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项工程中的有色金属工业

解放前中国基本上没有现代有色金属工业。

1949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锡、镍、锑、硅、镁、钛)的产量仅有1.3万吨,1950年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也只有3.1万吨。

少量的现代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基本是日本遗留下来的,例如抚顺铝厂,沈阳冶炼厂等。

抚顺铝厂成立于1936-1937年间,是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建立的企业。

抚顺铝厂装备十分落后,厂内还有24KA铝电解槽136台,到1943年达到最高年产量8000吨。

1945年日本投降时停产,一共生产了电解铝4.5万吨。

这基本上就是旧中国留下来的工业遗产。

“一穷二白”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起点很低,接近于零。

苏联援建156项工程中的有色金属工业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色金属。

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有色金属工业一共安排了13个项目。

“156项工程”中有色金属工业的投资总额为19.5亿元,仅次于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位居第四位。

13个有色金属工业项目,涵盖了从采矿、冶炼、加工、原料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

这些项目的建成,帮助中国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有色金属产业链。

我们把这13个有色金属工业项目进行分类,可以方便我们分析:

铜工业项目3个:白银有色,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东川矿务局;

铝工业项目3个:抚顺铝厂,哈尔滨铝加工厂,吉林电极厂;

铅锌工业项目1个:会泽铅锌矿;

锡工业项目1个:云南锡业;

钨钼工业项目4个:杨家杖子钼矿,大吉山钨矿,西华山钨矿和岿美山钨矿;

硬质合金项目1个:株洲硬质合金厂。

这些项目的产品,铜铝铅锌4种金属主要是供应国内,而锡、钼和钨主要用于出口创汇。

钨钼等金属是新中国早期少数能换取外汇的产品。

有色金属工业项目产能:

铜4万吨/年,铜材6万吨/年;

铝4万吨/年,铝材3万吨/年;

铅1.5万吨/年,锌3万吨/年;

锡3万吨/年。

重点项目介绍

在有色金属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是铜和铝。

我们将着重阐述新中国铜工业和铝工业的发展。

铝工业项目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从无到有建设了铝工业系统,结束了中国无铝的旧时代。

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成就!

抚顺铝厂(301厂)

抚顺铝厂的第一、二期工程是由苏联援助的。

两期工程安装了144台54kA电解槽(后来电解厂的电流从原设计的54kA增大到60kA),分布在4个厂房内(即2个双跨度的厂房内)。

同时还建设了炼铝所需要的氟化盐、电极糊车间。

一期工程1952年5月动工,1954年10月投产;

二期工程1955年11月动工,1957年上半年投产,建设速度是很快的。

苏联所供应的设备,是当时世界上通用的,不是最先进的,劳动条件比较差。

抚顺铝厂是我国电解铝厂的母厂,以后我国建设的许多电解铝厂,都是以这个厂为蓝本。

8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技术建设了贵州铝厂8万吨电解铝工程,才从根本上更新了我国电解铝的工艺和设备。

在苏联援助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抚顺铝厂的第三、第四期建设工程,电解铝的规模达到10万吨左右,并在技术和设备上有所改进。

东北轻金属加工厂(101厂)

旧中国没有铝的加工厂,只在上海有一家外资办的小铝箔厂。

101厂是新中国第一个生产各种合金铝材的现代化工厂,由苏联援建,原设计规模为3万吨。全部设计和全套设备均由苏联提供,工艺和装备在当时属于世界水平。

101厂主要设备有1万吨模锻水压机、5,000吨卧式水压机、热轧板机和冷轧板机。

101厂总投资4.09亿元。

101厂主要是为我国国防工业服务的,生产制造飞机的各种铝材(板、管、型、带,后来增加了铝镁粉、铝箔、原子堆用的特殊铝管)。

经过不断革新、逐步扩建,现在产量已经翻番,成为品种齐全的现代化的轻金属加工厂。

101厂对国家的贡献,不仅是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技术专家。

三线建设时期在重庆建设的西南铝加工厂,技术、管理骨干,都是这个厂派去的。

铜矿项目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甘肃)

白银厂是苏联援助我国的第一个大型铜的采、选、冶联合企业。

在苏联援建的基础上我们自己又建了铜、铅、锌加工厂,铅、锌采选、冶炼厂,选矿药剂厂,氟化盐厂,成为一个综合性企业。

白银矿山的设计产能为3万吨电解铜。

在矿山设计时,为了多出产品,中方人员与苏联专家经过多次争论,使设计产能增加了一倍,最终选矿厂日处理矿石9,900吨。

白银矿山开采工艺是露天开采,使用的电铲、汽车都从苏联进口。

苏联专家设计的原方案是采用25吨的汽车,属于当时世界上的大型汽车,但苏联政府不肯供应这样大的汽车,几次交涉也未解决,最后只好决定使用10吨汽车。

当时使用露天开采工艺的只有本溪南芬铁矿、杨家杖子钼矿。

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汽车、电铲工艺的露天矿。

白银日处理近万吨矿石的选矿厂所使用的破碎、球磨设备,是我国当时最大的。

在冶炼前用回转窑干燥精矿、大型沸腾炉脱硫制酸,也是我国第一次使用。

反射炉与转炉联合冶炼、转盘铸锭,在当时都属于世界上先进工艺。

投产以后,从60年代中期直到1985年露天矿闭坑,长期保持年产电解铜4万吨左右,20多年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电解铜和硫精砂,还有大量的白银、黄金,经济效益很好。

东川矿务局(云南)

1953年2月修通从寻甸县至东川因民全长243公里的铜矿公路,在百里矿区展开了浩大、艰巨的“万人探矿”。

1953~1957年,在全国各地支援下,经中、苏两国专家和矿区职工的共同努力,先后向国家提交了第一、二期地质储量报告书,累计探获铜金属储量185-85万吨,为国家探明了一个大型铜矿基地。

1958年后铜矿基本建设全面铺开。

至1977年,先后建成因民、滥泥坪、落雪、汤丹4个矿山及其选厂,生产规模设计能力为日选矿1.33万吨、日采矿1.29万吨。

从1958年到1999年,东川矿务局为共和国生产精矿含铜40多万吨,贡献了价值50亿的铜、金、银等有色金属,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钨矿项目

中国的钨矿,主要蕴藏在江西、广东、湖南,以赣南为最丰富。

当时赣南最有名的是“三名山”,就是大余县的西华山、全南县的大吉山和定南县的岿美山。

旧中国的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大小资本家,为了掠夺钨资源,将其破坏得一塌糊涂,不成其为工业,少数人发了大财,工人受尽了苦难。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着手整顿被搞坏了的钨矿,建设了现代化的采、选、冶炼的矿山和工厂,才真正有了钨工业。

由于苏联急需我们的钨精矿,所以还未等我们地质勘探结果,就在156项中列了三个钨矿。当然,我们也需要彻底改造钨矿,需要出口钨精矿砂换取外汇,所以建设新钨矿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苏联在三大山各设计了日处理2,250~3,000吧矿石的选矿厂,改变了土法和半机械化开采,成为三个大型机械化山。

赣南无电,钨矿山的发展光靠一些中小型柴油机是不行的。

电力部配合钨矿建设,抢建了上犹水电站,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这对促进钨矿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株洲硬质合金厂(原名601厂)

我国产钨虽多,但过去都是出口精矿,没有钨的加工工业,这是技术落后的一种表现。

“一五”期间建设起株洲硬质合金厂,开创了新局面。

所谓硬质合金,就是以钨、钻、钼等为原料,制成合金,其硬度比钢硬,抗磨性能好,所以称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用途很广,但是制造这种合金,工艺比较复杂,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这种设备。所以在苏联援助钨矿建设的同时,我们提出在中国建设一个硬质合金厂,用自己生产的钨精矿生产硬质合金,因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对这种合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要求合情合理,苏联不能不答应。工厂原定规模是生产各种牌号的硬质合金500吨,既有军用品,又有民用品。

在苏联援助下,一座中国从来没有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硬质合金厂就在株洲诞生了。

全厂从1954年开始建设,1958年就建成了,速度快、质量好,投产也很顺利,产品质量在当时也属上乘。从此我国再也不进口硬质合金了,而且还有少量的出口。

60年代,株洲硬质合金厂进行扩建,产品产量达到千吨,不但生产钨合金,也生产钼金属制品。

苏联援建的项目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帮助有多大?

苏联的援助对中国金属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苏联的援助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产能和技术。

从产能上看,苏联援建项目的作用有限。

从技术上看,苏联援助的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无须从零开始,而是可以从苏联提供的技术上开始发展。

更有价值的是,苏联援助的项目和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种子和土壤,让中国的技术人员有了发挥聪明才智的产业基础。

156项工程中铜工业精炼铜的产能仅有4万吨。

相比于1950年中国1.1万吨的精炼铜产量,这是巨大的提升。

但对中国整体而言,这点产能远远不够。

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了两个铜矿项目:白银有色和东川矿务局。

中国掌握技术之后,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建设了易门铜矿,铜官山铜矿(铜陵有色),寿王坟铜矿,中条山铜矿,大冶有色,德兴铜矿(江西铜业)等铜矿山。

1960年中国的精炼铜产量达到了10.0万吨,1970年精炼铜产量达到16.5万吨,1980年精炼铜产量达到38.4万吨。

中国精炼铜产量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开发建设的铜矿,苏联援建项目4万吨/年的产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

156项工程中铝工业电解铝的产能仅有3万吨。

1950年中国还不会生产电解铝,苏联帮我们从无到有建立起了现代电解铝工业。

但是3万吨/年这点产能也是远远不够。

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了3个铝工业项目:1个铝工业配套的原材料企业(吉林电极厂),1个电解铝厂(抚顺铝厂)和1个铝加工企业(哈尔滨铝加工厂)。

在苏联帮助下,中国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建设了山东铝厂,主要生产氧化铝为抚顺铝厂提供原料。

也是由于掌握了电解铝的生产技术,中国在“一五”末期和“大跃进”年代又开始建设郑州铝厂和贵阳铝厂,70年代末期开始建设山西河津铝厂。

1960年中国的电解铝产量达到了12.1万吨,1970年受文革冲击电解铝产量仅有3.5万吨,1980年电解铝产量达到39.9万吨。

中国电解铝产量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建设的电解铝厂,苏联援建项目4万吨/年的产能所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低。

七十年代以前,我国电解铝厂基本上以前苏联引进的自焙阳极电解槽技术为主,单系列规模一般不超过1万吨/年。

我们自己设计和建设的郑州铝厂、贵州铝厂等电解铝企业,使用的还是苏联的技术。

虽然苏联提供的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工人劳动条件极差,但这总比没有电解铝产能要好。

1980年40万吨的电解铝产量都是采用苏联提供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虽然苏联援建的产能在1980年只占中国电解铝产量的不到十分之一。

苏联援助最大的价值是生产技术和对我国技术人员成长的帮助。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电解铝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电解铝生产企业还是电解铝产量。

但有哪些因素是不变的呢?

电解铝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电解铝行业中的人才是一样的。

在建设郑州铝厂、贵州铝厂等企业的过程中,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人员得到了充分锻炼的机会,中国电解铝工业设备制造企业同样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即使是复制一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工厂,从依靠外部援助到自主设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实践机会中锻炼出来的,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实践机会中提升的。

工业化的核心是掌握技术,掌握技术的核心是人才!

拥有产业基础,又拥有人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技术引进加快了这个过程!

70年代末,以美铝、法铝等国际铝业公司已经开发成功160~180kA以上的大型预焙槽技术,铝电解技术开始出现以大型化、预焙化为主导的发展趋势。

我国电解铝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巨大。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故步自封,在80年代之前我国在预焙电解槽技术开发方面开展过一些研究工作。根据《新中国有色金属60年》记载,我国最早的预焙阳极电解槽是1964年在郑州铝厂建成的。

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没有开发出成熟的、可商用的电解铝大型预焙槽技术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后,在七八计划中,贵州铝厂从日本引进了年产8万吨160kA中间下料预焙电解槽技术。

在此掌握引进日本电解铝技术的基础上,中国的技术人员在1986-1993年开发了180kA级大型预焙槽电解铝技术,为此后的280kA、320kA、350kA、400kA级以上电解槽的开发及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解铝工业的生产技术也在2000年前后赶上了世界最先进水平,中国电解铝产量在2000年后迎来了大爆发。

如何才能实现工业化?

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材料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又是资源性行业,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受制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要发展有色金属工业,首先要找到矿产资源,然后还要有能力把矿挖出来并通过选矿、冶炼和加工等环节才能用到最终的产品中。

从技术难度的绝对高度来讲,有色金属的勘探和开发至今仍只有发达国家才掌握完整的技术(中国属于这类发达国家)。

我们可以去看看世界主要的有色金属矿山的开发运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资本(包括中国)。

非洲国家不具备开发本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能力。

印尼、外蒙古、广大拉美国家同样不具备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能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这个原则到今天仍然适用,对任何产业都适用!

正是因为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中国的工业化才具备了可持续的根基。

巴西、墨西哥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为什么曾经一度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被中断了?

没有掌握技术,严重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从来都不排斥引进技术,并且坚持要掌握技术。

THE END
1.《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编辑部《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原《上海有色金属》)是由上海有色金属学会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行业性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有色金属材料各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报道有色金属材料科技发展最新动向,有色金属主导产品在节能、降耗、环保、质量等方面的通用工艺技术成果,及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战略、技术https://snm.usst.edu.cn/
2.《有色金属工程》《有色金属工程》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办,综合因子为:0.309,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收录。有色金属工程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国际刊号:2095-1744 https://www.kuaiqikan.com/you-se-jin-shu-gong-cheng/
3.有色金属工程(有色金属(中英文))结果表明:添加Ti元素可以减小合金材料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提高合金材料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R_(ct),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有利;当Ti含量添加至5%,有明显的钝化区间,合金材料具有最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约为4.092 3×10~(-6 )A/cm~2,电荷转移电阻R_(ct)也最大,约为16 514Ω·cm~2,并且其合金https://yous.chinajournal.net.cn/
4.有色金属工程(有色金属(中英文))结果表明:添加Ti元素可以减小合金材料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提高合金材料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R_(ct),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有利;当Ti含量添加至5%,有明显的钝化区间,合金材料具有最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约为4.092 3×10~(-6 )A/cm~2,电荷转移电阻R_(ct)也最大,约为16 514Ω·cm~2,并且其合金https://yous.cbpt.cnki.net/
5.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ISSN:1674-9669 CN:36-1311/TF CODEN YJKYA9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连续12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获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第27次年会上喜获3项荣誉 http://ysjskxygc.xml-journal.net/
6.有色金属工程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实现建设国内/国际一流期刊的愿景,充分调动有色金属领域的青年学者参与办刊的热情,并为编委会培养后备力量,现面向全球公开持续招募青年编委,欢迎相关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一、《有色金属工程》期刊简介 《有色金属工程》(原名《有色金属》),月刊(ISSN 2095-1744,CN10-1004∕http://ysjsgc.bgrimm.cn/ysjsgc/ch/reader/view_news.aspx?id=20240613145431001
7.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材料热力学》、《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学》、《金属物理基础》、《腐蚀及防护》、《金属学》、《金属工艺学》、《材料工程基础》、《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材料固态相变》、《材料分析技术》、《金相技术》 https://m.gaokao.cn/gk-mb/20/159
8.有色金属工程杂志有色金属工程杂志社《有色金属工程》于1949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10-1104/TF,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有色金属工程历史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https://www.ifabiao.com/ysjsgc/
9.有色金属工程NonferrousMetalsEngineering有色金属工程,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https://sns.wanfangdata.com.cn/perio/ysjs
10.有色金属工程期刊《有色金属工程》杂志是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创办于1949年,发行周期是月刊。综合影响因子1.08,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主要栏目有材料制备与加工、提取冶金与化学工程、矿物加工与工艺矿物学、地质采矿与安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书评·广告等。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ISSN:2095https://www.hfabiao.com/ysjsgc/
11.有色金属工程杂志期刊简介《有色金属工程》由战凯(总编)担任主编,创刊于1949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工业领域专业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力求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该领域的政策、技术、应用市场及动态。 https://www.1mishu.com/qikan/gongyeqikan/yejinggongye/201509/790686.html
12.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原名《上海有色金属》 )经国家新闻出版局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会主办有色金属科学技术刊物于1979年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期刊主要报道了我国有色金属材料行业的现状、动态和市场趋势,刊载了国内外有色金属材料各学科的创新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并https://www.lw53.com/shha/
13.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硫化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房地产经营,铁路、公路、水路、码头、仓储物流服务,建筑安装与矿山工程建设以上行业投资与管理,硫酸生产,进出口业务(限《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所列经营范围),境内外期货、期权的套期保值业务,黄金交易经纪,融资租赁,境外有色金属工程承包和境内国际工程招标,信息技术、有线电视、报纸出版发行https://www.11467.com/tongling/co/12780.htm
1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员干部参加国资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关于表彰2018-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的决定 ·住建部要求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推行绿色建造方式 http://www.yszjzz.cn/
15.有色定额站2013版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预算定额2013版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预算定额包括《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矿山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尾矿工程预算定额》、《矿山剥离工程预算定额》、《炉窑砌筑工程预算定额》(待发)、《建安工程费用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https://book.kongfz.com/182919/380643689/
16.2019版有色定额预算软件今达有色金属工程造价软件在全国200多家矿业公司、设计总包单位和施工单位长期使用,包含清单计价模块、定额预算模块,全方面满足用户的有色金属工程造价要求。今达软件一直奉行“四免服务”---免费上门演示培训、免费上门安装调试、免费定期升级、免费售后服务,完全免除您的***,让您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二、https://www.china.cn/shuji/4757810928.html
17.有色金属矿山监理规范资料下载大全本专题为土木在线有色金属矿山监理规范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土木在线文档论文资料库精心选择与有色金属矿山监理规范相关的资料分享,土木在线为国内专业的土木工程垂直站点,聚集了1700万土木工程师在线交流,土木在线伴你成长,更多有色金属矿山监理规范相关资料请访问土木https://www.co188.com/jh/a128678.html
18.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招标项目[招标公告]中色股份印尼阿曼铜选矿厂扩建项目工程技术服务采购(二次)招标公告2024-08-22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公示平台介绍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招标投标法》基本原则,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将招标预告、招标公告、变更公告、中标结果等信息都要公开,使每个投标http://chance.bidchance.com/company-404320-gongg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