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D.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

4.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5.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

A.思想观念和信仰不同

B.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不同

D.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所造成的经济地位不同

6.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科学文化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关于人性问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恶

C.人性有善有恶

D.人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8.人民军队的宗旨是()

A.打仗

B.做群众工作

C.生产建设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

A.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

B.对待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

C.对待富农的问题上

D.对待地主阶级的问题上

1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D.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11.80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发展先进生产力

C.发展先进文化

D.巩固执政地位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1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4.科学发展观就是()

A.两个文明一起抓

B.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16.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

A.正确经济方向

B.正确政治方向

C.正确文化方向

D.正确社会方向

17.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运动

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8.报告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题是()

A.发展

B.和平

C.统一

D.和平发展

19.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是()

A.坚持“三个代表”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D.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22.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全国大陆的统一

D.土地改革的顺利完

24.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D.邓小平

25.1947年10月,被******宣布为非法团体的政党是()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青年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社会党

26.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社会风气的好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D.地理环境的优劣

27.历史主体是指()

A.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

B.社会历史规律的创造者和制定者

C.从事社会活动的英雄人物

D.进行社会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28.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29.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它们是()

A.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观念)上层建筑

C.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

D.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30.阶级的实质是()

A.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不同

B.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C.分配不公而造成贫富不均

D.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差异

31.区分国家类型的根据是()

A.民族的多少

B.疆域的大小

C.国体

D.政体

32.社会存在是指()

A.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

B.社会领域各种要素的总和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

33.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是()

A.自由、平等、博爱

B.人道主义

C.享乐主义

D.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34.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35.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伟大创举是()

A.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全面改革

B.扩大开放,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D.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36~40为时事政治题(略)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三、筒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44.简述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45.怎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B2.D3.B4.B5.D6.D7.D8.D9.A10.D11.A12.C13.B14.D

15.A16.B17.A18.D19.A20.C21.B22.D23.B24.C25.A26.B27.A28.A

29.B30.B31.C32.C33.D34.C35.C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错误。

(1)阶级斗争只是在阶级社会中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无阶级社会中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当然也就谈不到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即使是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不是阶级斗争,而是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中的具体表现。

(3)关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正确的表述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2.(1)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②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43.(1)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2)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44.(1)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

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的政党,才能永葆青春。

(2)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先有“先进”,后有“代表”;唯有“先进”,才能“代表”;只要先进,就能代表。

(3)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四、论述题:20分。

45.(1)文明指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比较而言的。文明一般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方面构成。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政治文明则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它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是反映特定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

(2)三个文明是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①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推动其不断发展和进步。⑦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③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其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共产主义思想为主导,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制度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没有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优越性也不可能充分体现出来。

THE END
1.马原·知识点“朝闻道”知识分享大赛“两个划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将生产https://bbs.csdn.net/topics/619456556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310455408113333&wfr=spider&for=pc
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单项选择题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延伸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 http://www.ppkao.com/shiti/1029282/
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会员价: ¥1.00 ¥1.0 收藏:0 购买内容 详情介绍 题目: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购买后查看全部内容老师办公 手机版网站 ?2020 郑州云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43946号-1 立即咨询 24小时服务热线 18539937826 工作时间扫码添加客服 http://www.yunpengjiaoyu.com/h-pd-3801.html
5.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https://www.netkao.com/shiti/4921/24418411745.html
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马原考试宝单选题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查看答案 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71937756.html
7.生产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D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7997057.html
8.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经济关系 B 政治关系 C 思想关系 D 血缘关系 答案 A 解析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答案为A。 多做几道 https://www.koolearn.com/shiti/tk-st-382236.html
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单选题】应收账款质押是指借款人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向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融资,它属于()的范畴。 A. 不动产担保 B. 动产担保 C. 保证担保 D. 以上都不对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生产关系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https://www.shuashuati.com/ti/5f1903f34a9445fa950d8d24582e12fe.html?fm=bd5a6caac6eed92dd3d8d2aa91892fd860
1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考试题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2020年01月03日题目: .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答案:A 下一题:唯物辩证法http://m.hbzkfwzx.com/mnst/26989.html
11.生产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单选题 2024-11-02 21:13:35 0 19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协作关系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https://www.freetiku.com/view-1-IX1JMH2EJNB0PN6P.html
12.生产关系是反映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温馨提示: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生产关系反映反应人与人之间经济瓜葛范畴利害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789/238759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789/23875943.html
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答案]:D 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http://www.hnaoe.com/ziliao/610.html
14.云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常考80个知识点76.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78.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https://ynckedu.com/h-nd-186.html
15.?练习题解读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因此,二者应该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5.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http://siteapp.fzzk510.com/News_2018042509345284484.html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重点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http://www.jswljy.com/247/181/2014115110048.html
17.2022四川成人高考政治考点复习76. 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78. 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http://m.chengkao.sc.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