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XXXXXXX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初稿修正)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YS/TXXX-2013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本标准代替YS/T441.1-2001有色金属平衡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了布情况:YS/T441.1-200
2、1本标准与YS/T441.1-2001有色金属平衡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通过专家和网上查询更新了引用标准,新增了YS/T47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指标体系;2、将金属平衡管理职责做了修订,部分职责权限经讨论删除;3、选矿部分新增原矿、精矿、尾矿、中矿、金属平衡等术语的定义,冶炼部分删除了全厂冶炼回收率,新增工序回收率、冶炼总回收率、金属平衡等术语的定义;4、进一步完善了选矿和冶炼工艺的物料流程图;5、根据实际情况对金属平衡表的格式进行了完善。YS/TXXX-2013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选矿冶炼部分金属平衡管理的术语、管理职责
3、、金属平衡计算公式、金属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及格式等。本标准适用于铜及其附属产品选矿冶炼生产企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467-2010阴极铜GB/T3884.1一3884.12-2010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GB/T5121.15121.28-2010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14260-201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GB/T14263-2010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GB/T26017
4、-2010高纯铜GB/T27682-2011铜渣精矿YS/T53.153.3-2010铜、铅、锌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YS/T70-2005粗铜YS/T87-2009铜、铅阳极泥取制样方法YS/T94-2007硫酸铜(冶炼副产品)YS/T318-2007铜精矿YS/T464阴极铜直读光谱分析方法YS/T521.1521.6-2009粗铜化学分析方法YS/T745.1745.9-2012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3.1选矿部分3.1.1原矿原矿是指进入选矿厂需要矿物加工的原料。3.1.2精矿精矿是指矿石或原料经选别后,有用成份得到
5、富集的产品。3.1.3尾矿矿石或原料经选别后,有用成份含量很少或没有进一步处理价值的产物叫尾矿。3.1.4中矿在选矿过程中,除精矿或尾矿之外,尚有一部分半成品,需要进一步处理,这部分产品称为中矿。3.1.5原矿品位原矿品位是指进入选矿厂处理的原矿中某种金属含量占原矿数量的百分比。3.1.6精矿品位精矿品位是指精矿产品中所含某种金属量占精矿数量的百分比。3.1.7尾矿品位尾矿品位是指尾矿中所含某种金属量占全部尾矿数量的百分比。3.1.8产率选矿产品量与生产原矿重量的百分比。3.1.9实际回收率实际回收率是指选矿厂从处理原矿到选出最终精矿的全部选矿过程的总回收率。3.1.10
6、理论回收率理论回收率是在理想条件下(即未考虑选矿生产过程的无名损失,如浮渣、中矿水流失、精矿溢流水等)的选矿回收率。它是用来验证实际回收率高低的指标。3.1.11金属流失金属流失是指在选矿生产过程中,部分矿石、矿粉、矿浆脱离生产流程,导致有用矿物损耗的现象。3.1.12金属平衡选矿生产中,进入选矿作业的金属含量和选矿产品中的金属含量的平衡,称之为金属平衡。金属平衡包括理论金属平衡和实际金属平衡,理论金属平衡是根据原矿实际重量、产品理论重量和化验品位进行计算,实际金属平衡是根据原矿实际重量、产品实际重量和化验品位进行计算。3.2冶炼部分3.2.1成品成品是指在本企业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
7、,经检验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办完入库手续的产品。3.2.2半成品半成品是指在本企业内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阶段、符合规定的有关产品质量要求,但尚需在本企业其他生产阶段进一步冶炼或加工的产品。3.2.3在制品在制品是指正处于冶炼过程中,尚未达到成品或半成品的制品(包括虽然冶炼完毕,但尚待检验或检验完毕尚未入库的产品)。在制品介于原料与半成品、半成品与半成品、半成品与成品之间。3.2.4副产品副产品是指冶炼过程中产出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经进一步综合利用(冶炼或加工)生产成的其他产品。3.2.5返回品返回品是指金属冶炼过程中,本工序产出的未达到成品或半成品质量要求,尚需返回本工序
8、重新处理的金属物料。3.2.6回收品回收品是指金属冶炼过程中,产出的废杂金属、残渣及烟尘等,不能在本工序直接返回处理,尚需送交其他工序或冶炼系统进行处理的金属物料。3.2.7金属回收率金属回收率是指冶炼成品或半成品的金属量占实际消耗物料金属量的百分比。它是工序回收率(熔炼回收率、精炼回收率等)、冶炼总回收率的总称。(删除全厂冶炼回收率)3.2.7.1工序回收率工序回收率是指某一工序产出的合格半成品或成品中金属量占实际消耗物料中金属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在某工序生产过程中金属的回收程度。3.2.7.2冶炼总回收率冶炼总回收率是指铜冶炼厂产出的合格阴极铜含铜量占整个冶炼过程中消耗物料含铜量的
11、样按GB/T14263标准规定进行;中矿、溢流等物料的取样和制样按企业标准或取样、制样技术规程进行。5.2.3分析方法铜原矿、尾矿和铜精矿的水分测定按GB/T14263标准中第7章规定进行;铜原矿、尾矿化学分析按YS/T53标准规定进行;铜精矿化学分析按GB/T3884标准规定进行;中间矿产品等物料的水分和化学成分的测定按企业标准或分析技术规程规定进行。5.2.4计量5.2.4.1计量范围:凡入选的原矿及选矿工序过程中涉及的原矿、精矿、尾矿等多种物料均需进行计量。5.2.4.2计量误差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计量误差要求,选择适宜计量器具。计量误差应满足:产品计量误差2;原料计量误差
13、分、品位)以实测为准,不得随意修改。5.4金属平衡和计算5.4.1金属平衡要求5.4.1.1凡进入选矿工艺流程的原矿必须用经过计量部门认可的计量器具进行计量。同时应在此计量点测定水分。5.4.1.2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以取样分析为准。5.4.1.3金属流失必须以测定为准,不能预先估计或预先肯定实际回收率来推算损失。5.4.1.4原矿仓、中间矿仓、粉矿仓、浓密机等结存以实际盘点为准,磨浮等机械占用用常数进行计算。5.4.1.5金属平衡表中的“期初结存”数与上一期金属平衡表中的“期末结存”数应一致。5.4.2计算方法5.4.2.1原矿品位原矿品位应根据取样化验的加权平均数
14、求得;生产累积原矿品位按以下公式计算说明:原矿量、原矿金属量及原矿品位均应与计算选矿回收率的数据一致。在没有手选,脱泥等预选工序、且选别中矿不返回分级作业,选矿厂原矿品位应以分级机溢流取样化验的品位为准;有中矿返回的,应以磨机给矿皮带取样化验的品位为准;有手选、脱泥等预选工序的浮选厂应以预选前原矿取样化验品位为准。并应对于预选废石、合格块矿及溢流进行计量、取样和化验。由于预选前矿石块度较大,一般难以准确取样化验,原矿品位也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求得。优先浮选的选厂,各种产品的选矿处理量及处理矿品位,均应以开始处理的原矿及原矿品位为准。砂矿水枪开采的原矿品位,应以砂泵或溜槽出口取样化验的品位为
17、与实际回收率允许误差:单一金属正差不得大于1%;多金属以主成份为主,正差不得大于2%,一般不应出现负差。5.5.2重选厂理论与实际回收率允许误差:单一金属正负差不得大于1.5%;多金属正差不得大于3%,负差不得大于2%。6冶炼6.1冶炼物料流程图(图1)原料熔炼综合回收尾矿烟气制酸硫酸铜渣烟尘在制品(返回品)初期末期差渣精矿(初期末期差)选矿熔炼渣粗铜(阳极铜)销售电解精炼阳极泥电解液在制品(槽存阳极、阴极)返回品(残极、黑铜、废始极片等)阴极铜入库6.2检验6.2.1产品:阴极铜产品的质量应符合GB/T467标准规定;粗铜产品的质量应符合YS/T70标准规定;硫酸铜的产品质
18、量应符合YS/T94标准规定;冰铜产品质量应符合YS/TXX标准规定;铜阳极泥产品质量应符合YS/TXX标准规定;铜渣精矿产品质量应符合GB/T27682标准规定。6.2.2取制样方法:铜精矿的取样和制样按GB/T14263和YS/T96标准的规定进行;铜渣精矿的取制样按GB/T27682标准的规定进行;粗铜的取制样按YS/T70标准的规定进行;阴极铜的取制样按GB/T467标准的规定进行;冰铜的取制样按XX标准的规定进行,其它半成品、在制品、返回品、回收品等原料和中间物料的取样和制样按YS/T87或企业标准取样制样标准进行。6.2.3分析方法:铜精矿水分测定按GB/
19、T14263标准规定进行,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按GB/T3884标准的规定进行,粗铜化学成分分析按YS/T521标准的规定进行,阴极铜化学成分分析按GB/T5121和GB/T26017、TS/T464标准的规定进行,硫酸铜的产品质量应符合YS/T94标准规定,其它原料和中间物料水分的测定、化学成分分析按YS/T745或企业标准及分析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6.3计量6.3.1计量范围:凡入厂的原料、冶炼过程中涉及的物料、产成品均需进行计量。6.3.2计量误差: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计量误差要求,选择适宜的计量器具。计量误差应满足:产品计量误差1;原料计量误差2;中间产品等物
24、,回收品含金属量在母项中扣除。6.5.3.1.3.2在计算冶炼总回收率,如回收品是在原冶炼系统其他工序返回处理时,则应作为返回品处理,不在母项中扣除。6.5.3.1.3.3回收品若交送本企业其他冶炼系统生产另一种产品,然后再返回本冶炼系统回收该种金属时,则在其他冶炼系统生产过程中的该种金属损失应作为本系统生产损失。因此,计算冶炼总回收率时,在分母中减去的回收品金属量,要乘上其他系统对该种金属的回收率。6.5.3.1.3.4对外出售时,若按金属量计价,则在分母中减去回收品金属量,不按金属量计价,则不从分母中减去。6.5.3.2平衡法工序回收率(%)=合格成品或半成品金属量/(处理物料金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