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股市月份规律【篇一:中国股市月份规律】中国股市历年月分走势规律对1992年以来12年的月k线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到历年1-12月的涨跌概率:1月:8年上涨8年下跌;2月:11年上涨5年下跌;3月:12年上涨4年下跌;4月:11年上涨5年下跌;5月:9年上涨7年下跌;6月:9年上涨7年下跌;7月:6年上涨10年下跌;8月:7年上涨6年下跌;9月:6年上涨10年下跌;10月:6年上涨10年下跌;11月:11年上涨4年下跌;12月:7年上涨8
2、年下跌从以上数据可见,一年中的2、3、4月均为上涨月份;而6月为分水岭,下跌的年份逐渐上升,表明市场开始逐渐转弱;其中7、9、10三个月中下跌的年份最多,下半年中仅11月是上涨概率相对较大的月份,随后的12月大多为全年最弱的月份。从1992年以来的月度涨跌幅看,1、2、3、4、6、8、11、12月的月均涨幅为正,涨幅最大的月份在8月,为12.7;第四季度涨幅几乎为零,11月作为上涨概率较大的月份,涨幅较为有限,表现为弱势反弹月。12月虽然是全年中下跌概率较大的月份,但其平均涨幅达到3,表明12月尽管走势较弱,
3、但总体上下跌幅度有限。从反映交易活跃程度的两项指标换手率和月度成交金额看,2至6月成交金额逐步放大,6月是全年成交额最大的月份,随后成交额逐步减少,四季度成交额最低。至来年1月,成交额有所放大,这与1月资金开始回流股市有一定关系。从换手率看,3、4、6月换手率较高,8月最高,1、2月最低。从1992年以来市场的月度涨跌、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变化的统计看,上半年的行情多好于下半年,6月是市场开始由强转弱的月份,但高点出现在8月份的概率也较大。从资金流向来看,6月之后资金逐步离场,至来年1月开始回流市场,而市场也在资金的流入下
7、的标准差来看,在上证综指的阶段性顶点时,市场的波动显著增强,而这种现象在市场趋势性上涨的尾端更为明显。9均线系统仍有效技术分析在我国股票市场应用依然较为广泛,而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也是广大投资者争论不休的事情。回测结果显示,在多数发展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例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均线系统下的技术分析已经失效,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依然有效。结论:技术分析存在有效期,随着市场的发展,其有效性逐步减弱。因为,技术分析这种“想让所有人通过简单技术指标来挣钱”的策略,肯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挣钱。如果某种指标一旦给市场全面接受,那么它带来的超额收益将会被削弱。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树不会长
8、到天上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指数来看,市盈率在7倍时,股市肯定见值得一提的是,双均线系统的有效期,比单均线有效期要长久一些,或许这暗示着技术分析也要进行不断的演化,10、7倍pe肯定见底资本市场有其自身规律,也有着估值的上下限。去”,股市也不会是无底洞。底。主要国家和地区综合指数的市净率走势图篇三:中国股市月份规律】一、每六年就会有一波牛市或大行情:过去24年中每六年就会有一波牛市或是大行情(08底-2010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牛市,但确实是一轮大行情或者说是结构性牛市),而2014年是第五个六年的开始,即20142019年也会有一波大行情,目前我们已
9、经看到了。二、每轮行情中个股见底和见顶的特点:以998-6124那波行情为例1.通过大体统计,该轮行情个股共分四批次集中见底,历时二年半(2003底-2006年三季度),见底区域在10001700点之间。同时,当50%以上的个股见底后,指数05年才会见底!而当所有个股都见底后(2006年三季度),指数才会进入快速上涨阶段,这时人们才知道牛市要来了,其实他已涨了一年半了,涨一倍了。2.所有个股见头也是分四批次完成,历时一年(07年6月-08年6月),见头区域在4000-6000点。同时,当50%以上个股见头后,指数见顶!而当所有个股都见
10、头时,其实熊市已进行半年了,随后所有个股就都会持续下杀。3.从这轮牛市运行中可见,牛市初期1000-2000时,并不是所有个股都涨,个股操作难度并不小;而牛市后期40006000时,虽然指数强劲,但许多个股已见头,操作难度仍不小;对于散户来说,真正最容易操作或赚钱的就是牛市中期即20004000这段,此阶段所有个股都已见底,而且他们都还没见头,此时就是买啥啥都涨的时候。而我们当前就处于这个阶段。那再看看我们这波牛市个股见底的情况:1.通过大体统计,该轮行情与上波行情很像,同样个股共分四批次集中见底,历时二年半(2012-2014年上半年),见底区域在220
12、例。第一阶段就是1000-1700底部,存量资金维持阶段,增量资金有限,个股表现就是分化走势,有涨有跌,只有局部上涨行情;第二阶段1700-3000是存量加仓推动阶段:由于原有机构或个人参与者逐步增强信心,开始加资金,成交放大行情开始加快,此阶段一半个股上涨,另一半还没完成启动;第三阶段3000-4300新资金推动阶段:当股市大涨到3000点后,07年1月起吸引新股民大量入场(其中4月达到最高峰,而6月则出现暴挫),资金集中入场,此阶段成交暴量,行情加速,个股全飞,垃圾也飞;第四阶段4000-6000基金推动阶段:本质上也是散户推动。2007年
14、部区域,同样是存量资金维持阶段。从账户结算金及融资融券规模上看,增幅都不快,增量资金有限,个股表现就是分化,有涨有跌,只有局部(创业板或新兴产业)上涨行情;第二阶段:2400-3000点即2014年下半年是存量加仓推动阶段,此阶段新开户数量和新基金发行规模都增长不大,但是账户结算金在逐步放大(表明主要是原有股民或机构增加金所为),特别融资融券规模扩大的更快(本质上他们也是原有股民加仓,而非新股民资金);第三阶段:3000点到现在,即2015年上半年为新股民资金推动阶段,当人们发现当股市大涨后(新股民都是在市场大涨之后才会入市),15年1月起新股民开户数激增
15、,此阶段成交暴量(日成交都到万亿了),行情加速,个股全飞,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不过按上次牛市规律,这阶段后期会有一次暴挫行情,所以今年五六月份要格外注意。第四阶段:今年下半年是否会出现与07年下半类似的基金推动行情呢?这里不加判断,到时候我们再看。仅从目前情况看,新基金从今年3月起开始大量发行,4月份基民开户数开始出现爆增局面,至少在年中调整后,这些基金新增资金会为下半年行情提供了推动力,至于推动力多大,是否也集中到蓝筹,我们到时候再看。四、牛市的周期运行轨迹(该部分全部为假设)(一)1.先把19912002年的走势与2005年之后的走势进行一个比较
16、。我们把91-02年12年走势根据涨跌划分为abcdefg七个阶段,他们实际上是一个大周期上涨行情。假设2005年-2019年走势同样是一个大周期,那么我们可以看到2005-2015年这十年间的走势基本与91-02年走势的abcde一样。即我们目前处于e阶段即类似96年之后行情之中。2.从基本面看看,96年2002年efg这波行情,基本面有六个特点即,一是国内经济增速下降,二是通缩局面出现,三是央行释放流动性,四是中央推动国企改革和国企脱困,五是股市改革要解决遗留的历史问题,六是美元升值。那么2014年以来我们的宏观基本面也出现六个特
17、点:一是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二是许多商品价格下跌,可能出现通缩;三是央行开始释放流动性;四是中央推动国资改革,五是股市改革要推行注册制;六是美元升值。是不是有些像?3.如果我们处于e阶段,首先e阶段中间会有一次大调整,5月后要注意;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e段目标位或者说今年目标位就是历史前高6000点附近,然后进入为期一二年的4000-6000大箱体整理即f段,最后进入g段。2016年之后是否会走出fg阶段,重点是看今后基本面因素是否会维持下去,这个到时候再说。(二)先不考虑上述大周期假设,我们先通过20052007年这波牛市运行与当前市场进行一次比
18、较,我们会发现许多类似点,具体见下两图。假设1849以来的这波行情与9986124行情相类似,均采用一气呵成的方式完成,我们来看看他们如何运行。1.上轮牛市9981800(熊市上轮反弹高点)共历时16个月突破(05年6月06年10月底);本轮牛市18492500(13年初即熊市上轮反弹高点2444)共历时16个月突破(13年6月-14年11月初),竟然一样。2.上轮牛市在06年8月初1600开始加速进入主升浪,从998点算起是第13个月;本轮牛市14年7月底2000开始加速进入主升浪,从1849点算起也是第1
19、3个月。3.上轮牛市从1600到3000点共用5个月,07年12月出现一次400点调整2个月后,3月再度启动加速;本轮从2000到3400点共用5个月左右,然后出现1-2月出现一次350点调整2个月后,3月再度启动加速;比较类似;4.上轮牛市07年3月再度加速3个月冲到4300后,出现一波900点大调整,6-7月份调整后,然后7月下旬再度进入加速行情冲击6000点;本轮15年3月再度加速到现在,如果按此推算,在5月以后也会出现一波大调整;调整2个月后在下半年再度启动加速行情。这个
20、会不会出现呢?即本波冲到5月中下旬,然后出现一波大调整,调整一二个月,7月以后再启动行情,下半年冲击6000点后结束本轮行情,进入真正调整阶段,到时候我们再看。不管咋样,按此来看,一是5月6月可能会有一次大调整要注意,二是调整之后下半年仍会有大涨机会。其实4月以来的博文里不断重复,2015年四五月行情将与2007年四五月的走势会类似,让大家可参考,也就是基于此的。五、重要压力线已在临近(一)为何2007年牛市会止步于6124?见下图。19962001年那波牛市运行中有一条趋势支撑线,他支撑了大盘五年,2002年该支撑线跌破转而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