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运行承压的背景下,2024年有色金属市场却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与韧性。从工业增加值的显著增长,到价格的波动起伏,再到利润的大幅提升,有色金属行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一、工业增加值的强劲增长
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0%,这一成绩为近十年来首次。其中,矿山采选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幅较一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冶炼加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1%。生产增长势头稳健合理,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900.2万吨,同比增长7.1%。精炼铜产量667.2万吨,同比增长7.1%;电解铝产量2155.2万吨,同比增长6.9%。六种精矿金属含量300.0万吨,同比增长0.1%;氧化铝产量4132.7万吨,同比增长1.8%;铜材产量1061.0万吨,同比增长0.2%;铝材产量3325.5万吨,同比增长9.5%。
这一增长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行业消费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镍、钴、锂、硅等新能源金属近几年产量增幅均在30%以上。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对有色金属需求的较高增长,刺激了有色金属矿山原料开发及冶炼产能的增长。
二、价格波动的复杂态势
上半年,有色金属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主要常用有色金属价格高位波动,如国内现货市场铜均价74490元/吨,同比上涨9.6%;国内现货市场铝均价19798元/吨,同比上涨6.9%;国内现货市场铅均价17043元/吨,同比上涨11.7%;国内现货市场锌均价22112元/吨,同比持平。然而,新能源金属价格却低位运行,工业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国内现货市场工业硅均价14294元/吨,同比下跌12.7%;国内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10.4万元/吨,同比下跌68.4%。
市场供需关系是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在碳酸锂方面,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跌。大部分锂盐厂维持积极生产,供给不断增加,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进入消费淡季,需求增速放缓,海外市场低迷,欧美等国家地区针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不利于中国电动车出口,供需失衡成为核心原因。此外,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也不可忽视,全球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走向都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地缘冲突不断,加之欧元利率下调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铜等有色金属的避险属性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维持高位。
三、利润增长的显著成果
上半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532.2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1884.9亿元,同比增长56.9%,较一季度增幅扩大26.5个百分点。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430.3亿元,同比增长11.7%;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实现利润1454.6亿元,同比增长78.2%。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显著增长,行业利润增长明显好于其他原材料工业。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如三大保障工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有效带动了有色金属的消费。同时,有色金属企业在境内外的权益资源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增长,特别是铜、铝、镍、钴、锂等品种,有效改善了产业运行格局,提高了行业运行质量。在落实“双碳”目标、新能源产业发展等背景下,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积极推动产业链协同绿色发展,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有效管控生产成本,实现了行业的降本增效。
四、市场板块的表现差异
从有色金属的细分板块来看,有色、黑色、能源和农产品等各有不同的表现。有色价格指数自高点回落,报131.4点,月环比下跌2.4%,年同比上涨9%;黑色价格指数小幅下行,报86.9点,月环比下跌2.2%,年同比下跌4.4%;能源价格指数再度下探,创近11个月以来低点,报111.8点,月环比下跌1.2%,年同比上涨1.9%;农产品价格指数延续跌势,但跌幅收窄,报95.9点,月环比下跌0.4%,年同比下跌16.6%;化工价格指数再创年内新高,但涨幅收窄,报119.3点,月环比上涨0.2%,年同比上涨10.8%;矿产价格指数自低点反弹,报83.6点,月环比上涨1.4%,年同比下跌8.7%。
在分商品方面,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监测的50种大宗商品中,本月价格与上月相比,31种(62%)大宗商品价格下跌,18种(36%)大宗商品价格上涨,1种(2%)持平。其中,涨幅前三的为丁苯橡胶、水泥和天然橡胶,月环比分别上涨12.2%、5.7%和3.6%;跌幅前三的大宗商品为碳酸锂、甲醇和氧化镨钕,月环比分别下跌10.2%、7.6%和7.4%。
有色品种与黑色品种收益率出现明显分化。受供给收缩与新能源需求提升影响,有色金属走势强劲,新经济中的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AI投入爆发式增长、半导体行业周期复苏、传统需求中的全球电网面临升级等因素影响,带动铜、铝、锡、白银等需求提升。而房地产的周期回摆仍在持续,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拖累仍在继续,以煤焦钢矿为主的黑色系商品弱势下跌,下阶段黑色金属产业链需求面临瓶颈。
五、市场避险情绪与后市展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总体来看,面对上半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既取得了量的稳健增长,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10.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187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下半年,有色金属工业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仍然稳固。
基于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全年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指标预判如下: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10%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左右,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在5%左右,再生有色金属增速在8%左右,有色金属进出口量、进出口额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铜、铝等常用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波动,工业硅、碳酸锂价格低位运行,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有望保持历史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