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9月18日讯“妈妈,我的手是不是有魔力了”17日上午,在泉城广场的“盈谷鲸”无人便利店里,二年级小学生刘以臻发出惊叹:她的手一碰到出口处的玻璃门,门就自动开锁。但其实她不知道,真正起作用的是她手中商品上的标签,天线感应之后通知云端:商品已结账,可以开锁。
这就是科技的魅力,济南版无人便利店面世一周,逐渐成为学生的科普基地;各类企业、资本也慕名来考察;政府职能部门也在探讨,这怎样解决拆违拆临后的“买菜难”问题……
不少家长带孩子体验无人便利店记者郭尧摄
学生的真心话:改变生活的科技最牛
然而,令蒋从辉没想到的是,来客主流会是孩子,不仅有家长带着来的,还有学校组团来的。“原来以为像‘无人便利店’这种东西,大人才会关心,但没想到孩子们更关心,班里的几个科技爱好者,天天央求要一起来,这不就来了。”历城六中老师王娟说。
“来之前,以为是高科技,会很复杂,而且商品价格会很高。”心直口快的五年级小学生黄浩宇说,但参观完之后才发现,没那么复杂,商品价格不但不高,比周边一些摊点卖得还低,一瓶可乐只要3元,跟大超市一个价。
市民的追捧度:体验人群“1分钟进1个”
“太神奇,太棒了。”体验完无人便利店后,古巴小伙尤斯迫不及待地向记者讲述他的感受:他曾去过欧美多个国家,从没见过这种无人值守、不用现金交易的便利店,中国让人不可思议。
资本的嗅觉:城建集团都来求合作
普通民众从兴趣点出发,体验着无人店的快捷、智能,各路资本、企业则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来考察寻求合作,意图改变目前商业模式、商业形态存在的种种痛点和弊端,济南城市建设集团(西城集团、滨河集团合并组建而成)便是其中之一。
城建集团旗下有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山东西联动力,原来做线上销售,后来发现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又开始发展线下实体,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其在长清大学城的优势,发展大学生创业,比如一些宿舍楼长、舍长兼职卖东西。
另外,上海、烟台等地的大型商贸企业看到济南版无人便利店后,也专程前来考察。“一些人提出个性化定制无人店外观,一次可以发展数百家店。”蒋从辉说,还有一些风投机构,准备注资他们这家企业。
另外,商品供货商也从中看到商机,寻求为无人店供货。“这些合作方,我们都在接触。”无人店技术提供方——山东盈谷网络科技公司董事长柳华玮说,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快完成测试,然后改进,让无人店可以低成本复制运营。
政府的民生账:探讨无人店里卖“生鲜品”
无人便利店火了,各政府职能部门也把目光投向了这里,他们在探讨,这种新事物、新技术、新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商业,进而促进商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
不过,看到“诗和远方”的同时,济南市商务部门更把目光投向了当下,希望这种新技术能“解燃眉之急”,比如一些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由于是违建,被拆后经营者退出,给人们生活便利性带来一定影响。
在柳华玮看来,通过改造后,无人便利店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一责任,解决人们“买菜难”问题。举例来讲,未来技术成熟后,无人店发展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招标社会上有资质、有实力的供应商,统一供应蔬菜、肉类等生鲜品。
“这种生鲜品一定是加工好的,比如菜都摘好了,洗干净了,肉也都切好了,回家就可以下锅炒着吃。”柳华玮说,集中配送还有一个好处是,产品出现问题可追溯,食品安全有保障。
事实上,在南方一些发达城市,这种做法已经推广开来,下一步要做的是如何降低成本,让更多人接受,发展无人店便是方法之一。
无人便利店刚融资1亿就“关门”了,到底靠不靠谱?
盛夏,资本市场的升温速度令人咋舌。
7月1日,F5未来商店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7月3日,缤果盒子完成超1亿元A轮融资;短短一周,融资便超过1.3亿元。
紧接着,7月8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亮相杭州。
资本不断加码,创业者跃跃欲试,无人便利店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一个“爆炸性”风口。
然而,融资余温尚未过去,缤果盒子便传来首家门店暂停运营的消息。它似乎给狂热的市场打了一针镇定剂——被资本追捧的无人店,究竟是风口还是虚火?
又一个新的风口到来?
每一个行业和领域从来都不缺企业明星。无人店也是如此,沃尔玛、亚马逊、阿里巴巴、娃哈哈、京东……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早在2012年,沃尔玛就开始尝试无人收银,研发并推出了“Scan&Go”,后来,又在北京实施扫描仪方案。
亚马逊的无人超市Amazongo
2016年12月初,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张了一家具有革命意义的实体便利店——AmazonGo。它描绘了一个完全自助购物的场景:从进店到购物再到结账,都是自助完成。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一开业便轰动杭州城。毫无疑问,“淘咖啡”是马云对“新零售”给出的实体定义之一。
除此之外,娃哈哈、京东也纷纷入局,前者与深蓝科技合作,签订了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Go无人店的协议,后者宣布要在全国大量开设京东无人超市。
互联网巨头历来是风向标,无人店正在掀起一阵新的创业浪潮。
2016年底,主打无人值守自助购物的小e微店,入驻宏碁、海尔、智联、51job和小米等百余家公司,在全国的企业和写字楼呈风靡之势扩张。
紧跟着,2017年2月,庄辰超重仓投资可自助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扬言投资30亿元资金,未来要开1万家店。在此之前,便利蜂已获得3亿美元融资,并在中关村5店齐开。
便利蜂之后,无人店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尤其是缤果盒子和F5未来商店的融资消息,更是为创业者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大风正在过境,无人店会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的又一个风口吗?
无人店是零售趋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阿里无人超市开业后,零售业出现了一个声音:“2017年7月,将是重要的转折点。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浩浩荡荡开始了。”
互联网时代,三四年便会经过一轮大洗牌。
2008年,移动互联网刚刚萌芽,所有人都开始为PC互联网注入移动因素,渐渐抛弃传统互联网的思维,去寻找能真正扎根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和土壤。
到了2012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加速,O2O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逐渐确立,服务由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大众点评和美团网是当年的典型案例。
而随着线上增长放缓、获客成本渐高,加上用户重新重视线下体验及商品、生活品质,互联网行业在2016年又展现了一个新趋势:线下流量开始重回视野,线上陆续向线下靠拢,“线下”成了下一个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共享单车、无人店便是最好的证明。
线下成了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共享单车便是典型的案例
此外,从目前无人店运营的情况来看,的确有优于传统零售店之处。
第一,占地面积小。以缤果盒子为例,分为中号和大号便利店,占地面积各约12㎡和15㎡,但是其售卖的商品SKU与40m2便利店相当。
第二,节省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据缤果盒子负责人介绍,无人便利店以机器取代人工运营,其成本比普通便利店要少80%以上。
第三,价格更便宜。由于节省了人力、造价与运营成本,无人便利店售卖的商品比传统便利店便宜20%-30%。
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
从互联网时代的洗牌特点和无人店的优势来看,无人店似乎很有可能会成为零售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风口之上的质疑
我们探讨无人店是否会取代传统零售店,其根本是探讨它是否解决了目前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透过炙热的资本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表象,深入分析无人店,不难发现,作为只适合于特定场景,满足特殊需求的零售形式的无人店,无非是零售形式的一种。
从目前无人店的运营情况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降低了人工和运营成本,但仔细剖析,无人店的显性成本和传统零售店相比是一个伪命题。
尽管无人店减少了线下的人力成本,但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并没有因此减少,其对商品管理和后台维护的成本甚至更高。
无人便利店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营。运营的核心包括获客、选址、商品选择、日常补货、上货及货架维护、商品损耗管理、防损、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一系列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对顾客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购物过程中,智能机器发生故障,谁能及时处理;购买的商品质量出现问题,该找谁。缤果盒子首家门店因未解决高温问题而暂停营业,反映出来的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简单来说,当店内过于拥挤时,AmazonGo可能会崩溃。国内同样面临这种尴尬,识别、传感、支付等无人化技术手段已相当成熟,难点在于消费者行为是随机的,实时传导到后台并且进行判断回传难度极高,准确率将大打折扣。
无人店最初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用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购物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个体进行专属服务,使用户获得切实的便利。
如果无人店不能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解决场景与体验的痛点,增强顾客粘性,那么,它能否成为一种零售趋势,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缤果盒子上海首家门店暂停营业
而且,目前无人店并非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实际上,它更像一个大型的“自助贩售机”,只是在品类上做了丰富,空间上做了扩容,在用户体验上可以直接触摸商品,支付的手段其实并未做到传感免支付,更多的是在扫描区域手持支付。
因此,准确来说,无人便利店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自助购物。
写在最后:关于诚信的一点探讨
从早期的自动售货机到无人飞机送货,再到无人店出现在街头,无人商业在现实中的版本层出不穷。
阿里无人超市“淘咖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人商业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人性考验,信用问题是无人店面临的一大挑战。
自动贩卖机出现的时候,曾被人当成垃圾箱,也有人动歪脑筋取货,后来演变成了自动贩卖机前面还要有专人看守。无人零售的发展将面对和自动贩卖机类似的风险,如果运营方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监督、管理、整理的话,节省人工这一美好愿望就会落空。
早期,沃尔玛的“Scan&Go”项目和扫描仪方案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盗损率过高,由0.7%上升至3%。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全时便利店在北京尝试推出无人便利店当天,就有顾客现场拿走了价值昂贵的货物而没有付钱;还有人往返好几次,拿走数袋价值不菲的烟酒,并且只支付了10元钱。
无人超市、无人收银的模式在国外已有实践。
在欧美、澳大利亚零售商店的无人自助售货通道,都会在机器附近安排一两名工作人员,一方面帮助顾客解决在购物时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形的警示和监督。日本的无人收银,也不是无人便利店,是在“有人”便利店中,为减少排队,推出的无人收银台而已。
因此,要真正走向新零售,绝不是依靠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扫码方案,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物流”的方案,而是要真正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零售的无人化、智能化和信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