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融资信贷金融业实体经济金融监管亚洲金融论坛

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助力金融结构优化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统筹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化解是工作重点。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日前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有序推进金融业改革发展、治理金融风险,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但金融业的市场结构、制度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客观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形容经济与金融的关系:“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增量模式转向存量模式,金融发展也需要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我国是商业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在金融资源配置上掌控绝对的“话语权”。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规模(379.39万亿元)占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规模(419.64万亿元)的比例超过90%,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整个社会融资总规模的80%以上。然而,“刚兑”(刚性兑付)资产的存在扭曲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收益机制,商业银行往往更愿意将资金配置到风险相对较低的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为代表的“刚兑”资产,出现不少具有高质量抵押信用的企业利用“廉价、宽松”的银行信贷资源盲目“加杠杆、扩产能”的现象,重蹈粗放增长模式的覆辙。

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在于金融结构失衡。因此,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优化金融结构。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多方发力。

建设“金融强国”,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初心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我国金融部门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远超实体部门,大量金融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并未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而是淤积在房地产、股市、衍生品市场等经济体系领域中“以钱生钱”甚至“自我膨胀”。中国政府网援引的《经济日报》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人口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是稳就业、稳民生的关键所在。推动金融体系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改善微观经营主体的融资状况为主要渠道,以支持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因此,打造现代化金融体系需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为经营主体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因地施策”地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依托地区发展特色开展差异化经营,贯彻落实金融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宗旨,以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做优做强奠定“金融强国”的发展基础。

建设“金融强国”,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首要在于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制度创新作为引领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融资主体、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金融强国”,完善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助力金融结构优化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统筹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化解是工作重点。

第一,要防范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引导各类型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在优化银行分支机构合理布局的同时,要坚决制止银行分支机构、网点的扎堆设立和无序扩张,优化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中小银行网点布局,鼓励其坚持差异化市场定位、激发地区创新活力。

第二,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过去几十年间,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导致了房地产企业杠杆率普遍过高,在挤出其他生产主体信贷资源的同时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诱发的可能。因此,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加快落实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以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三大工程”建设,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发展。

第三,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建立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会严重挤出市场主体的信贷融资,低效占据大量金融资源。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做好自身的“经济体检”,在“查病”的同时“治已病”,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地区审计执行力度、严禁新增地方隐性债务、优化自身债务结构,健全权责相一致、激励约束相兼容的债务风险处置机制。

(作者蔡庆丰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刘昊系该校金融系博士研究生)

THE END
1.中国金融在线《中国金融》杂志创办于1950年,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全国性金融政策指导类刊物,按照“权威性、政策性、实践性”的办刊方针,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宣传党和国家金http://www.cnfinance.cn/
2.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 2021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更多>> 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名单(截至2024年9月末) 2023年存款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2022年存款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2021年存款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http://www.pbc.gov.cn/jinrongwendingju/146766/index.html
3.中国金融新闻网《中国金融新闻网》是金融时报主办的财经新闻类权威网站。《金融时报》是以金融为特色的综合类财经报纸,是党和国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和传播金融政策和信息的主渠道;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披露重要信息媒体,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
4.金融中国APP下载2024最新版金融中国下载安装豌豆荚金融中国下载下载页为您提供最新版金融中国下载APP免费下载资源,您可以在这里找到金融中国下载安卓版下载安装地址、金融中国下载应用相关下载资源,快来豌豆荚下载吧。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584625/
5.《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杂志订阅定价:¥720 杂志铺价:¥720.00 100折¥720.00 元 活动促销 订阅选择 中国金融(1年共24期) 100折 放入收藏夹 加入购物车 温馨提示: 杂志铺100%使用快递投递,送货上门:全国主要城市(新疆、西藏除外)订全年杂志满298元免全年12次快递费,未满298元享受3元/每次快递配送优惠;快递不到地区采用EMS配送。相关https://www.zazhipu.com/2029883.html
6.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由新华社主管,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是配合新华财经金融信息平台项目打造的国家级专业财经网站,定位于建设中国财经金融信息领域的权威发布和服务平台。https://www.cnfin.com/
7.数据中国金融信息网数据频道提供全面,细致的全球财经日历、最新的全球宏观数据和世界经济事件,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全球经济动态。http://dc.xinhua08.com/
8.中国金融订阅网国内外报纸杂志一站式订阅服务《中国金融》 (已被浏览6906次)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单价: ¥30.00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 编辑出版: 中国金融杂志社订阅选择订期 市场价 订阅价 折扣 全年订 ¥724.00 ¥724.00 无商品描述主要栏目版权信息国际标准刊号: ISSN0578-1485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267/F 邮发代号: 2-496 国外发行代号: SMhttp://www.edingyue.com/sub/user/doviewproduct.action?id=109165
9.中国金融中国金融(1) 本书是2003年8月23日,原陕西财经学院和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金融博士点的老师、已经毕业的博士和在读的博士生以及部分特邀嘉宾近百人在深圳就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及其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交流与讨论的一项集体成果。 https://baike.sogou.com/v74550231.htm
10.中国金融资讯网中国金融资讯网每日对金融资讯进行专业化,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整合和更新,主要栏目有热点、财经、理财、消费、产业、商业、基金、股票、企业、银行、行业、快讯、焦点、头条、资讯。http://finance.cnsyf.com/
11.CIFF中国国际金融论坛现由欧洲期交所集团、日本证券清算公司、伦敦清算所、纳斯达克清算公司、上海清算所等全球最主要的33家交易清算机构组成,覆盖了全球最主要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涉及几乎所有金融资产类别和产品类型,其政策建议受到各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重视。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 http://www.capdf.org.cn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成立http://www.ciff.org.cn/organizers.asp
12.中国金融界网河北金融网|权威发布|采编阵容 更多银联动态 中国银联助力守护消费者“钱袋子” 中国银联与广发银行合作开发的广发银行App(云闪付版)正[全文] 中国银联升级版小微企业卡正 减费让利支付便民,助商惠民 香港最大物业管理公司开通银 中国银联助力守护消费者“钱 http://www.zgjr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