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耕地面积229.5万亩,占珠三角的四分之一;粮食、蔬果、肉类和水产品年总产分别约占珠三角的30%、20%、14%和24%……作为广东的“农业大市”,近年来江门积极探索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工作,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农村“三资”监管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在江门地区,有耕地近72万亩、山林地227万多亩、滩涂11万多亩的台山市则是“三资”监管江门模式的代表:昔日无人问津的山林、咸围、土地等如今是香饽饽,拥有一定处置权的“村官”已成为不法分子腐蚀拉拢的目标,台山如何在制度上创新实现有效监管?
招投标山区平淡沿海激烈
8月23日上午,台山市三合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举行了一场公开招投标活动——北联村源洞经济合作社的82亩岗地和4亩山塘进行公开招标,标的底价为岗地每亩200元/年,山塘每亩2000元/年,每5年递增10%,租期20年,合同底价总额42万多元。
“这是山区,竞争不算激烈,在沿海各镇,因为有滩涂等高产值的养殖场所参与竞投标,投得价格往往是起拍价的若干倍,交易总额和增值数都非常可观。”台山社工委副主任李艳梅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台山市共有855宗农村集体“三资”项目经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成功交易,总交易额达2.41亿多元,占同期江门市农村集体“三资”项目总交易额的一半以上。同时,原有项目再次发包增值1.35亿元,增幅2.65倍。
实现“三资”网上监控动态管理
为探索抓好农村“三资”监管工作,从2008年始,江门在新会区推行“三资”监管试点,在台山市水步镇试点推行“组账镇管”,在鹤山市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创建单项试点,鹤山现已在各镇正式启用了财务监管平台系统,与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并行部署在相同的服务器,实现两个平台的一体化,初步建立鹤山市农村财务监管平台的运作体系。
在台山,以“书记项目”为抓手,以“九有”(有牌子、有班子、有印章、有办公地点、有队伍、有制度、有平台、有对接、有统一监管模式)为标准,以镇(街)“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该市纪委监察局牵头主抓,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
2012年6月,台山市除农村集体“三资”全属国有的海宴华侨农场外,其余17个镇(街)已全部建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各镇(街)“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场所总面积达4200多平方米,各镇(街)平均面积近250平方米,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汶村镇,有600多平方米。台山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雷严肯表示,中心在全面清查农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合同的同时,继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的清产核资、台账管理,着重做好农村山林、土地、咸围、鱼塘等资产的清理登记,确保将村委会、村小组的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全部纳入中心监管。
镇(街)“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建成后,台山市以深化公开和民主监管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规范运作和严惩违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三个结合”,构建立体式监管体系,确保“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健康、有序运行。目前,镇(街)“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统一运行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及台山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统一使用组账镇代管软件,实现对“三资”的网上监控和动态管理。
新尝试
台城试水第三方托管
江门将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5月9日,江门市纪委及农业局等人员赴佛山南海区调研学习农村“三资”财务委托第三方管理工作,学习其先进经验;5月22日,在全市党风建设工作会议上,部署要求各市(区)确定一个试点单位,于6月中旬前制定工作方案。
新会崖门镇作为全市首个试点单位,5月30日与市恒生税务师事务所签订了《会计代理合同》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迈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委托第三方代理的第一步,到7月底,全镇17个村和138个村民小组的会计账全面移交,完成了2011年以来的账目初步审计工作。
台山市台城街道也于7月30日签订代理合同,正式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对农村集体“三资”展开第三方代理会计业务,这意味着自新会区崖门镇成为试点单位以来,江门农村集体“三资”委托第三方管理再迈坚实一步。
据悉,为选好第三方,台城街道办对台山市内所有具备资质的财务管理服务公司进行筛选。经过对照和讨论,最终选定台山市顺富财务管理服务中心。7月30日,台城街道办与该中心签订《委托代理会计业务合同书》,该中心需全面代理台城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公室原有业务,代理期限为两年,由2013年8月1日起至2015年7月31日止。
“台城街道办将通过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街道办农村财务结算中心的作用,对顺富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和业务运作进行监督管理。”如果试点并非想象般顺利,如何是好?任淑燕说,一旦出现损害农村集体经济利益的情况,街道办或将与中心解除代理协议并追究法律责任。
据悉,五邑各地将继续落实市委将农村“三资”财务委托第三方管理的要求,在多次调研和多方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委托第三方管理模式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