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鉴定证书上珠宝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果的机构、查询真伪的机构网址三者各不相同的情况,从业者吴先生认为这大概率存在鉴定证书造假问题,而查真伪的网址、官网链接也并非实际存在。
除了用假鉴定证书为假冒伪劣珠宝背书外,将证书“张冠李戴”,用真品的鉴定证书作为其他仿品的“身份证明”,也是行业常见的套路之一。商家出示的原鉴定证书可能是真的,对应被鉴定的玉牌大概率也是真和田玉。但消费者低价购买的玉牌并非证书展示的同款,而是遭遇了鉴定书“张冠李戴”的套路,用真鉴定书套牌在了假珠宝上。
律师指出,如果网店或直播间人员知假售假,如用玻璃代替玉石,其行为涉嫌欺诈,需承担退货退款、增加赔偿等责任。各大平台作为网络交易提供者,若明知销售者或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负有审核、监督等管理职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