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系列(二):出口如何应对“特朗普上台”民生策略

【报告导读】特朗普曾经的关税行动“卓有成效”,未来他新推出的贸易政策受的约束可能较小,在中美贸易条件收紧几成定局的情况下,要看到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例如蓄电池及零件、机械零部件、电动摩托车等产品即使在过去的关税压制下仍保持高速的对美出口增长;展望未来,面对潜在关税,增加服务出口、中间品和设备类出口可能是破局点,2025年全球投资周期向上,中国或进入资本品出口大年;当前企业若选择“出海”建厂规避关税,比较来看,东盟是一个理想的目的地。

Summary

摘要

1特朗普曾经的关税行动效果明显,未来贸易政策受的约束可能较小。

2过去5年,“关税行动”下,部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得以充分体现。

在4个关税清单中,有36.3%的产品依然保持着高于整体的对美出口增速,10.3%的产品在美国进口该类产品总额的占比提高,这些产品指示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所在,主要是蓄电池及零件、机械零部件、电动摩托车、其他集成电路、其他塑料。在2017-2019年中,中国企业在面临额外关税施压时,采取的一个有效应对措施是降本增效,保持价格在加征关税之后仍然具备优势,当前来看,在出口型上市公司保持海外毛利率水平不低于国内毛利率的前提下,几乎不存在还能够承受额外25%关税的行业;相较而言,具备更高关税承受能力的行业是钢铁、商贸零售、建筑材料、计算机和有色金属,细分领域包括医疗服务、IT服务、光伏设备、环保设备、服装家纺、游戏、计算机设备和通用设备。总体来看,服务、设备、中间品能够承受更高的额外关税。

3“出海”的方向,东盟应是理想的落脚点。

应对中美贸易条件收紧而进行“出海”的生产基地,实际上是一个贸易链条的“桥梁”,它的特征应当是“地基稳健”(有制造业基础)、“双向车道宽敞”(中美都与之有较大规模的贸易交往)、并欢迎中方投资。我们对上述条件进行量化筛选之后,东盟是目前最佳的“出海”目的地,它能够成为我国受到关税行动影响较严重的汽车、印刷电路组装件、家具、开关和路由设备等产品与美国贸易的桥梁。

4不卑不亢,中国出口的未来机遇在资本品和中间品。

在出口上,既不能轻视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程度,也不应过于夸大贸易保护措施的效果,过去几年已经验证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例如中间品(电池、塑料、机械零部件、部分集成电路);此外,中国制造业具有降本增效的能力,从目前的毛利率水平来衡量,资本品(光伏设备、环保设备)等不仅能承受相对产品更高的关税,还可能因美国“再工业化”的需求豁免于加征关税,更重要的是,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再工业化”将推动全球资本形成率上升,而中国在机械设备、运输设备上的产业链地位、市占率都较高,也将受益于资本品的新增需求,从中国资本品出口和全球投资周期的协同关系来看,2025年伴随全球投资周期重启,中国资本品出口可能进入大年。如果从企业的战略决策角度考虑,“出海”建立生产基地规避关税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目前来看对于汽车、家具等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而言,东盟能够起到承接产能、架起贸易桥梁的效果。

风险提示:1)国内产业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2)国内企业经营效率下降的风险;3)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的风险。

报告正文

1

特朗普在贸易上做过什么,还能做什么?

1.1“301条款”给予了总统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职权

2024年11月6日凌晨,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特朗普在上一个总统任期(2017-2021年)中对中国依据“301调查”采取的贸易行动成为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代表性政绩,而当下恰逢“逆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美国国民和两党对本国“再工业化”也有一致认同感,本次特朗普当选或许也意味着更加激进的贸易政策正在酝酿。特别是,在特朗普本轮总统竞选活动中,曾提及就任后将对中国产品统一加征60%的关税,对中国经由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的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其激进的贸易政策已初现端倪。

从2017-2019年特朗普任期内美国推出的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关税行动来看,其政府在贸易政策上态度强硬,双方达成协议有赖于中国的让步。特朗普政府指示的关税行动范围在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对其关税政策的几次反制措施最终引来美国方面更大的反弹:对于清单1-3,中国都公布了对等的贸易反制措施,但每一次对等反制措施公布之后,下一个美方拿出的关税清单涉及金额都更大,尤其是中国对于清单3的进行对等反制后,美国方面将该清单加征的税率从10%提高到25%。直到美方在2019年8月推出关税行动开展以来最大规模(3000亿美元)的清单4,且加征关税税率从最初的10%提高到15%之后,中美开始进行贸易磋商,并于2020年1月15日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该清单的加征税率降至7.5%。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内容来看,与美方降低关税税率对等的是,中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宏观经济政策透明度等多方面做出了承诺,其中涉及具体数字的是,中方同意在2020年-2021年两年内扩大自美采购规模相较于2017年基数不少于2000亿美元。

1.2“对中关税”确实降低了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

“对中关税”降低了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金额,4个关税清单涉及的贸易金额在2018年时达到最高值,2023年时所涉金额为2322亿美元,仅为2018年时的74%,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清单3,到2023年时金额仅剩2018年最高点时的60%。根据当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仍在实行的4个“对中关税”清单,我们可以计算涉及加征关税的税行(即判定某产品适应税率的最小分类)和实际的贸易金额,之所以计算出的金额与当时推出清单时的预估金额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一些税行的豁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每一项清单都开放了申请豁免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结果决定部分可免受加征关税影响的税行,在豁免期到期之后再行举行听证会决定是否豁免。分清单来看,清单3涉及金额在2023年时已降至2018年时水平的60%,降幅在4个清单中最大,其中金额最大的几项产品是用于自动数据处理机器的印刷电路组装件、家具(金属家具、椅子、家用户外座椅)、开关和路由设备。清单1涉及金额受影响最小,在2023年时水平仍然有2018年的94%,具体来看主要是由于其中金额最大的也是中国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例如蓄电池、汽车和机械零部件。

“对中关税”的覆盖程度自2020年触底回升,2023年时覆盖度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对中关税”不仅造成了清单内的产品自中国进口金额降低,也伴随着美国自中国进口整体金额的降低,因此4张清单全部所涉及的加征关税产品金额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金额的比例在2018年时最高为58%,到2020年时降低到最低点49.4%,但截止2023年又重新回升至54.4%。其中加征税率为25%的产品占比从2018年时最高的39.2%下降到2021年时的29.3%,截止2023年又重新回升到33.1%。

“对中关税”还降低了美国自中国进口的依赖度,从清单推出之初来看,被额外施加关税的产品对中国进口依赖度低于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全部产品的平均依赖度,清单1-4中的产品对中国进口的平均依赖度分别是12.9%、16.3%、22.5%、27%,而美国自中国进口全部产品的平均依赖度为29%(2017年口径),意味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制定关税行动时,也考虑到了自身需要付出的成本,某项产品对中国进口依赖度低成为了它进入关税清单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清单推出和实行5年之后,清单商品上,美国自中国进口依赖度降低的幅度已经不及全部产品平均依赖度的降幅,清单1-4中的产品对中国进口的平均依赖度分别是9%、9.8%、16.5%、25%,而美国自中国进口全部产品的平均依赖度为22%(2023年口径),清单4的自中国进口依赖度已经超过全部产品,意味着当前的清单起到的“去中国化”作用已经到达某种意义上的边界,如果美国仍然希望进一步降低自中国进口依赖度,其后续的行动要么是提高这些清单产品的税率,要么是将更多的产品纳入清单。

1.3特朗普政府的特点:针对性相较拜登政府低,推出普遍性的关税可能性较高

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对欧盟牛肉、越南木材和货币、对奥地利、意大利、英国、土耳其和印度等多国的数字服务税、欧盟的大型民用飞机进行过301调查,相较后来的拜登政府来说,特朗普任期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301条款”的运用较为频繁,调查对象不仅包括像中国、越南这样的仅适用WTO最惠国待遇的贸易对象,也包括和美国有额外关税协定的盟友。而这也与特朗普竞选时提到的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加征10%关税的激进发言具有一致性。

2

中国的竞争力在哪里?

2.1“对中关税”也无法阻挡的电池、机械零部件、集成电路、其他塑料

2.2中国降本增效的空间还有多大?服务、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可能是破局点

我们在前期报告《世界之窗(一):中国出口的三种竞争力》中提到,在面对上一轮“301调查”和关税行动时,“以价换量”成为了中国出口的一张王牌,有6成的产品都实现了“以价换量”,但“以价换量”的前提是企业的毛利率还经得住降价的打击,我们当时用进出口价格比值的方法寻找到了降价还有需求弹性的5大类产品并计算了相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得出的结论是还有近4成的出口产品能够实现“以价换量”。

当前,面临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的情况,中国企业又面临额外的关税风险,我们设想存在以下三种场景:(1)即使被施加额外关税,价格仍然有优势,不改出口势头,在这种情形下,即使由中国出口商100%承担关税成本,降价之后的出口产品毛利率仍然高于国内毛利率,那么企业不会改变出口的经营方针;(2)额外关税导致出口毛利率低于国内毛利率,转向内销,这是上述第一种场景的反面;在本篇报告中,我们主要利用上市公司中的出口型企业的财务数据,来对(1)和(2)的情形进行探讨,具体的做法是假设加征关税之后国外毛利率将与国内相等,那么能够承受多高的额外关税(假设价格必须下降至:加征关税之后,进口方付出的价格与原价一致的水平),计算出这个阈值之后,若施加的关税高于这一阈值,那么可能意味着相应的行业和公司需要降低出口比例,增大内销比例;而如果施加的关税低于这一阈值,则意味着相应的行业和公司对潜在关税的承受能力较高,关税风险不足以改变该行业或公司的出口势头。

服务、设备、中间品出口能够承受更高的额外关税水平,我们按照上述方法计算了29个非金融一级行业和出口型上市公司分布较多的29个二级行业可承受的额外关税水平,能够超过2018年美国对中国施加的25%额外关税这一阈值的仅有一级行业中的传媒,将范围扩大至2019年美国对中国施加的7.5%额外关税,那么承受能力高于这一水平的一级行业包括钢铁、商贸零售、建筑材料、计算机、有色金属;二级行业包括医疗服务、IT服务、光伏设备、环保设备、服装家纺、游戏、计算机设备、通用设备。

3

“出海”的方向在哪里?东盟的优先级最高

在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进行梳理之后,我们认为中国未来面临的中美贸易条件或更加严峻,中国能够采取的措施应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1)打铁还需自身硬,产业链地位提升能够对抗关税行动,让关税更多由进口国来承担,我们在前期报告《世界之窗(一):中国出口的三种竞争力》利用价值链理论寻找了非金属制品、机械、金属、纸制品这几大类产品在全球市占率较高的同时产业链地位提升;(2)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以价格优势维护住原有市场,本篇报告中我们发现,即使是降本能力强劲的中国制造业,也难以再单方面承受额外超过25%的关税还能保证毛利率不下滑;(3)“出海”建设新的生产基地,避免关税打击,那么这个生产基地建在哪里会相对更好呢?

4

不卑不亢,沉着应对

5风险提示

1)国内产业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若国内产业链在资源端和技术端提升的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对制造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拖累出口。

2)国内企业经营效率下降的风险。若国内企业无法继续通过“降本增效”维护合理利润空间,“以价换量”的出口策略或难以实现。

3)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的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需求、贸易政策若出现超预期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证券研究报告:世界之窗系列(二):出口如何应对“特朗普上台”

报告撰写:牟一凌SAC编号S0100521120002|王况炜SAC编号S0100522040002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登记为注册分析师,基于认真审慎的工作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得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研究人员的研究观点,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研究人员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THE END
1.江右商帮简介江右商帮是怎么来的→MAIGOO百科罗嗣国,江西奉新县人,奥其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奥其斯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LED照明“工厂超市”,规划年产6亿件(套)LED灯具产品,年产值80亿元。 100余江西抚州籍江右商抚州打造500亿元变电设备产业,100江西安义籍江右商安义县打造300亿元建材产业,100余江西樟树籍江右商樟树打造300亿元金属家具产业,1万余江西南康籍https://www.maigoo.com/citiao/200305.html
2.傑出校友林富元學長除了領導有關無線技術、設備及應用的投資外,所有時間和精力都專注在傳播矽谷真正創業成功的精髓與真諦,常應邀至世界各地分享他對全球科技、創投菁英所演繹的「成功智慧」經驗,並且試圖為眾人找回人生最雋永的核心價值。過去三年,在全球總共進行了百餘場演說,主要內容為創業投資、高科技趨勢與機會、無線通訊產業http://www.ttualumni.org.tw/03.htm
3.世界を相手的翻译是:您的对手世界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英语a企业集《户外太阳能照明》和《户外金属家具》设计、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专业生产制造各种户外太阳能照明产品和户外金属家具 The enterprise collection "Outdoors Solar energy Illumination" and "Outdoors Metal Furniture" designs, the production, the manufacture in a body multiplex enterprise, specialized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120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