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1、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A.水汽
B.二氧化碳
C.臭氧
D.甲
烷E.氧化亚氮
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BDE)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澳大利
亚E.俄罗斯
3、低碳转型的推力是(ABCDE)。
A.保障能源安全
B.避免碳锁定效应
C.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应对金融危机
4、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BCD)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
B.国际公平原则
C.人际公平原
则D.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E.基本需求原则
5、以下这几个国家:(CDE)的碳生产力水平位列全球前三名。
A.美国
B.日本
C.乍得
D.阿富
汗E.马里
6、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ABDE)。
A.经济发展阶段
B.资源禀赋
C.GDP值
D.技术进步
E.消费模式
7、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BCE)方面。
A.技术水平
B.产业结构
C.人均收入
D.人力资本
E.城市化
8、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欧盟的能源支柱产业是(CD)。
A.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能源
C.新能
源D.可再生能源E.传统能源
A.实现低碳社会行动
B.国家太阳能行动
C.改善能源效率国家行动
D.绿色印度行动
E.绿色地球行动
10、以下不属于新能源范围的是(CD)。
A.太阳能
B.核能
C.煤炭能源
D.石油
E.海洋能
11、目前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ABCDE)。
A.丹麦
B.意大利
C.芬兰
D.荷
兰E.挪威
12、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CD)。
A.安全
B.稳定
C.节能
D.提高能
效E.价格低廉
13、属于高耗能的行业是(ABCD)。
A.钢铁
B.水泥
C.石油化工
D.有色金
属E.旅游
14、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ABDE)的障碍。
A.经济
B.技术
C.政治
D.意
识E.制度
15、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
(ADE)。
A.发展核电
B.发展煤电
C.石油代替煤
炭D.天然气代替煤炭E.发展可再生能源
16、从森林的利用上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有(ACD)。
A.植树造林
B.毁林造田
C.加强森林管
理D.保持并增加碳汇E.减少碳汇
17、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ACDE)。
A.法律规范
B.行政命令
C.规划引
导D.市场途径E.经济激励
18、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中成本比较小的是(CD)。
C.规划引导
D.市场途径
E.经济激励
A:认知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
20:践行低碳生活要(ABCD)。
A: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B:杜绝“一次性”用品的消费C: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的面子工程D:低碳饮食
2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ABD).
A:发展水平低B:长期以煤炭为主C:法律保障D:技术水平低
2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AB).
A:植树造林B:采用固碳技术C:减少人口D:大量消费汽车
23:控制酸性污染物排放和酸雨污染的主要途径有(ABCD).
A:减少煤炭中硫含量B:使用各种低硫燃料C:改进燃烧技
术D: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24:循环经济发展中三个主体是(ABC).
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
25: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D):
A:加强学校教育B:开展在职培训体系C:网络媒体宣传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26: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
理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7: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D).
A:整体效应原则B:生态平衡原则C:发展科技原则D:自我调控原则
28: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A:政府B:企业C:高等院校D:科研院所
26:力行低碳消费需要(ABCD).
A:进行观念破冰B:加强政府引导C:强化企业责任D:扩大公众参与
27: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BCD).
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B:引导社会能源需求C: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D: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28:臭氧在遇到(ABCD)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O2.
A:OHB:NOC:ClD:Br
29:人体中的水有(ACD)作用.
A:调节体温B:促进新陈代谢C:输送营养物质D:排除废物
30:防治荒漠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制订经济发展政策B:建立合理土地体系C:合理使用水资源D:合理使用耕地和草地
31:低碳经济是以(ABC)为特性的经济形态.
A:低能耗B:低污染C:低排放D:低效率
32: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评价指标包括(ABCD).
A:能源利用指标分析B: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C: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3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ABCD).
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34: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35.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