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2.28

在所有的八十种金属元素中,有四种金属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磁性),它们分别是铁、钴、镍、钆(gá);此外,在超低温下,有五种金属是铁磁性的,它们分别是铽、镝、钬、铒和铥。

因此,并不是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那为什么我们都认为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呢?

居里温度(Curietemperature,Tc),又称磁性转变点,是指磁性材料中自发磁化强度降到零时的温度,是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物质转变成顺磁性物质的临界点。

温度低于居里温度时,磁性材料有磁性,但一旦温度高于该物质的居里温度,该物质的磁性就会消失,成为顺磁性物质,不具有磁性。

不同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不同,如铁的居里温度为786℃、钴的居里温度为1070℃、镍的居里温度为376℃、钆的居里温度为20℃。

由上可知:钆虽然也可以有磁性,但当温度高于20℃时,磁性就会消失。在地球上,20℃是很常见的温度,甚至算是低温,因此要想保持钆的磁性需要对其严加看护,不然一不小心磁性就会消失,变成一块毫无吸引力的“废铜烂铁”。

此外,作为一种稀土材料,钆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0636%,储量少、开采难度大,注定其难以为众人所知,因此钆很少被列为磁性物质。

虽然在铁磁性材料中难以大放异彩,但在某些特殊领域,钆被寄于重任。

1907年,法国科学家外斯提出了铁磁性假说,较为系统地解释了铁磁现象出现的本质原因和规律,假说大致可分为两点:

铁磁物质内部存在很强的“分子场”,在“分子场”的作用下,原子磁矩趋于同向平行排列,即自发磁化至饱和,称为自发磁化;

铁磁体自发磁化分成若干个小区域,这些自发磁化至饱和的小区域被称为磁畴,由于各个磁畴的磁场方向各不相同,其磁性彼此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对外不显磁性。

从微观上来讲磁性出现的原因就是: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中又有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每时每刻都在自旋和“公转”,这两种旋转都会产生磁场,但由于公转产生的磁场紊乱无序,彼此相互抵消。

因此铁磁性物质自发磁化的根源是原子磁矩,而在原子磁矩中起主要作用的又是电子自旋磁矩。

由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电子总是尽可能以成对、自旋方向相反的方式排列并在核外运动。

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产生的磁场可以相互抵消,因此要想产生电子自旋磁矩,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就要有未成对的电子,并且未成对电子越多,电子自旋磁矩越大。

例如:铁有四个未成对电子,钴有三个未成对电子,镍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理论上,铁的最大磁矩为4μB,钴的最大磁矩为3μB,镍的最大磁矩为2μB(未成对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时有理论最大磁矩)。

按照上述理论,有五个未成对电子的锰,理论最大磁矩为5μB,其磁性应该比铁钴镍的大,但实际上,锰并没有磁性。

由此可见,原子外层有未成对电子并不能保证物质具有铁磁性。

大量的金属原子排列组合形成金属晶体,在形成晶体时,原子之间相互键合,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如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

根据键合理论可知,金属原子相互接近形成金属键时,电子云要相互重叠。

对于过渡族金属,原子的3d态与4s态能量相差不大(实际上3d>4s),它们的电子云的重叠,引起s、d状态电子的再分配。这种作用会释放能量——交换能Eex(与交换积分有关),交换能可以使相邻原子内3d层未抵消的自旋磁矩同向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个磁畴。

量子力学计算表明,当磁性物质内部相邻原子的电子交换积分A为正时(A>0),一小片区域内的相邻原子的磁矩将同向平行排列,从而实现自发磁化,形成磁畴。

理论计算证明,交换积分A不仅与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有关,而且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ab(点阵常数)和参加交换作用的电子核距核的距离r有关。

只有当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ab与参加交换作用的电子距核的距离(未填满的内电子壳层半径)r之比大于3,交换积分才有可能为正。

铁、钴、镍以及某些稀土元素的Rab/r>3,满足自发磁化的条件,于是可形成磁畴,当通以强磁场对这些物质进行磁化过后,它们将会具有磁性。

铬、锰的A是负值,不满足自发磁化的条件,但通过合金化作用,改变其点阵常数,使得Rab/r之比大于3,也可得到铁磁性合金。

当温度升高时,原子间距加大,降低了电子间的交换作用,同时热运动不断破坏原子磁矩的规则取向,直到温度高于居里温度,以致完全破坏了原子磁矩的规则取向,磁畴消失,磁性消失。

综上所述:一种元素要想拥有磁性,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原子核外有未成对电子,使得原子有电子自旋磁矩;②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ab与参加交换作用的电子距核的距离(未填满的内电子壳层半径)r之比大于3,使电子自旋磁矩同向排列,形成磁畴,自发磁化。

要同时满足这两种苛刻条件,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因此在八十种金属中,只有铁钴镍钆等少数几种金属才有磁性。

如果仅仅从原子层面考虑,那么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除了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之外,所有原子都因存在电子自旋磁矩而具有磁性。

但如果大量原子排列组合形成“宏观可见”的物体,比如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等,由于大多数原子不能自发磁化,形成不了一个个磁畴,原子的微型磁场相互抵消,使得物体不显磁性。

而如果将具有特殊性质的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采用特殊工艺流程,可以“激发”出原子本来的磁性,使物体显磁性。比如铷铁硼磁铁,就是将钕、铁、硼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采取特定工艺流程制造出来的具有强磁性的永磁体材料。

工艺流程:配料→熔炼制锭/甩带→制粉→压型→烧结回火→磁性检测→磨加工→销切加工→电镀→成品。

THE END
1.金属有机配合物磁性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超宽频段金属有机配合物磁性材料和以其为基本材料的超宽频段有机磁性基料 涉及的是一种超宽频段金属有机配合物磁性材料和以其为基本材料的超宽频段有机磁性基料.超宽频段有机磁性材料由组分A或组分B中的至少一种,与组分C和组分D混合组成,其中组分A为含有羰基,羧基,氨基或胺基的二茂铁,二茂钴或二茂镍的二茂金https://blog.csdn.net/zhaocaijinbaoya/article/details/122966536
2.你想了解的磁性材料知识这里全都有!(二)2.吸铁石和磁铁磁石有何区别? 3.磁铁的种类有哪些? 4.金属磁性材料如何划分? 5.稀土磁光材料有哪些应用? 6.磁光盘的材质是什么? 7.铁氧体与钕铁硼的性能比较? 8.如何判断磁铁产品的优劣? 9.几类常用磁铁的磁力大小比较? 10.不同磁性材料的性价类比? 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230396&ptype=1
3.关于禁止向朝鲜出口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相关的两用4.动态机械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等于或高于180℃、含有一种酚醛树脂的各种酚醛树脂;或 5.动态机械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等于或高于232℃的其他树脂或人造树脂。[vi] 金属和合金[vii] 具有下列所有特性的“纤维或丝状材料”: (a)由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90℃的芳族聚醚酰亚胺组成的材料, (b)聚亚芳基酮, (c)亚芳基团https://law.esnai.com/do.aspx?controller=home&action=show&lawid=189099
4.蜡笔配方生产工艺技术制作方法[简介]:本技术属于文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磁性可书写的蜡笔,其质量配比如下:硬脂酰胺10?15份、硬脂酸1?2份、甘油3?5份、聚乙二醇2?5份、固体石蜡30?35份、聚乙烯蜡5?10份、金属磁粉5?10份、聚乙烯醇5?10份、颜料5?8份。本技术解决了蜡笔功能单一的问题,利用金属磁粉来赋予蜡笔http://www.zxmw.com/jiaju/2234.html
5.铁氧体材料的五种类型镍锌铁氧体磁环为软磁铁氧体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由铁的氧化物及其他配料烧结而成,按照磁学性质和应用情况的不同,铁氧体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软磁、永磁、旋磁、矩磁、压磁。 就电磁特性来说,铁氧体的电阻率比金属、合金磁性材料大得多,而且还有较高的介电性能。其磁性能在高频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表现,因而,铁氧体已成http://www.ming-ci.com/html/news_3_10.html
6.电子元件常识,这个可以看snifer电子技术应用AET而作为磁性油墨的颜料大多是铁素体,即一般是用XO-Fe2O3表示的无机化合物,其中X为二价金属离子,依据X的种类不同,分别有锰-铁素体、铁-铁素体、铜-铁素体等。将上述强磁性材料置入磁场中,改变磁场强度,测试其所对应的磁化值,即可以得到强磁性材料的H-B曲线。H-B曲线是表示磁性材料特性的重要曲线,其中oahttp://blog.chinaaet.com/snifer/p/17367
7.镍矿资源特点镍,近似银白色、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的金属元素,它能够高度磨光和抗腐蚀,镍属于亲铁元素,在地核中含镍最高,是天然的镍铁合金。 1、金属镍性质 镍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延展性。不溶于水,对酸和碱的抗蚀能力很强,但易溶于稀硝酸和王水中。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耐高温,熔点1452℃;沸点https://mse.xauat.edu.cn/info/1039/2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