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火花塞的间隙因车型不同而不同,具体的可以参照保养手册。一般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为0.7~0.9mm,火花塞的电极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发动机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电极间隙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或更换火花塞,一般好的火花塞,比如极燃铱金火花塞和日本、美国进口的火花塞,间隙是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
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因车型车种的不同而异,可以从汽车使用手册中查到。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一般可按0.6~1.2mm调整。火花塞间隙不当,可用一个尖嘴钳夹住旁电极根部,服一个尖嘴钳弯折旁电极端部来调整。狁许直接敲打旁电极调整,否则会使旁电极受到损伤,若安装后掉落到气缸内,划伤气缸壁。若火花塞偏曲或电极烧蚀成圆形,则须更换新的火花塞。
火花塞间隙调理好之后,侧电极与中央电板应略成直角,如过度偏曲或电极烧蚀圆形,则该火花塞不能再使用,应更换新火花塞。
从上面我们知道一般火花塞火间隙为0.6-1.2mm,根据搭配的不同发动机火花塞间隙会有所不同。
0.8、1.0、1.1三种间隙,差别不是很大,理论上间隙越大的火花塞点火时产生的电弧越长,越容易点燃气缸内的气体,但所需要的点火电压也就越大。
火花塞电极间的间隙对火花塞的工作有很大影响,间隙过小,则火花微弱,并且容易因产生积碳而漏电;间隙过大,所需击穿电压增高,发动机不易启动,且在高速时容易发生“缺火”现象,故火花塞间隙应适当,一般蓄电池点火系统使用的火花塞间隙为0.7~0.8mm,个别火花塞间隙可达1.0mm以上。
用镍基合金电极的普通火花塞已越来越不适应大功率、高转速、压缩比的现代发动机的需要。为了使火花塞具有更高的点火性能和使用寿命,人们开始瞄准贵金属(铂、铱、钇等),将其用于电极并相应改进发火端的结构。贵金属具有极高的熔点,铂金熔点2042K、铱金2716K。加进某阮素(如铑、钯)后,具有极高的抗化学腐蚀的能力。将其制成细电极(直径0.2mm),直接烧结于绝缘体发火端中,或以直径为0.4~0.8mm的圆片用激光焊接于中心电极前端和侧电极的工作面。这种电极具有强烈的尖端放电效应,在电压相对较低时也能点火,其耿花间隙可加大至1.1~1.5mm。
火花塞间隙是否适当,对其“效能”的发挥影响很大,火花塞在制造时已将间隙调整到最佳位置,不正确的间隙可能对火花塞的机能和发动机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电极间隙过大,会使电弧长度变大,但能量减弱,从而会造成气缸失火;相反电极间隙过小,会使电弧能量增大,但由于火焰核离电极较近,消焰作用明显,使得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
1.点火不良,需要更高的脉冲点火电压。
2.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熄火现象。
3.在点伙不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燃油燃烧不充分,从而导致油耗增高。
如果发现火花塞出现间隙过大的现象,要及时更换火花塞,一般情况下好的火花塞可以帮助提升动力和节省油耗。
2.噪音大、尾气重。
3.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
点火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首先解释点火的过程。从火花塞放电到火焰燃烧并不是肉眼看见的一下就烧起来,一次成功的点火必须经过这三个时期:
1.火点:电弧击穿混合气并引燃,形成一个微小的火点,这个火点可以形成在从正极到负极间经过电弧的任何位置上。这个时期叫点燃期。
2.火核:火点形成后会逐渐蔓延变成更大一点的火点,这时电弧已经消失,叫火核。这个时期叫扩散期。3.燃烧:火核的扩张引燃更多混合气形成火焰,这个时期也叫蔓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