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简报中主要包括2018年发行存量的数据,2018年最新发行的部分纪念币的数据,以及拍卖市场的数据。关于2018年发行存量数据的变化将主要以2017年市场数据为对比基础,2018年中期数据统计时点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我国金币市场2017年市场运行状况详见已经出版发行的《中国现代贵金属币市场分析报告(2017)》。
第一部分数据
一、贵金属价格走势
贵金属是我国现代贵金属币(以下简称贵金属币)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价格走势将对贵金属币的市场价格产生重要影响。2018年上半年主要贵金属价格走势处于较大范围的箱体震荡,特别是在6月底前主要贵金属价格从今年的高点加速下行。2018年上半年贵金属价格走势统计见表1。
如表1所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的加权平均交易价格普遍处于下行状态,与2017年加权平均交易价格相比,黄金下降1.38%,白银下降6.52%,铂金下降6.28%,钯金下降4.60%。
二、2018年贵金属币的发行存量运行数据
2018年贵金属币发行存量是指2017年底前发行的所有贵金属币的集合,简称2017年大盘。
(一)2017年大盘整体走势
2017年大盘的整体走势见图1。
如图1所示,2017年大盘在2017年的总市值为1449.28亿元,2018年中期的总市值为1369.83亿元,与2017年相比减少79.45亿元,下降幅度5.48%
我国金币市场这次的调整周期是从2011年8月开始的。扣除相应发行增量,七年来2011年大盘的市场价总值走势见图2。
如图2所示,在2011年大盘中,随着2012年至2014年市场交易价格的连续大幅下行,2015年至2017年开始出现筑底特征。但是进入2018年后,市场交易价格开始出现新一轮的下降走势,2018年中期与2017年相比市场价总值下降6.34%,与2011年市场价总值1542.81亿元相比下降41.90%。
(二)2017年大盘价值结构变化
我国贵金属币的价值结构由贵金属价值和货币溢价因素提供的价值(简称货币溢价值)共同构成。2017年大盘的价值结构变化统计见表2。
如表2所示,2018年中期与2017年相比,在2017年大盘内部贵金属价值下降2.90%,货币溢价值上升7.07%。数据表明,在引起2017年大盘市场价总值变化中,贵金属价格影响大于货币溢价值影响。
(三)2017年大盘内部结构变化
1.内部主要板块运行状况
2017年大盘内部结构变化统计见表3。
(1)投资币与纪念币
如表3所示,2018年中期与2017年相比,在2017年大盘内部投资币的总市值下降5.85%,纪念币总市值下降5.11%,投资币的下降幅度略大于纪念币。在投资币内部,投资金币市值下降5.66%,投资银币市值下降7.40%。在带动大盘下行的权重中,投资币占53.86%,纪念币占46.14%。
(2)纪念币内部结构变化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在纪念币中贵金属成本溢价率越高的币种,下降幅度也相对较大,例如老精稀和纪念银币等。这些数据说明,目前的金币市场仍处于价值回归和去除泡沫的阶段。
在纪念币内部,不同板块的市值变化幅度仅为相对数。由于不同板块在大盘总市值中的权重不同,对大盘整体变化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例如在整个纪念币板块市值下行的过程中,虽然金币板块市值的下降幅度为4.63%,但是对整个纪念币总市值变化的下拉力量达到56.51%。由此可见,金币的价格走势对大盘的影响举足轻重。
2.内部不同币种运行状况
在2017年大盘市场价总值的下降过程中,其内部仍然是涨跌互现。在2017年大盘的2220个币种中价格变化的统计见表4。
如表4所示,在2017年大盘的2220个币种中,交易价格上涨的币种526种,占总数的23.69%,平均上涨幅度为6.81%,对大盘价格变化的正向贡献为25.82%;同时下跌币种1694种,占总数的76.31%,平均下跌幅度为8.73%,对大盘价格变化的负向贡献为125.82%。数据表明,在2017年大盘中币种下跌的总能量仍大于上涨的总能量。
(1)价格上涨的典型币种
在价格上涨的币种中,比较典型的是2014年至2017年发行的贺岁币(民间也称为福字币)。这个系列币种的交易价格变化统计见表5。
如表5所示,在这个系列的币种中交易价格普遍上涨,2018年中期的市场价与零售价和2017年市场价相比,分别平均上涨77.50%和13.29%。其中2014年发行的贺岁币对整个贺岁币板块产生了较大的支撑作用,成为目前金币市场整体弱市中的一个亮点。
(2)价格下跌的典型币种
在价格下跌的币种中,2017年发行的特定题材纪念币板块整体下跌10.08%,其中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金银纪念币”具有典型代表性。这个项目的价格走势统计见表6。
如表6所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金银纪念币”2017年8月28日开始发行,上市时与零售价相比平均高开91.54%,随后一路下行,2018年中期的市场交易价格与2017年相比平均下跌27.33%,同时全局性跌破零售价34.00%,在纪念币价格下行的全部币种中处于末尾区间。
这些数据表明,在目前发行的纪念币项目中,不少项目高开低走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价格行走模式,“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金银纪念币”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产生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它对收藏投资及消费群体的心理有何影响?如何规避新品上市的暴涨暴跌?这些问题值得国有专营企业思考。
3.零售价溢价率状况
零售价也称零售指导价或初始发行价。零售价溢价率(S/L值)是评价币种增值幅度的重要指标。2017年大盘不同币种零售价溢价率(S/L值)的分布见表7。
如表7所示,在2017年大盘中,零售价溢价率(S/L值)呈现橄榄型分布,但重心偏下。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①跌破零售价的币种共计466枚,占总量的20.99%,它们的贵金属变动成本溢价率平均为11.70%,紧贴贵金属价值。②高于零售指导价的币种总量1754枚,占总量的79.01%。数值处于“1≤零售价溢价率<2.5”区间的币种占到总数的23.78%,并且随着S/L值的增加,占比的数值迅速降低。
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在全部贵金属币中具有非常优异收藏投资价值的币种仅占少数。如何不断大幅提高我国贵金属币的收藏投资比较优势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2018年纪念币发行增量运行数据
2018年版熊猫币还在发行销售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完整数据。2018年大盘增量的数据仅包括部分纪念币项目。
(一)新发项目的品种和数量
2018年新发纪念币项目的品种和数量统计见表8。
如表8所示,到目前为止2018年新发纪念币项目共计四个,其中的“兴业银行成立3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属于计划外项目。在这些新发的纪念币项中,“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的实际铸造量与公告量相同,其它项目的实际铸造数量与公告量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从这些发行项目的整体情况看,实铸量为公告量的75%。
(二)新发纪念币项目的价格数据
2018年新发纪念币项目的价格数据见表9。
如表9所示:
1.在2018年新发的四个项目中,目前“兴业银行成立3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和“中国书法艺术(篆书)金银纪念币”的市场交易价格高于零售价。“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和“2018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的市场交易价格低于零售价,同时分别击穿批发价12.71%和12.32%。
2.由于价格走势较弱的项目权重较大,目前2018年新发的四个项目的市场价总值整体上仍低于零售价总值7.63%,高于批发价总值0.60%。整个市场的弱市特征明显。
3.按贵金属材质分类,在新发的四个项目中从整体上观察,纪念银币的价格走势大大好于纪念金币。
(三)“中国书法艺术(篆书)金银纪念币”项目分析
1.象形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而书法艺术就是中华象形文字的重要载体,书法艺术的演变承载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将书法艺术引入我国纪念币的项目主题还是首创。
2.从这套纪念币的设计雕刻看,正面图案设计要素的选择一改近些年的一般做法,主景使用了金文的“中国”二字,使正面图案的设计更贴近项目主题。同时背面图案的设计也倾注了设计雕刻团队的大量心血,设计风格有所创新,受到社会大多数人士的基本肯定。
3.从项目的实际发行数量看,国有专营企业根据当前市场的实际状况,下调了实际的铸造数量,为改善供需关系提供了条件。
4.从一级市场的销售方式看,这次书法币的销售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实际铸造数量的75%由国有专营企业的直属公司面对市场直接销售,在市场正向预期导向下,广大收藏投资及消费群体积极参与认购,形成供需关系的剪刀差。
5.由于这个项目交由国有专营企业所属的直属公司运作,该公司从宣传营销的大概念出发,在项目发行前期组织了结合项目特点的大量宣传推广工作,使得这个项目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提高。
7.从我国贵金属币连续性项目的发行实践看,完全成功的系列性项目相对较少。书法币也属于连续性项目,在后续发行的项目中如何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其它项目失败的教训值得继续观察。
四、拍卖市场数据
拍卖是我国贵金属币价值转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到2018年6月止对22家现场和网络拍卖企业的数据跟踪统计见表10。
如表10所示:
(一)2018年上半年贵金属币拍卖总额2.172亿元,成交率94.78%。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11.98%。
(二)在境内实现的交易1.974亿元,在境外实现的交易0.198亿元,分别占交易总额的90.88%和9.12%。
(三)在线上实现的交易1.967亿元,在线下实现的交易0.205亿元,分别占交易总额的90.58%和9.42%。
(四)线上交易发展迅速,2018年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的拍卖金额,全部都是网路交易贡献的。
(五)两家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实现的交易金额总计1.716亿元,占全部交易量的79.03%,二八规律凸显。
第二部分分析及展望
一、重点数据综合分析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我国金币市场的下行幅度有逐步减小的趋势,开始出现筑底特征。但是进入2018年后市场没有延续这种趋势,又一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走势,2017年大盘的整体下跌幅度高达5.48%。如果从2011年的市场高点算起,扣除相应发行增量后2011年大盘录得整体下跌41.90%,已经有接近一半的市值蒸发。动态观察当前金币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这种交易价格整体继续下行的惯性还没有完全遏制,整个市场处于弱市。
这种市场的弱市主要表现在:①虽然整个大盘涨跌互现,但是下跌的总能量大于上涨的总能量。②投资金币的供需关系发生新变化,投资金币的价格下行幅度已经大于黄金价格的下行幅度。③零售价溢价率(S/L值)的结构继续趋弱,跌破零售价的币种有继续增加的态势,贵金属币收藏投资的比较优势面临新挑战。④很多币种的市场交易价格仍处于价值回归的过程,特别是对零售价溢价率(S/L值)仍相对较高的币种来说这种去泡沫的特征尤为突出。⑤2018年最新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整体仍处于跌破零售价的尴尬局面。
二、成因分析
形成目前我国金币市场的弱市状态既有外部环境也有内部因素。
三、市场走势展望
分析今后我国金币市场的走势也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看,当前我国金币市场的弱市状态已经引起管理层和国有专营企业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和3月管理层和国有专营企业已经召开了两次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社会专家对改善我国金币市场生态环境的意见。会议结束后,国有专营企业又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革和调整措施,并且开始逐步落地实施。书法币设计特色和一级市场销售方式的变化就是这些改革调整措施的具体体现。以上这些动向对我国金币市场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潜在的重大利好。
(这份简报仅为作者根据“中国现代贵金属币信息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发表的个人解读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