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其单质质软,是密度最小的金属,常用于原子反应堆、制轻合金及电池等。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金属锂能与O2反应生成Li2O3
C.x=8时,图乙表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图乙所示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D
【解析】
A、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金属锂能与O2反应生成Li2O,故错误;
C、x=8时,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图乙表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错误;
D、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故正确。
故选D
【题目】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Cu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1”中除了含有Na+、Cl-、SO42-外,还含有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P197有下列表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提出问题)小明同学在阅读课本时提出问题,稀盐酸和浓盐酸反应是否相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浓硫酸中的氢吗?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实验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现象
①
铁片5g
5%的盐酸25mL
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反应速度较慢
②
37%的盐酸25mL
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反应速度很快
(1)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是_____。
(2)上述实验设计的思想方法是_____。
(3)经验证实验①和②产生的气体均为H2,由此小明同学得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和浓盐酸中的氢;由上述实验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实验探究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上四个实验,观察现象,并进行对比。
(1)甲同学观察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浓度的改变也会影响物质的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3)丙同学实验时发现产生气泡的速度比甲同学快,说明升高_____能使反应加快。
(4)丁同学实验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后经查阅资料和实验验证得知该气体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则该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该实验说明,锌和浓硫酸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反应类型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评价反思)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教材中的原话强调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
【题目】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
(2)稀硫酸与铁锈反应_____。
(3)铜和硝酸银溶液_____。
(4)硫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共热_____。
(5)小苏打中加入稀盐酸_____。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氯原子:Cl2
B.3个一氧化氮分子:3NO
C.5个铁离子:5Fe2+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出现白色浑浊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A.AB.BC.CD.D
【题目】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A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物质甲应为____________。
(2)向E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得到该实验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现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E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题目】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公共场所喷洒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液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消毒液是纯净物
B.过氧乙酸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过氧乙酸中的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以某石灰石(含少量Fe2O3和SiO2)为原料制备较纯的碳酸钙的实验流程。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你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2)在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用上述的流程制备碳酸钙,为了后期便于综合回收利用且不带入更多的新杂质,因此向溶液C中加入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加热,则可回收氨气(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