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试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蚁酸、硬脂酸B.醋酸、油酸C.氯仿、氯乙烯D.丙烯酸、油酸
答案:AD
2.下列分子式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C2HCl3B.C3H2C12C.CH2OD.CH2O2
答案:B
3.在下列物质中,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是()。
A.苯B.苯酚C.丙烯酸D.甲酸甲酯
答案:C
4.有4种相同浓度的溶液:①蚁酸,②碳酸,③醋酸,④石炭酸(苯酚),它们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④③②①
答案:BD
5.下列各组有机物中,羧酸与酯均以等物质的量相混合,取1mol混合物充分燃烧,耗用2mol氧气,这种混合物不可能的组成是()。
A.甲酸、乙酸甲酯B.甲酸、甲酸甲酯
C.乙酸、甲酸甲酯D.乙酸、乙酸乙酯
6.已知某醋酸甲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3%,则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32.4%B.45.25%C.54.78%D.90.87%
二、填空题
7.有A、B、C、D、E五种有机物,分别由碳、氢两种元素或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五种有机物各取0.1mol,分别完全燃烧,都能得到4.48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
(1)A氧化能得到B,E氧化能得到A;
(2)D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能得到E,D跟氢气加成得到C;
(3)B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则这五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答案:A:CH3CHOB:CH3COOHC:CH3CH3D:CH2=CH2E:C2H5OH
8.烃A是丁烷裂解的一种产物,能发生如下变化:
已知G是有机物中含氢量最大的烃。试推断各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
答案:A:CH2=CH2B:C2H5OHC:CH3CHOD.CH3COOHE:CH3COOC2H5F:CH3COONaG:CH4
三、实验题
9.实验室用图6-3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将___________,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而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现象发生,造成上述现象发生的操作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4)实验制取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___(填“大”或“小”),有___________气味。
(5)若实验中温度过高,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1)浓硫酸慢慢倒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
(2)碳酸钠溶液倒吸,加热不均匀
(3)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除去酯中混有的酸和醇,更便于分层
(4)小,果香(5)乙醚
四、计算题
10.某有机物含碳40%、氧53.3%、氢6.7%,其蒸气密度为2.68g/L(已校正至标准状况),此有机物呈酸性。
(1)通过计算,根据性质确定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用30g此有机物跟足量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解:有机物中C、H、O原子数比为:=1:2:1,最简式为CH2O,M(CH2O)=30;M(有机物)=2.68×22.4=60。
(1)CH3COOH(2)5.6L
综合练习
1.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酸、四氯化碳且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
答案:A
2.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两种有机物,X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Y能与小苏打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实验测得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X、Y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则原有机物是()。
3.用括号内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B.苯中的甲苯(溴水,分液)
C.溴苯中的溴(KI溶液,分液)
D.乙醇中的乙酸(NaOH,蒸馏)
4.某羧酸CnHmCOOH0.1mol发生加成反应时,需单质溴32go0.1mol该酸完全燃烧时产生CO2和H2O共3.4m01,则该酸是()。
A.C17H35COOHB.C17H31COOHC.C17H33COOHD.C15H27COOH
5.在3.2g液态酯RCOOH2R(R为饱和烃基—CnH2n+1)中加入25.Oml2mol/L的NaOH溶液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为中和过量碱还需26.0mL0.5m01/L的盐酸,则n值是()。
A.1B.2C.3D.4
6.相对分子质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可与2.74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的KOH溶液中和,由此推测该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2B.280C.278D.无法确定
7.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右面所示:
(1)A与过量的NaOH完全反应时,A与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A与新制的Cu(OH):反应时,A与被还原的Cu(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A在浓H2SO4作用下,若发生分子内脱水所生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1:2,1:2
8.羧酸A(分子式为C5H10O2)可由醇B氧化得到,A和B可以生成酯C(相对分子质量为172),符合这些条件的酯只有4种。请写出这4种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具有果香味的中性物质A可以发生下列变化:
(1)推断下述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
D的银镜反应:___________。
答案:(1)A:CH3COOC2H5B:CH3COONaC:CH3CH2OHD:CH3CHO(2)化学方程式略
10.在横线上填上一种试剂的名称或分子式:
(1)检验某工业废水中含有苯酚___________;
(2)鉴别乙醇、乙醛、乙酸___________;
(3)验证某乙酸中含有蚁酸___________;
答案:(1)浓溴水(2)新制Cu(OH)2悬浊液(3)NaOH溶液和银氨溶液
11.三种液态有机物Ⅰ、Ⅱ、Ⅲ与某些试剂作用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剂
结果
液体金属钠溴水新制的
氢氧化铜
乙酸
Ⅰ放出气体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产物有
水果香味
Ⅱ
不反应
褪色加热有
红色沉淀
Ⅲ放出气体褪色生成盐溶液不反应
根据下列化合物判断:
A.CH3COOH;B.CH2=CHCOOH;C.CH3COOC2H5;
D.C4H9OH;E.CH2=CHCHO
则液体Ⅰ是___________,Ⅱ是___________,Ⅲ是___________。
答案:Ⅰ是D,Ⅱ是E,Ⅲ是B
12.X是由3种化合物A、B、C组成的混合物,组成它的这三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经实验测得下列结果:
①分别取A、B、C各3g,在127℃、1.01×105Pa下气化测得其体积均为1640mL。将其分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标准状况下均生成3.36L二氧化碳和3.6g水。
②A、B两种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均有氢气放出,C与金属钠不反应。测得3.6g混合物X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完毕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0.56L氢气。
③A、B均能被氧化剂所氧化,C不能被氧化剂氧化,并且只有A被氧化的最终产物是羧酸,测得3.6g混合物X被充分氧化后,分离出2.22g羧酸。
求:(1)混合物X中含有哪些物质
(2)混合物X中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解:M(x)=×22.4=60,A、B或C中C、H、O原子数比为:=3:8:1,分子式为:C3H8O
(1)A:CH3CH2CH2OHB:CH3CHCH3C:CH3OCH2CH3(2)3:2:1
|
OH
拓展练习
1.某有机物能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还能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则这种有机物的结构中一定具备的基团有()。
A.①②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⑥
2.从下列实验事实引出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结论
A加入Na2S2O3溶液中的稀
H2SO4越浓,析出硫沉淀越快反应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
加快
B在乙酸乙酯水解实验中,加
NaOH溶液,比加稀H2SO4使酯
的气味消失得更显著NaOH溶液对酯水解的催化
作用比H2SO4要强
C常温下N2很难跟金属化合氮的非金属性很弱
D某丁醇的氧化产物既不能
发生银镜反应,也不具有酸性2—丁醇氧化后,不能生成
醛或羧酸
答案:BC
3.将9g草酸(乙二酸)与某二元醇完全酯化,生成环状酯Wg和3.6g水,则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表示为()。
A.B.C.D.
4.实验室制取甲烷的一类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得到的烃比原料羧酸盐少1个碳原子。
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出发,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硝化时可生成4种一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C6H6O;G能进行银镜反应。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A___________、E___________、K___________。
(2)有关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Ⅰ)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
(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K:___________,C→E:___________,
C+F→:___________。
(2)(Ⅰ)水解反应(Ⅱ)酯化反应(Ⅲ)取代反应
2CH3OH+O2→2HCHO+2H2O
CH3OH+HCOOH→HCOOCH3+H2O
5.水蒸气跟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A和P的混合气体,它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图示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其中D、G互为同分异构体;G、F是相邻的同系物;B、T属于同类有机物,T分子中的碳原予数是B的2倍。等物质的量的T、B与足量的钠反应,T产生的氢气是B的2倍。S能跟新制的Cu(OH)2反应,1molS能生成1mol氧化亚铜。
(1)写出分子式:A、P。
(2)写出结构简式:B、D、S。
(3)写出反应类型:X、Y。
(4)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T与过量的G在浓H2SO4存在和另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A:H2P:CO(2)B:CH3OHD:HCOOCH3S:CH2OHCHO(3)x:酯化反应y:加成(或还原)反应(4)2HCHO+O22HCOOH,2CH3COOH+2H2O
6.已知:
现有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如下:
(1)写出下述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B与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没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表达式中,表示复分解反应的是
A、A+B=ABB、AB=A+B
C、A+BC=AC+BD、AB+CD=AD+CB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有升降
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
C、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电子转移
D、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了
B、一定被还原了
C、即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即不可能被氧化,也不可能被还原
6、已知:2F2+2H2O=4HF+O24NH3+3O2=2N2+6H2O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氟、氧、氮和氢结合的能力依次减弱的
B、氮的非金属性比氧弱,氧的非金属性比氟弱
C、按氮、氧、氟的顺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D、按氮、氧、氟的顺序,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1.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其余各项都是20世纪的成就。
答案:D
2.(2011福州高一检测)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
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
答案:C
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
B.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
C.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
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
解析: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植物秸秆是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能够缓解能源危机。目前,利用秸秆的方式主要是:①作原料生产酒精、沼气;②作牲畜饲料;③作有机肥料等。草木灰中含有K2CO3,可以作钾肥,但就地焚烧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答案:B
4.下列所描述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一种原子制造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蓝矾加热后变为白色固体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解析:由一种原子制造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必然要发生原子核的改变,则它不属于化学变化;而碳酸氢铵受热发生反应:NH4HCO3=====△NH3↑+CO2↑+H2O;蓝矾加热变为硫酸铜:CuSO45H2O=====△CuSO4+5H2O;水电解2H2O=====通电2H2↑+O2↑均为化学变化。可见抓住化学科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答案:A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C.这种“神奇液体”加入水中,可以“以水代油”作发动机的燃料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中国道尔顿建立燃烧的氧化学说1771年
法国拉瓦锡提出原子学说1869年
俄国门捷列夫发明新式制碱法1803年
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概念1661年
美国侯德榜发现元素周期律20世纪40年代
解析:据化学发展史的知识可作答。
7.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属于化学物质。请回答:
(1)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白糖与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表面变得粗糙而失去光泽。这是因为食醋中的________与大理石发生了化学反应。
(4)东部城市部分家庭厨房中的“柴”将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解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钾和氧的化合价分别是+1和-2,故碘的化合价为+5;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答案:(1)+5(2)吸附性(3)CH3COOH(或乙酸)
(4)CH4
B组——拔高训练
8.(山东高考)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解析:化学有着极其广泛的探索空间,化学研究不仅重视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如制造出尿素,合成出新物质等,也重视对化学理论的探讨,理论最终仍是用于指导实践,因此不能说化学已成为以理论为主的学科。
9.据报道,苏州一女士骑自行车尾随助力车行走,因大雾堵车,该女士在路口许多助力车排放的尾气中待久后突然昏倒,路人急忙将其送医院抢救。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此报道后组织讨论以下两个问题,请你参与回答:
(1)该女士昏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中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________,而不可行的原因是
①用浓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有毒成分
②用灼热的CuO把尾气中的有毒成分除去
③控制助力车的数量
④改进助力车的发动机结构,提高汽油燃烧的效率
解析:考查CO的毒性,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人就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昏迷;CO吸入过多时会造成死亡。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的问题就是减少CO的排放。
①中的NaOH与CO不反应,不能吸收CO
②中的CuO尽管能与CO反应,但是装置复杂,没有安装的可能。
答案:(1)路口许多助力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CO,在大雾中难以扩散;人在其中待久后会吸入大量的CO,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人就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昏迷
(2)③④①中的NaOH与CO不反应,不能吸收CO,②中的CuO尽管能与CO反应,但是装置复杂,没有安装的可能。
1.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CaCO3和MgCO3B.CO2和CO
C.O2和O3D.Na和Na+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是同素异形体。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碳元素的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
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化合物
解析:A项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B项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C项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D项C60是一种单质而不是化合物。
3.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解析:Na2CO3浓溶液滴加稀盐酸,发生如下反应:
CO2-3+H+===HCO-3,HCO-3+H+===H2O+CO2↑,所以是C。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双选)()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CO2-3+2H2O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H2O+CO2↑
D.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3+CO2+H2O===2HCO-3
解析:B项应为:Ca2++HCO-3+OH-===CaCO3↓+H2O;C项应为:CO2-3+2H+===CO2↑+H2O。
答案:AD
5.下列关于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小苏打
B.它在加热条件下可完全分解,利用这一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
C.其水溶液中加入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D.当质量相同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2CO3放出的二氧化碳多,消耗的盐酸也多
解析:A项正确;B项NaHCO3受热易分解转化为Na2CO3,正确;C项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正确;D项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g44g
NaHCO3+HCl===NaCl+CO2↑+H2O
84g44g
相同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HCO3放出CO2多。D项不正确。
6.(2011成都高一检测)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
(2)NaCl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
(3)NaOH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
(4)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
答案:(1)加热2NaHCO3=====△Na2CO3+CO2↑+H2O
(2)加适量盐酸
(3)加适量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4)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Na2CO3+CO2+H2O===2NaHCO3
7.(2011潍坊高一质检)按以下装置图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HCO3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在A中产生无色液滴;浓H2SO4吸收水分;C中Na2O2会与NaHCO3分解产生的CO2气体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C中未反应完的CO2气体会在D中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浑浊,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E中收集到O2。
答案:(1)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2)干燥气体(吸收H2O)
(3)2Na2O2+2CO2===2Na2CO3+O2
(4)石灰水变浑浊
CO2+Ca2++2OH-===CaCO3↓+H2O(5)O2
8.①纯净的碳酸钠ag;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g。两者相比下列各种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
B.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纯净的碳酸钠放出的CO2多
C.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CaCl2溶液,混合物得到的沉淀质量小
D.分别配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的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解析: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时,Na2CO3耗酸多,NaHCO3产生的CO2多,因此A项、B项均错误;因NaHCO3与CaCl2溶液不反应,混合物与CaCl2溶液反应产生沉淀质量小,故C项正确;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中,Na2CO3中含Na+的物质的量大,故D项正确。
9.已知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在饱和的NH3和NaCl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可析出NaHCO3固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据此,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博士设计出了生产纯碱的方法:
饱和NaCl溶液――→①通NH3②通CO2NaHCO3―→Na2CO3
这被人们称为侯氏制碱法。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NaHCO3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
(2)某课外活动小组,接受实验室的任务,用Na2CO3制取NaOH,提供的原料只有纯碱和石灰石。请将你的实验方法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室制取NaOH,可用Na2CO3溶液与适量Ca(OH)2溶液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过滤可得NaOH溶液,蒸干可得NaOH固体。
答案:(1)2NaHCO3=====△Na2CO3+H2O+CO2↑
(2)石灰石――→高温氧化钙――→水氢氧化钙――→纯碱溶液过滤
氢氧化钠溶液――→蒸干氢氧化钠固体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B.盐酸
C.BaSO4D.C2H5OH
解析: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要点有:是否是化合物,是否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O2和C2H5OH是非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A.氯化钠晶体B.熔化的氯化钾
C.氯酸钾溶液D.液态氯化氢
解析:氯化氢只有在水中溶解时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液态氯化氢不能电离。氯酸钾溶于水虽能电离,但不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产生的是氯酸根离子(ClO-3)。氯化钠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当加热氯化钾时,热能破坏了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即发生电离。综上所述:除氯化氢不存在离子,氯化钠、氯化钾、氯酸钾本身都存在离子,但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KClO3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Cl-。只有熔化的氯化钾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E.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F.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盐
解析:A、B说法与定义不符,E中NaHSO4电离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因此不属于酸,NaHSO4应属于酸式盐。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例如铵盐。故正确答案为CD。
答案:CD
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CH3COOH鸠馛H3COO-+H+
D.Na2SO4===2Na++SO2-4
解析:A项HCO-3不能拆开写;B项正确,NaHSO4是强酸酸式盐,可完全电离;C项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正确;D项是强酸强碱盐,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于水之后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双选)()
A.NaClB.CH3CH2OH(酒精)
C.H2SO4D.NH4HCO3
解析:酒精属于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NaCl、H2SO4、NH4HCO3均为电解质,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NH4HCO3、H2SO4溶于水均导电,但H2SO4在液态时难导电,NH4HCO3受热易分解,无熔融状态,故C、D符合题意。
6.已知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试判断该溶液的溶质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1)H+、Cl-
(2)Fe3+、SO2-4
(3)Na+、HCO-3
(4)NH+4、NO-3
答案:(1)溶质是HCl,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2)溶质是硫酸铁,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2-4
(3)溶质是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4)溶质是硝酸铵,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H+4+NO-3
7.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导电是因为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存在
(3)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是因为
(4)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
(5)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由移动的电子(2)自由移动的离子(3)只有氯化氢分子,无离子存在(4)氯化氢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H+、Cl-(5)氯化钠晶体中的Na+、Cl-不能自由移动(6)熔化状态下由于热能作用,氯化钠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Cl-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解析: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不是通电。电解质要导电的前提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项错误;酸的定义中强调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如NaHSO4也能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盐类,故B项错误;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Cl-,所以能导电,但液态HCl是由分子组成的,无离子,不能导电,故C项正确;溶液的导电性主要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决定,即由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决定,故D项错误。
9.硫酸氢钠(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
(1)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是
(2)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硫酸氢钠属于酸
B.硫酸氢钠属于盐
C.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D.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硫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SO4,它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且溶液显酸性,则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是Na+、H+和SO2-4。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这两种离子是Na+和HSO-4。由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结果可知,硫酸氢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电解质,不属于酸;硫酸氢钠溶液中存在大量H+,能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1)NaHSO4===Na++H++SO2-4
(2)NaHSO4===Na++HSO-4
(3)BCD
1、物理性质: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了、、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通常情况下,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除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卤代烃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练习)下列有机物中沸点最高的是(),密度最大的是()
A、乙烷
B、氯乙烷
C、1—氯丙烷
D、1一氯丁烷
2、化学性质
①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写出溴乙烷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由于可发生HBr+NaOH=NaBr+H2O,所以,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可写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消去反应:
对消去反应的理解:反应中会脱去(例如H2O,),同时生成卤代烷烃消去卤化氢时,卤素原子来自,氢原子来自
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消去反应?若能,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CH3Cl、②(CH3)3C—CH2Br、③CH3CHBrC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否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为什么?一种卤代烃如果能发生消去反应,只能得到一种对应的烯烃,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得到的产物的结构简式
水解产物消去产物
Br
A)CH3CHCH2CH3
B)CH3CH2CCH3
CH3
C)CH3CCH2Br
3.卤代烃的鉴别方法:
溴乙烷(CH3CH2Br)发生水解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如何证明溴乙烷(CH3CH2Br)水解产物中存在Br—
【巩固训练】
()1.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为纯净物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H4与Cl2混合光照
B.氯乙烯加聚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丙烯和氯化氢加成
()2.下列有机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温度保持在50-60℃
B.溴丙烷与NaOH溶液混合,静置
C.乙醇与浓硫酸共热,保持170℃
D.1-氯丁烷与乙醇、KOH共热
()3.下列物质加入AgNO3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C2H5Cl
B.NH4Cl
C.CCl4
D.CH3Cl与NaOH和乙醇共热的混合液
()4.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3Cl
B.CHCl3
C.CH2=CHCl
D.CH3CH2Br
()5.以1-氯丁烷为原料,制备1,2-二氯丁烷,整个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聚合反应
()6.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还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氯仿
B.2-氯丙烷
C.氯化铵
D.氯乙烯
()7.某学生将一氯丙烷和NaOH溶液共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B.不应冷却后再滴入AgNO3溶液
C.加AgNO3溶液后未加稀HNO3
D.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HNO3酸
()8.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2H4和O2的反应
B.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C.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共热
D.Cl-CH2-CH3与NaOH溶液共热
()9.欲除去溴乙烷中含有的乙醇,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煮沸
B.加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煮沸
C.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D.加浓硫酸,加热至170℃
1.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蔗糖B.油脂C.棉花D.酚醛树脂
2.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蛋白质B.淀粉巳酚醛树脂D.聚氯乙烯
答案:AB
3.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
4.根据烯烃双键氧化断裂的规律,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氧化产物最多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5.根据化学分析知道,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则其单体是()。
6.1mol有机物A(分子式为C6H10O4)经水解得到lmolB和2molC。C经分子内脱水得到D,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由此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A.HOOC(CH2)4COOHB.HCE)C(CH2)3COOCH3
C.CH3COO(CH2)2COOCH3D.CH3CH2COOC—COOCH2CH3
7.某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则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下列基团中的()。
①—CH3②—OH③—C1④—CHO⑤—C2H3⑥—COOH⑦—COOCH3⑧—ONa
A.①③⑧B.②⑥⑦C.⑤⑦D.④⑤
8.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少上千,通常称它们为__________化合物,或简称__________;而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或更高,通常把它们称为__________化合物,简称为__________。
答案:342,1094,低分子,小分子,几万,几十万,几万,几百万,高分子,高分子
9.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是由有成千上万的__________连成长链形成的。由C—C键连接的高分子有__________。由C—C链和C—O键共同连接的高分子有__________。通常,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有两种形式: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能溶解在适当的溶剂里;而__________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则不易溶解,只有一定程度的胀大。在受热时,__________结构的高分子会软化,直到熔化成液态,冷却后又变为固态,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性;有些__________结构的高分子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这种性质称做__________性。
答案:链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淀粉、纤维素等,线型,体型(网状),线型,体型,线型,热塑,体型,热固
10.棉花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74960,则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葡萄糖单元。当这种纤维素与浓HNO3、浓H2S4的混合物反应后,产物中含氮11.12%,则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发生硝化反应的羟基数是__________个。
答案:1080,2
11.已知乙炔和羧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催化剂
→FCOOCH=CH2
一定条件
试采用电石、水、空气为原料和必要的催化剂制取聚醋酸乙烯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须写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答案:①CaC2+2H2O→Ca(OH)2+CHCH↑
②CHCH+H2OCH3CHO
③2CH3CHO+O2→2CH3COOH
△
④CH3COOH+CHCH→CH2COOOH=CH2
⑤nCH3COOCH=CH2
1.硫化天然橡胶的目的是()。
A.使直线型结构变成交联的网状结构B.增加橡胶的密度
C.改善橡胶的性能D.只改变其物理性质,不改变化学性质
答案:AC
2.乙烯和丙烯按物质的量1:1聚合成乙丙树脂,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是()。
3.纤维素分子中每个结构单元都含有3个羟基,所以常用或[C6H7O2(OH)3]n来表示纤维素的组成,其中的羟基和醇羟基一样,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则硝酸纤维中最高含氮量可达()。
A.25.9%B.14.14%C.14.147%D.13.82%
4.氯丁烯(C4H7Cl)的同分异构体只有8种,某同学却写出了如下10种:
其中两两等同的式子是()。
A.②⑥B.⑥⑦C.⑧⑨D.⑨⑩
答案:BD
5.乙烷强热分解,生成C2H4和H2两种物质。现取乙烷部分分解产物1体积,使其充分燃烧,生成1.6体积CO2(同温、同压下测定),则乙烷分解率是()。
A.20%B.25%C.30%D.40%
答案:B提示:设分解率为x,则1体积气体中含C2H4:x,H2:x,未分解的C2H6:(1-x)。
6.以2—丙醇为原料可以制取聚丙烯,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浓硫酸
CH3CHOHCH3→CH2=CHCH3↑+H2O,nCH2=CHCH3
170℃
(2)不能反应,因为苯酚羟基的邻、对位无氢原子
7.异丁烯在催化剂存在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异丁烯之间也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两种二聚物A和B。A和B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后,都能得到2,2,4—三甲基戊烷C,试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8.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历程是,甲醛分子中的羰基打开,氧原子和苯酚邻位(或对位)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试讨论下述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