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8月刷爆你朋友圈的那条消息吗?
50批次贵金属首饰及制品中9批次不合格
其中周大生、中国黄金、中国珠宝、中国金店赫然在列
这条关乎百姓“钱袋子”的新闻瞬间被点爆!!
为回应社会关切,8月下旬我局集中执法力量,对全市各大商场、首饰店进行突击抽检。活动中共抽检74个批次其中贵金属饰品25个批次,珠宝玉石49个批次,涉及多个品牌。
(抽检现场图片)
经过一个多月的检测
这份检测分析情况出炉了!!
在抽检的74个批次中,42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为56.8%;不合格32个批次,不合格率为43.2%;综合判定商品质量不合格18个批次,标识不合格14个批次。
别慌!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合格?
跟我往下看!!
不合格项目、批次及影响表
产品
名称
不合格
项目名称
批次
影响
珠宝玉石
珠宝玉石定名
17
珠宝玉石的命名应按照国家标准GB/T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执行。定名错误或不规范等都会误导消费、并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贵金属饰品
贵金属纯度命名
1
贵金属纯度的命名应按照国家标准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和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执行。定名错误或不规范等都会误导消费、并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标识
标签及其他标识物
14
饰品标签的标注内容包括饰品名称、质量或规格、销售价格、产品标准编号和生产企业(销售商)的名称,其中饰品名称由材料名称和品种名称所组成。贵金属材质的命名应按照GB11887-2012的规定执行,珠宝玉石的材质命名应按照GB/T16552-2017的规定执行。
商品质量不合格主要表现为
贵金属饰品命名错误和珠宝玉石定名错误。如将“水晶”定名为“绿幽灵”、“黑曜岩”定名为“冰曜石”、“和田玉”命名为“和田籽”、“合成立方氧化锆”命名为“锆石”“足金”命名为“千足金”等。
标识不合格主要表现为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的材质定名错误或不规范,定名错误将直接导致饰品质量不合格,仅材质定名不规范的情况判为标识不合格。如镶嵌珠宝玉石饰品中将主石“黑曜岩”定名为“黑曜石”、“贝壳”定名为“贝母”,贵金属印记无厂家代码等。
初步的结果出来了
有那么多不合格产品
肿么办???
别怕我们在!!!
组织宣贯
2
依法处理
对本次抽检不合格的32个批次商品,将依法在复检期过后实行分类处理,依法实施责令改正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对不合格商品一追到底,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场。
3
强化监管
加强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的监管力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对多次抽查不合格的批发商,重点监督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