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的是银行平台,没想到被人骗。”
开户短短2个月,周先生在广发银行贵金属交易账户中的100万元迅速“蒸发”了62万;而他原先以为自己委托交易的所谓“白银期货交易员”也只是广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场部的普通员工。
巨亏始末
“今年年初,我认识一个自称是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白银期货交易员的人,姓仇,30岁左右,她一直跟我说她在他们部门炒白银业绩最好,并鼓动我在广发银行开户炒白银空头,还说有递延费的补偿,只要操作得当,保证不会亏钱,”周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在她承诺保本的情况下,我在银行开了户,委托她操作。”
7月14日,周先生在仇某的带领和陪同下到广发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开立100万元账户,签订《广发银行个人账户开户表》,成为该行贵宾客户。
“我没有自己做过风险评估,只是修改了她设置的资金密码,”周先生说,“为了降低风险,我要求她只操作20万元,余下80万元作为备用金先不动,并每周向我汇报交易情况和资金状况。”
周先生说他后来才发现仇某实际上用100万元作为保证金在做,“其间我在国外出差,工作繁忙,无暇上网银查询,她就一直隐瞒实际亏损状况,虚报余额。直到我感到她有隐瞒,明确要求她暂停操作,她还偷偷操作企图弥补损失填补亏空。”他说。
周先生账户的成交历史明细显示,7月16日至9月21日间,其白银T+D交易记录多达80页,账户余额只剩38万余元;其中,仇某始终频繁操作,手续费用明细更达89页,仅手续费就花费近13万元。
而在仇某9月21日发给周先生的短信中也称:“我承认我幼稚,不敢告诉你真实的亏钱状态。”
9月24日,周先生到广发银行上海分行投诉,银行方面表示会成立调查小组彻查这一事件,“至今还没有提供解决方案。”周先生如是说。
周先生同时发现,仇某只是广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场部的一名普通员工,并非她自称的“白银期货交易员”。
交易背后
广发银行实际上提供的是依托上海黄金交易所平台开发的个人可交易贵金属交易;换言之,银行提供的是一个交易平台,供其客户在金交所进行交易。银行在其中赚取的是一定手续费和账户资金存款,并不对客户投资的盈亏负责。
“一般来说,银行的贵金属交易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营交易,二是代理交易,”一家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黄金交易员对本报记者说,“其中,代理交易负责交易平台维护和产品开发等。”
该交易员说:“交易员可以撰写投资策略报告或提供投资建议,但银行内部并不允许交易员直接代替客户进行操作;此外,当客户账户接近强行平仓时,银行会发送预警短信给到客户。”
根据广发银行制定的贵金属交易费率,在延期交易中,普通客户、贵宾客户、白金客户和最优客户的代理手续费用分别为0.12%、0.09%、0.06%和0.03%,再加上0.03%的交易所手续费,合计分别是0.15%、0.12%、0.09%和0.06%。
“周先生账户中如此频繁的操作看起来很像‘刷单’,从中获取更多手续费。”一位资深贵金属投资者则对本报记者直言。
一位资深金融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周先生与银行的关系来看,使得代理买卖得以生效的因素,包括交易密码、手机验证等,均由周先生自愿交到仇某手中,银行可以把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视为本人操作行为。
银行无错
“另一方面,如果有证据显示周先生当时有充分理由相信,办理业务和操作交易过程中仇某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银行,那么都可以进行主张。”这位律师接着说,“但是,上述两点即使主张到一定权利,也不会是100%,而是在周先生和银行之间计算过错的比例。”
一位广发银行内部人士则对本报记者透露,一般来说,当客户账户资金不少于100万元时,银行可以配备一对一投资“顾问”,提供日常投资建议,但不会代为操作。
“会尽量保证不亏损,”该银行人士说,“一方面,银行要赚手续费,另一方面,基于存款考虑也会尽量留住客户。”
金交所实行会员制组织形式,会员依其业务范围分为金融类会员、综合类会员和自营会员,其中,金融类会员可进行自营和代理业务及批准的其他业务。广发银行则是金交所的金融类会员之一。
“不排除付诸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周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