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998~2008年环球动力消费一览表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图11983~2008年环球动力消费变动趋向图
(据BP环球动力统计2009)
——随同产业结构更新,动力结构逐渐提升。随着技术提高和社会文化进程的放慢,在产业结构更新的同时,动力结构逐渐提升:农业社会动力以薪柴为主;工业反派以来,动力构成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欧洲国度工业化最早要用木材炼铁,随着原料中废钢比重的参与,如今炼钢驳回电炉了;火车最后是用煤的,如今的高速火车曾经用电了。从总体上看,工业反派以来,动力构成教训了从薪柴—煤炭→煤炭—石油→油气—煤炭为主的演化环节。随着环球环境包全静止的兴起,可再活泼力开展遭到环球各国的高度注重,特意是近年来防止温室气体排放惹起环球气象变暖成为环境外交的国际热点,可再活泼力获取极速开展,在动力中的比例逐渐提高。据无关钻研,未来动力结构变动大抵如图2所示。
图2环球一次性动力构成及其开展预测(1940~2100年)
(据和.未来的资源危机.1982)
——随着工业化的成功,环球各国单位GDP能耗逐渐降低。在英、美等国工业化时并没有出现环球性动力充足。换句话说,早期工业化国度在工业化环节中没有清楚的资源环境解放,是一种没有或许很少解放条件下的自然开展。日本工业化极速开展时期,正好赶上环球第一次性石油危机,1973年提出了资源解放下的经济增长,经过科技翻新和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DP能耗,成功了工业化的历史义务(图3)。由于成功工业化的撑持技术不同,人均能耗及其峰值也不同。实证钻研标明,早期工业化国度人均动力消费量较大时增长才趋缓,后开展国度人均动力消费峰值清楚低于前者。例如,兴旺国度人均GDP在1万美元前,动力消费增长较快:1万美元时韩国人均能耗4.07吨规范煤(1997年),日本4.25吨规范煤(1980年),美国8吨规范煤(1960年)。国务院开展钻研中心的冯飞钻研员依据无关钻研资料,画出了各国动力强度变动的概念模型(图4)。
图3英、美、日及开展中国度单位GDP能耗曲线
(冯飞.电力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
图4环球关键国度动力强度的变动曲线
二、经济增长与关键金属矿产消费
——金属矿产消费量继续增长。环球关键矿产品消费总量一直增长,体现为在一些国度工业化时增长速度较快,如第二次环球大战后资源消费极速增长,1973年到2000年前呈动摇式回升。兴旺国度矿产品需求降低,局部是由于成功了市区化,局部是由于高耗材产业转移到开展中国度;铅却是个例外,关键与其毒性较大、日益被其他资料代替无关(图5)。
图5环球矿产品消费增长趋向
(王安建,王崇初等.环球矿产资源策略钻研2001年度报告.中国地质迷信院环球矿产资源策略钻研中心.2001)
——人均钢铁消费强度随人均支出参与而变动。从人均钢铁消费量的变动可以发现,后行工业化国度在工业化早期(人均GDP为3000~美元),人均消耗参与很快,前期(人均GDP超越美元)人均关键资源消耗出现增长放缓甚至相对量降低的情景。繁难地说,一国或一地人均矿产资源消费强度教训“(低)较快回升—(高)颠簸—(较低)缓慢降低”三个阶段(图6)。
(马建明.对矿产资源(矿产品)需求预测的思索.2006)
三、经济增长与水泥消费
水泥是市区开展和基础设备树立必需的物资,原料来自非金属矿的石灰石,以及工业和生活的局部废物。随着科技提高和经济开展,非金属矿产品宽泛运行于修建、冶金、化工、轻工、石油、地质、机械、农业、医药、首饰和环境包全等畛域,成为无法代替的资料,遭到环球少数国度的日益注重和人们的青眼。
在工业化和市区化进程中,水泥消费量出现肯定的法令。以美国为例。从1900年起,美国水泥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呈缓慢回升趋向。据美国经济部国贸局资料,到2008年,美国水泥产量8100万吨,表观消费量9252万吨。从1955年起,美国水泥净出口继续增长,到2008年累计净出口量达1152万吨。1906年到2008年,美国水泥累计产量为50.28亿吨,累计表观消费量54.40亿吨(图8)。
图81900年以来美国水泥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的变动
四、市区化进程中的土地用途变动
无法再生、无法移动的土地是市区开展最基本的条件。市区化的实质之一是对土地等自然资源应用形式从集约型向集约型转化、集约化水平从低级向初级的开展环节。
各国工业化时土地用途变动状况不同。英国工业反派随同着以圈地静止为标记的农业反派。早期的圈地静止把耕地变成牧羊场,前期则随同耕地数量的参与。1793~1815年,由于对法抗争贸易终止,拓荒到达高峰。到1830年,曾经称为荒地的土地在英国基本不复存在。
美国耕低空积也有一个变动环节。南北抗争及其以后,美国相继公布了《宅地法》、《荒凉土地法》等法案,大批移民向西拓植,来自国际外的移民一直参与。从1862年到1926年,联邦政府共颁发了139万公顷土地一切权证,面积约为2.3亿英亩。美国农业耕低空积从1870年的4.07亿英亩参与到1914年的9.1亿英亩(图9)
关键工业国度近现代工业史。。据环球银行数据统计,2005年美国的耕低空积增加到0.43亿英亩,仍为环球上耕低空积最多的国度。
图9美国农用地随着国民消费总值的变动状况
(道格拉斯·诺斯(North,D.).美国的工业化,载于波斯坦、哈巴库克(Postan,M.M.,Habakkuk,H.J.):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北京:经济迷信出版社.2002)
图101960年以往日外国民消费总值和可耕低空积的变动
(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开展.北京:经济控制出版社.1992.108)
依据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的钻研,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工业化环节中,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可耕地,这一点尤其须要惹起我国决策者的特意注重。
五、经济开展与环境包全
罗杰·珀曼著,侯元兆等译.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没有一个国度能依赖外乡资源成功工业化
由于自然资源天文散布的不平均性,没有一个国度能依赖外乡资源成功工业化。普通地,一些国度某些矿产相对丰盛,而另一些国度则相当贫乏;一个国度内的差异也可以体现得酣畅淋漓。如盛产石油的科威特,除油气资源外,其他矿产的经济应用价值不大。只要幅员辽阔的国度才有或许资源总量丰盛、矿产种类完全,如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巴西等。即使这些资源大国,也或许存在结构不理想,甚至结构性充足疑问。
以石油为例。环球石油资源丰盛,但散布极不平均。据2000年美国地质考查局(USGS)的评价,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环球石油最终可采储量约3567.45亿吨,关键散布于中东,可采石油资源1356.78亿吨,占环球石油总资源的38%;其次是前苏联和北美地域,区分为617.27和590.29亿吨,占17.3%和16.5%;欧洲地域起码,仅141.33亿吨,无余环球最终可采石油资源的4%。迄今,环球尚有1280亿吨左右的石油资源有待发现。
依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09年6月发布的环球动力统计报告,假设扣除加拿大油砂储量不计,截至2008年底,环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亿桶,关键散布在中东,残余探明可采储量为7541亿桶,占环球总残余可采储量的59.9%;其他几个地域的残余探明可采储量,均无余环球总残余可采储量的10%(表2)。
表2环球石油残余探明储量单位:10亿桶
又如固体矿产资源。环球矿产资源的散布十分不平均。无关钻研标明,金属矿产资源总储量的46%集中在矿产地仅占0.25%的极少数大矿中,且集中在少数国度。详细说,大概25种矿产关键集中在3~5个国度。例如,煤炭储量的76.2%集中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中国和印度。铁矿90%的储量散布在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南非、瑞典、法国、委内瑞拉和利比亚,前5国的储量占80%。锰矿资源储量的94%集中散布在南非、俄罗斯、墨西哥、加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等国,其中南非和俄罗斯共占储量的88%;南非、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芬兰、印度、巴西、土耳其和菲律宾8国占有环球铬铁矿储量的96%,而前4国则占91.6%。
环球上大少数铁、锰、铬等矿产资源集中散布在少数大型或特大型矿床中。如超大型铁矿有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探明储量426亿吨,其中贫矿储量为261亿吨;贫矿石探明及预测储量约820亿吨,600m深度以浅的资源量预计有2900亿吨。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铁矿盆地,保有储量201亿吨;巴西米纳斯—吉斯拉“铁四边形”地域,有100个铁矿床,储量220亿吨;巴西卡拉贾斯铁矿区,富铁矿石探明储量达177亿吨。澳大利亚哈默斯利铁矿区,赤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矿石层次高,含铁54%~62%,褐铁矿矿石含铁50%~54%,储量合计320亿吨,层次54%~64%的有249亿吨,可露天开采。10亿吨以上的超大型锰矿有加蓬莫安达含锰层,南非卡拉哈里马马特旺型矿石,墨西哥莫兰哥含锰层和加拿大拉皮德—克里克铁-锰层。在加蓬,莫安达含锰层已探明储量2.2亿吨,平均层次50%;卡拉哈里锰矿田马马特旺型矿石储量约132.04亿吨,其中可采储量4.74亿吨,平均层次约39%,如加上卡塞尔斯型矿床的3.4亿吨可采储量,平均层次48%,卡拉哈里锰矿田算计领有136.13亿吨预计储量,其中可采储量8.13亿吨。
资源产地的继续勘探、开发能力保证环球资源的稳固供应;消费地和消费地的错位并不影响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工等矿业开展;特意是像我国这样的开展中大国,将资源供应完全寄予在国外市场,既不理想也无法能。所谓不理想是由于资源供应存在不安保要素,所谓无法能是由于没有一个国度能满足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摸清家底、立足国际应成为我国保证矿产品供应安保的指点方针和立足点。
2.资源强度出现倒U型或反S型特征
图11矿产资源单位GDP消耗的倒U型形式和人均消费的S型形式
3.工业化与技术反派相互促成
工业反派以来,机器消费体系逐渐构成。工业化带动了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图12),每一项技术发明的出现须要一个环节,从技术发明到消费通常又须要一个环节。当消费开展到肯定新的阶段,又对技术发明提出新的要求,如此一直循环,逐渐推动。换句话说,工业反派和技术提高相互促成,独特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新技术研发和分散遵照“新技术产业改造点——新技术产业链——新技术产业体系”的“从点到线再到面”式的分散门路:技术发明首先是在产业体系的一、两个关键点取得打破,然后沿着产业的高低游方向分散构成新技术产业链,再进一步,向关联产业分散构成新技术产业体系(网),由此带动市区化逐渐、缓慢前行。
无论是矿产、动力还是其他消费资料,消费“零增长”至今并未出现。以美国最为典型。美国已进入后工业时代,但依然是环球上矿产品的最大消费国,许多矿产品产量居环球首位;是环球最大的矿产品消费国,人均消费20多吨,是我国的5倍;也是最大的矿产品贸易国,许多矿产品进出口居环球第一;非燃料矿物的来料加工产值约占美国国际消费总值的5%。
后工业化国度依托知识和技术翻新来开展经济,矿产资源消费增长速率远低于GDP的增长,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降低;非金属矿产资源消费量,随着人均支出水平的提高清楚参与;废旧物资的少量发生和积攒,为其回收和再生应用发明了条件,并逐渐成为原料供应的关键补充。钢、铝、铜等大宗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生应用占资源投入的比重一直提高,非金属和各类新型合金的消费量剧增,新型资料和代替品一直出现,运行畛域一直拓展,并撑持着社会提高和经济的可继续开展。德国、日本等依赖再生资源开展“静脉产业”就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