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规定(二)规程标准技术

3.地质资料、地形及环境本底资料;改扩建项目,尚应说明矿山现有状况;

4.项目装备水平、自动控制水平和技术创新特点;

5.主要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

6.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5.2岩石力学研究

5.2.1岩体稳定性或可崩性的地质背景

1.矿区构造体系,断层、破碎带、节理展布情况。

2.原岩应力及最大主应力方向

5.2.2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5.2.3岩体(矿体)初步工程地质分类及开采技术条件

5.2.4岩石力学监测工作和主要设备、仪表的选择

5.2.5下阶段岩石力学研究工作

附图:1.矿区地质和工程地质构造图

2.不连续界面统计分析图

5.3矿床开采方式

5.3.1开采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和环境条件,确定采用露天或地下开采。当不能用简单方法确定开采方式时,应进行露天与地下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

5.3.2采用联合开采方式时,论述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合理界限和相互关系。

5.3.3开采矿体时,应对砂矿的开采和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并确定开拓方法。

5.4开采范围

5.4.1矿区开采范围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叙述设计开采范围,当矿区范围较大和比较复杂,而应采用分期建设时,须论证各期开采范围的确定原则和依据

5.4.2矿区开采顺序和首采地段确定

论述矿区内各矿体之间或同一矿体不同部位的开采顺序和确定首采地段的原则和依据。

5.5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5.5.1露天开采境界圈定原则、技术经济条件及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

5.5.2采场边坡参数的选定

简述边坡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参数确定的影响因素、方法,确定边坡参数和最终边坡角。

5.5.3露天开采境界方案比较,确定推荐的境界方案

有条件时应采用电算法圈定境界,根据约束条件的变化,对不同的境界方案,进行经济评价,以确定最优境界。

当露天矿需要分期建设或扩帮开采时,应进行方案比较。

5.6露天开采采剥工作

5.6.1采剥工艺选择

简述确定采剥工艺的主要原则和依据,基建部位选择、基建剥离量及年采剥总量确定;对可行的采剥工艺技术方案进行对比,提出推荐的采剥工艺技术方案。

5.6.2采剥设备选择

说明主要设备选择情况、设备型号及数量。存在多种设备方案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

5.6.3采剥作业主要材料消耗

填写主要材料消耗表

5.7采矿方法

5.7.1采矿方法选择

对地下开采,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选择采矿方法。当一个矿体或矿段同时适用两种以上采矿方法时,应对不同采矿方法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最优的采矿方法。说明推荐的采矿方法的参数,确定各种采矿方法所占出矿比例。

对砂矿水力开采,说明冲采方法、土岩预松动方法、工作面构成要素和辅助作业方法。

对采掘船开采,说明开采路线、回采方法和采场构成要素。

5.7.2采切系统及采切工程量估算

简述各种采矿方法采切系统、采切巷道的规格和支护方式,估算采切工程量,采切工程设备选择。

5.7.3回采工艺和设备选型

简述凿岩、爆破、出矿、采场支护和通风等回采工艺过程及参数,选用的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

5.7.4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分别列出选用的各种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出矿比例加权平均计算全矿采矿方法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5.7.5矿柱回采及采空区处理

采用房式采矿法时,应做矿柱回采设计,达到采矿方法设计的深度。简述采空区处理方法及选用的主要设备。

5.8矿山工作制度与生产能力

5.8.1矿山工作制度

根据露天或地下开采方式、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矿山年工作日数、日工作班数、班工作小时数。

5.8.2矿山生产能力

矿山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矿床规模、开采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首先根据选择的工艺和设备确定矿山生产规模,然后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验证。

必要时,进行生产能力的方案比较,以经济效益最佳方案为推荐方案。

5.8.3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的可能性

当矿区远景储量较大时,应采用分期建设方针。加强远景储量勘探升级工作,以扩大生产能力。5.8.4矿山服务年限

说明基建年限、投产至达产年限、稳产年限、减产年限。

5.9开拓、运输系统

5.9.1岩体移动范围

对地下开采矿山,应圈定岩体移动范围。简述开采对地表和环境的影响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5.9.2开拓、运输方案选择

提出可供选择的几种开拓运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5.9.3推荐的开拓运输方案简述

露天开采,应简述选用开拓运输方式,说明露天采场各台阶与采矿工业场地、受矿仓,废石场等的系统联系。

地下开采,简述主要开拓工程名称、位置、中段高度及标高,矿石、废石运输提升系统等。

5.9.4提升运输设备选择

1.露天矿运输设备的选型和计算以及与装备设备的合理匹配;

2.地下运输设备选型和计算;

3.坑内和地表破碎设施及设备选型;

4..矿井提升方案和设备选型。

5.10矿山通风系统

5.10.1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选择

结合开拓系统及回采顺序确定矿井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和通风网络。采用分区或分期通风时应叙述理由。大中型矿山应进行通风网络计算机解算。

5.10.2风量和负压计算

5.10.4选择通风设备和辅助设备

对矿井负压应按达产初期和达产末期分别计算,为设备选择提供详细的依据。

5.10.5局部通风和局扇选型

5.10.6深凹露天矿通风

5.11矿山排水系统

5.11.1露天矿防排水

1.矿区地形、地貌、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

2.防、排水设备标准、涌水量及允许淹没条件;

3.防、排水方案及工程量估算;

4.排水设备选型及数量计算。

5.11.2坑内排水

1.根据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山开拓系统,按正常和最大涌水量,选择和确定坑内排水系统;

2.根据水质,研究排水系统的防腐措施;

3.选择排水设备和辅助设施。

5.11.3水仓及排泥系统

1.按排水量设计水仓容积,水仓设置两条,以便轮换清泥;

2.根据不同采矿方法,计算排泥量;

3.选择和确定排泥方法和系统;

4.选择排泥设备。

5.12矿山压风及供水系统

5.12.1压风设施

1.根据露天矿和地下矿压风设备数量确定矿山耗风量;

2.根据矿山耗风量选择空气压缩机和辅助设施;

3.根据矿山开拓系统和用风地点,确定空压机站位置和压风管网系统。

5.12.2供水系统及砂矿开采

1.根据矿山用水量和用水地点,确定矿山供水系统;2.砂矿水力开采时,根据剥离及回采工艺要求,确定供水系统和设备;

3.研究砂矿水力冲采和输送方案,确定输送系统和设备选型。

5.13充填设施

5.13.1概述

充填方式及充填系统选择比较。

5.13.2充填材料

1.根据充填量计算、选择充填材料;提出充填强度要求、充填料配比、充填系统能力;

2.充填材料开采、运输、破碎系统及设备选择。

5.13.3充填料制备

1.根据充填工艺要求和充填料组分,研究和确定供料系统和物料平衡;

2.确定充填料制备和输送系统以及设备选择;

3.确定充填制备站和钻孔位置;

4充填制备站辅助设施和设备选择。

5.13.4充填系统计算量及自动控制要求

5.14辅助设施

5.14.1爆破材料设施

1.爆破材料品种及数量;

2.炸药加工厂生产能力、炸药设备选择;

3.炸药库位置、库容、组成以及工程量(地面炸药库计算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坑内炸药库计算井巷工程量)。

5.14.2修理设施

1.目前矿山一般设小型修理设施,如露天矿设汽车保养和修理车间;坑内矿设电机车及矿车修理车间;使用无轨设施较多的坑内矿山,设坑内维修硐室等;

2.需要建设较大规模修理设施时,应确定修理设施体制、规模、装备水平、车间组成、外部协作关系等。

5.14.3支护材料加工设施

1.坑木加工车间。2.锚杆、锚索加工车间。

5.14.4坑内消防设施

5.15井巷工程

5.15.1井巷工程种类

井巷工程分基本建设工程和生产工程,按作用又分为开拓、探矿和采切工程。基建工程费用计入基建投资,生产工程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5.15.2井巷工程量及设备选择

矿山投产后,每年要掘进一定数量的井巷工程,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根据掘采比估算生产掘进工程量。但要考虑一定的不可预见系数,根据年生产掘进工程量选择掘进设备。

5.15.3估算生产掘进年废石量和副产矿石量

5.15.4掘进主要材料消耗

5.16矿山基建工程量与基建进度计划

5.16.1基建范围和基建工程量

简述基建范围并列表计算井巷工程量和露天基建剥离量。说明基建工程完成后保有的三级矿量和副产矿石量。

5.16.2基建进度计划表

研究露天和井巷工程施工顺序,确定工程进度指标,绘制基建进度表。

5.16.3矿山开发计划

5.17矿山生产进度计划

5.17.1生产进度计划编制方法

生产进度计划由文字和表格组成,文字部分包括原始资料、编制依据和回采顺序说明等。

5.17.2矿山生产进度计划表

表中列出矿石地质储量、品位和金属量,按设计的矿山损失率和贫化率,计算出采出矿石量、出矿品位和金属量。按设计投产期、达产期、减产期计算逐年出矿量、出矿品位和金属量。5.18安全与工业卫生

5.18.1矿山安全主要技术措施

为防止自然灾害以及采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设计中应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如防火、防水、防泥石流、防岩爆、防辐射、抗震等。

5.18.2工业卫生

对采矿作业生产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噪声、振动等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因素,设计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保护劳动人员健康的措施。有的矿井还应采取降温或空气预热等措施。

5.18.3矿山安全管理机构以及卫生保健站等。

5.19矿山环境保护

5.19.1开采范围内天然及人工建构筑物保护

露天、坑内和砂矿井开采将对村镇、工厂、道路、人工湖、河流、湖泊、风景区、文物古迹构成影响,设计应考虑的保护措施。

5.19.2废石场、采矿场

废石场、采矿场将占大量土地,应尽量少占农田和林场,采取绿化措施和制定复垦计划。

5.19.3三废对环境的影响

采矿作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碴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5.20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对于设计中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在特殊条件下开采工艺,可提出可研课题并列出所需经费。

对下一阶段设计前应完成的工作提出建议。

对设计基础资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附表:1.基建工程量及基建进度计划表

2.生产进度计划表

3.主要设备表附图:露天开采

1.露天开采最终平面图

2.露天开采基建终了平面图

3.露天转坑内开拓系统衔接图

4.主运输带式输送机线路示意图

地下开采

1.开拓系统纵投影图

2.开拓系统综合平面图

3.主要中段平面图

4.典型采矿方法图

5.通风系统示意图

6.矿山主要设备配置示意图

砂矿开采

1.矿区开采综合平面图

2.矿区开采顺序方案平面图

3.剥离与回采方法示意图

4.基建终了平面图

5.达产平面图

编写说明

1.关于编写方法: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砂矿开采。由于这三种开采方案中有许多章节条目相同,所以本次采用统一的编写方法,对不同章节,如露天开采境界、采剥方法和地下采矿方法等节单独列出。

2.关于岩石力学:岩石力学研究是矿山开采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果直接影响开采移动范围的圈定和采矿方法选择以及露天矿边坡参数的确定,因此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包括岩石力学研究。

对岩石力学所叙述内容,各工程项目可根据具体条件,在深度上酌情增删。对于尚未具备开展岩石力学研究工作的项目,可对矿岩物理力学性质、矿岩构造、矿岩稳定性等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待条件具备时,再开展岩石力学研究工作。

3.关于矿山机械:本次编写从工艺系统完整性出发,也为避免各专业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将矿山机械内容列入各系统和工艺方案中。但不做为各设计单位专业之间分工的依据。4.关于砂矿开采方案、生产规模、开拓运输系统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着重于方案比较工作,提出推荐的方案、基建工程量、主要设备等有关指标。其它部分可依据具体情况酌情删减。

对于砂矿防排水工程,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进行不同深度的方案比较和论证工作。当降雨量或涌水量较大又不宜采用采金船或水枪开采时,应对砂矿防排水方案进行方案比较和论证工作。

5.生产进度计划编制比较复杂,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调整和修改,以保证矿山最大限度地持续均衡生产。

第六章选矿与尾矿设施

6.1概述

1.顾客、设计合同或委托书对选矿厂设计的要求。批复文件对本专业的要求,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

2.设计原则及要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服务年限。

3.简述新建选矿厂的建设程序及实施方案。对改、扩建的选矿厂要简述其简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扩建的目的和要求,列出历年的生产技术指标。

4.“三废”处理条件。

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2原矿

6.2.1矿石类型及其在矿床中的分布情况。

6.2.2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

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应包括矿石特性,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石的物理、化学、物相等数据。围岩及脉石特征也应指明。

6.2.3供矿条件及工作制度。

供矿条件包括年、日供矿量,采矿及原矿运输年日班工作制度,原矿运输及缷矿方式,来矿块度和出矿品位等。6.3选矿试验

6.3.1试验单位、日期及规模

6.3.2试样及其代表性

6.3.3主要研究方案及试验结果

6.3.4建议的工艺流程、指标及条件

6.3.5产品(包括尾矿)的特性

6.3.6对试验的评价及要求

重大设计项目的试验报告应经技术鉴定及上级机关审批。

6.4设计流程及指标

6.4.1工艺方案比较

对改、扩建项目先评述原生产流程和指标,然后提出几个改扩建方案,简述比较结果。

6.4.2设计流程及指标

6.4.3调整试验流程和指标的说明(视需要而定)

6.4.4论述在设计中采用新技术的可靠性、合理性(视需要而定)

6.4.5节能降耗及综合利用

6.4.6工艺生产过程描述:

含设备保护和过程控制内容。

6.5生产能力与工作制度

6.5.1规模及建设程序

6.5.2各车间的生产能力和工作制度(以表格形式列出)

选矿厂年工作日一般按330天计算,自磨、半自磨、砾磨、小型选矿厂、严寒地区的砂矿等可低些。

若没有矿堆或大的中间矿仓时,碎矿应与采矿来矿工作制度相同,一般情况下,碎矿车间计算设备能力时,每天按15~18小时计,特殊情况可多些。磨选车间24小时连续工作。脱水车间设备运转一般与磨选车间相同,特殊情况可少些。

6.6主要设备选择

6.6.1主要设备选择的原则6.6.2主要设备选择方案比较

6.6.3主要设备选择的结果

6.6.4主要设备选择的说明(视需要而定)

尽量选择国产、先进、可靠、优质、高效、节能、低耗,保证工艺指标的实现,并与生产规模匹配的大型设备,以促进国产设备的发展。

关键性设备和配套的自动控制仪表必须确保质量,凡国内生产或质量一时还不过关的,应从国外引进。引进设备要充分说明其目的和意义,要注意引进条件,要有适量的备件。

6.6.5设备保护、过程控制及生产管理自动化的要求(应列出主要控制项目)

6.7设备配置与厂房布置

6.7.1选矿厂的组成

6.7.2设备配置方案比较

6.7.3厂房布置方案

应充分利用地形,贯彻自流、紧凑的原则,要考虑安装和检修,要注意工程地质和环保要求,要留有扩建的可能。

6.7.4设计配置、布置方案的特点

6.8辅助设施

6.8.2药剂贮存、制备和添加

6.8.3试验室、化验室、技术检查站

6.8.4检修设施

6.8.5其它设施(如钢球库、鼓风机房等)

上述各项都要符合工艺设计规范,都要考虑留有一定的余地。

附表:主要设备表

附图:1.选矿工艺流程图

2.选矿设备联系图

3.选矿工艺建筑联系图4.主要车间配置图

6.9尾矿设施

6.9.1基础资料

1.工艺资料:尾矿量、矿浆浓度、粒度、温度、密度、pH、化学成份、沉降特性、水质、排出口位置、工作制度及回水要求等;

2.地形资料:1∶5000~50000地形图;

3.水文、气象资料:当地水文、暴雨图册及有关气象资料;

4.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区域普查资料及必要的探孔资料(选址阶段深度)。

6.9.2尾矿处置方案

简述尾矿的排放、堆存、充填与综合利用的设想。

6.9.3尾矿库库址选择

根据与选厂的距离、高差、地形、地质、流域特征、服务年限、占用农田、民房等情况对几个可行的库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尾矿库库址。

6.9.4尾矿库

1.地形、地貌:简述地形、地貌特征与占地移民情况;

2.设计规模与标准:容积计算、堆筑高度、服务年限与设计标准;

3.尾矿坝:坝址、堆筑方法、上升速度;初期坝坝型与坝高;后期坝堆筑计划;

4.排洪设施:防、排洪标准;汇水面积,设计洪水;构筑物型式、规模与布置。

6.9.5尾矿输送

1.尾矿特性:尾矿量、矿浆浓度、粒度、温度、密度、沉降特性、水质等;

2.输送方案:根据选厂和尾矿坝距离、高差、回水和堆坝要求、工作制度,确定输送方案、主要设备和线路坡度。

6.9.6渗水回收

1.渗水量;

2.回收方案、主要设施和设备。6.9.7回水

1.回水量;

2.回水方式、主要设施和设备。

6.9.8尾矿库管理

提出尾矿坝和排洪设施的后期建设与管理要求。

附图:尾矿设施总平面布置图

6.10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6.10.1选矿

简要说明设计基础资料、原始条件、工业试验、水、电、尾矿、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6.10.2尾矿设施

列出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

第七章冶炼

7.1概述

1.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或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批示、设计合同和委托书的要求、试验报告、引进技术设备的报价等主要设计依据;

2.冶炼工艺方案、设计原则、装备水平、自动控制水平等。根据第三章3.3节确定的原则,决定本章只做一个推荐方案的内容;

3.当项目分期实施时,说明各期规模的联系;

4.对改扩建项目,说明工厂原有情况(包括工艺、设备、生产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对改扩建的要求等项目);

5.如果项目是引进技术或设备,应简要说明引进内容、引进必要性和报价;

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7.2生产规模、产品、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供应

7.2.1生产规模、产品

7.3工艺流程

7.3.1工艺过程

说明推荐方案的技术操作过程工作制度及年工作日,并附工艺流程图。

7.3.2工厂组成

说明推荐方案的车间组成、相互的衔接及主要工序的装备水平。

7.3.3主要技术操作条件

分工艺过程列出温度、压力、渣型、pH值、液固比等。

7.4冶金计算

7.4.1主要参数和指标

列出火法工艺的冰铜品位、渣型、湿法工艺的浸出率、液固比;收尘工艺的漏风率、收尘效率等。

7.4.2冶金计算的结果

火法列出物料平衡表、风量及烟量表、热平衡表。

湿法工艺列出金属平衡表、溶液体积平衡表。

收尘工艺,列出各段烟气(包括进收尘、出收尘)体积、温度、压力及烟气成分和含尘量。

7.5主要设备选择设备选择,一般需说明以下内容:

1.推荐方案主要工艺设备和采用的计算定额以及选定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

2.主要非标准设备(如冶金炉)的性能、特点;

3.铝电解槽主要结构及参数(槽壳、内衬、阳极母线与阴极母线、打壳下料机构、阳极升降机构、主要结构参数表)

4.进口设备选择的依据,进口国家及进口的理由。

7.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7车间配置

对主要车间的配置原则、特点及方案比较作必要的说明。如厂房尺寸、结构形式,电解槽配置方式,多功能天车的轨顶标高,对人身安全采取的措施,各跨(分区)的主要功能等。

7.8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附图:1.工艺流程图

2.主要车间配置图

1.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第三章建设方案研究确定的原则,本章只写一个推荐的方案。

4.冶金计算只列表提出计算的结果,不附计算式。

5.主要设备只提出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及计算的定额,不列计算式。

6.主要非标准设备的性能特点可由冶金设备或冶金炉专业编写。

7.引进技术和设备应对引进的理由,进口的国家和公司,报价及其比较作详细说明,以便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分项详细提出,如果是改扩建项目,表中应增加一栏“现有工厂指标”。

第八章炭素

8.1概述

生产规模、产品规格及产品的质量标准、炭素生产系统的组成,以及以下需要说明的问题:

1、当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时,说明原炭素生产系统的概况,本次改扩建的内容,将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的哪些设施。

2、当项目分期实施时,说明各期规模及本期工程与下一期工程的联系,比如单台主要设备的选择是否按最终规模选择,需要在以后增加设备的是否将厂房一次建成,与阳极生产有关的其它设施的建设步骤等。

8.2主要原材料供应

8.2.1石油焦

8.2.2沥青

质量、年需要量、利用及运输方式。

8.3工艺流程框图及物料平衡表

8.3.1工艺流程简述及框图8.3.2物料平衡表

8.4炭素生产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8.5主要车间配置及主要设备选择

8.5.1原料仓库

原料的贮存量(指明使用天数)、仓存的设置、存取方式、石油焦的粗加工、主要设备的选择。

8.5.2沥青熔化

熔化方式的选择,生产过程描述,主要设备选择,液态沥青的输送。

8.5.3石油焦煅烧

1.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罐式炉和回转窑两种煅烧方式进行比较,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推荐一种;

2.生产工程描述和主要设备选择。

8.5.4生阳极(或电极)制造

生产方式的选择及论证,生产过程描述,主要设备选择。在生产过程描述中,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所选择的主要设备进行比选;如需引进设备,要做论证。

8.5.5焙烧及炭块库

生产过程描述,对燃料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主要设备选择。如需引进设备和技术,要做论证。

8.5.6残极破碎

生产过程描述,主要设备选择。

8.5.7化验

化验室的主要任务及组成,主要化验设备选择。

8.6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电极制造请参照冶金行业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制酸

9.1概述

1.批复文件对制酸部分的要求;2.对改扩建设计,说明现有生产状况(包括生产规模、工艺流程、设备状况、工艺指标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改扩建的要求;

3.如果需要引进国外技术或设备,要说明引进的必要性,引进内容和报价;

4.环保部门对制酸的要求,需要说明该厂的三废排放量及三废排放如何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5.技术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

9.2设计原始资料

9.2.1烟量及烟气成分

烟量(m3/h)、成分(%)SO2SO3CO2COH2ON2O2其他……。

9.2.2烟气进制酸车间温度、压力、含尘量、含F量、含As量、含Hg量。

9.2.3烟尘成分%

CuNiCoPbZnFeSCaOSiO2MgOAsSbBiFHg……。

9.2.4供气制度

9.2.5操作制度

9.3制酸方案确定

9.3.1方案的论证和评价

根据工艺提出的烟气条件,上级部门、业主及环保部门对制酸的要求以及项目的具体条件,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逐步选择1~3个方案,简要说明每个方案的特点,进行论证和评价。

9.3.2方案的确定

通过论证,如果能确定一个方案,则以下各节的工作按一个方案进行。如果通过论证,还不能作出选择,必须通过以下各节详细的多方案比较,才能最后确定,则以下各节的工作按多方案进行,并将通过以下各节详细比较工作所作的结论,推荐的一个方案。对改扩建设计,应着重说明改扩建方案不能影响现有生产以及如何与现有生产设施接轨的措施。9.4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根据9.3节确定方案,列出每个方案年产硫酸的品种、酸量及质量。

9.5工艺流程

根据9.3节确定的方案,分别按每个方案编写下列内容:

1.工艺流程简述,附流程图;

2.车间组成,并说明装备水平,相互间的衔接;

3.分段工艺技术条件。

9.6主要设备选择

根据9.5节确定的流程,分别按每个方案列出净化工序工序、干吸工序、转化工序主要设备的名称、性能、规格、数量及技术条件。引进设备,应专门论述引进设备的必要性、先进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

9.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8车间配置对主要车间的配置原则、特点及方案比较作必要的说明。

9.9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配置图

1.本章可以只编写一个方案,也可以按多方案编写,进行方案比较,如果上级批准的上阶段设计文件(项目建议书)明确规定一个方案,或者在本可行性研究第三章中经过论证,明确一个方案,则本章可按一个方案编写,否则本章应按多方案研究,最后推荐一个方案。

2.本章列出冶炼工艺提出的烟气制酸条件,当冶炼工艺提出的烟气制酸条件有2个以上的方案时,应分别列出不同方案的烟气条件。

3.当冶炼工艺提出2~3个冶炼方案的烟气条件,加上本专业又有多方案比较时,排列组合形成太多的方案过于繁琐,可以从这些组合方案中合并挑选2~3个硫酸方案比较。

4.主要设备选型,应按确定的流程分段编写。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节,如果本项目是改扩建项目,应增加“原有指标”一栏。

第十章有色金属加工

10.1概述

本概述部分,一般需述及下列内容:

1.简述车间的生产任务、设计原则、推荐工艺和装备的主要技术特点等;

2.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0.2产品方案与金属平衡

10.2.1产品方案

说明车间产品名称、合金牌号、供货状态、规格尺寸、年产量、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等。对新材料、特种材料等需简述其用途、性能特性、主要技术参数、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等。10.2.2金属平衡

根据实际的技术资料或参照同类企业的生产资料,确定车间的平均成品率,计算坯料的需要量、新金属用量、返料量、金属损耗量等。

10.3生产工艺

10.3.1工艺流程

简述推荐的生产工艺流程,列出工艺流程图或工艺流程表。

10.3.2生产工艺主要技术参数

简述推荐的工艺生产线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等。引进国外工艺和装备时,需说明工艺和装备的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该工艺和装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引进该工艺和装备的必要性等,还需说明国外引进、合作制造、国内配套等方面问题。

10.4主要设备选择

10.4.1简述主要工艺设备的选用原则

分别说明选用的各主要工艺设备的任务、型号、规格、结构特点、主要技术性能、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等。对新工艺设备还需说明它的一些新问题。

10.4.2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

根据实际的技术资料或同类企业的生产资料,确定设备负荷率、数量和工作制度等。

10.5车间配置

简述车间工艺配置的原则、车间工艺配置状况、车间物料的流动路线和运送方法、车间内工序间的物料堆放、车间厂房的建筑参数(跨度、长度、起重机轨顶标高等)。

10.6能源、生产辅助材料

分别说明工艺生产需要的各种主要能源(燃料、电力、水、压缩空气、蒸气等)和主要辅助材料(工艺生产需要的各种物质材料等)的用途、规格、物化性能、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用量等。

10.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车间产品的年产量、车间平均成品率、原料或坯料用量、能源用量、生产辅助材料用量、电气设备电功率安装总容量、设备总重量、车间面积、劳动定员等。

THE END
1.有色金属(洋部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锡尾矿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锡尾矿二次选矿的关键是解决硫化矿物、铁锰矿物、矿泥对微细粒锡石和共伴生有价组分综合回收的影响;从二次利用工艺的特点和案例两方面总结了锡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目前锡尾矿二次利用主要包括重选、磁选、浮选、选冶联合等选矿方式回收有价金属、将尾矿作为建材或者https://ysxk.cbpt.cnki.net/
2.国联证券:光伏钨丝需求快速增长供给偏紧驱动价格上涨钨矿矿种2024年1-10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81.30GW,同比增长27.17%,光伏新增装机的快速增长有望催化光伏领域钨材需求量增长。根据安泰科,2024H1全国钨材领域钨消费量为0.81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0.0%。 供给紧张或将维持,支撑钨价中枢抬升 该行预计2024-2025年全国钨需求量分别为6.88/7.13万金属吨,全国钨供给量分别为6.46/6.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APMTQD0519QIKK.html
3.有色金属(洋部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矿业杂志《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重报道最新科研成果、现场实践生产经验、选矿工艺、选矿设备、选矿药剂及业内最新动态;为有色金属行业科研与设计人员、厂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师生提供了权威的参考。 曾用刊名: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https://www.91xueshu.com/q-ysjsxkbf/
4.《有色金属(洋部分)》有色金属(洋部分)杂志订阅杂志名称: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期数:12 页码: 适读人群: 出版周期:月刊 刊号:CN11-1840/TF 开本: 销售状态:在销 出版地:北京 邮发编号:02-463 主办单位: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单期定价:30 ISBN:0 出版单位: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产品标签:https://www.zazhipu.com/2023830.html
5.有色金属(洋部分)NonferrousMetalsMieralProcessing有色金属(选矿部分)Nonferrous Metals Mieral Processing Section (?) CSTPCD(2024)北大核心(2020) 期刊简介:本刊为专业科技期刊。主要反映有色金属选矿专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前沿动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选矿工艺、选矿设备、选矿药剂、选矿自动化等。读者对象为有色金属行业科https://sns.wanfangdata.com.cn/perio/ysjs-xk?tabId=article&publishYear=2019&issueNum=5&page=1&isSync=0
6.有色金属(洋部分)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中文核心期刊 作者投稿入口编辑办公入口专家办公入口 新闻公告 more..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66,300 下载中心 more.. 新闻公告 more.. 链接中心 more..https://ysxk.chinajournal.net.cn/
7.有色金属·洋部分首页 馆藏纸本 图书详情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05133424 出版年:1979 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资源类型:期刊(装订的) 细分类型:过刊阅览 收藏单位馆藏地卷期描述在架状态索书号 武汉文献中心流通部1997在架上749Y1 2浏览量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627f5cf6623b4b988308e1dc0fb5a35d
8.有色金属·洋部分杂志是核心刊物吗?被哪些数据库收录?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杂志为北大期刊, 现被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收录。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https://www.youfabiao.com/ysjsxkbf/wenti/02.html
9.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第2部分:铅洋冶炼行业标准《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第2部分:铅选矿冶炼》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等。 主要起草人樊粉丽、赵波等。 目录 1标准状态 2基础信息 https://std.samr.gov.cn/hb/search/stdHBDetailed?id=8B1827F2002CBB19E05397BE0A0AB44A
10.yst441.130% 分享到: 1/18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学兔兔 yst 441.1-2014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第1部分:铜选矿冶炼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页数:18 收藏数:0 顶次数:0 上传人:沐雪 文件大小:13.81 MB 时间:2018-03-15https://www.taodocs.com/p-116972365.html
11.西南科技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肖军辉副教授介绍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7, (03):12-14+7.CSCD 检索 [5]肖军辉*, 张宗华, 张昱. 一种新凝聚剂对煤泥水絮凝沉降影响规律的研究.煤.2007, (01):4-8.核心期刊 [4]肖军辉*, 张崇坤, 张昱, 张宗华. 某细粒难选赤褐铁矿提铁降磷新工艺工业试验.金属矿山.2007, (01):44-47.核心期刊 [3]肖军辉*, http://school.freekaoyan.com/sc/xnkj/daoshi/2021/10-01/16331015911550792.shtml
12.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杂志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杂志社《有色金属·冶炼部分》于1949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11-1841/TF,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历史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https://www.ifabiao.com/ysjs/
13.GB50782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 英文名称: Code for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non-ferrous concentrator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有色金属选矿厂工程的工艺设计。 基本信息 发布日期:2012-08-13 实施日期:2013-01-01 中国标准分类:D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https://www.nssi.org.cn/nssi/front/81472646.html
14.有色重金属洋冶炼平衡管理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pdf有色重金属选矿、冶炼平衡管理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pdf,有色重金属选矿、冶炼平衡管理规范 —编制说明 (送审稿)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2022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 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 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022]312 号)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23/6200002211010121.shtm
15.华钰矿业: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本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地质勘查及贸易业务,主要产品包 括锌精矿、铅锑精矿(含银)、铜精矿等。2013 年、2014 年、2015 年,本公 司铅锑精矿(含银)实现的收入占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4.42%、 73.51% 、 68.90% ,锌精矿实现的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30200000748_75.shtml
16.2019中国矿物加工大会(CMPC)第二轮通知《稀有金属》、《有色金属(选矿部分)》、《金属矿山》、《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矿冶工程》、《选煤技术》、《矿业研究与开发》、《矿机优选》、《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钢铁钒钛》、中国选矿技术网、中冶有色技术网、粉体技术网、中国选矿药剂网、洲际矿山网、选矿工程新媒体工作室、五六选煤、清蓝矿业圈https://zyxh.csu.edu.cn/info/1063/1834.htm
17.钨等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洋,金锑钨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及加工湖南黄金公司简介 SZ002155公司简介 湖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黄金及锑、钨等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选矿,金锑钨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及加工,黄金、精锑的深加工及有色金属矿产品的进出口业务等。公司主要产品为标准金锭、精锑、氧化锑、乙二醇锑、塑料阻燃母粒和仲钨酸http://jiatoupai.com/f10shuju/briefing/SZ00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