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8.18-8.25)国内外油脂期货行情回顾及分析:
(一)豆油:ProFarmer调查数据利多,8月底依然偏干旱
(二)棕榈油:8月数据增产不急7月,但偏差不大
8月10日中午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7月马棕油数据,产量产量为1610052吨,环比增长11.21%;此前,马棕油的6月产量小于5月。然而,周度数据方面,ITS、Amspec和SPPOMA都给出8月1-25日马棕油上旬的增产趋势从乐观转向不乐观,本月内第一次录得马来棕油产量和出口环比下降的数据。国内进口利润薄、库存高,一般来说,此情况下国内期货还是跟随外盘马棕油的价格走势。然而本周国内棕油期货显著强于马棕油,由于基本面变化不大,估计只是主力合约移仓换月导致的短暂性内盘强于外盘的行情。
(三)菜籽油:加拿大农业部上调产量和预估,内盘强于ICE
本周较大的消息是加拿大农业部公开了新月度报告。本周国内菜油显著强于ICE油菜籽期价。当前,基本面主要多空因素有三: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油菜产区今年遇到干旱天气,USDA确认下调产量,但本周加农业部又将其上调。二、加拿大到港油菜籽未来2月内逐渐减少,但国内库存仍然较高。三、国内方面,7月的去库速度非常快,但8月的去库速度显著放慢。预计,10月底前国内菜油季节性去库,上涨概率要大于下跌。若对国内双节餐饮消费的需求很乐观,菜油就会去库迅速,可以博弈11月前可能出现的出现菜油强势行情。
外盘方面,美豆11合约收于1386.75,涨幅4.17%;美豆油12合约收于63.44,涨幅-0.52%;马棕油10合约收于3963,涨幅1.23%。国内方面,豆油2401最新价8570,涨幅6.21%;棕榈油2401最新价7852,涨幅3.04%;菜籽油2401最新价9403,涨幅2.65%。
两周前USDA的8月报告公布,本周ProFarmer田间调查数据利多。本周,周三四五上涨明显,一方面是ProFarmer报告数据利多,另一方面NOAA预报下周干旱持续。马棕油方面,马来产量出口小于7月同期。7月国内最强势的油脂期货是菜籽油,但8月则强势不在。但本周菜油表现尚可,明显强于ICE油菜籽,估计是国内仍在季节性去库存所致。
2.1国际供需情况:ProFarmer下调单产,天气预报继续干旱
油料种植情况的月度数据方面,今年美大豆的天气炒作比往年提前,于6月下旬开始。6月30日USDA年度作物面积报告对2023/24年度美豆种植面积预估为8350.5万英亩,低于预估值8750万英亩。7月13日USDA公布7月供需报告,此报告中单产维持6月同期的,2023/24年度美豆单产为52蒲/英亩。8月12日凌晨公布最新月度报告,单产下调为50.9蒲/英亩,23/24年度结转库存为2.45亿蒲,低于市场预期2.67亿蒲式耳,比7月预估的3亿蒲式耳降低了18%。
往年8月报告是调整单产幅度最大的月份,今年也不例外。8月份的月度供需报告于国内12日凌晨公布,单产从7月的52蒲式耳/百万英亩下降至50.9蒲式耳/百万英亩。种植面积,则无调整。
每年8月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美国ProFarmer田间调查报告,专业农户调查员在不同洲多线路开展田间取样调查。过去一周8.21-8.25,今年调查已经完成。大豆种植方面,虫害基本没有,但是前期降水偏少导致单位种植面积内的豆荚数量少于往年。ProFarmer调查给出的单产预估是49.7蒲式耳/百万英亩,低于USDA的8月报告,利多美豆期货,而且已经反应在周三到周五的上涨中了。预计9月的USDA报告会参考这个数据,将单产做最后一次显著的调整。
2.2、国内供需情况:持平于往年,豆粕库存稍低
通常,国内豆油期货跟随外盘豆油期货同涨同跌,但本周出现了例外,国内豆油期货显著强于美豆油12合约。然而,国内的豆油基本面供需数据上并无显著反常,故只能推测为是期货市场的资金情绪所致。原因可能是:1.移仓换月,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企稳,3.有人推测南美大豆供应趋紧。
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平平,进口量预计处于往年季节性区间之内,预计国内压榨厂的后续开工节奏也会维持正常水平。按照南美巴西大豆到港的压榨利润估算,wind和Mysteel给出的压榨利润估计值均为略大于0的合理水平。
油粕跷跷板方面,油脂又处于消费淡季,豆油的库存非常充足;压榨厂开工率取决于豆粕是否足够,而豆粕又取决于饲料需求量、与禽畜存栏量。生猪之前二次育肥现象趋于尾声,但存栏量依然偏高,估计豆粕是随用随产。即豆粕的低库存会导致压榨厂后续有提升开工率的可能,粕强油弱的情况预计持续。
三
棕榈油市场概况
3.1国际供需情况:周度数据显示,季节性增产略有放缓
8月10日MPOB官方公布了7月的马棕油产量,确认增产。7月马棕产量161万吨,环比增加11.2%;7月出口135.4万吨,环比增加15.6%。当日,马棕油的期货价格平稳运行,市场认为本次报告属于中性、微幅偏空。
周度数据方面,ITS数据马来西亚8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974235吨,上月同期为1056830吨,环比减少7.82%;然而上周此数据仍是环比增加的。AmSpec数据显示马来西亚8月1日至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945155吨,上月同期为987414吨,环比减少4.28%;同样由增转降。SPPOMA数据显示2023年8月1日-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增加5.58%,出油率减少0.62%,产量增加2.32%。
印尼方面,GAPKI数据显示5月底印尼库存为467万吨,延续累库SEA报告显示,6月底印度棕榈港口库存为38万吨,处于历年中等水平;而6月底总体油脂库存为294万吨,处于历年同期最高水平。
但是本周的周度数据显示,马来棕榈油虽然仍处于增产周期,但是增产和出口数量都有所放缓;因而国内棕油本周涨幅大于马棕油。中长期,下半年处于马来和印尼增产季节,国内棕榈油期货价格预计继续跟随外盘马棕油期货价格。
目前,马棕油进口利润偏薄,国内库存又非常充足,使得未来宽松格局延续。国内进口量和库存变化量主要取决于进口利润。
四
菜籽油市场概况
4.1国际油菜籽供需状况:加拿大8月最新报告将产量上调
远端产量方面,加拿大的油菜籽产区干旱在报告数据中好转,年度增产预期继续。加拿大农业局8月18日公布的23/24年度油菜单产预测为2.13吨每公顷,产量预测为18800千吨,出口量为9000千吨,仍高于22/23年度8200千吨。萨省Saskatchewan最新优良率85%;阿省最新优良率42%,阿省优良率显著低于5年平均,但该省产量占比较低。总体上8月报告上调了产量,有小幅度利空,作用于ICE。
USDA在7月报告中调增乌克兰菜籽产量80万吨至400万吨;上周,乌克兰谷物交易商联盟称,乌克兰预期生产390万吨油菜籽,两者数据相吻合。
USDA在8月报告,将2023/24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调低到1900万吨,较上月预期低6%,和上年持平,因为大草原天气持续干旱;油菜籽单产预计为每公顷2.16吨,较上月调低6%,比上年减少2%,不过仍比五年均值高出1%。
进口油料体量处于季节性下降阶段,但预计能够满足国内压榨需求。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08月1日-15日中国菜籽油进口实际装船8.52万吨,同比上升500.99%;本月进口预报装船7.20万吨,同比下降19.86%;下月进口预报装船0.30万吨,同比下降97.22%。本期实际到港2.30万吨,同比上升51.82%;下期预报到港18.00万吨,同比上升476.06%;本月实际到港20.30万吨,同比上升337.67%;下月预报到港4.04万吨,同比下降46.62%。
月度数据上,进口油料油菜籽在7月变化是,加拿大进口量显著下跌,而俄罗斯进口量稍有上升。季节性上看,11月新作油菜籽上市之前的油料进口会愈来愈少。
4.2国内油菜籽供需状况:前期去库迅速,近几周库存持平
1、【黑海协议】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于2022年7月22日就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分别与参与协调的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协议,协议生效直至今年的7月17日。当天,俄方向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通报,不再延长该协议。
7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就俄罗斯-非洲峰会成果和其他重要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普京表示,首先应当满足俄方提出的要求,俄罗斯才会重返该协议。
上周,在未与俄罗斯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乌克兰单方面宣布在黑海上建立了一条“人道主义走廊”,以使滞留在该国港口的船只进入黑海。8月16日在黑海粮食协议终止后,第一艘货轮驶离敖德萨港,前往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目前,南半球正处于冬季,但出现了异常的高温天气。这个冬天,智利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新高。8月7日,智利科金博地区记录了37℃的高温,是智利冬季历史第二高温,历史上最高温度出现在1951年8月,达到37.3℃。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伯吉斯表示,今年、明年的厄尔尼诺可能属于“强到超强厄尔尼诺”。
3.【人民币汇率】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走低,波及到金融二级市场的方方面面,但8月21日至2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显著企稳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