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沙场碎铁衣。没有交易框架的DNA,永远赚不了一分钱
今天继续讲述徐翔师父的故事
通常的短线策略,在资金体量达到1-2亿的时候,就会遇到撞墙问题,策略开始失效。短线再做下去收益就很难保证了,风险也很难控制。这也是很多私募基金规模非常小的原因。因为都是一些短线快手股民出身,思维高度不够,能力摆在那里。
正是因为如此,早在深圳看守打印机的时期,我就立志要为自己的交易模型能够装得下足够百亿以上的规模。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我真是这么想的。交易模型决定自己的能力上限,一开始不找好自己的地基,想着就是在市场里面来赚个买菜钱的大有人在。但是一开始就想好做百亿以上大规模资金的同年人几乎没有,绝大同行都没有这样的想法,至少我都没见过。这也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短线策略放入交易框架的原因。首先,从层次上就要和同行拉开身段。眼光放长远才有高度思考交易框架做升维俯视。其次,我并不热衷于各种所谓的K线交易手法和理论。那种东西对于百亿资金来说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想做百亿资金,思维比技术更重要,比读懂财务更重要。
欲知我在香港的后续如何,请看下集。预告:二分之一交易进阶法则—价值投资与投机的双重演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