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要求
一、《团体社会工作》课程性质
《团体社会工作》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是否较为全面了解、掌握和运用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等专门知识而设置的一个专业课程。
《团体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团体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方法之一,是属于微观层面的干预方法。团体社会工作又称为团体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本课程的教材中使用“小组工作”这一术语来表述团体社会工作。
根据教材,《团体社会工作》课程的内容包括:小组工作概述;小组工作模式;小组的动力;小组领导;小组沟通与冲突;小组筹备;小组初期;小组转换期;小组生产期;小组后期;小组评估;小组工作的运用和反思。
团体社会工作课程的任务:建立团体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介绍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团体社会工作的发展和运用。
四、《团体社会工作》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学习《团体社会工作》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较为系统地掌握团体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实务技巧,提高运用团体社会工作的助人能力和效果。
2.学习《团体社会工作》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必须认真认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技巧,学会抓住重点、难点并加深领会;必须紧密联系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应用这门课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团体社会工作种的具体案例,把握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第三章小组的动力
第四章小组领导
第五章小组沟通与冲突
第六章小组筹备
第七章小组初期
第八章小组转换期
第九章小组生产期
第十一章小组评估
第十二章小组工作的运用和反思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掌握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记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基础、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工作》,万江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教材共有十二章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各篇、各章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自学考试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节,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其次,要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注意分清相近的概念、相似的问题,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此,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为此,要求自学者要反复通读、精读教材,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抓重点和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既要理解团体社会工作的内容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又要运用团体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体社会工作的内容来自团体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因此,在自学教材时,应当把团体工作的理论和现实中的团体工作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不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防止自学者中出现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试者将识记、领会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素质和思想水平。
3.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课程的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不要片面的对自学应方式者夸大重点与一般之分,更不要把重点与一般割裂开来,应指导自学应考者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努力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特出内容的重点,同时又要兼顾到一般,切勿孤立地抓重点,以免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疑问轨道。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不定期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不随意提高和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这里,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不能混淆。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见本大纲的附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基督教青年会由乔治·威廉姆斯创立于()
A.1834年B.1844年C.1851年D.1859年
2.小组可分为组成小组和自然小组,这种划分标准是()
A.小组的形成方式B.成员间的联系C.小组的结构D.小组的性质和目的
二、填空题
1.小组工作的互惠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系统论、场域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