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除个别特殊情况之外,单质一般参加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对应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或氧化性。
在分析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之前,还需要知道它们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能力顺序。金属的金属性的依次排列顺序为Na、Mg、Al、Zn、Fe、Cu、Ag。非金属的非金属性的依次排列顺序为O2、Cl2、N2、S、C、H2(在常见反应中实际体现出来氧化能力经常是Cl2>O2)。
1、单质能和哪些物质反应?
在关于化学的分类学中我们知道,化学物质一般细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在分析一个单质的化学性质时,我们一般从它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出发,与上面这些类别的物质之间进行反应,得到这个单质的化学性质。
以Mg为例(Mg是金属,在反应中体现为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常见的非金属单质有O2、Cl2、N2、S、C、H2等。
①以氧化性为主的单质有O2、Cl2,都与Mg能反应。
2Mg+O2=点燃=2MgO
Mg+Cl2=点燃=MgCl2
②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有一定的表现,且都不强的N2、S,与非常活泼的Mg,也能发生反应。
3Mg+N2=点燃=Mg3N2
Mg+S=加热=MgS
③以还原性为主的单质有C、H2,在一般条件下与Mg不反应。
(2)与氧化物反应:它与有一定氧化能力的氧化物会发生反应。
2Mg+CO2=点燃=2MgO+C
Mg+2H2O=Δ=2Mg(OH)2+H2↑
可以预测的是,Mg与Na2O2、NO2、N2O5、SO3、Fe2O3、CuO等都能发生反应。
(3)与酸反应:
Mg+2HCl=MgCl2+H2↑
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
金属与酸会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与氧化性不强的酸发生生成氢气的反应。另一类是与氧化性很强的酸发生生成氧化物的反应。
(4)与碱反应:大多数金属与碱不反应。
(5)与盐反应:与有较强氧化性的盐会发生反应。
Mg+2AgNO3=Mg(NO3)2+2Ag
Mg+2FeCl3=MgCl2+2FeCl2
2、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金属在反应中体现为还原性,产物主要以金属阳离子的形式出现)
常见的金属单质除Mg外,有Na、Al、Zn、Fe、Cu、Ag等。它们的金属性依次减弱。(金属性的强弱会影响到反应的条件和可能性)
(1)与单质反应:金属与金属不反应,与一些非金属发生反应。
Cu+Cl2=点燃=CuCl2
Zn+O2=点燃=2ZnO
Mg+S=Δ=MgS
(2)与氧化物的反应:
Na、Mg及更活泼的金属都能与H2O发生反应。
2Na+2H2O=2NaOH+H2↑
活泼的金属与不活泼的金属的氧化物多数能发生反应。
2Al+Fe2O3=高温=Al2O3+2Fe
(3)与酸的反应:酸分为两类,一类是以H+为氧化剂的盐酸、稀H2SO4、CH3COOH、H3PO4等,与一些金属反应生成H2。另一类是以酸根为氧化剂的浓H2SO4、浓HNO3、稀HNO3等,与一些金属反应生成氧化物。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发生第一类反应。
3Al+3H2SO4(稀)=Al2(SO4)3+3H2↑
Mg和Ag之间(包括Mg、Ag)能发生第二类反应。
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4)与盐反应:活泼的金属与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Mg+2AgNO3=2Ag+Mg(NO3)2
也会与NH4+发生反应。
Zn+2NH4Cl+2H2O=ZnCl2+2NH3·H2O+H2↑(与盐的水解显酸性有关)
也会与强氧化性离子如Fe3+发生反应。
Cu+2FeCl3=CuCl2+2FeCl2
3、有些金属单质的反应特殊性
除了共同的规律之外,有些金属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反应。
(1)关于Na的特别活泼(比Na更活泼的金属也存在这种现象)
2Na+O2=Δ=Na2O2
在此增加一个思考性的问题:与更活泼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自己的化合价变化是更大还是更小?为什么?
②与各种酸的水溶液、盐的水溶液反应时,都首先和H2O反应反应。
2Na+2HNO3(稀)=2NaNO3+H2↑
2Na+2H2O+CuSO4=Na2SO4+H2↑+Cu(OH)2
这是因为Na遇到水溶液后,先和数量、浓度都很高的H2O发生2Na+2H2O=2NaOH+H2↑的反应,然后NaOH又和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
(2)关于Al的两性:Al有一定的非金属性,能与碱发生特殊反应,生成Al的另一种特殊盐:偏铝酸盐(含AlO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关于Fe的产物的化合价定位:
Fe的化合物中主要存在+2、+3两种价态。Fe与强氧化剂反应时,生成Fe3+,与一般的氧化剂反应时,生成Fe2+。
①Fe与非金属反应:
Fe与氧化能力强的Cl2反应,生成FeCl3:2Fe+3Cl2=点燃=2FeCl3
Fe与氧化能力不强的S反应,生成FeS:Fe+S=Δ=FeS
Fe与O2反应,生成Fe3O4。3Fe+2O2=点燃=Fe3O4
②Fe在高温下与水能反应,生成特殊稳定的Fe3O4。
3Fe+4H2O(g)=高温=Fe3O4+4H2
③Fe与氧化性不强的酸反应,生成Fe2+。
Fe+2HCl=FeCl2+H2↑
Fe与氧化性强的酸反应,首先生成Fe3+。
Fe+4HNO3(稀)=Fe(NO3)3+NO↑+2H2O
但当Fe过量时,会继续发生Fe与Fe3+的反应。(并且HNO3的产物也可能会有变化)
④Fe与盐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Fe2+。
Fe+CuSO4=FeSO4+Cu
(4)钝化现象:
钝化现象的产生,首先与自然界中的Fe3O4、Al2O3等拥有特殊的致密晶体结构有关,这种结构阻止了氧化剂与内部金属的接触。
Fe、Al在常温下碰到浓H2SO4或浓HNO3都会发生这种现象。在Fe的表面形成致密的Fe3O4氧化膜,在Al的表面形成致密的Al2O3氧化膜,形成钝化现象。
(5)金属与有机物中的醇、有机酸等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2Na+2C2H5OH=2C2H5ONa+H2↑
也能还原一些有机物。
Mg+2HCl+CH3CHO→C2H5OH+MgCl2
【练习】
1、写出下列金属的反应
(1)Al与S加热反应:。
(2)Zn与浓H2SO4反应:。
(3)Ag与浓HNO3反应:。
(4)Fe与稀HNO3反应:。
(5)Fe与Br2反应:。(Br2的氧化性与Cl2相似)
(6)Fe与AgNO3反应:。
(7)Fe与CH3COOH反应:。
2、试写出下列反应:
(1)Ca在O2中燃烧:。(与Na相似)
(2)Na与N2中燃烧:。(与Mg相似)
(3)Na在CO2中燃烧:。(与Mg相似)
(4)K与H2O反应:。
(5)K和稀HNO3反应:。
(6)Ca与CuSO4溶液反应:。
(7)Al与Ba(OH)2溶液的反应:。
3、锡(Sn),在人类历史的金属使用史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在约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已开始普遍使用锡。锡在地壳几乎都以锡石(二氧化锡)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极少量的锡的硫化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