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全球萤石产量不断下降,随后逐年上升,2019年全球萤石产量为746万吨,同比增长11%;2020年全球萤石产量为760万吨,同比增长1.9%。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产区,2020年中国萤石产量为430万吨;其次为墨西哥,萤石产量为120万吨;蒙古萤石产量为72万吨,南非萤石产量为32万吨,越南萤石产量为24万吨。
许多国家都将萤石视为战略资源加以保护。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出台了包括整顿采矿秩序,将萤石出口纳入配额管理等多项措施,来保护萤石资源。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萤石查明资源储量为2.4亿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生产国,产量维持在350-450万吨之间,2020年中国萤石产量为430万吨,产量较2019年基本持平,占全球萤石总产量的56.6%。
从上方萤石进出口数据我们发现,近年来中国在全球萤石资源储量方面一直占据绝对优势,但随着来中国萤石的出口数量越来越少,反之,进口数量却逐年增加,与此同步的进口金额开始增加,出口数量随之减少。为此,开展萤石矿浮选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然后分别采用浮选工艺从无磁性矿物中分离萤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从弱磁性矿物中分离稀土、铌、钪。首先采用“一粗六精—中矿返回”浮选闭路流程得到萤石品位为91.80%的萤石精矿,进一步采用超导磁选,萤石品位提高到97.58%,作业回收率为72.45%。
白云鄂博矿床是铁—稀土—铌多金属共生矿床,多年来主要被作为铁矿石进行开采,稀土、铌、钪和萤石的回收率十分低下,大量的有用矿物被抛弃至尾矿中堆存,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中有价组分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化学分析及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且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采用钨、萤石等可浮—钨、萤石加温分离—萤石浮选的工艺流程,获得的萤石回收率为38.74%,萤石精矿中的CaF2含量为90.21%,萤石合计总回收率为84.52%的试验结果,该工艺较好地实现了钨和萤石的综合回收。
由于碳酸盐脉石与萤石的可浮性相似,使用常规捕收剂来浮选分离碳酸盐型萤石矿的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于CaF2含量20%左右的低品位碳酸盐型萤石矿。因此,开发高效的萤石矿浮选捕收剂及选矿工艺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云南某碳酸盐型低品位萤石矿CaF2含量仅为22.38%,通过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查明,方解石含量高达56.46%,属于典型的低品位碳酸盐型萤石矿。
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自主开发了高效碳酸盐型萤石捕收剂CYY-1,同时采用碳酸盐脉石抑制剂单宁酸,在磨矿细度—0.075mm占72.03%的条件下,通过一粗一扫五精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很好的实现了萤石和方解石的分离,获得了萤石精矿CaF2品位为96.59%、回收率为73.94%的良好指标。
重庆某萤石矿的萤石品位和矿物组成变化较大,部分原矿萤石品位低,方解石含量高,且嵌布粒度细。采用原有生产工艺选别该类型矿石,所得萤石精矿CaF2含量约为83%,回收率为56%。为提高萤石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韩远燕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原生产流程进行技改。通过调整药剂制度,强化萤石与方解石的分离,使萤石精矿CaF2品位达到了97.05%、回收率达到了77.99%。
贺宇龙.白云鄂博尾矿综合回收稀土、萤石、铌、钪选矿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