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答案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待测值;从而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再判定反应类型;掌握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
【解答】解:设待测值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10+3+90+0=3.2+3+X+3.2,解得X=93.6克.分析质量的变化:X质量减少,Y质量不变,Z质量增加,W质量增加.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
A、W可能是单质,说法正确,故A正确;
B、Y质量不变,符合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所以可能是催化剂,说法正确,故B正确;
C、X反应生成Z和W,反应符合“一变多”,所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得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克,所以说法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
A
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Y可能是Na2SO4
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据此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中含有水
C.M是化合物D.M不稳定
7.2克碳和一定量的氧气在某密闭容器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44克B.16.8克C.17.8克D.26.4克
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