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再生利用、二手商品交易、再制造等不同层级的利用方式实现多维度降碳;尤其是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再生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原材料开采、运输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废有色金属回收可大量减少碳排放
随着国内“双碳”政策退休推进并完善,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降低碳排放势在必行,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7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7%,主要其中在冶炼部分,其中电解铝占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6成以上。
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
二、废有色金属回收政策背景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2021年我国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为365万吨、800万吨和270万吨,相较2025年目标仍存在可提升空间。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有色金属部分目标
2021年中国再生金属产量分布情况
三、再生资源整体及废有色金属占比
我国十大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十大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3.81亿吨,同比增长2.4%,回收总价值量为13695亿元,同比增长35.1%。
2013-2021年中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额及增长率
细分品种回收金额来看,废钢铁占有过半比重,其次为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从回收价值来看,废钢铁占比接近54.9%,其次为废有色金属占比21%,废塑料占比7.7%,废纸占比10.9%。
2021年中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额占比结构
四、废有色金属回收现状
1、回收量
就我国废有色金属回收量变动而言,整体需求持续增长,回收量持续增长。我国废有色金属回收量近年来持续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了9.6%,达到1348万吨,2013-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9.21%。
2013-2021年中国废有色金属回收量及增长率
2、回收价值及单吨价值
回收价值来看,需求带动整体废有色金属回收价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达2878.5亿元,相较2013年增长154%,同时近两年受益于单吨回收价值走高,废有色金属整体回收价值实现了更快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了17%。
2013-2021年中国废有色金属回收价值及单吨价值
3、市场结构
就我国废有色金属回收情况而言,因电解铝是国内主要碳排放组成,政策管理相对最严格,导致废铝回收需求较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废有色金属回收量中废铜、废铝和废铅分别为241万吨、700万吨和270万吨,分别增长2.55%、14.75%和12.5%,废锌因整体经济效益较低加之无政策明显要求,回收量小幅度下降。我国废有色金属回收量近年来持续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了9.6%,达到1348万吨,2013-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9.21%。
2021年中国废有色金属回收分布情况
注:废锌同比增长为-5.52%。
4、进出口
就废有色金属回收进出口量及金额变动而言,目前国内废有色金属主要以进口为主,出口相较进口较小,且整体表现为稳步下降趋势。进口来看,随着国内废有色金属回收量持续真正噶好难过,整体进口量在2018-2020年表现为下降趋势,2021年下游整体有色需求明显增长带动进口上升,进口量达272万吨,进口金额为147.08亿美元。
2018-2021年中国废有色金属回收进出口数量及金额
五、废有色金属回收产业链及其影响
产量来看,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克服疫情反复不利的影响,把握国内和国际市场复苏机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行业运行整体平稳。2021年产量达到6454.3万吨,同比增长5.4%,截至2022年1-10月产量为5575.3万吨,同比增长3.71%。
2015-2022年10月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及增长率
六、废有色金属回收发展预测
2024-2030年中国废有色金属回收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前景及投资价值,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