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1危险化学品存在的状态对临界量的影响例1,一甲胺属于易燃气体,临界量为5吨;一甲胺水溶液属于高度易燃液体,临界量为1000吨。不同的存在状态,临界量相差200倍。所以,仅此一项,稍有疏忽,就会对整个企业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造成误判。例2,有毒气体氨,其临界量为10吨,但氨水则属于碱性腐蚀品,不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之列,如不仔细分析和推敲很容易出现差错。例3,氯化氢、氟化氢和三氧化硫属于辨识的物质,而对应的盐酸、氢氟酸和硫酸则不属于辨识的物质。例4,含量大于90%的甲醛,根据表1临界量为5吨。含量为37%的甲醛水溶液危险性类别为3,次要危险性为8,闪点50e,根据表2其临界量则为5000吨。

1.3危险化学品包装类别对临界量的影响影响临界量确定的另一个因素是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类别,以过氧化氢水溶液为例说明如下。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时,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危险性类别不影响其临界量的确定,因为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危险性类别和项别都为第5.1项氧化性物质,次要危险性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但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包装类别不同,临界量存在差异。含量高于20%但低于6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包装类别为II类,临界量为200吨;含量高于6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包装类别为I类,临界量则为50吨。

2结语

二、整治重点

(二)重点路段。国、省、县道主干线路和主要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线路。

三、工作措施

(一)迅速组织排查摸底。6月8日前,以大队为单位,对本县(市、区)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车辆、驾驶人等基本情况重新登记,完善“交警队信息平台”中“重点单位和车辆”信息。准确掌握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化学品的运输路线、目的地等情况,要对剧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的进货和销货的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核实并建立档案资料,以达到百分百的办证率。认真分析今年以来发生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情况,对已达报废标准或逾期未检验的运输车辆及时核发整改通知,发现和掌握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二)集中进行安全教育。6月15日前,对取得驾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资格的驾驶人集中进行一次以危险化学品运输装载、行驶速度和发生事故后处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通报全国各地发生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案例,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三)全面开展安全检验。7月1日前,会同交通、安监、质检部门,对辖区所有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全面展开安全检验,重点检查车辆安全技术情况,以及罐体后部、两侧是否喷涂和悬挂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化学品警告标志,罐体安装是否牢固。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一律停业整顿,切实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四)深入排查禁运线路。对辖区内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线路重新进行一次认真排查,不符合运输条件的线路,不得审批运输剧毒化学品。对辖区内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道路及区域,要向社会公告,及时设置明显标志。

(六)强化路面管控力度。通过对辖区危险化学品运输情况的分析研究,抓住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单位和重点车辆,科学调配警力,加强对禁行区域、临水路段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销售和仓储企业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托公路卡口、交通安全服务站、公路收费站、以及固定和流动测速点,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检查。奥运会期间,要加大对到北京和往来有奥运赛事城市的长途运输车辆的重点检查,严防非法运输的危险化学品进入奥运赛事举办城市。

(八)及时通报违法信息。将安全措施不落实、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专业单位,多次交通违法行为被处罚的驾驶人等情况,及时通报给安监、交通等部门,建议采取暂时取消其从业资格、暂停上路运输等措施,提醒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驾驶人注意行车安全。支队将定期公布全市查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详细情况。

四、工作要求

(二)注重部门协作。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整治情况,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同安监、交通、质监、医疗、环保、治安、消防等部门的协作,及时通报整治信息、违法车辆信息,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救援机制,确保一旦发生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道路交通管制,落实现场处置措施,及时、有效地组织施救,减少事故危害。各县(市、区)的应急处理预案和救援机制修订好后,应于6月1日报支队秩序科。

(三)加大执法力度。发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格处罚;发现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行为,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处罚;无资质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车辆,要及时通报并移交交通部门依法处理。

事故盘点:危化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查阅过往新闻,我国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并不少见,在天津化学危险品爆炸之前的几个月内就发生了多起。2015年8月5日,江苏省常州市一化工厂爆炸,两个甲苯类储罐爆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7月16日,山东省日照市一家石化公司的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着火爆炸,造成2名消防员受伤,罐区周边1千米范围内的居民房屋门窗被震坏;6月2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家化工公司发生氢气泄漏造成闪爆,致使3人死亡,6人受伤;6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一家化工公司多乙二醇丁醚装置发生爆炸,1名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和3名参与救援的工人有轻度灼伤;5月29日,辽宁省沈阳市一家石材辅料厂发生过氧化苯甲酰爆炸,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并非只是在我国发生,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每年都会发生若干起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2013年4月1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某小镇的韦斯特化工厂发生惨烈的大爆炸,造成14人死亡,60人失踪,约200人受伤;2001年9月21日,法国西南部工业城市图卢兹化工厂发生强烈爆炸,工厂被炸出一个50多米宽15米深的大坑,两座厂房大楼夷为平地,事故造成31人死亡和2500人受伤;1974年6月1日,英国弗利克斯伯勒镇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8名工人死亡,工厂周围的设施遭受了极大破坏。

“毒”品细数:危化品杀伤力令人胆寒

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我国已生产和上市销售的现有化学品大约有4.5万种,其中约有3700种属于危险化学品,有300多种属于剧毒化学品。

在安全事故中,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汽油、液化气、天然气、液氨、氯气等。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是汽油、液化气、天然气等,这些物质的特点是易燃、易爆,因此我们乘坐火车、飞机、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时都严禁携带这些危险物质。液氨、氯气是化工生产中容易泄漏的化学物质,液氨的特性也是易燃、易爆,而氯气则是一种可怕的毒气。它在一战中首次被德军应用于战争,这种致命的黄绿色气体令数以百计的士兵在口吐鲜血和绿色泡沫后死去。

既然氰化钠那么毒,为何政府不禁用这种物质呢?这是因为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许多化工生产必须要用到它。比如,金矿常用氰化钠溶液来炼金。虽然氰化钠毒性巨大,但是泄漏之后处理起来并不难,因为它比较容易氧化,可以用双氧水、次氯酸盐等氧化剂将其氧化分解成低毒或无毒物质。氰化钠在酸液中容易变成易挥发的氢氰酸,这种酸可以被空气氧化为无毒和低毒物质。

措施选择:危化品事故的应对方案

由于不少危险化学品遇水会爆燃或爆炸,因此处理危险化学品火灾时一定要十分谨慎,根据不同的化学品的性质制定不同的灭火方案。大多数易燃、可燃液体都能用泡沫扑救,其中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则应用抗溶性泡沫;可燃气体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剂扑救;一般性有毒气体、酸碱液可用喷雾或开花水流稀释;遇火燃烧的物质及金属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也不能用二氧化碳、卤代烷等灭火剂,宜用干粉、沙土、石棉布等覆盖扑救;轻金属火灾可采用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剂。

如何应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突发事故?

1.危化品污染篇

(2)可根据空气中是否有异味、小鸟是否大量非正常死亡等异常现象,再通过了解周边有关化工厂、化学品仓库、交通线路上是否出现事故,快速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品污染,然后报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根据化学事故危害通过呼吸道吸入或从口中摄入的危害特点,应注意做好呼吸道防护和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

(5)当生活区域上风方向化学事故扩散的毒气影响时,首先应立即就地取材,戴上家中自备的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及游泳眼镜,也可用家中的毛巾、衣物沾湿水后捂住口鼻,然后快速离开住所。

(7)撤离出毒气污染区后的居民,如果发现皮肤、眼睛中毒,可用干净的清水冲洗。

(8)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可用净水漱口,喝一些干净的水,并及时向医务人员寻求治疗。

2危化品爆炸篇

(1)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方向卧倒,脸部朝下,头放低,在有水沟地方最好侧卧在水沟里边。如在室内可就近躲避在结实的桌椅下。

(2)躲避爆炸冲击时要张开嘴巴,避免爆炸所产生强大冲击波击穿耳膜,引发永久性耳聋。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体系;化学

近年来,因化学因素导致的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不断递增,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发生在2015年的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案,共发现遇难者165人,住院治疗233人,累计出院565人。高校等重点实验室火灾化学品爆炸事故也不断攀升,2015年12月清华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一名实验人员死亡;同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发生储气瓶爆炸事故,导致一名研究生死亡,4人受伤;成都一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大楼发生火灾,继而引发连环爆炸,至少有4间实验室被烧毁。根据有关资料总结目前实验室常见的事故对象包括危险试剂、危险作业处置不当、事故灾害处置不当等。在这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试剂是乙醚、四氢呋喃、过氧化物、金属有机试剂、金属粉末、黄磷、二硫化碳、汽油、有机溶剂、硝化物、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在涉及高温高压、明火、蒸馏等操作时都易发生事故。

表一GB/T27476.5与GB/T27025体系要素对比表

一、实验室安全体系化学因素分析

不同类的危险化学品混合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化学品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利后果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时,一般认为这些化学品彼此不相容。不相容化学品混合后,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主要包括:大量放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产生有毒气体;产生易燃气体。此外,危险化学品也可能与包装容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彼此不相容,从而会降低包装的强度甚至使得包装破损,导致内容物泄露,发生事故。如某些对金属具有腐蚀性的物质装在了普通钢桶内,就会腐蚀钢桶,极易造成泄露。

二、化学实验室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实验室应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应以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工作区域内烟雾及粉尘的产生,减少潜在的事故的发生为原则。可采用大量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化学品使用风险,这些控制措施适宜合适、并与所使用的化学品及其处理方法相适应。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如下几种:一、风险的消除或替代,如使用不同的过程或使用不同的化学品;二、技术控制,如隔离或通风;三、管理控制或编制并执行处理程序;四、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是效果最小的控制措施,但仍应注重护目镜和实验室服装等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因为这是最普遍的二次控制措施。在使用这些控制措施时,应注意适当的规定以保证这些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

四、化学实验室危险源辨识

化学实验室危险物品的识别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物质特性可以从危险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获得,进行危险品的危险、有害性识别与分

析时,危险品根据国家标准可分为九类;对于工艺检测过程以及设备或装置进行危险源识别,要看其是否满足检测的需要,是否由专业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特种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及使用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或许可证。是否具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特性、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条件、触发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与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有询问交流、现场观察、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法、风险矩阵法、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FTA)。

五、化学实验室危险源控制

危险源控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控制、人为控制和管理控制。一、技术控制:就是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有消除、替代、隔离、通风、防护、监控等。二、人行为控制,即控制认为失误,减少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控、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无知,粗心大意,遗忘,厌烦,懒散,疲劳,紧张,忙碌,工作没有秩序,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用品失效。三、管理控制,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则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等。

六、总结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和控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实验室应有效识别化学危险因素,对其采取必要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实现动态更新,使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锡建,徐菁利,唐博合金,燕方龙,肖稳发.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05)

[2]王杰,刘晓鸿.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与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3)

[3]杨雅新,田涛,杨军,刚健,高东奎,刘永虎,任浩杰,苏显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13)

[4]阿克木色孜地汗.高校化学实验室污染控治及安全管理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6)

[5]李吉海.如何做好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J].化工管理.2014(24)

关键词:危险化工工艺风险评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9文献标识码:A

一、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根据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的客观状况、系统性能、动态特征、稳定状态、可控制程度等进行科学的导向,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结构。

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等级的划分要求能够客观的反映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等级划分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各个等级都能反映出等级指标中的模式特点,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设计。

1.评估指标体系等级的划分要求能够客观的反映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等级划分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各个等级都能反映出等级指标中的模式特点,层次分明,突出等级特点。

2.在设计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指标体系结构中,要突出等级的代表性,避免各等级之间的影响和连带。

3.指标体系等级划分运用科学的定性、定量方式,将等级评估过程转换为定量赋值计算过程,如遇到难以赋值和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将其分类。

4.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实际可行性与可操控的前提下,对于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尽可能的选择可定量获取数据的方式。

二、危险化工工艺概述

1、化工工艺的危险性

化工工艺是指通过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等化学生产方法,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这些过程通常需要相应的操作条件要求,并需使用特定的仪器和设备,使材料发生物理学上或化学上的变化,而危险化工工艺就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中毒、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工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将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通过相应设备使其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其工艺普遍具有连续性强、操作复杂的特点,原料、产品中包含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腐蚀性的物质,且反应多是在高温、深冷、高压等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反应装置的运行、检修、运输、安装等环节也普遍存在危险性。

2、化工艺危险源的具体分析

1)危险化学品。国务院颁发的危险货物品名表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与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及自燃固体、氧化物及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等几大类。可以说,这些化学品在石化生产中都有所涉及,其中一些还是重点石化工业的主要原料与产品。以其中的主要危险气体而言,最为常见的就包括液化石油气、氢气、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等,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从油气田或石油炼制中获得的碳氢化合物,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或燃料使用,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并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且极易受热膨胀,在大量被吸入人体后,还会导致窒息中毒等问题;氢气作为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生产中需加入氢气通过去硫和氢化裂解来提炼原油,但气体具有无色无味、燃烧火焰透明等特性,因此发生泄漏时,通常很难被察觉,一旦液氢外泄至空气中,就有可能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爆炸事故;而其他常见的氨气、硫化氢气体等,也各具可燃性、腐蚀性等危险,必须妥善管理,加强预防控制。

三、重视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1、危险源辨识

应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对其工艺中各物质与装置的固有危险性、危险物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方式、反应放热与腐蚀性等多个项目分等级赋值并进行累计计算,所得的危险程度再结合其风险指标、危害程度及后果、控制方案等建立完备的资料数据库。以危险物质容量为例,该指标是针对工艺装置中各种反应物的含量,参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或《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等标准进行分级,含量的计算应以反应物的反应形态为标准,有触媒的反应还应去掉触媒层所在的空间。在计算机的自动识别和控制程序设计中,还应完善系统中的查询、保存、修改等功能。

2、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研究

1)通过建立危险性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化工工艺的工艺参数进行固有危险性划分,再根据安全生产中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管理措施进行危险评定,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2)危险性化工工艺的固有危险性可以通过建立定量赋值计算方程,采用计算的方式进行评估,这样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与准确。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发事故的风险定性的方式进行分类,综合化工工艺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建立执行标准,将石化企业化工工艺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3、科学进行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估

化工工艺设施在化学反应处理阶段中,还会呈现出偏离健康运转状况问题,进而导致超温超压的危机现象。为此,在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估阶段中,应注重选择优质的压力管控装置,并做好各类排泄阀门、防爆安全板、通风连接管路、安全阀门的评估判断,做好关键环节的维护保养。同时应评估各类稳定装置,例如紧急操控设施、冷却系统有否会对化工生产工艺产生危险影响,具体的等级标准。就化工生产中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应采用全自动智能管控体系,也可引入程序控制系统。当产生爆炸以及安全火灾等危机事故,则可有效的预防安全隐患的不良蔓延与扩充。另外应全面考量管理维护的可靠性,各类设施管路均应配设必要的阀门装置,令其同检修部件可有效断开,确保操作员工自身安全性。另外还应考量进行安全救援系统设备的科学配设,例如布设洗眼区域以及安全淋雨系统设施等。

4、其他管理内容

其他管理内容包括方案设计与评估、数据管理、预算管理等。要确保安全辨识与评价的可靠、实用,必须对包括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在内的危险辨识及控制、工艺路线的科学性、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工程进度计划等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而针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数据库应具有运行稳定、更新快、可扩充的性能,预算管理则应根据实际风险特点,合理配置安防费用,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结束语:针对化工工艺技术特征、生产危险性进行必要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估尤为重要。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明确化工生产安全状况,掌握危险管控点,方能提升管理效益,营造安全可靠的化工生产与工艺应用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来军,吴萍,许科.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7).

关键词:废弃化学品;回收;处置;长效机制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化学实验室在进行科学实验和教学过程中每天都会有各类化学污染物产生。化学污染物不同于普通废物,在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和大气之前要先经过无害化处理。实验室化学污染物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特殊污染源,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处理[1]。同时,实验室因年久不能继续使用的废弃化学品成为另一个棘手的安全隐患。废弃化学品既不能继续使用又不能随意丢弃,多数实验室常年摆放在试剂柜里,不但占用空间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室化学污染物主要分为废液和废弃固体化学试剂,两者的存放和处置方式有所不同。目前,废弃化学试剂的处置成本居高不下,有些甚至高出生产成本许多倍。因此,探索废弃化学试剂处置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3]。

1实验室废液的分类收集

很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里准备了废液缸或废液桶,用来收集和存放实验废液,但是收集的化学废液多数没有严格的分类存放。分类收集有利于废液的后续无害化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一般分为三类,即易燃有机废液、难燃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三者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不同,因此需要将它们分类收集存放。易燃有机废液包括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其它液态有机化合物,例如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乙腈等;难燃有机废液主要是含有卤素的有机废液,例如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等。易燃有机废液主要通过充分燃烧进行处理[4],而含有卤素的有机废液不能燃烧或不能完全燃烧,高温下可以生成有毒的气体,造成二次污染。无机废液通常是各种无机盐的混合水溶液,含有大量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危害较大的成分是重金属离子和有毒酸根离子。

2废弃化学试剂的安全存放

2.1归类存放避免混合

废弃化学试剂在最终无害化处置之前应该分类清理并安全存放[5]。废弃化学试剂因为混装、混存和年代久远等因素,可能使部分化学品包装破裂而泄露或外露,各种化学品相互沾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成分更加复杂、毒性和危险性更高的高危不明化学品。可以把具有相容性的化学试剂作为同一类别废物,首先要检查包装是否破损,然后装箱并在箱体明显处注明所装废物信息。另外,还要注意氧化剂与还原剂必须隔离存放,二者混存有爆炸危险,如果混合存放则仓库就如同火药库。实验室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见表1。

2.2避光、避免高温存放

光能和热能是化学反应进行的重要外部条件。有些化学试剂在光照下会发生分解或爆炸等反应,有时会伴随着有毒气体的释放,对人员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废弃化学品避光存放非常必要。高温会使化学试剂更加不稳定,试剂在分解过程中如果产生气体就容易发生爆炸。另外,在较高的室温下如果试剂的包装破损,试剂就会以更高的速率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存放废弃化学试剂的仓库应避免强光和高温。

2.3仓库的通风和防火

化学试剂仓库一旦有个别试剂发生火灾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2015年天津港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存放废弃化学试剂的仓库必须提供足够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防止可燃气体或有害气体的积聚。可燃气体可以由液态化学试剂缓慢挥发产生,也可能由存放的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及时通风能够使可燃气体浓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此外,废弃化学试剂即使分类存放在条件良好的仓库内(避光、适宜温度、通风),也不可能完全排除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废弃化学试剂仓库还应当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3溯源回收处置长效机制

[1]张翠粉,徐苏娟.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危害及处理[J].污染防治技术,2007,20(3):71–72.

[2]朱丽华徐锋.我国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3):40–42.

[3]张绚爱.高校毒性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3,16(6):190–192.

[4]赵石楠,消防燃烧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处置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8:242–243.

【关键词】实验室;易燃易爆物质;有毒物质;中毒;救治;预防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其固有的危险特性也给人类社会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环境监测实验室涉及的样品极为广泛,所用分析方法和手段也很庞杂既有无机检测也有有机污染物分析,工作中时时都要接触水,火,电,各种有机与无机化学试剂,以及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因此,实验室和分析人员的安全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化验人员来说,了解自己所接触的物质是否易燃易爆,是否有毒,并掌握安全操作方法、掌握有毒物质中毒途径与特征,以及救治和预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易燃易爆物品

(一)定义

(2)强氧化剂强氧化剂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3)自燃物品凡不需外界火源的作用,因受空气氧化或环境温、湿度影响而发热达到自然点引起燃烧的物品为自燃物品。

(4)遇水燃烧物品遇水或空气中的水分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

(5)易燃固体凡燃点较低,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某些物质(如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剧烈燃烧的固体物质即为易燃固体。

(6)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容易燃烧的液态物质。

(二)常见易燃易爆混合物(见表1)

(三)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1、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

2、严禁在火焰、电热器具或其他热源附近防止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3、及时关闭加热器具,如酒精灯、喷灯和电炉等。灼热物品不得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4、蒸发、蒸馏或回流易燃易爆物品时,分析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应按沸点高低分别使用水浴、砂浴或油浴加热,并应注意室内通风以免蒸汽浓度过高。

5、倾注或使用易燃易爆品时,附近不得有明火,不慎将易燃易爆品倾倒在试验台或地面上时应立即断开附近的加热源,用毛巾、抹布将液体吸干,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6、不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储存爆炸物品,以免启闭玻塞时因摩擦引起爆炸。

7、分析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实验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在未了解实验反应前,试料用量应从最小量开始。对有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和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8、不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物质,严禁使用无标签试剂。

9、使用和操作易燃易爆物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10、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如卤氮化合物可加氯销毁;乙炔化合物可用硫化铵分解;过氧化物可用还原法销毁。

二、化学毒物

对化学毒物作一下定义。凡以较小剂量作用于机体,能使细胞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变化而引起机体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使之受到暂时性或永久性损害,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的化学物质均为化学毒物。

(二)中毒途径与特征,以及救治方法

化验人员了解毒物性质,侵入途径,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可以减少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一旦发生中毒事故时,能争分夺秒地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力求在毒物被身体吸收之前实现抢救,使毒物对人体的损伤减至最小。表2列出了常见化学毒物的侵入途径及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

(三)中毒的预防

1、进行有毒物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操作并保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

2、室内散逸大量有毒气体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加强换气,室内不应滞留未佩带防护衣帽的人员。

3、检查物品的气味时,只能拂气轻嗅,不得向容器口上猛吸。

4、有机溶剂多属有毒物品,只要实验允许,应尽力选用毒性弱的溶剂。

5、极力避免手与有毒试剂直接接触,实验后进食前,必须充分洗手,要用凉水洗涤。

6、沾有毒物的器皿和物件,用后应立即洗净。

7、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吸烟,不准用实验室器皿做饮食用具。

8、装有煤气管道的实验室,应注意经常检查管道和开关的严密性。入室工作应先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9、使用能经皮肤和粘膜入体的有毒物质或某些脂溶性毒物时,应戴橡皮手套,穿长袖衣衫。

10、不准随意倾倒有毒物品及有毒废液。

三、结语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经常保持警惕,消灭各种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及时妥善的处理所放生和发现各种意外事故,熟知各项规章的内容和要求,并能使用所备的各种安全消防器材,做到常备不懈,把损害降到最小程度。

[1]刘珍.化验员读本[M].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

[2]俞志明.化学危险品实用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3]夏玉宇.化验员实用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

在化工企业中,往往会存在很多危险化学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化工企业工作人员通常会忽略对危化品的管理,不了解众多危化品的特殊性,因而导致化工材料发生质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安全隐患增加。因此,化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危化品的使用与保存制度与标准,加大对不安全使用化工品的员工的惩治力度;对于员工来说,更应该树立安全意识,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从使用到保存储备化工品都要做到熟知,最终达到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不完善

1.2化工企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环节较少

1.3监管部门责任缺乏明确性,没能形成监督合力

2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策略

2.1提高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提高化工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化工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时刻秉承着安全生产理念,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充分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化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节约型运输工作的开展

2.3在化工企业危化品生产中建立鲜明层级的监管体系

在化工企业进行危化品生产时,要建立严格鲜明的监督体系。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企业要设立监督部门,对危化品生产使用切实做到有效的监督;其次,政府也应该切实做到宏观调控,创新危化品管理方式以及理念,特别注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设立专门的危化品监督部门,对危化品生产质量和标准做出较高且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不同层级的监管部门都要对化工企业的生产、使用、运输以及存储等方各个面进行全面监督,熟知危化品的特性,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危化品的安全使用与生产。为了提高危化品生产的安全性,确保员工以及企业的生命安全与经济利益,必须要建立鲜明的层级监管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近年来对危化品的管理方式上,安全管理仍然是主要的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具备较大的方便性,同时也具备较为灵活的特点。但是由于道路管理工作需要面对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危化品在管理的环节中所面对的危险性将更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正确认识危化品管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探索安全的管理方式对促进社会的公共安全发展以及实现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佳欣.关于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及应对方法[J].新华网,2014-08-14:31-32.

[关键词]应急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特征

突发性污染事故具有不同于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发生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都是突然发生,处理起来比较复杂,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长期的影响;一旦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消除起来极其困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居住生活环境和动植物都会构成较长期的影响。而突发性环境污染问题的及时、高效的进行检测优势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一、常见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特征

1.1形式的多样,大部分由其它事故衍生

常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包括:交通事故中化学品泄漏、企业安全事故引发的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船舶溢油事故、生活中不规范操作引发的环境污染恐慌、饮用水源被污染等,涉及运输、安全生产、投排漏排等多种环节。就同环境污染事故来说,其污染也可能是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造成水体、空气、土壤多项甚至同时污染。另外,环境污染也可能发生在事故处理阶段,例如扑救火灾的消防水来不及收集,携带污染物进入自然水体。

1.2事故发生的偶然性、意外性

一般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运输的环节,涉及到的单位和个人均作有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防。一个事故需要几个、十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才会发生,而且,假如每,则一个事故发生的几率就是几千分之一,值得担忧的是:有可能这几个、十几个条件平时就只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就等着这一个条件的1%概率,千万分之一的事故发生概率就这样轻易地发生了,而对于地概率事件的准备又不足,很容易危害扩大化。

1.3危害的严重性

一般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都在环境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下,经过企业自带的污染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对环境的、对下游处理设施的冲击较小,一般不会对人员造成严重影响;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则会无法预见地向环境、对下游处理设施、周围人群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考验的是环境容纳能力、下游处理设施的抗冲击负荷和人体对污染物的抗受能力,这种考验往往代价巨大。即便是轻微的、危害较小的污染,如果影响范围大,未及时澄清而引起社会恐慌的话,也会造成严重的责任事故。

1.4污染物处理处置困难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释放的污染物可能是化工中间体或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污染物可能会长期滞留,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还可能发生迁移、衍生其他污染、形成跨界污染、造成人员伤亡或者污染饮用时水源等更为严重的事件。

二、基层监测站的应急监测

2.1做好应急监测预案

应急监测预案应结合基层监测站的实际能力,避免内容健全却不合实际,一旦追溯责任事故,应急监测人员的实际行动与应急监测预案不一致将会追究责任。这就要对自身能力有客观的了解和对事故影响范围有较快速的判断,以确定是否请求提高环境应急相应等级。

2.2做好应急监测值班

2.3做好应急监测的设备保证

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应急监测任务是一项长期的、严谨的工作。平时积极做好应急监测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对应急监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单独存放,专人保管,定期保养。每年由技术监督部门做一次仪器鉴定,以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

2.4做好监测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应急监测工作中严格执行规范的质量保证实施办法。不能因为速度而忽视质量,也不因为要求质量而不求速度。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详细记录。实战是最好的导师,在应急监测任务完结后,参加人员汇集工作日志,比对国标的应监测技术规范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工作程序。

2.5做好应急监测中的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分为人身和技术两方面,人身方面,要听从应急总指挥的指令和确定保护器具的携戴;技术方面,要熟悉应急预案、监测规范,明确权责范围,做详细的工作日志,使得应急中的每一步都是有据可查的,合乎规范的。

三、应急监测技术

3.1感官检测法

所谓感官检测法是根据各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气味、颜色、存在状态等物理化学特性,通过用口、眼、鼻、皮肤等感知被检物质的存在。如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氰化物具有杏仁味,二氧化硫具有特殊刺激味,二氧化氮是棕红色气体,光气有干草味,等等,通过观察颜色,闻气味可以感知到污染物的存在。但这个方法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仅可作为权宜之计。

3.2植物和动物检测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污染物会对植物表皮或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利用动物对污染物质的嗅觉和敏感性来检测污染物质的存在。例如光化学烟雾可使叶子背面变成银白色、古铜色,正面出现一道横贯全叶的坏死带;若叶片被HF污染,在叶子尖端和边缘会出现坏死带并出现逐渐向内发展的趋势。警察依靠警犬寻找是否存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等。

3.3试应急监测车

四、加强应急监测的能力建设的方向

4.1加强快速反应能力

快速地得到监测数据有助于了解污染事态,确定应对方式,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对污染要有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快速准确检测判断。

4.2加强应急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通过学习培训,使每位应急监测人员业务素质、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写水平都稳步提高。虽然经验的积累有赖于实践,但认真地总结会每次都所得良多。

4.3做好后续处置问题

事故发生的后期,事故发展态势基本控制后,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慢慢缩小监测范围,变更监测点位,以确保不会发生二次事故。其次,还应在数据系统中输入最新的事故信息,并完成事故监测报告。

4.4升级应急监测工作中的硬件设备

至于,更高层环境监测机构的分析方法的开发方向上的进展,相对于种类繁多的危险化学品,即便是对环境监测总站来说也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1]刘耀龙,陈振楼等.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12:116-120+144.

【关键词】化工工艺;安全问题;防控措施

前言:作为一个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以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工作一直是化工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于应用在化工生产中的物品,危险等级被划分为五个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物品在生产使用、储存、物理性质、易燃易爆的程度所进行的划分,不同等级的物品存放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进行化工工艺设计的时候,物品的危险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决定着设备、仪表和操作方式的选择,因此,了解和掌握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问题以及对策,做好安全的控制工作,对于化工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化工工艺设计概念和特点

能使失控现象发生。

三、做好化工工艺设计安全危险识别与控制的办法

1、化工工程设计中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

电气安全问题是化工工程得以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主要指防爆问题,因此电气设备的合理设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合理控制点燃源,在进行电气设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中可能成为点燃源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控制;②合理控制释放源,电气设备设计应以设备的长期正常运转为目标,尽可能少的产生易燃易爆混合物;③合理控制爆炸浓度,对爆炸浓度进行监控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对电气设备的类型加以考虑,根据化工生产场所的危险区域来匹配电气设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且不可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

2.化工工艺设计危险因素的控制

3..危险化工工艺

在当前的化工工艺中,还有一类是需要在实际实验中必须要重视的,那就是危险化工工艺。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极度敏感,或者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相互作用的,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出现一点细微的差别便极易引起工作人员收到上海。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火灾爆炸等,甚至还有一部分实验会留下后遗症。例如一些有毒气体的泄漏之后,它是隐形存在的,这样便会潜藏在人体体内,类似一颗定时炸弹。因此,在实际中必须要加强对这些物质的重视。

4.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明确了危险工艺中工艺特点、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和推荐的控制方案要求,指导了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设计要求,对提升化工生产装置本质安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THE END
1.很多种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的物品有很多种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的物品有()。 A.带“釉上彩”的瓷器 B.锡壶 C.用废旧铝制品改制的餐具 D.不锈钢锅 E.银碗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多项选择题 为使面食中的营养少受损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452846.html
2.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题内容B、油温过高使油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容易使被煎炸食物的口感不好 D、以上说法均正确 7、七八分熟的涮羊肉不宜吃的原因是( B ) A、易感染上旋毛虫病 B、易引起食物中毒 C、不易被人体消化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汤圆变红后不能食用的原因是( C ) https://rx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7331
3.很多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哪中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回收的铝制品因其内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国家规定不允许使用回收的铝制品做餐具,此外,回收的https://wenwen.soso.com/z/q654213280.htm
4.很多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很多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 中毒:( )A.带“釉上彩”的瓷器B.锡壶C.用废旧铝制品改制的餐具D.以上几种都易引起中毒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88512add731b4a17a6145ede44f61399.html?fm=bd2bc0996c9983085424ff3b740384fd33
5.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参考题(1)47、很多种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 ) A.带“釉上彩”的瓷器 B.锡壶 C.用废旧铝制品改制的餐具 D.以上几种都易引起中毒 48、镀锌白铁皮桶装酸性饮料易引起何种食物中毒? A、铅中毒 B、锌中毒 C、汞中毒 D、铜中毒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14/09/7953393_236023231.shtml
6.食品安全知识资料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食品安全常识→MAIGOO知识1、食品安全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基本要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 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6451.html
7.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题目】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 A、带“釉上彩”的瓷器 B、锡壶 C、用废旧铝制品改制的餐具 D、竹筷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29445443.html
8.[渝粤教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参考资料7、【多选题】10、以下哪些不安全行为会引发“破窗效应”? A、闯红灯 B、乱扔垃圾 C、酒驾 D、以上都不是 参考资料【 】 8、【多选题】11、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安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B、安全的文化性,是安全文化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3606825
9.杨凌示范区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93.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 ) A、带“釉上彩”的瓷器 B、锡壶 C、用废旧铝制品改制的餐具 D、竹筷 94.不新鲜蟹类具有下列特征( )。 A、背面发白或微黄 B、腹面变黑 C、蟹腿、蟹螯均松懈 D、提起有重实感 95.酸奶的益处是( )。 https://www.yangling.gov.cn/zwgk/zdlyxxgk/tzgg/1427953689657704450.html
10.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1、钳工所用工具必须齐全、完好、可靠,才能开始工作。禁止使用下列工具(ABC) A、有裂纹B、带毛刺C、手柄松动 2、工作时,葫芦的(ABC)装置必须保持完好 A、挂钩、B、销子、C、链条 3、钳工在工作途中突然断电,下列哪几项需要切断(ABC) A、电源B、气源C、油源 https://www.tzvcst.edu.cn/jd/detail/4616
11.2021年职业降达人知识竞赛8.长期接触下面哪种粉尘患有胸膜间皮瘤后可认定为工伤( ) A 水泥粉尘 B 煤尘 C 石墨粉尘 D 石棉粉尘 9.二氧化硅的种类及类型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哪一种致纤维化作用最强。 A 非结晶性二氧化硅 B 结合型二氧化硅 C 结晶型二氧化硅 D 游离型二氧化硅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性窒息性气体的是。 Ahttps://www.wjx.cn/vj/mzPCzrD.aspx
12.佛山市降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1活动期间参与佛山市健康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红包活动,通过成功关注【佛山健康教育】官方微信号并点击菜单栏【健康体检】-【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进入活动页面参与答题(以下有小编整理的所有答案),全部答对后再进行抽奖,均可有机会抽取到一份1-10元微信红包奖励,抽到红包的话是秒推的,红包非必中,也可多关注下放水消息。活https://www.dir28.com/53534.html
13.矿山安全知识问答电器开关及各种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矿灯、自救器、电缆、钢丝绳、炸药、雷管、导爆管、导爆索、导火索、起爆器、支护材料、防灭火材料等;安全监测系统、瓦斯检测仪器、测风仪表、氧气检测仪;各种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杂散电流测量仪、顶板压力监测仪器;安全帽、防尘面罩、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护鞋、救护设备及用品等。https://www.safehoo.com/item/12903_17.aspx
14.化学实验安全考试题库(精选6篇)静电在突然释放的时会对人体或设备造成损伤,以下哪种是防止静电事故的主要办法。 A.人体接触对静电敏感设备时提前释放自己身体中积累的电荷,例如带静电防护手环、使用静电防护毯 B.用电设备都良好接地 C.保证电路良好的绝缘 D.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梳理头发 (标准答案: A) 1217、静电的电量虽然不大,但其放电时产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2eo55mo.html
15.每日热点1122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当前,北京进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共同流行的态势。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了本市呼吸道传染病的最新情况。目前,本市新冠流行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发病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处于下降阶段。今年的流感流行期比往年有所提前,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492
16.2023年03月浙江政协杭州桐庐县委员会办公室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23年03月浙江政协杭州桐庐县委员会办公室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甄选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单选题(共385题) 1、试题材料以下两图为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基本情况: 下列年份中,存在不合格品企业数占国家监督抽查企业数的比例最大的年份是()。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10/62331300030052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