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大类:享受周期最美的谢幕宴(续)
摘要:
周期的变频和见顶预期的上升加剧了资产价格短期面临的宏观流动性不确定性,一个间接暗示的指标是比特币上升的斜率趋于陡峭。在市场情绪相对一致乐观的情况下,尽管估值较高但不愿离场的心态愈发明显。资产价格的最后盛宴以她独有的姿态继续吸引着更多的飞蛾。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国债:相比较历史4.5%的水平和目前4%的状态,此时彼时经济的增速不可同日而语。做多者继续以此为乐扑汤蹈火。然经济转型背后的顶层架构和制度重建,仍需要快速推进的金融自由化带上规范化的枷锁——脱虚向实。对于银行等主体的资产配置依然形成新的牵制,利率上行的最高潮依然没有到来,和股指的分化也将继续。
贵金属:尽管连续两周的下行打压了金银市场的士气。但我们此时却愈发乐观,不仅对于即将落幕的美元,而且在通胀脚步临近的2018,对利率预期的调整或将预示着调整过后的上行将更为顺畅。
四季度策略:我们认为中短期在外盘强势和国内低库存的背景下,临近12月国内春节消费旺季,国内白糖价格上涨趋势仍将继续,投资者可以待价格回调后,逢低买入1801或者1805合约。期权方面,现货商短期可在持有现货的基础上,进行滚动卖出略虚值看涨期权的备兑期权组合操作。未来1—2年,备兑期权组合操作可以作为现货收益的增强器持续进行。而对价值投资者而言,亦可以买入针对1805合约6200行权价左右的虚值看涨期权,并在到6300元/吨以上时逐步择机止盈。
风险点:国内宏观紧缩风险、巴西雷亚尔和人民币汇率风险、现货偏紧风险、气候变化影响。
棉花&棉纱:美棉稳步上涨国内小幅震荡
印度棉市:本周印度棉价出现上涨。S-6棉花现货价38100卢比/坎地,折75.4美分/磅,报价较上月上涨0.8美分/磅。美国农业部驻印度官员在报告中称,2017/18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预计放缓。报告称,在2017/18年度印度棉花产量预计为2980万包(每包480磅),种植面积为1230万公顷。棉花出口预计放缓,但政府支撑措施料会提振棉质服装和其他纺织品出口。报告显示,印度国内棉花消费量预计反弹,纺织厂现有的库存减少。
国内棉市:目前新棉采摘逐步进入尾声,市场预期新棉产量在540万吨左右。根据国家棉花市场检测系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全国棉花采摘进度为97.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新疆采摘率97.5%,交售率98.5%;全国交售率为89.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籽棉采摘交售基本收尾。目前各地籽棉收购均出现走弱的继续,棉籽价格也不如人意,轧花厂为了加快销售节奏,下调皮棉价格。现货方面,CCindex指数(3128B)报价15842元/吨,较上周下跌18元/吨。本周化纤继续出现下跌,粘胶报价14200元/吨,跌300元/吨,涤纶则报价8925元/吨,下跌50元/吨。而在政策上,2018年新一轮抛储政策落地,在去库存背景下的棉花价格长期看好。同时我们也看到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棉花目标价格由试点期间的一年一定改为三年一定,2017-19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为18600元。
未来展望:从国际来看,随着北半球新花上市,印度棉花供应压力增大,国际棉价在4季度总体将维持震荡,但是我们也注意到USDA修改了8年的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表,在表中每年上调全球的消费,同时近期美棉出口走强也从侧面反映目前全球消费需求的旺盛,而原油价格的强势则对化纤利多;对于国内,大格局上看,17年国储轮出顺利,去库存较为成功,新年度库销比大幅下降26个百分点至102%,基本面进一步转好,价格总体平稳。我们看到全国新棉采摘进度基本完成,本年度的皮棉成本也基本锁定,虽然轧花厂报价下调,但向下空间有限。在国储库存下降后,总体价格中枢将逐步上升。
风险点:全球产量预期风险、宏观紧缩风险、超预期政策风险、替代品价格下跌风险。
玉米:拐点或已现
1.在11月期价反弹过程中,主要驱动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后期现货价格上涨的乐观预期,表现为近月期价对现货的升水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上半月;其二是东北产区与北方港口现货价格上涨之后对期价的拉动,这主要体现在下半月;
2.在12月报中,经过我们测算明年5月之前供需压力其实高于今年,但压力体现在年前还是年后具不确定性,如果中下游持续补库,则可能压力出现在年后,对应期价年前或持续反弹;
3.从本周期现货价格走势来看,东北深加工企业补库或临近尾声,南方港口库存已持续回升至60万吨以上,北方港口库存依然处于历史高位,接下来东北农户仍有售粮压力,在中下游需求企业都已经补充库存的情况下,后期玉米期现货价格可能进入负反馈阶段;
玉米淀粉:可移仓换月
1.本周淀粉行业开机率有小幅下滑,但仍维持在历史高位,行业库存继续大幅增加,供需继续改善,华北现货价格继续下滑,东北则受玉米收购价上调支撑相对坚挺;
2.本周淀粉期价受原料端即玉米期价上涨带动整体强势,且整体表现为近弱远强,1-5价差一度扩大至-60以下,且盘面5月合约亦出现生产利润,即盘面1月与5月反映的供需预期趋于一致,这种价差和盘面生产利润均适合前期1月空单移仓至5月;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激进投资者做空5月玉米或淀粉合约,或做多玉米9-5价差。
生猪:月初迎来开门红,看涨情绪浓厚
生猪:一周行情回顾与展望
本周全国生猪均价14.95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47元/公斤。本月初,猪价上涨势头可喜,接连四日保持0.1元/公斤的涨幅,全国多地猪价突破15元/公斤,沪、浙川、渝等地猪价已达15.7-15.8元/公斤。猪价上涨幅度也创下年度最快涨幅,目前生猪出栏均价已追平四月初的价格。业内人士后市看涨心强,受需求旺季的支持,普遍的心理预期涨幅在0.5-1.0元/公斤,究竟能否如愿,还要看近期市场实际表现。
截至本周末,东北生猪均价14.9元/公斤;华北均价14.91元/公斤;华东均价15.38元/公斤;华中均价15.05元/公斤;华南均价14.87元/公斤;西南均价15.35元/公斤;西北地区均价14.47元/公斤。本周东北猪价较上周上涨0.18元/公斤,华北地区猪价较上周上涨0.27元/公斤,华东地区猪价较上周上涨0.42元/公斤,华中地区较上周上涨0.36元/公斤,西北地区较上周上涨0.28元/公斤,西南地区猪价较上周下跌0.25元/公斤。
PTA:终端刚需走弱,PTA偏弱运行
受商品市场整体调整以及终端织造订单走弱影响,上周PTA高位回落,主力05合约周五夜盘收报5406,1-5价差剧烈波动,现货加工差从周初的800附近拉高至1000上方。基差方面,因汉邦装置意外停车出现了大幅升水的情况,从前一周40附近提高到300附近,至周五市场现货商谈基差在220-280元/吨,部分聚酯工厂参与递盘,日内现货5586-5800元/吨自提成交。
上游PX报价回落,周五亚洲隔夜CFR盘报904美元/吨(-7),加工费回升至1000+。PX1月报903美元/吨,2月907美元/吨。国内PTA个别装置开始逐步回归,PX有望去库。
下游方面,涤丝偏弱下行,原料端上移使得涤丝前纺盈利被较快的压缩,部分品种已经压缩至成本线附近。上周涤丝销售整体一般,工作日5天涤丝产销平均在8成附近。尽管成本上升较多,但涤丝工厂不断跌价,终端订单相对表现也较弱,涤丝产销整体清淡。涤丝库存上升,截至周五江浙涤丝工厂POY、FDY、DTY库存分别在6.3、9.3、14.2天。
整体来看,短期聚酯降负与PTA装置恢复缓慢共存,12月PTA累库存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期货主力05合约来说,织造需求转淡预期以及供给慢慢落实预期下或将继续承压运行。
动力煤:黑色集体调整,动煤近月坚挺
消息面上,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意见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据悉,煤炭生产企业中,设有储煤厂的煤矿,当动力煤价格处于绿色区域时,应保持不低于5天设计产量的最低储煤量;当动力煤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超出绿色区域下限时,煤矿应保持不低于7天设计产量的最低储煤量;当动力煤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超出绿色区域上限时,煤矿储煤量可不高于3天设计产量。
上周北方港口库存回落,其中秦港日均装船发运量60.6万吨,日均铁路调进量59.6万吨,港存-11至659万吨;黄骅港-40至180万吨;曹妃甸港-49至206万吨,京唐港国投港区库存+1至123万吨。
上周沿海电厂日耗震荡回升,截止周五沿海六大电力集团合计耗煤70.4万吨,合计电煤库存1182万吨,存煤可用天数17天。
上周煤炭海运费延续上涨,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报1505,当周累计上涨14.3%。
整体来看,12月电厂日耗季节性回升叠加铁路运力限制,港口煤价跌势放缓,但产地供应尚可,坑口调整之势有望延续。而对于期货盘面来说,5月合约贴水幅度较大,但供需面松平衡预期下有调整压力。
钢矿:黑色集体下跌成品强于原料
周报摘要:
上周黑色金属板块主力合约集体下跌,其中螺纹1805合约跌2.06%,热卷1805合约跌1.65%,矿石主力1805合约跌3.71%。钢厂限产力度依旧较强,对成品材期货价格构成利好,因此成材1801合约价格保持坚挺。而成材1805合约受原料品种大幅下挫影响也有一定程度下跌。
上周高炉开工小幅下滑,铁矿石港口库存继续增加,钢厂进口铁矿石平均库存可用天数增加到23天,近期海外矿石发到货量有一定增加,这是库存水平继续攀升的主要原因,对铁矿石价格形成一定利空。
本周策略:
取暖季钢厂限产造成部分钢材现货资源缺,若限产政策被严格执行,到明年春季需求复苏后钢材将供不应求,目前螺纹1805合约深度贴水对多头提供了保护,建议继续把握螺纹钢1805合约的多头操作。矿石受需求下行压力以及后期外矿到货增加,维持震荡观点。套利方面,1805合约卷螺价差套利暂时保持观望。
钢厂限产执行力度减弱,进入淡季后下游终端需求走弱超预期。
观点:上周焦炭焦煤双双大幅下挫,主力焦炭1805合约跌5.88%,焦煤1801合约跌9.8%,焦煤领涨黑色各品种。不过上周焦炭焦煤1801合约走势分化,焦炭1801合约微跌0.1%,焦煤1801合约则跌幅高达9.21%。煤焦主力合约大幅下跌风险有所释放,不建议继续追空。
现货情况:上周焦炭市场继续走强,华东华北地区焦炭价格上涨100元/吨。澳洲煤价格持续上涨,上周中挥发焦煤涨至190美元/吨,折算成人民币1503元/吨。
周度供需和库存数据:上周焦炭四大港口库存上升10.9万吨至255万吨,贸易商囤货待涨,增加了钢厂补库难度,炼焦煤港口库存大幅下降28.4万吨,进口炼焦煤价格持续上涨,市场成交良好。上周独立焦化企业开工率小幅下降,目前焦炭销售情况良好,焦化企业焦炭库存大幅下降,企业心态普遍向好。上周钢厂焦炭库存小幅下降,样本钢厂及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则小幅上升。上周钢材社会库存下降幅度有所收窄,进入冬季后终端采购热情下降。上周全国高炉开工率小幅下降至62%左右,钢厂焦炭焦煤需求绝对量均有所下降。
本周策略:进入取暖季后钢材、焦炭价格持续走强,煤焦主力1805合约因前期升水幅度过大,市场情绪转向后成为领跌品种。短期先观察深度贴水的螺纹1805合约能否继续上涨,建议暂时观望为宜。套利方面,近期独立焦化企业利润升至高位,周五夜盘焦炭、焦煤主力1805合约比价上升至1.65,本月焦煤现货弱于焦炭,但考虑到比价已处于高位,因此买焦炭抛焦煤1805合约套利可以先获利离场,买焦炭抛焦煤1801合约可以继续持有。
风险点:各限产城市钢厂及焦化企业限产执行情况,各地取暖季限产政策有所改变,进口炼焦煤数量增加。
镍:镍矿或是短期镍价主要矛盾,镍价整体仍然以反弹预期为主
镍市逻辑:
现货市场:12月4至12月8日,五个交易日,国内现货市场俄镍对电子盘整体升水提升至375元/吨,进口镍对金川镍的贴水下降至250元/吨。
中期逻辑:上周,精炼镍现货进口小幅盈利,但幅度不大,仍然阻碍精炼镍进口;10月份精炼镍进口环比有所下降。镍价长周期方向不变,即绝对镍价仍然比较低,全球范围内精炼镍供应几乎环比很难有增量,而需求则不断增加,因此镍大方向依然看涨。
走势分析:
精炼镍方面,上周现货成交有所回暖,不过市场主要以刚需采购为主;镍仓单有所下降,不过库存下降幅度更快,这符合1801合约即将交割的特点,货源流向仓单,但因整体精炼镍供应依然存在缺口,因此整体库存是下降的,并且现货市场下降幅度更快。
镍铁镍矿方面,上周镍矿价格继续保持比较强的格局,整体印尼镍矿出口量实际依然比较小,并且短期展望也不高,镍矿依然成为镍价最核心的支撑力量之一。另外,上周菲律宾镍矿发货量快速下降,由于镍铁冶炼企业此前采购量有限,未来将普遍面临原料库存下降的问题,支撑镍铁价格,此外,近期不锈钢冶炼利润有所好转,但镍铁受到镍矿支撑,因此利润在镍铁和不锈钢冶炼之间分配,导致上周镍铁价格波动有所频繁,但是整体幅度比较小。
不锈钢市场方面,上周不锈钢市场虽然互有涨跌,但是整体实现了企稳,现货市场货源不是很多,但是库存数据显示,11月底,佛山库存大幅度上升,不过,无锡库存有所下降。整体来看,不锈钢市场目前仅仅是以企稳为主,回升较为困难。
综合情况来看,从整个产业链上来看,由于菲律宾发货量再度下降,加上镍铁冶炼企业库存的消化,印尼镍矿仍然不能充足的补给,未来镍矿将成为镍价的主要提振力量。不过,不锈钢市场受到印尼二期的冲击预期,难以有所作为,但整体或维持平稳,因此,我们认为镍价整体以反弹预期为主。
原油:基础设施完善将助力美国原油出口增长
市场逻辑
石油沥青:期价大幅下降现货基本稳定
观点概述:
目前情况来看,沥青期货此轮大幅下行有部分基本面需求走弱的影响,但更多受到国际油价和黑色系整体板块带动的扰动因素。现阶段南方沥青需求仍在支撑炼厂出货,贸易商对于明年沥青需求保持乐观,冬储有望按需展开,同时基差保持在相对合理范围,期货市场尚不具备持续滑落的条件。
策略建议及分析:
建议:期市价格持续滑落条件仍不成熟,前期空单建议获利离场。
风险:马瑞油供应短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贵金属:2018年节奏的第一次预判
核心影响因素分析:正如我们此前谈及的,目前金银市场可能正在经历一次类似于去年特朗普赢得选举后的小级别特朗普2.0交易。市场在特朗普政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重新定价着远期利率曲线,市场对美联储明年加息的预期短期内迅速升温,明年上半年再加息两次的概率上升至近40%。
本周走势预判:我们预计美联储在经济相对乐观而通胀上行依然缓慢的情况下,较大概率将维持9月份时期的通胀判断,可能小幅调增明年的利率预期。市场在预期兑现后(若11月美国通胀再次回升的情况下)将迎来多头的第一次建仓期,以及前期金银对冲头寸的解除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