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领域,患者会接触到的内镜检查和治疗项目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其他还包括妇科的阴道镜等;常用的有:鼻咽镜、喉镜、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球囊内镜)、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阴道镜等,因为很多内镜检查、治疗和注意事项有所类似,而且限于篇幅,我们重点介绍消化系统内镜和呼吸系统内镜;再有每一个需要手术或者肺部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而肺功能检查室往往附属于内镜中心,因此这里也一并做个介绍。
消化内镜
一、消化内镜概述
1.什么是消化内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已广泛运用于人体各个系统,运用于消化系统,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胆道等的内镜即为消化内镜。
2.消化内镜有哪几种?
消化内镜按软硬程度可分为硬镜和软镜。硬镜如腹腔镜、直肠镜等,软镜如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等。本书着重介绍软式消化内镜。
3.消化内镜是如何发现疾病的?
消化内镜检查是通过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肉眼直接的形态学观察,以此来诊断所见脏器的病变,并经活检取组织明确病变的病理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不断与新技术结合,使得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比如内镜与染色或窄带成像(NBI)技术结合,可明确病变范围,进行更准确的靶向活检取材;内镜与放大技术结合,有利于微小肿瘤特别是早期癌的发现和诊断;内镜与超声技术结合,能判断肿瘤的性质、浸润范围以及邻近脏器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还能判断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大小和性质;内镜与X线造影结合可以了解消化道狭窄的程度;内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成像系统结合,可得到放大1000倍的图像,井对黏膜进行一定深度的断层扫描成像,实时显示组织的显微结构,有助于内镜下作出组织学诊断并指导靶向活检;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可帮助诊断和治疗肝、胆系统疾病。
近年来,胶囊内镜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它的形状如胶囊般大小,是一次性用品,胶囊内有闪光装置和摄像芯片,吞服后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内将所拍摄的图像传输到体外病人腰带上的感应器和数据记录仪中,然后将数据储存于电脑加以分析,而胶囊内镜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胶囊内镜体积较小,便于吞咽,无痛苦和创伤,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较大。
4.如何应用消化内镜来治疗疾病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手术器械的不断开发和内镜治疗经验的积累,内镜下可以治疗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原来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些疾病现在可以实现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原来被认为是内镜治疗禁忌证的一些疾病现在也能实现内镜下的治疗。在内镜下,医生可以为患者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①切除肿瘤病变
②内镜下止血术
对于消化道弥漫性出血,可局部喷洒凝血剂、血管收缩剂等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对于消化道肿瘤局部或点状出血,可用物理压迫止血、止血夹夹闭等方法止血。也可以采用特殊注射针注射硬化剂或无水酒精到出血点和出血点周围黏膜,可以有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大出血。另外,可以在消化内镜直视下采用高频电凝和激光术、微波术等直接处理出血点。
③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在十二指肠镜下进行ERCP诊断病变的基础上开展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已成为内镜微创治疗的代表。目前在肿瘤领域中,ERCP最常用于解除肿瘤性因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通过放置胆管支架进行内引流,可以迅速解除梗阻性黄疸弓I发肝功能衰竭带来的生命威胁。
④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和支架治疗
很多胃癌或食管癌术后患者常出现吻合口狭窄,影响进食,可采用内镜下探条扩张和水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而对于癌症局部生长或吻合口复发所致的狭窄,在不能手术治疗的情况下,为解除梗阻,可以通过消化内镜放置金属支架解除梗阻。
⑤内镜下微波和激光治疗
内镜下微波治疗主要应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息肉的切除、吻合口狭窄的切开、晚期肿瘤的治疗等。内镜下应用激光器则可以切开消化道良性狭窄、疏通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堵塞,烧灼巨大广基无蒂平坦息肉。
⑥取异物
肿瘤病人通过内镜取异物较少见,但临床不是没有,患者食管或胃癌术后吻合口有狭窄,不当的饮食,如未嚼烂的食物可能会卡在吻合口,内镜下取出异物可以避免外科剖胸或剖腹手术。
⑦其他治疗
对于消化道癌症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不能摄食的患者可以进行胃镜下的胃造瘘和空肠造瘘,以解决肠内营养的问题;对于癌症手术后胃瘫的患者,胃镜可刺激胃蠕动;对于癌症本身或癌症手术诱发肠梗阻的病人除放置支架解除梗阻外,还可以放置肠梗阻导管,缓解症状。
二、无痛内镜的那些事
1.什么是无痛内镜
普通的胃镜检查和治疗前一般会服用或在咽喉部喷洒些局部麻醉药物来减轻操作反应,但是仍然有不少病人感觉有明显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憋气、躁动等痛苦感。普通的肠镜检查和治疗病人则人人都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少数疼痛严重的病人甚至无法完成检查。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使许多病人害怕检查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而有的病人即使做了检查,也会因为操作过程中的痛苦反应导致不配合,医生也不能从容检查导致误诊和漏诊,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诱发并发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内镜检查中引入了麻醉技术,也就是无痛内镜。无痛消化内镜的定义是指借助无痛技术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在病人睡眠状态下,将镜体伸入消化道进行检查和治疗。
2.无痛内镜有哪些优点
①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非常安静,医生可从容检查,患者无记忆、无痛苦及不适的感觉。
②可以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检查依从性,不会因害怕而不愿检查,也不会因难以耐受而中断检查。
3.无痛内镜检查会影响大脑和身体吗
无痛内镜的麻醉是在静脉点滴下完成的,所有麻醉药通过静脉通道进入身体发挥作用,30秒后病人就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医生开始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内镜操作结束之前停止用药,检查结束时病人即刻清醒,而且整个麻醉和检查过程都在麻醉师、内镜医师和护士的严密监护下完成。
无痛内镜检查时麻醉师给患者所用的麻醉剂是一种短效镇静剂,用量少、起效快、代谢也快,一般对人体无损害。极少数病人可能受到自身身体和原有疾病影响,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但发生概率极低,统计数据提示发生率不到1%。
4.哪些人适合、哪些人不适合无痛内镜检查
三、消化内镜都幵展什么治疗
1.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切除
(1)息肉切除的方法
(2)息肉切除手术有什么风险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最大的两个风险是出血和穿孔。出血会影响操作医师的视野,使其难以继续下一步的内镜治疗操作,包括对切除伤口的止血缝合等。穿孔则直接造成消化道外胸腔腹腔的感染,进而导致败血症、休克甚至死亡和其他后遗症等。通常情况下,如果出血不多且可控制,穿孔不大且能够使用金属止血夹夹闭,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和护士能够立即在内镜监视下处理好这些并发症。万一出现内镜下无法控制的情况,病人可能会立即被推至手术室转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家属需要在治疗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内镜治疗
(1)什么是消化道黏膜病变
医学上通常将起源于消化道上皮层以下的病变称为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消化道黏膜下的肿瘤性病变包括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纤维瘤、血管瘤等。在常规内镜检查下,这些病变表现为黏膜表层完整无缺、色泽如常,黏膜活检阴性,故通常不能对这类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超声内镜的应用则有助于提高对此类黏膜下病变的判断及诊断水平。
(2)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切除方法
(3)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内镜治疗的风险
3.上消化道狭窄的内镜下治疗
(1)什么是上消化道狭窄
(2)上消化道狭窄的内镜治疗
对于上消化道狭窄,内镜下治疗通常采取扩张术及放置金属支架两种治疗手段。胃镜下的狭窄扩张手术是通过各种机械扩张方法,扩大已经不同程度缩窄的管腔,恢复通畅性,达到缓解、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扩张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探条扩张,另一种是水囊扩张。两者的适用情况、原理、效果、费用等均不相同,医生会根据检查的具体情况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手段进行扩张。
(3)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的风险
4.上消化道置管术
(1)什么是上消化道置管术
有些癌症病人不能经口吃东西,或者出现胃肠道堵塞(梗阻)的情况,通过内镜可以将导管置入到消化道中,达到注入营养液补充营养,或接负压吸引器起到减压的目的。
长期禁食病人,只要消化道功能存在,最好的补充营养方法是早期经肠道内营养支持,经鼻孔置人喂养管是临床上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最常用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经鼻子放入,但也有部分病人经鼻放入困难,此时可在胃镜介入下放置。此外,对于某些病人需要将营养管放置到消化道更深的地方,比如十二指肠降部以下,这时,也可通过内镜放置,确保营养管到达消化道更深处。
(2)上消化道置管术有什么风险
通常内镜介入下置放营养管这项操作对病人而言,如同做普通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一样。需要将营养管置放到胃肠道远端的病人,其病情一般相对较危重,早期获得肠道通路较困难,而且病人处于一个高代谢状态,经常需要大量的麻醉药和镇静剂,因此,麻醉风险较普通内镜检查患者更大。此外,病人常伴有肠梗阻、胃瘫或胃潴留,给置放本身带来一定的困难,且病人病情越严重操作的成功率越低。置放过程本身也会带来或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性,如误吸、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等。通常医生在操作前会将这些风险告诉家属。
5.经皮胃镜下造瘘术
(1)什么是经皮胃镜下造瘘术
一些胃肠道功能正常但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需要人工将营养物质灌注到体内。因为不能长期通过经鼻的导管灌注营养和静脉点滴营养,这时可考虑在腹部经皮肤建立胃肠内通道,接一根灌注营养物质的管子,直接将食物通过管子打到胃里或小肠里进行消化。这就是上消化道造瘘术,这种方法给病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半永久性的营养支持手段。
传统的胃及小肠造瘘术需在麻醉下开腹手术,术后3—5天才能进行肠内营养,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经皮内镜下小肠造瘘术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肠内营养快、费用也低。
(2)经皮胃镜下造瘘术有什么风险
(3)哪些人不适合做经皮胃镜下胃和小肠造瘘术
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口进食困难,而胃肠功能正常的病人都可以做胃镜下造瘘术。但也有一些患者是绝对不能做的,比如上消化道出现梗阻,内镜无法通过的患者;有大量腹水,胃壁无法紧贴腹璧的患者;胃部、食管疾病,如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等影响操作的患者。
6.结直肠狭窄或梗阻的内镜下治疗
(1)什么是结直肠狭窄或梗阻的内镜下治疗
下消化道(结直肠)狭窄的原因和上消化道狭窄的原因类似,患者表现为大便变细、排便困难等。处理的方法和上消化道狭窄的处理也类似。
特别提出的是对于急性肠梗阻,即突然无法排便和排气,患者有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的情况,约70%是大肠癌引起的,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在肚皮上做个结肠造瘘,让大便从肚皮上排出去,等待肠道准备充分好、肠管水肿消退后再进行根治术,这样患者就得接受两次手术,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如今,可以通过肠镜进行减压导管置放术或金属支架引流术,为一期根治性切除大肠癌创造条件,避免了腹壁结肠造瘘之苦。
对于晚期大肠癌失去手术机会并伴有肠梗阻的病人,为避免结肠腹璧造口手术,也可选择在肠镜下行永久性金属支架置人术,以缓解肠梗阻,解除病人的痛苦。
(2)结直肠狭窄或梗阻的内镜治疗手术有什么风险
7.胆胰疾病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1)什么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就是将十二指肠镜通过口腔、胃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找到乳头,插入导管并注人造影剂,显示胆胰管的图像,从而对胆胰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2)做ERCP有危险吗
ERCP是一种微创性的诊治方法,因此其检查和治疗的创伤不大,但由于ERCP是侵入性的,故偶尔也有并发症发生,比如药物过敏、胆管炎、胰腺炎、穿孔、出血、心血管意外等,所以操作后医生护士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和陪护也要注意有无头晕、意识模糊、冷汗淋漓、剧烈腹痛等异常情况,如果有的话要紧急报告医生护士。
(3)哪些情况不能做ERCP
癌症患者怀疑有胆胰肿瘤或梗阻性黄疸时,需要做ERCP,但由于是胃镜下操作,所以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要慎做;同时有消化道狭窄、梗阻,预估内镜不能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做ERCP。
(4)做ERCP术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为了有的放矢,做ERCP前应做好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为使操作过程安全,检查前医生会要求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抽血查血淀粉酶、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术前1天还要做碘过敏试验,在术前6—8小时患者要禁食禁水;在检查治疗时患者要穿无金属纽扣、拉链的衣服,摘下眼镜和活动性的假牙。
(5)做ERCP前为什么要禁食禁水
ERCP操作需要将十二指肠镜通过上消化道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整个操作过程会对消化道造成刺激,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这就有误吸到呼吸道引起窒息的风险;其次如果进食后做ERCP,消化道内的食物可造成内镜视野不清,易引起误诊、漏诊,甚至无法操作;再有食物可堵塞内镜的所有通道,造成内镜无法操作,甚至损伤内镜。鉴于以上情况,做ERCP的病人如果预约在上午检查,就需要前一天晚餐后禁食,当日禁食早餐;如在下午检查,早餐可进少量流质,上午8时后禁食禁水,吸烟的患者还要禁烟48小时。
(6)做ERCP治疗时病人如何配合操作
患者要求俯卧在检查床上,头偏向右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尽量放松,用鼻深吸气,用嘴慢慢呼气;有口水时可自然流出,不要吞咽,否则易引起咳呛;在操作过程中因异物感而会有恶心,需要坚持和忍耐,千万不要屏气、向外吐及自行拉出内镜,以免咽喉黏膜擦伤和消化道大出血。
(7)胃大部切除术后能做ERCP吗
可以做,但患者必须先做胃镜检查,能找到乳头才可以做ERCP,否则成功率较低,这是因为手术会改变胃的正常解剖结构,而十二指肠镜是侧视镜,找乳头有一定的难度。
(8)什么是ERCP下支架置入术
胃肠道癌症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梗阻性黄疸,胆道梗阻后患者会出现皮肤眼白和小便发黄,全身瘙痒,肝功能也会明显异常,如果不解除胆道梗阻的话患者很快会因为肝功能衰竭而死亡。ERCP下在胆管内狭窄处置入胆道支架是一种符合生理特征的减黄方法。
(9)塑料支架与金属支架有什么不同
置入体内的胆道支架有两种,分别是塑料支架和金属支架,材料不同但治疗目的相同。两种材料各有优缺点:金属支架光洁度好,细菌不易生长,管径较粗不易阻塞,可永久放置,而且定位好,一般不会移位和脱出;但是金属支架不能取出,价格昂贵,良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塑料支架便于更换,价格比金属支架要低,良性和恶性病人都可使用;但是管径细易堵塞,易移位和脱出,需要3—4个月更换一次。
(10)金属支架引流术后再次梗阻怎么办
(11)ERCP术后什么时候可以进食
常规情况下应禁食一天,但更主要是依据血淀粉酶情况来判断,医生会在术前做一次基线的血淀粉酶检查,术后3小时和第二天早晨也会抽血淀粉酶检查,如果都正常就可以进食了。
四、消化内镜诊治的另外一些注意事项
1.胃肠镜检查前禁食,那药片可以吃吗
胃肠镜检查前需要禁食,原因是一旦检查中出现胃内容物的反流误吸,病人将有生命危险,同时吃进去的东西会严重影响医生对胃腔内各种病况的观察。
2.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
为了在肠镜检查时肠腔内没有粪便残留,方便医生观察肠腔内各种病变,肠镜检查前两天需要吃少渣的饮食,检查前一天要吃流质,上午检查的患者,检查前晚服用泻药,饮水必须超过1500ml;下午检查的患者,当天上午服用泻药;便秘者应延长流质饮食天数并服用作用力较强的泻药。
少渣饮食又叫低纤维饮食,是指食物纤维含量极少、易于消化的饮食。少渣饮食可以减少食物纤维对胃肠的刺激和梗阻,减慢肠蠕动,减少粪便量。少渣饮食有精细米面制作的食物,如粥、稀饭、面包、软面条、饼干,切碎软烂的嫩肉、鱼等;还有豆浆、豆腐脑、乳类、蛋类、菜汁、去皮质软的瓜果、土豆等。
流质是指食物呈液体状态、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易于吞咽和消化的无刺激性食物。如稠米汤、藕粉、蒸蛋羹、蛋花汤、豆浆、菜汁、果汁、果茶、清鸡汤、清肉汤等。
但是,以下食物检查前一天请不要食用:西瓜、番茄、猕猴桃、火龙果、奶制品、芝麻等,因为这些食物残留在肠道中,易与某些病变混淆,影响观察,或者易引起胃肠胀气,影响肠道准备效果。
3.内镜检查或治疗当天需要带些什么
除非是住院病人,一般内镜检查或治疗当天需要带好内镜检查或治疗的预约单、就诊卡(医保卡)、病历本、近期化验报告单、近期检查报告单或者CT、彩超、X线片等、既往内镜检查报告及其病理报告、以往出院小结等。
4.内镜检查或治疗需要家属陪同吗
无论内镜检查还是内镜治疗,都需要家属陪同,因为内镜诊疗前需要病人和家属做到充分的知情同意。病人和家属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需要进行该项检查或治疗,检查或治疗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或并发症以及解决的方法等。尤其进行无痛内镜或内镜下治疗时,家属需要作为病人的委托人,在病人不清醒(麻醉)状态下或出现意外情况下,为病人签字决定治疗方案。同时家属还需要保管病人的私人物品和贵重物品。
5.哪些内镜下治疗需要住院
进行内镜下手术,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一般需要住院的情况有:特殊部位病变的切除,巨大、广基、粗蒂、宽蒂等病变的切除,全身情况复杂的病人进行内镜治疗,还有其他一些手术难度较高、创伤较大、手术风险较大、发生并发症可能性较高的内镜操作。
6.胃镜和肠镜可以一次性完成吗
为免除多次奔波及候诊,胃镜和肠镜检查可以同一天进行的。但哪个检查先做略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先做胃镜,因为胃镜的不适程度较肠镜检查小,如果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不能忍受的话,那么建议肠镜检查最好做无痛的。
如果胃镜肠镜检查中某项要做内镜下治疗的话,则另一项最好改日进行,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治疗后的观察及恢复。
7.哪些内镜检查和治疗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
需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有:ERCP、部分消化道狭窄和梗阻的扩张及支架治疗、部分小肠镜检查和治疗、特殊病情的检查和治疗。
X线透视一般在胸腹部,为了方便显示,病人穿着薄些的衣服,取下胸腹部的金属物品,如饰品、胸罩、纽扣、口袋内的物品、皮带、裤子的搭扣等。
由于X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在病人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人检查室陪同,其他候诊者也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辐射。同时家属也不要让婴幼儿、青少年、育龄期妇女、孕妇陪同。
8.做完内镜检查或治疗怎么吃东西
做完内镜检查或治疗,什么时候吃东西和吃些什么东西,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肠镜检查结束后结果若无特殊,可以马上恢复正常饮食。而无痛肠镜检查结束后,要在麻醉彻底清醒后,一般1—2小时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如果胃镜、肠镜检查结束后医生发现有异常情况,或是进行ERCP等特殊操作,患者什么时候可以吃东西?以及吃些什么东西就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
9.内镜检查结果“无异常”可以放松警惕吗
内镜检查结果“无异常”肯定是件让患者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所有的内镜检查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不同的病人来做检查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检查结果是否异常虽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它仅仅反映了人体的一小部分情况,而且有时由于患者的原因、疾病的原因、医生的原因,会存在漏诊的情况,因此,有时即使内镜检查没有异常,而身体依旧有很多不适的症状时,患者还是要小心谨慎些,必要的时候还要再去就诊。
10.内镜检查报告与病理诊断不一致该相信哪个
通常内镜检查报告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两者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关系。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不符合甚至矛盾的情况。
11.心脏病病人也可以接受内镜检查和治疗吗
消化内镜是当今医学界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内镜检查因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可直视病变及进行活检、介入治疗,故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有较多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心脏病或心脏病起搏器安装者对内镜检查缺乏认知度和安全感,对内镜检查充满恐惧。其实,内镜中心的医护人员对此已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证这类病人内镜检查和治疗的安全性。比如检查过程中进行生命监护,这适用于原有心脏疾患和接受无痛内镜的病人,在内镜操作过程中,内镜医护人员通过心电监护即时监护心脏节律和心率,可以随时发现是否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性改变,以便及时处理,确保检查和治疗的安全性。
易加医深耕于肿瘤领域,是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肿瘤全程服务平台。服务涵盖预防、就医、诊疗、康复的全程,为肿瘤患者和家属提供肿瘤就医过程中各种所需的专业服务,被称为患者身边的“肿瘤全程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