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中烟香港大涨背后的烟草故事

在中国3.5亿烟民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然而,烟草股近日来却并不寂寞。

首先,在香港上市的$中烟香港(06055.HK)$,上市来持续大涨,先是从招股价4.88港币,最高涨到了28.5港币,大涨近5倍,目前又经过4日大涨,已经创出收盘新高。

其次,上周四,全球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M.US)$一度大涨10%,目前市值近1350亿美元(10500亿港币)。

受到菲利普莫里斯刺激,中烟香港更是4日大涨近40%,显得有点“激动”过头。

烟草有多赚钱?全球最大烟草公司每日赚1.76亿

说到最容易赚钱的公司,大家可能想到国内的银行,低息吸引存款,高息放贷,吃利差,稳赚不赔。多年来,净利润排名A股、港股前四的均为「四大金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不过,还有比银行更容易赚钱的行当。

前面提到的菲利普莫里斯,其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净收入为7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3.8亿美元。净利润为23.1亿美元(约合158.8亿人民币,每日赚1.76亿),同比增长5.5%,每股收益为1.49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32美元。该公司还将其全年每股盈利预期从4.87美元上调至4.94美元。

而对于中烟香港来说,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烟香港在香港仅有28名雇员。其2018年的收入70.33亿港元,平摊到个人,中烟香港人均年创收逾2.5亿港元。此外,员工总成本共计约2591.4万元港元,粗略估计中烟香港的雇员均薪高达92.55万港元,折合82万元人民币。

在我国,烟草属于垄断行业,垄断行业,某种说法也叫特权行业,躺着赚钱很常见。这也是中烟香港受到爆炒的另一个逻辑。

从另一个角度——交税的多少,也可以知道烟草行业有多赚钱。

世界上交税最多的行为——买烟

早在2014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中,烟草业位列第一,是汽车业的3.3倍,是酒、饮料和精制茶业的9.58倍。

2014至2017年,整个行业的税利超过万亿,而绝大部分都要上缴,已经连续三年缴税超1万亿,常年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左右。

在经济不发达西南地区更是惊人,烟草贡献的税收甚至占到半壁江山。比如,云南、湖南、贵州等省,早在2015年,烟草税约占总财政收入50%、24%、19%。

而纳税最多的自然也是烟草企业,比如2016年上海市最大的纳税户——上海烟草,以742亿元遥遥领先第二名上海大众的158亿元,以及第三名中国石化上海公司的142亿元。

烟民都熟悉的略显「高大上」的中华烟(每包烟40至100元不等),早在2014年,中华烟就实现税利超过1200亿元,当然绝大部分利润都是上交「国库」的。

烟草业贡献了如此多税收,其税率自然不会低。

根据此前国家局烟草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保江的说法,我国卷烟综合税负达65.6%。换句话说,烟民买一包烟的价钱里面,6成以上的钱是用来交税的。

按照我国3.5亿烟民(参照2018中国卷烟互联网消费者白皮书的调研数据),每年贡献超1万亿税收计算,每个烟民每年贡献税收约2800元。

这也是部分烟民抽烟还自豪的地方:我抽烟,我做贡献,我纳税。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是税。

谁更划算?买烟,还是用买烟的钱买烟草股

在A股,由于政策的原因,没有任何一家纯粹的烟草公司,很多股民表示惋惜,这么赚钱的公司不能上市,不然很可能会产生许多个烟草界的「贵州茅台」了。

所以,我们目光得转向港股和美股。

先说港股,也就是中烟香港了。由于标的稀缺,也是历史上首个,所以受到了爆炒。不过,现在股价较发行价已经有好几倍的涨幅,加上市盈率已经超过60%倍,短期来看,收益风险比或许并没有那么大。

再说美股,美股的标的就多很多。

近十几年来,英美烟草、菲利普莫里斯、奥驰亚,这几家公司的股价表现似乎也证明了这点。菲利普莫里斯市值超过1300亿美元,而奥驰亚、英美烟草目前市值也将近1000亿美金。

按照富途证券的数据,从2000年以来,英美烟草最高涨幅达20倍,而奥驰亚同期最高涨幅也近12倍。

英美烟草2000年以来股价走势图(月K线,从9美元左右到最高近200美元,后复权):

不过,吸烟有害健康,这个已经形成了共识,目前,全球平均的吸烟率都在缓慢下降,由2012年的21.2%下降到2016年的20.2%,目前还在进一步下降。因此,对股价影响重大因素的包括政府控烟政策等,当然,烟草公司研发的相对健康的电子烟产品也会有正面的影响。

这就好比,大家都知道喝可乐可能不太健康,但殊不知,可口可乐的股价却一直上涨了几十年。近年来,可口可乐为谋求转变,其也推出了相对健康的无糖可乐等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

对于3.5亿烟民来说,终于等到了中烟香港,抽烟、炒股或许是很多散户的日常。

THE END
1.持股比例占32.74%工行收盘价股市值知名企业中国工商银行南向资金12月11日持有工商银行市值1361.55亿港元,持股比例占32.74% 12月12日,Choice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截至12月11日持有工商银行284.25亿股,持股市值1361.55亿港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6.68亿港元,持股数量占发行股的32.74%。 截至11日收盘,工商银行当日下跌0.62%,收盘价报4.79港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6L2S7L0519QIKK.html
2.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网站金融市场专区频道人民币信用债栏目周四(12月12日),一级市场发行量下降。一级市场:共完成发行20支超短期融资券,包括AAA级90天期50亿元的24国家能源SCP021,AAA级43天期10亿元的24苏国信SCP017,AAA级70天期6亿元的24越秀资本SCP005,AAA级180天期10亿元的24象屿SCP008,AAA级266天期10亿元的24华侨城SCP006,AAA级267天期20亿元的24三峡SCP002,AAhttps://www.icbc.com.cn/page/1040944042122244096.html
3.工商银行股东户数增加1.76%,户均持股187.58万元工商银行2023年3月31日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62.38万户,较上期(2022年9月30日)增加1.08万户,增幅为1.76%。 工商银行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银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17.37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7.5万~13.5万区间占比最高,为25.00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3302678109655.html
4.六大国有银行业绩出炉!净利润总计1.35万亿南方+工商银行2022年其他非利息收益 950.37 亿元,减少 240.21 亿元,下降20.2%。其中,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损失37.56亿,收益较上年减少73.27亿,主要是受汇率波动影响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邮储银行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非利息收益均为其净利高增速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4.34亿元,同比增加64.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31/c7515511.html
5.工商银行(601398)个股概要股票价格行情走势图601398 工商银行 添加自选 6.15 +0.02+0.33% 未开盘 11/05 15:00 (北京) 2.19万亿总市值6.02市盈率TTM 6.15最高价6.09最低价312.51万手成交量6.10今开6.13昨收19.15亿成交额0.12%换手率6.02市盈率(静)3564.06亿总股本6.6652周最高0.61市净率1.66万亿流通值4.3452周最低6.74涨停价2696.12亿流通股6.66历史最高5.52https://www.futunn.com/stock/601398-SH?code=02269
6.工商银行:我做错了什么?利润是蚂蚁3倍多,市值却低20%众所周知,蚂蚁集团上市,市值2.1万亿,将超过茅台,成A股第一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现在大家更多的关心的是哪些人因此成为了亿万富豪,哪些人又错过了亿万财富,马云身家又是多少,在全球究竟能排多少等等这些。但我想,在蚂蚁上市的时候,有一家公司应该心里很不服的,那就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05676197664016684.html
7.第四范式流血上市,AI大模型难逃亏损“魔咒”在AI行业,第四范式聚焦于决策类AI垂直赛道。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2月,其获得腾讯等战略投资,融资金额超十亿美元;由此,第四范式估值近30亿美元,被视作决策类AI独角兽。 据天眼查显示,截至2021年6月,第四范式已累计完成11轮融资,投资股东可谓明星阵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37599-1.html
8.国有大型银行行业排名估值指针特色数据1工商银行 6013982690.25亿元0.13% 2建设银行 6019392557.76亿元0.13% 3农业银行 6012882143.72亿元3.38% 4中国银行 6019881757.63亿元0.52% 5邮储银行 601658758.18亿元0.22% 净资产收益率 排名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 1邮储银行 6016588.84%-8.6% 2建设银行 6019398.27%-8.46% http://resource.stockstar.com/DataCenter/PrivateData/Assess_sector_sw2480200.html
9.37家基金公司盈利揭晓:10家净利超10亿,4家陷“千万级”亏损工商银行的年报也提到,工银瑞信基金“积极应对资本市场波动、基金降费新规出台等多重挑战”。数据来看,2023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247只,同比增加20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590个,同比减少70只,但管理资产总规模维持不变,依旧是1.72万亿元。 “1-10亿元”梯队:盈利速度大分化 https://36kr.com/p/272567890026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