的机会。趁早想其他出路。
四、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对外承包行业,拼到最后,拼的是人:上拼公司领导的胆魄和格局;中拼部门/项目中层的指挥和操盘;下拼员工的斗志和素质,以及最重要的——信心!由于行业项目性、周期性和圈子小,马太效应在对外承包圈里会加倍呈现:项目后继乏力,或公司裹足不前的时候,人员会快速流出,然后进一步加剧公司竞争力的恶化。
对于处在不利局面的企业,对于缺乏项目和没有突破的企业,内参给你们一个价值一个亿的方案: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舍得花钱!困难时候,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谁先死!不要试图去说服员工做好吃苦准备,洗脑套路早就不管用,真金白银的待遇才能留住人、招来人!
五、拉美触底非洲反弹
自从委内瑞拉挂了,拉美的承包市场就算歇了。经济体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完全指不上:要么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要么就是又臭又硬的茅房石。市场化国家的秘鲁和智利,容量又太小,而且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中资企业一股脑的都扎到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去,随着这两个国家政治风险的不断升高,最近已有企业开始转移在当地过于集中的押宝和投入。2017年,哥伦比亚、巴拿马以及没有了卡斯特罗的古巴将会成为中资企业在拉美的热点。
尽管拉美如此流年不利,《内参》仍然维持一直的观点:失拉美者,失天下。
非洲今年的承包营业额出人意料的整体下滑,最大原因就是三驾马车:尼日利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集体失速,以及部分国家过去几年透支了太多的未来国力。内参判断,2017年此情况将会得到缓解,西非市场将会反弹;但最大的亮点,仍然是在以肯尼亚为首的东非大市场。
六、我拿什么来拯救你,EPC?
1.高度专业化:万金油失业,工匠精神称王
2.中外合作化:外国设计院+中国承包商
3.左手右手游戏:自己投资自己干
七、水务和固废领域进入博傻阶段
我仿佛看到当年的2006-2008的太阳能和矿业投资在重演。
八、国际工程的金融化
2017年,对外承包的竞争,是金融战争。承包之争,不在工程,而在于萧墙之内。萧墙之内是什么?集团/公司的投资公司/投资部,具体到人就是不同公司投资总监/CFO之间的战争。
这里我们都不用再说什么投资模型、现金流的证券化之类的臭氧层,我们只有一个判断:看看各自集团/公司的投资单位是个什么配置,以及投资公司总经理/CFO的背景和投资业绩,就能判断出哪家公司将胜出...
九、承包商的不务正业
越来越多的承包商将在工程建筑以外的领域发力,从电商到生鲜,从旅游到影视,在海外玩的的是不亦乐乎。为什么?因为大家开始意识到国际承包商最值钱的其实是海外网络以及附着在这些网络上的人和商业机会。那现在的工程建筑能把各自公司的海外网络价值充分变现吗?答案是:NO。
所以,多元化经营将打开一扇变现的法门,一扇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和创新的法门,一扇从走出去到扎根当地经济血脉,真正让中国元素在海外土壤落地的法门。不要担心什么不务正业,想想世界上最牛逼的承包商ACS,老板Florentino可是皇家马德里的主席,就放心多了...
十、对外承包公司领导将去政府就业
国家会越来越意识到,为一带一路顶层国策服务最得力的,不是从官员通道中走出来的职业官员,而应该是真刀真枪在海外,在项目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我们这群商人/驻外人。
无论是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无论是部长、司长还是处长,大使还是参赞,无论批准的、审核的项目再多,始终中间隔着一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2017年,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中字头企业的高层和中层干部,能在中国政府的部委和驻外使领馆中,担当具有话语权的岗位,更好的为中国一带一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卓越贡献!!!
最后一个预测:《一带一路内参》继续成为中国有品味、有志趣的走出去企业和个人最受欢迎的读物和交流平台。
本月热文:中国工地上,容不下德国人
国际工程行业最专业猎头-《一带一路内参》月阅读人数超一百万人,覆盖从设计、施工、采购、投融资、法律、财务、后勤服务等承包行业的各个细分群体。与《一带一路内参》合作的机构有: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铁、中土集团、北方国际、中工国际、国机重工、安徽水安、工商银行、金砖银行、招商局集团、西门子等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