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同时也是一种金融商品。
当它作为饰品用途的时候,大家都容易理解,不就是佩戴嘛,但当它作为一种金融商品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蒙圈了,特别是市场不稳定的时候,大伙都关心:啥时候我能大量买入?
这种思维很危险,说白了就是你对一样东西完全不熟悉,但你还是决定投入你本就不多的糊口资金。这是病,得治。
人赚不了认知边界以外的钱,这句话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01
为什么黄金会成为金融商品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
不可否认,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人会自发性地喜欢一些金光灿灿的东西,闪亮易于捕捉别人的眼球,容易引起注意,这也符合人类自发喜欢炫耀的本性。
你还记得高中化学背的金属活动顺序吗?金是处于最后一个末尾金属,具有极强的抗化学腐蚀和抗变色能力,能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不融化不氧化。
其实黄金的数量不少,但是开采难道极高,而且黄金是无法人工合成的,这就造就了黄金在市场上稀少且数量稳定的原因。
再加上黄金具有商品的属性,能制造首饰,又能用来收藏(全球公认),所以黄金还具备另外一个很大的属性:可市场交易,也就逐渐发展成了金融商品。
02
黄金走上国际金融舞台
正是因为这件事,美元在市场上也称为美金,用现代社会的营销理论来看,就是美国政府使用了一套组合营销的方法,把自己的货币向全世界推广,为了找一种场景易于做全世界用户的转化,他们就把美元和黄金挂钩。
让你产生一种朦胧的感觉:美元就是黄金,美元的价值和黄金挂钩,美元就是你的个人黄金支取凭证,来吧,换美元吧。一套组合拳,把所有的营销场景都包含在内。
在那个时候,黄金就等同于国际间的重要结算媒介,美元和黄金挂钩的目的就为了让全球能用美元作为主要结算媒介。
当时,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占全世界的75%,能这么吆喝这桩买卖,确实是有两下子,但后来的事儿,就被全世界打脸了。
正如中国货币史学家彭信威所说:“货币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货币史,总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历史。”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之下,那个时候二战刚过,百废俱兴,战后的社会生产力那是杠杠的,啥都没了啥都要换新的。
社会有了新的生产力,GDP暴涨,意味着流通中的商品更多,对纸币的需求量更大了,这个时候政府不增发点货币,真的是hold不住了。
但是前面你说好了呀,美元和黄金是挂钩的,你增发货币的同时就得去开采黄金呀,不然你怎么能担起承兑黄金这个世界义务。
前面也说了,黄金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开采困难,存量稀少,你这天天增发货币的日子,我的黄金开采速度哪里跟得上。
1965年2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直言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的黄金按他们承诺的比例兑换。
这下可慌了,大家都一窝蜂地拿美元找美国要黄金,但美国哪有这么多黄金可以承兑,迫于压力,最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接触挂钩。
03
聚光灯过后,黄金的独立存在
美元和黄金挂钩,致使美元成为黄金的支取凭证,因为纸币方便存储不占地方,基于美国的政府威望,很多国家会把美元作为储备资产。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后,美元接触和黄金的挂钩,这些国家就转而变成储备黄金作为储备资产了。
显然,黄金是一种零息资产。
但零息不代表他就没有任何作用,假如我们国家存款利率是年化2%,你有100万丢进去存一年,还是买100万的黄金持有一年,收益肯定是不同。存钱还能赚点,囤黄金居然没有钱。
随着银行如果把存款利率拉升,你就更没有理由持有黄金了,这个时候市场上就倾向于把黄金抛售。有些人为了更快地把手上的黄金卖掉买入其他看涨的资产,他不惜把原价100万的黄金98万就能卖给你。
这个时候市场抛售压力大,接货的人不多,就会形成价格踩踏,黄金的交易价格越来越低,低到市场上抛售的人和接货的人刚好相等,这时候黄金的价格就站稳了。
实际上,利率就是货币的价钱,货币增发或者超发,货币供大于求,就会导致货币本身在市场上的价格走低,这个时候利率下行就是必然的,利率下行必然导致收益降低。
而黄金作为零息资产,就成为了投资者们的避险天堂,假如国家存款利率不断下降,已经从2%降到1.5%了,未来还有可能再降,这个时候,大部分投资者想着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避免资产缩水。
他们会选择把钱从银行取出,拿去买黄金,100万的黄金过一个月后,还是100万的黄金,因为的底层标的是一个没有利息的东西,不赚不赔。
但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买的人多,出货的人很少,渐渐供不应求,100万的黄金被炒到110万才能成交,这个时候对于持有黄金的投资者来说,在这轮爆炒中不仅没有亏损,还意外获利了。
直到出货的人和供货的人旗鼓相当,价格又会重新站稳。这就是一个轮回,不断重复,周而复始。
实际上,黄金属于大宗商品的贵金属品类,大宗商品都有抗通胀的属性。
所有价格会大起大落的资产,投资者都喜欢用黄金来对冲风险,避免亏损,当预示资产价格会大幅回落的时候,我宁愿不赚钱也要保住本金,黄金就像是赌场里的安全屋一样,成为了避险商品。
如果金融危机来临,黄金的价格会因为市场供不应求而不断攀升,但是你不可能长期持有,毕竟你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会来,这期间黄金只是无息的,能否坚定持有,就看个人了。
很多时候,买黄金的人多是投机分子,而非风险偏好低的那群人,所以黄金的价格波动忽高忽低,一定程度上黄金也算是投机品之一。
另外在低利率,也就是负利率的地区,零息资产总比负利率好,所以持有的人数会因为市场利率走势的波动而波动。
黄金作为一种没有发行机构,没有兑付风险的商品,他的可转换性很强,这也是解释为什么黄金在危机时刻比现金还要好。
最主要的是:黄金就像一个公认的超级主权机构债券一样,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都认可,而且他们也就储备,虽然笨重,但仍然具有国际结算功能。
如果你要看懂黄金,无非就是以上这些事儿各种情况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