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浮选工艺是铜金属回收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矿山资源的贫乏,必须要有新的工艺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够提高含铜金属的高效分选。良好的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益,更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平衡。
我国现有的铜矿大约有900多个,其中大型矿床数量很少,中型矿床大约占10%,数量最多的就是小型矿床,能够占据88%的份额。我国的铜资源储量平均品位是0.71%,高品位的铜资源含量较低。但是,铜矿床的类型较多,大致可以分为斑岩型铜矿床(也叫细脉浸染型铜矿)、层状铜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脉状铜矿床、砂岩型铜矿床、铜镍硫化矿床、安山玄武岩铜矿床。
铜矿石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分选的角度确定的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氧化矿,氧化率在30%以上,这种矿石铜矿物以碳酸盐的形式呈现,硫酸盐和氧化物同时存在;二是硫化矿,氧化率在10%以下,主要成分是铜的硫化物,铜与硫化物是最容易亲和;三是混合矿,混合矿就是氧化率在10%~30%之间,混合矿的存在是非常广泛的。
按照铜矿石中铜的含量分类
铜矿石中铜金属含量因地质情况而产生差异。根据铜含量可以分为大于2%的,称为富铜矿,等于1%~2%含量的称为中等铜矿,含量在0.7%~1%的被称为贫铜矿,小于0.7%铜含量的被称为极贫铜矿。
按照矿石含有的矿物质种类划分
含有铜金属较多的为黄铁矿石,再有就是铜锌矿石、铜铅锌矿石、钢钼矿石、铜镍矿石、钢金矿石等。
铜硫铁矿的特点和分选技巧
铜硫铁矿的特点是储量较小,品位不高。铜矿物应该以黄铜矿为主,铜硫矿存在于硫化矿,含有硫化铜物,一般分为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和浸染状含铜黄铁矿。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中脉石矿物很少,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浮选硫化铜矿物,经过铜分离后尾矿留下就是硫精矿。浸染状含铜黄铁矿的特点就是铜矿物和硫化铁矿物含量较低,以浸染的形态分布于脉石中,脉石的含量很高,对这种矿石应该采用混合浮选流程,通过浮选工艺把硫化铜和硫化铁混合浮出,通过对混合精矿的再磨后将物质慢慢分离。
铜锌矿的分选工艺
铜铅分选技术应用
铜与铅的分离一般可以按照两种方案进行:一种方法是浮铜抑铅;一种方法是浮铅抑铜。传统的方法是重铬酸盐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抑铅浮铜。矿石中含有容易氧化的物质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对于受过氧化的铅矿抑制力,这种方法更有效。该方法的弊端就是存在污染,因此,在选用的时候需要考虑矿区的环境。氰化物法对黄铜的抑制力比较强,对铅产生作用微小,利用这个方法能够抑铜浮铅,是很好的分离方法。再有就是氧硫法,通过二氧化硫进行抑制浮选黄铜。或者运用加温方法,用蒸汽将铜铅混合物加温到60℃,在表面放置补收剂,将表面氧化的物质解吸下来,黄铜自然就浮上来。采用这种方法不用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污染。
含铜金属矿石的提纯过程需要从矿石本质的性质入手,通过对原有经验,运用新的工艺方法,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含铜金属分选过程的实施需要运用科学化、专业化的工作原则,在设备应用、工艺水平、整体控制上,都要符合现代矿业生产的规律。含铜金属分选整体的提升,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料,有利于我国矿业生产的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