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宝协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14年是珠宝行业转折的一个敏感点。市场严重过剩,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使得2014年珠宝企业的生存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煎熬。尽管不同业态和不同规模的珠宝企业感觉不同,不同品类和品种的珠宝产品冷热不均,但珠宝企业都有一个普遍的感受——销售低迷。
(一)珠宝首饰市场行情不佳的表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珠宝零售市场销售总额从2013年的近7000亿元下降到5000亿元左右。其中,全国黄金消费量886.09吨,比上年下降24.68%。
2014年,最冷的是翡翠市场。无论是专业市场还是店面或柜台,人气普遍不旺,多数企业销售业绩较2013年持续降低30%~60%,相当一部分企业销售额不抵运营成本,过去“像买白菜一样买翡翠”的情形一去不复返。去年以来,由于市场疲软,广东揭阳和深圳等重要的翡翠批发地都出现了滞销。
中宝协2015年1月派出几组人马到福建等9个省市的600多家珠宝企业调研发现,2014年,90%以上企业的销售额与2013年相比出现10%以上的下降。山下湖、潮宏基、老凤祥、明牌首饰等9家珠宝上市公司总和是22.885亿元,同比下降9.42%。
另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我国贵金属制其他制品出口52.33亿美元,同比下降56.93%;金银器出口12.04亿美元,同比下降41.27%;珍珠出口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5.5%,珍珠或宝石半宝石制品出口7.087亿美元,同比减少25.34%。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4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仅增长0.4%,其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1.6%。
“-2.4%”,是2015年前两个月我国金银珠宝类零售额的同比增幅。从多家珠宝和涉珠宝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2015年一季度的报告来看,多数企业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继续下滑,个别企业营业收入甚至下滑50%以上。
黄金市场在经历了十年的牛市之后,如今已走在熊市的通道上。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黄金珠宝需求总量为213.2吨,同比下降了10%,成为本季度需求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2015年上半年,钻石原石销售额同比下降21%;铂金的行情也不乐观;白银价格在每克3元人民币左右。
另据有关数据显示,香港今年第一季度黄金珠宝需求量为13.6吨,同比下降了26%。在2015年上半年,香港知名珠宝品牌周生生关闭了在内地的10家分店。香港珠宝市场前不久出现强拉大陆游客进店消费,致使一名游客死亡的事件,无疑折射出香港珠宝市场不景气的行情。
业内人士反映,“现在,行业内普遍有一种恐惧,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会不会导致市场崩盘?”
“疯狂的石头”已经成为过去时。在持续了30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我国珠宝产业突然放慢了奔跑的“脚步”。黄金珠宝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曾经红红火火的珠宝首饰市场陷入了目前的困境呢?
(二)当前珠宝首饰市场行情不振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1.受全球经济形势复苏整体乏力及国际市场珠宝消费萎缩的影响。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速走低,贸易增速下调,利率保持低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货币政策分化,新兴市场增速放缓等。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也为世界经济增添了变数。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场需求较弱、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工业生产和价格仍比较低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着较多困难,财政收入和稳岗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问题也较为突出。
在经济界,有一个“裙长理论”(Hemlinetheory),即:“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个人觉得,这个观点也适应于珠宝首饰市场。
众所周知,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具有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基本保持一致的特点。珠宝首饰尤其是钻石饰品行业属于典型的高端消费品行业,其市场兴衰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尤为明显。正是受全球经济形势复苏整体乏力的影响,近几年,全球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相应地呈现出下行的趋势。
追求珠宝首饰和名牌服装,被认为是西方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可在危机面前,他们也变得望而却步了。近两年以来,美国1137家珠宝商倒闭,而去年圣诞节后的倒闭数就占1/3。蒂芙尼报告称,该集团去年3月初关闭了旗下的16家珍珠连锁店,去年第四季度利润下滑75%。在华盛顿,有着60年业绩的LynnJewelers也宣告关门大吉。
在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消费萎缩打破了他们成为钻石王国的美梦。印度的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中国香港、日本和泰国等。其中,印度60%的钻石都出口到了美国。从2007年开始,美国钻石需求下降,直接导致苏拉特2000多家钻石加工工厂关闭。而印度钻石业从业人数多达100万人,这意味着数以万计的人将失业。
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测算,在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珠宝需求总值为235.3亿美元,同比下降9%。全球第一季度黄金珠宝需求总量为600.8吨,同比下降了3%。
2.股市的吸金作用显现。
居民的投资意识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央行几次降息之后,银行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大家就会寻求新的投资途径,股市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特别是A股放开一人一户限制以及大幅降低开户费用后,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据媒体报道,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一人多户”实施首周(4月13日至17日),A股新增开户数为325.71万户,较前一周大增93.77%,刷新A股开户数历史纪录。随着股市新开户数量增加,大量资金涌入股市逐利,消费者推迟购买珠宝的倾向上升,除了节日、婚庆刚需无法改变外,投资时尚和炫耀式日常珠宝消费被股市投机趋势冲淡。
3.购房压力的挤出效用。
4.黄金、高档珠宝礼品市场不看好。
由于黄金以及高档珠宝具有的货币、珍藏与保值属性,人们习惯于将黄金、高档珠宝礼品等同于钞票。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传统的黄金、高档珠宝礼品市场锐减。而多数机构对黄金大幅涨价的预期不高,也导致黄金投资、收藏的热情难以激发。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认为,金银珠宝销售下滑,主要与过去透支消费有关。
5.文玩产品崛起对珠宝消费起到替代作用。
同为佩饰产品,近年来大量文玩饰物成为市场新宠,文玩核桃、橄榄核雕、鸣虫用具、根雕竹雕、菩提佛珠这些非传统意义上的“玩物”,替代了不少珠宝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