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曝四季度上涨潜力股 专家称大牛市已启

海口网9月29日消息市场对于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忧虑上升,大盘周二重回横盘震荡的整理形态。随着国庆长假临近,多空双方似乎都无心恋战,市场谨慎观望、走走看看的格局仍在延续。展望后市,长假期间外盘、资源品走势,以及国内房地产调控、三季度经济数据等诸多因素将令市场环境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A股目前将以谨慎观望的格局为主。

昨日消息面偏空,尽管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局部热点表现不错,但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整体依旧低迷,从而拖累指数重回震荡整理格局。两市大盘均呈现低开低走的弱势形态,不过总体表现平稳,多空双方均带有明显的“假日情节”,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市场。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611.35点,跌16.62点,跌幅0.63%;深证成指报11274.49点,跌135.32点,跌幅1.19%;沪深300指数报2880.91点,跌24.12点,跌幅0.83%。两市合计成交204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又有明显放大。

国庆将至,股市开始呈现出节日效应,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从盘面上看,权重股受政策面的制约难有起色,市场依旧围绕防通胀等局部题材炒作,有色金属、酿酒食品等行业板块因此表现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铝业、驰宏锌锗、中金黄金等蓝筹股加入到领涨队伍,对市场人气提供了较大的支撑。

目前来看,节前两市依然较难摆脱横盘震荡的走势,上涨和下跌都缺乏持续的推动力,个股出现大涨也会因为避险因素的存在而面临较大抛压。不过,市场的抛压虽然较大,但未见恐慌性的抛盘,而且市场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资金流向主线,这就是包括有色金属、酿酒食品等行业景气度较高且存在着一定行业题材催化剂的个股。

而大智慧超赢数据也显示,昨日两市大资金合计净流出19.7亿元,而酿酒食品、商业连锁、有色金属的资金净流入位居前三,且净流入量明显高于其他板块,显示抗通胀概念仍然是目前结构性行情的主线之一,而且资金的介入在中秋前后呈现出一定的持续性。

后市来看,有机构认为,目前随着长假的来临,市场整体氛围较为谨慎,短期市场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目前2600点附近支撑力度明显,大盘下跌空间有限,预计节前市场整体将维持震荡格局。

大牛市已经启动

周洛华

是的,通货膨胀威胁还没有完全消除,统计数据可能还会显示物价在进一步上冲;是的,我就是那个曾在《上海证券报》上九论通胀无牛市,并被大多数机构斥之为无知的作者;是的,我说的是股票,而不是房地产;没错,现在我认为一轮大牛市可能已经开始了,性急的读者读到这里可以放下这张报纸了,跳过下文并不会让你后悔。可以等到午休时再来读下面的内容。

从现在的情况看,形成大牛市的外部因素已经就位,而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大都估值合理。即便如此,大多数投资人仍保持着谨慎。这说明大牛市起步时期的内部条件也成熟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情况略有不同,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能比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大一些。从根本上来说,通胀压力是错误的生产者激励导致了企业不是从挖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去获利,而是从囤积土地和原材料出发来盈利。所以,要纠正这个错误的激励机制,就必须扭转“人民币购买力会不断下降”这一错误预期。而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这就为我们战胜通胀提供了条件。

我从来就反对用供求关系来衡量股市涨跌,坚持认为是股市涨跌决定股票供求,而不是股票供求决定了股市涨跌。所以,我不太关心公司业绩,也不太关心融资规模和大小非解禁的速度。当市场具有充足流动性时,根本不用担心这些筹码对市场的冲击。股票疯涨时,大小非都不愿意抛,还有人愿意溢价接盘小非手中的大量筹码;而当股票大跌时,无论多么不合理的低价,大小非们还是会无情地砸下来。

估计这一轮大牛市可能在投资人的谨慎心态中保持哆哆嗦嗦的走势,并将一直延续到重大趋势的拐点,造成这样一个拐点的重要事件可能包括:人口老龄化问题,通货膨胀重新加速,全球货币发行体系的重构等等。

看着欧元区的弱小国家被赤字逼上窘境,看着美联储不断投放流动性购买资产之后美国经济仍然不见起色,看着我国政府不断调控房地产却不见房价回落,我相信今天的世界仍然在探索一种全球化的货币发行新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获得贵金属或者其他自然资源的便利,包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当然也包括对各项资产合理估值的报价。或许就在这样的探索中,我们接受各种资产价格突发式的涨跌,直到建立新体系为止。

(作者系知名财经专栏作家)(中国证券网)

9月QDII基金“收红包”三季度发行升温

⊙中国证券网记者孙旭○编辑谢卫国

“意外”九月

以往9月、10月的海外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不过今年这个即将结束的9月却让投资于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喜出望外。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股市9月意外亮眼得益于不俗的就业数据和奥巴马政府的二次经济刺激政策。数据显示,截至上周,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已经连续第四周上涨,道琼斯指数9月份以来的涨幅超过8%,“有可能将创下1939年以来表现最佳的9月”。

发行回暖

不过也有出言谨慎者,“美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或许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市场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恢复疲软的担忧,”某研究海外市场的分析人士认为,“欧债危机还未结束,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依旧要打个问号,这些都对QDII基金今后的表现增加了不确定性。”

⊙中国证券网记者方俊○编辑朱绍勇

广发证券指出,近期市场调整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仍然存在,中期担忧明年需求不足以及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盈利情况不理想,短期担忧经济继续步入衰退且宏观流动性下降;其次,对政策调控的担忧,主要是房地产打压政策、单向升息、汇率政策;另外,11月份中小盘解禁的担忧;第四,纯粹技术面的担忧。

在此种背景之下,广发证券认为,当前大盘确实未形成大幅度上升的支持力。第一,经济转型的路径和可实施性仍未明朗;第二,远看明年企业成本上升是比较确定的事件,则企业盈利预期存在下降风险,关键的变量看需求,虽然我们对于财政政策可实施的空间充满信心,但是毕竟目前仍是不明朗的因素;第三,在新的投资链条未形成之前,房地产的走向近乎影响全局,但是房地产的政策和实际走向仍有待10月份成交量价数据的明朗;第四,流动性仍在恶化途中。

综上所述,广发证券建议短期配置可考虑:第一,价值洼地且增长有保障的类型,银行保险、汽车、白色家电;第二,成长空间大且业绩有保障的类型,电子元器件中的LED、触摸屏,软件,核电,西部能源,机械中的高端制造业和军工,农产品,化肥及零售。

居民消费强劲增长零售行业继续被看好

⊙中国证券网记者钱潇隽○编辑朱绍勇

尽管大盘持续盘整,但市场不乏热点,7月以来,商业连锁板块指数一路飙升,至昨日盘中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对于零售行业,多家券商近日纷纷发布报告指出,在工资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强劲的背景下,目前行业景气持续,估值还有提升空间。

从宏观层面看,1-8月份社会零售总额实现97492亿元,同比增长18.4%。8月社会零售总额12570亿元,同比增长18.2%。国信证券认为,8月增速回升是7月在传统谈季影响下造成小幅下降,金九银十消费行情的启动。高华证券最新的业内调研显示,消费保持强劲,主要的百货运营商7月份增长强劲,虽然8月份略有放缓,但9月份开局良好。虽然四季度比较基数更高,但目前为止尚没有看到零售企业环比放缓的迹象。

工资增长依然强劲是当前推动消费的主要因素。高华证券认为,虽然国内通胀率较高,但目前收入增幅大于通胀率涨幅。数据显示,尽管比较基数较高,8月份个人所得税收入仍增长25%,而7月份增长22%。而2009年8月份增长为13.2%,2009年7月份增长仅为8.7%。此外,房地产市场出现更多企稳迹象也有利于消费基本面表现稳健。

行业整体业绩增速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但各自行业业绩表现不一。国联证券分析指出,2010年上半年,零售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为25.87%,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历史高位水平;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达到33.19%。分子业态来看,业绩表现最优异的是家电连锁和珠宝首饰子行业,百货类上市公司次之,超市子行业业绩表现最不尽如人意,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只有16.44%和12.10%。

总体而言,零售业基本面向好,但持续上涨后,后市还有多大空间?券商研究机构认为,零售行业目前估值水平相对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

“节假效应”显现谨慎心态弥漫

⊙浙商证券吕小萍○编辑杨晓坤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加上三季度季末的吸储压力,市场内活跃资金显然减少,一方面可以寻求节假日期间的无风险固定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回避长假期间出现负面因素导致大盘下跌的风险。这两方面的考虑,结构性行情有所降温,资金有一定的外流迹象。

困扰市场走向的两个核心应归结为房产调控政策和通胀预期下的货币政策走向。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金九房产交易量大幅度增长无疑给4月份的房地产调控一个尴尬的答案。从近期房地产调控动向分析,已经从需求管理到房地产开发环节的调控,主要是收紧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和4月份简单切断需求有所不同,此次调控能否切中命门,还不得而知。如果正如市场传闻的房地产税政策试点开始运行,对市场可能带来新一轮冲击。而另一个话题,在通胀压力之下,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否跟进也是个疑问,农产品价格异动显然也是加重了市场的通胀预期。

政策的犹豫带来指数的犹豫在情理之中。证券市场永远是经济的温度计和风向标,预计近期出台重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这使得大盘选择方向失去了目标。从技术上来说,60日生死线已经略微企稳,上有半年线压制,没有较大的上冲动力还是很难进行方向性突破的。就这点来说,技术面和基本面尚处于夹缝期,近日仍将维持震荡。

当然,在继续看好新兴产业和消费的同时,还需要警惕结构性泡沫的清洗。虽然中小市值品种继续强势的神话仍在继续。然而近期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远远超过其他指数的现实,也在提示着投资者,假如创业板解禁股出来后的市场走势,表明产业资本对二级市场股价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恐怕目前一批同样高估状态的中小板股票也会受到波及,所以后市走势分化在所难免。事实上,从指数冲击2700点未果开始,投资者对中小市值品种的选择还是有所区分的:一批概念性的、题材性的股票调整幅度更大,而有业绩支撑的大消费概念、新兴产业模式之下的公司长牛走势依旧未改。

总而言之,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在有限的交易日内,灵活依据品种情况进行策略调整较为合理,一味强调持股或持币已经不合时宜。新兴、消费、抗通胀无论节前还是节后,依然是主题中的主题。(中国证券网)

四季度继续看好“老”三样

⊙中国证券网记者莫宁○编辑谢卫国

9月仅仅剩下两个交易日了,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已“无心恋战”,成交量萎缩是最好证明,多数基金公司也已将重心放在了四季度策略上,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大消费、新兴产业以及部分低估的传统板块,仍然最为吃香。

不过,东方基金认为,现在支撑A股上行的因素在海外市场上业很难找到。国际资本流动这个渠道的效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低于预期,热钱流入推动下的资产价格攀升相对于06、07年会有相当程度的弱化。

对于短期而言,将至的国庆假期又平添了诸多不确定性。9月剩下的两个交易日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个“无心恋战”的市场,成交量的萎缩可能是最大的特征。对于配置上而言,我们的思路依然是增长确定、政策调控弱化、去库存领先的行业配置思路。

由于短期机会欠缺,且交易日所剩无多,多数基金公司都将投资重心放到了四季度策略上。金鹰基金研究总监杨刚表示,我国经济在2010年三季度环比触底回升的概率较大。通胀形势方面,农产品及猪肉价格此前连续上涨,目前仍有上涨空间。四季度秋粮的收成情况对CPI影响较大。消费依然维持较快的增速。

房地产股难脱调控之忧机会或在“靴子落地”后

⊙中国证券网记者潘圣韬○编辑朱绍勇

由于担心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地产股近期连续调整。本周一尽管又有调控细则出台,但中秋长假期间房地产销售量价齐升的势头给了板块兴奋的理由,以保利地产、金地集团为首的部分地产股周一强势回升,显露出触底反弹的迹象。

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行业当前最大的风险便是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时下楼市在金九银十的刺激下不仅成交量在上升,房价也在蠢蠢欲动,市场普遍预期价格将会继续上涨,同时政策将会进一步调控,而政策措施预判包括,三套房贷暂停城市增加,首套房贷利率和首付优惠取消,保有房产税试点,异地购房限制等。

因而在此背景下,即便是地产股前期经历了不小的跌幅,估值趋于合理甚至偏低,分析人士大多认为,只有等待政策利空出尽之后,板块才能迎来真正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分析师孙建平认为,房地产政策面和基本面趋势尚未好转,二次调控预期兑现后,股票板块因利空兑现、后续存真空期而可能有反弹机会。而中期仍然坚持房价有效下跌、销量二次缩量后二次持续放量的判断。

此外,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政策调控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房价大幅下跌,而是在于改变市场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东方证券分析师杨国华认为,房价的大幅下跌和出台的调控政策本身就是对立的,很难同时实现,比如房价的下跌会化解信贷政策对需求的抑制作用。

杨国华还判断,未来的调控方向应该是以增加供应为主,抑制需求为辅,而以增加供应为主的调控策略既不会影响需求的释放,又可抑制房价上涨,这样的政策对行业及地产股是利大于弊。从这个角度而言,投资者对于未来地产调控政策也不必过于忧虑。

短线套利者基本离场江铜正股压力骤减

⊙中国证券网记者屈红燕○编辑朱绍勇

9月27日行权的江铜权证所换正股昨日开始上市交易,在此压力下,江西铜业开盘跌停,但接盘资金同样不甘示弱,江西铜业迅速打开跌停,终以下跌6.74%坐收,盘中放出天量。分析人士认为,绝大多数江铜权证已经行权,短线套利者基本离场,正股的压力骤减,在大宗商品价格频创新高之际,江铜正股或现中长期买点。

上交所公告信息显示,9月27日,已经有11.55亿份江铜权证行权,而江铜权证的发行量为17.6亿份;虽然昨日的江铜权证行权数量截至发稿依然没有公告,但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江铜权证已经行权。根据规则,成功行权获得的江西铜业A股股票可在成功行权的次一交易日上市交易。虽然江铜权证的行权期为2010年9月27日至9月30日及2010年10月8日这5个交易日,但是理性的短期套利者却是行权越早越好,以便锁定收益。简单按照江铜权证最后收盘价和昨日江铜正股的收盘价来算,江铜权证的套利收益依然高达9%,在赚取稳定收益的诱惑下,短期套利者应该已经基本离场,而且昨日江西铜业成交高达1.58亿股,为上市以来的新高,短期获利盘出逃明显。

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频创新高的背景下,江铜昨日开盘跌停的过度反应,正是由于市场预期江铜权证行权之后短期套利者抛售压力巨大。随着绝大多数江铜权证已行权,江铜正股的压力也随之减轻。

从中长期来看,江西铜业或许出现不错买点。东北证券分析师杨霞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长期看好江西铜业,理由有三:一是假设江铜权证全部行权,将有4.4亿股流通股将面向市场,股本扩大14.56%,按照加权法对今年每股收益摊薄3.64%,外加江西铜业的前期股价已经包含了权证行权后每股收益将被摊薄的预期,这一事件只是对正股股价构成短期扰动,并非重大利空。二是美元指数会在比较长的时期维持低位,在宏观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条件下,有色板块的表现往往好于整个大盘,而铜又是对整个宏观经济最敏感的品种,这对江西铜业构成利好;三是江西铜业国外几个铜矿将是未来两年的亮点。此外,9月27日公司控股股东江西铜业集团持有的12.8亿股上市流通,但估计为了巩固控制地位不会出现减持行为。

节前新热点匮乏机构大力追捧次新股

国庆长假将近,市场节日效应显现,交投相对清淡表明多空双方都无心恋战。在新热点较为匮乏之际,多头机构也将注意力重点转向了新股和次新股。

龙虎榜显示,昨日上市的三只创业板新股中,有两只均被机构“围猎”。其中,智飞生物虽然高开低走,收盘涨幅仅为1.50%,但其主要买入席位中,机构却占据了三席,合计净买入金额2879万元,占其当日总成交的4%。而另一新股汇川技术同样有三家机构同时介入,且个个“大手笔”,三机构净买入金额分别达到1.89亿元、1.1亿元和4537万元,合计3.45亿元,占该股当日成交金额的两成多。

不仅如此,多头机构对于次新股的兴趣也丝毫不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上市3个交易日连续有机构介入的新筑股份。

交易公开信息显示,该股21日上市首日便有两家机构参与做多,合计净买入金额近6500万元,占其当日总成交的6.4%;随后一个交易日,又有两家机构合计买入该股4174万元,占到当日成交的近一成。而昨日该股得以逆势上涨2.71%,也与机构背后助力有关。龙虎榜显示,昨日两机构合计买入该股1500万元,占其当日总成交的5%。

新筑股份主要从事桥梁支座、预应力锚具、桥梁伸缩装置等公路铁路桥梁功能部件产品和多功能道路材料摊铺机、搅拌设备等路面施工养护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优势,在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大跨度桥梁支座、伸缩装置方面的垄断。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机构历来都有参与打新的传统,但近日在此类板块加大参与力度,或许与新股炒作力度减弱有关。

由于之前大盘经历一波小幅调整,市场炒新热情随之大幅下降。从最近上市的8只新股首日表现看,最高的汇川技术首日涨幅也不到三成,与之前动辄翻倍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而昨日上市的大盘股宁波港首日便出现破发,更凸显出当前新股上市后的尴尬处境。

“虽然新股首日涨幅不大,但较低的上市价格也意味着相对较高的投资价值,这也许是近期再度出现机构抢筹新股的原因之一。”有分析人士指出。

此外,临近假期市场做多氛围不浓,避险情绪的上升也可能令机构资金对新股和次新股更为偏爱。

事实上,对于部分涨幅较大的个股,机构也已萌生退意。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昨日披露重组预案而涨停的赛马实业,就有一家机构于涨停板减持了102万元,占到该股昨日总成交的两成;昨日大涨8.42%的北化股份也有一家机构逢高减持,减持金额为105万元。

节日概念股渐趋活跃

⊙金百灵投资秦洪○编辑杨晓坤

昨日两市大盘小幅低开,全天呈现低位震荡态势,最终双双以小幅下跌报收,两市共成交2022.6亿元,量能相比周一大幅放大。但大智慧统计数据显示,资金流出速度也在提升,昨日两市大盘资金净流出19.72亿元。

这主要体现在银行类、煤炭石油、化工化纤、券商、工程建筑等板块上。其中,电子信息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3.65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京东方A、三安光电、长电科技,分别净流出1.30亿元、0.63亿元、0.57亿元;煤炭石油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2.78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中国石化、国阳新能、神火股份,分别净流出0.61亿元、0.47亿元、0.25亿元;化工化纤板块净流出2.42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烟台万华、天茂集团、沈阳化工,分别净流出0.42亿元、0.23亿元、0.22亿元。

不过,昨日盘面也显示,仪电仪表、酿酒食品、商业连锁、有色金属、医药等板块出现了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中,仪电仪表板块因有新股居资金净流入首位,净流入2.93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N汇川、国电南自、银河科技,分别净流入4.92亿元、0.11亿元、0.09亿元。酿酒食品板块居资金净流入第二位,净流入2.43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酒鬼酒、五粮液、易食股份,分别净流入额为0.79亿元、0.77亿元、0.35亿元。商业连锁板块净流入1.90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苏宁电器、东方金钰、武汉中商,分别净流入0.77亿元、0.51亿元、0.21亿元。而居涨幅首位的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入1.61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中国铝业、山东黄金、广晟有色,分别净流入2.25亿元、1.67亿元、0.59亿元。

不过,更让多头放心的是昨日资金流出的板块,此类板块个股的估值优势明显,其近期的下跌其实意味着估值低估现象愈发明显,这将进一步夯实大盘的底部。同时,煤炭板块近期行业氛围渐有变化,接下来面临北方冬季用煤高峰,而秦皇岛煤炭库存下降,所以,此类个股不断调整,其实也说明其股价越来越接近反弹拐点,从这个角度看,大盘短线趋势不宜悲观。

(大智慧咨询部提供数据)(中国证券网)

有色金属股四季度或继续逞强

中秋节期间,国际金属价格大幅上涨,金价突破1300美元再创新高,其他金属的价格也都大幅反弹,有色金属行业的股票价格也随之上涨。有分析认为,由于支撑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因素在四季度仍然存在,有色金属股在未来或将继续逞强。

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主流观点是市场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扩大的预期增强,从而导致美元指数走弱,引起有色金属价格上涨。

四大因素将推动节后反弹

纵观上述四大信号,我们认为9月CPI数据很可能低于市场预期,且10月后CPI同比数据应趋于回落;全面拉闸限电做法的调整,可能会改变部分强周期行业的投资逻辑,减弱中小公司的灵活性优势以及“价高增产,价低减产”行为对行业供求关系带来的扰动,并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环境;如果调控压力使房价在短期趋稳,而销量继续维持,则房地产博弈将在国庆后迎来短暂的平静。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明确,将重新推动主题投资的机会。综合看,在节前悲观预期充分释放后,上述四大因素都将推动节后市场的阶段性估值反弹。(证券时报)

长江证券:内部因素将主导A股行情

□长江证券李冒余邓二勇

对于国内而言,支撑A股上行的因素我们并不认为可以在海外市场上找到。从实体经济上讲,海外持续的弱势并不会通过进出口贸易这个链条实质影响总需求的扩张和资本市场的上行。而国际资本流动这个渠道的效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低于预期,热钱流入推动下的资产价格攀升相对于06、07年会有相当程度的弱化。

首先,当前的本币升值可能更是一种政治交换下的权宜之计,并不是趋势性走向的反应。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2.1%,依然在之前所预期的3%-5%之内。但快速的升值对于热钱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一方面可能并不能做出迅速反应,另一方面则可能会削弱进一步的升值预期。

其次,由于国内的资本项目管制,热钱的流入很大程度上对于进出口贸易有很大的依赖性。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回落是大概率事件,这也是制约热钱流入的另一大因素。

第三,热钱流入所带来的各种效应在07年已经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决策层也深深的学了一课。因此,在资本管制及政策调控思路上可能更加成熟。

因此,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本币升值-热钱流入-牛市起步”这条路径难以展开。除这条路径之外,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外部因素支撑当前的A股市场运行,最为根本的其实还是在国内。那么国内制约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在我们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房价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国务院再次表明了要打击投机性住房需求,这对于房地产板块而言会形成持续的压力。虽然房地产公司的业绩可能并不差,但行业的估值可能会持续压低。并且在供给释放之后,整个市场会怎么走依然很难预期的情况下,房地产板块也只能落脚到“迷茫”二字之上了。第二,对于金融风险的控制是金融板块的一大持续压力。拨备率的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信贷增速的下滑可能会使银行系统面临量价齐跌的局面,业绩增速不容乐观。第三,节能减排的持续推进对于能源板块来讲将会形成压制。第四,实体经济的弱势和M1的持续下行很难扭转整体市场的预期,趋势性机会难以形成。第五,解禁潮在即,中小板和创业板解禁公司面临调整风险。

从上述五个方面来看,内外因素共振下的A股市场很难超越自身而走出像海外市场一样的强劲上升,内外因素的决战仍将是东风压倒西风。对于短期而言,将至的国庆假期又平添了诸多不确定性。9月剩下的交易日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个“无心恋战”的市场,成交量的萎缩可能是最大的特征。关于“持币”还是“持股”的问题,我们认为持币的收益风险比要高于持股的收益风险比。对于配置而言,我们的思路依然是增长确定、政策调控弱化、去库存领先的行业配置思路,看好乘用车及零部件、家电、化工以及受益长假的旅游酒店板块。(中国证券报)

权重股拖累股指:持股还是持币过节?

再过一个交易日,股市就会迎来国庆长假,面对近期市场反复处于箱体震荡的格局,应该持股还是持币过节?投资者对此很是纠结。

从昨日股指表现看,近期市场节日效应已经有所显现,多空双方已无心恋战。昨日两市股指小幅低开,全日维持低位窄幅震荡。上证指数报收2611.66点,下跌16.31点或0.62%;深成指报收11274.49点,下跌135.32点或1.19%。两市全日成交约1987.82亿元。

昨日地产板块跌1.61%,跌幅在各行业中列第二。地产板块近期持续低迷,与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继续深化的消息不无关系。

从近期的市场走势看,上证指数从今年8月份开始,反复在2700点上下震荡盘整。近期在市场忧虑情绪释放、前期强势的中小盘个股大幅杀跌及农业银行(601288)(601288)破发压制下,股指再次无奈地回撤至2600~2700点箱体的底部区域。

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近几个交易日市场走势趋弱的主要原因是,在中秋国庆双节零星的交易日区间,市场对加息等政策预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随着国庆长假临近,节日效应已开始显现,交易性趋淡。此外,随着十月份创业板大量解禁股将蜂拥而至,对创业板公司退市的担忧等因素也打击了市场对中小盘股的参与热情。

从短期来看,市场难改震荡格局。中投证券认为,市场即将迎来长假休市,主力资金的离场避险情绪较高,市场仍然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操作上,日内短线交易为宜,中线趋势尚未明朗。

华融证券分析师周隆斌认为,近期市场虽然对加息预期和房地产政策紧缩加码预期作出了一定的反应,但这些政策并未落地,市场对此仍保持高度警惕。若想消除这种担忧,一是政策落地,二是市场不再担心政策出台会伤害经济,这两种结果的出现均需时日。因此,短期内,政策紧缩预期仍会对市场构成冲击。

但如果将目光放长一点来看,市场还是存在一定机会的。周隆斌认为,市场对经济二次探底担忧有望逐渐解除、软着陆预期有望增强,从而使市场回暖,因此四季度市场维持震荡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并将沪指核心波动区间上调至2500~2900点。(第一财经日报)

希望在调整中显现两个角度挖掘强势股

昨日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盘落的走势,在午市后,上证指数更是一度跳水,考验2600点的支撑力度。幸运的是,由于军工股的崛起等因素,大盘略有企稳。但难改上证指数不佳的K线组合,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呢?

压力中渐浮现希望

不过,昨日盘面也显示出,市场虽然抛压较重,但市场的承接买盘的力量也渐次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昨日虽然指数与个股的调整力度较大,但昨日跌幅榜显示,未有一家个股达到10%跌幅限制,且跌幅超过6%的个股只有6家,说明市场的恐慌性抛压未出现,这有利于提振市场参与者的持股底气。

二是成交量渐有所放大,昨日沪市的量能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1164.4亿元,如此的数据说明已有部分资金开始改变了持币过节的想法,开始加大仓位配置,这有利于缓解市场对长假效应的担忧,这可能也是近期A股市场短线走势的希望之所在。

热点演变聚集人气

二是行业需求相对确定且增长的产业。较为典型的就是近期的食品饮料股的活跃,比如说昨日的老白干酒等品种。而由于食品饮料类是居民们的必需用品,所以,产业的增长是相对确定的,因此,得到了有抱团取暖意图的机构资金的认同。而且,由于航空军工业务的需求也是相对确定的。同时,如果考虑到军队装备的升级等因素,航天军工股的业绩弹性也相对乐观,故昨日的航空动力、中国卫星等个股明显有资金的介入,从而推动着股价的活跃,进而聚集起市场人气。

有意思的是,热点在演变过程中,也渐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持续放量、单边涨升的K线形态的个股渐趋增多,比如说文山电力、南京中北、英特集团、鄂武商、海正药业等。此类个股的数量增多,其实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看好A股市场后续走势的资金群体在增多,毕竟只有看好后续走势,才会持续加仓某些个股,推动着此类个股形成单边涨升的K线形态,所以,此类个股的数量增多也是市场未来乐观走势的一个希望。

两个角度挖掘强势股

综上所述,笔者倾向于认为大盘短线虽然指数可能难有大的涨升,但周三A股市场仍有望在2600点一线遇到强劲支撑,甚至不排除收出一根阳K线的可能性。

故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的操作略积极一些,可以从两个角度挖掘强势股,一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主要是根据产业热点挖掘板块热点,产品价格上涨、下游需求旺盛等行业极易产生强势股,所以,中达股份、大东南、国风塑业、齐翔腾达、兴发集团等品种仍可跟踪。而且,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等行业内的强势股也可跟踪。

二是从上升通道、量能分布异常等技术角度来寻找强势股,尖峰集团、南京中北、江苏三友等个股就是如此。另外,近期上市的新股也渐现投资机会,汇川技术、新筑股份等个股就是如此。(证券日报)

THE END
1.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黄金或震荡上行,关注工业金属需求华龙证券近日发布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黄金或震荡上行,关注工业金属需求回暖。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2024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业绩表现分化,贵金属、工业金属、小金属业绩回暖明显,能源金属仍在筑底中。表现在股价走势上,贵金属、工业金属表现较好,有色行业整体上半年跑赢大盘,三季度有所回调。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JHO2405567I2C.html
2.工业有色金属:触底反转,迎上行周期#股票基金投资#2022年以来,工业#股票基金投资# 2022年以来,工业有色金属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外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与国内经济复苏乏力的双重压力,使得行业景气度和金属价格均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然而,2024年标志着一个转折点,这两大宏观抑制因素均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海外,经过连续的加息https://xueqiu.com/8953701948/315508382
3.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新年启幕欣然迎变新浪财经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国内外出现市场系统性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升级;黄金供需发生较大变化;有色金属供需发生较大变化;有色金属行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美国政府出现系统性风险。https://stock.finance.sina.com.cn/stock/go.php/vReport_Show/kind/search/rptid/786638626723/index.phtml
4.有色金属行业新周期分析:供需格局变动与投资机会展望在全球化经济波动与产业革命的双重影响下,有色金属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周期。本文将深入分析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的市场现状,并探讨2025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从供需格局的变动、产业革命的引领作用、资源稀缺性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揭示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关键词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04e8ceff1701e06f4eedf2efeb.html
5.采矿金属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5)有色金属 按下游分类: 机器 电子制造 化学工业 建筑物 其他 采矿金属市场分析报告对全球和中国采矿金属行业进行了全面解读,报告深挖采矿金属行业并预测了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与潜在机遇。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全球与中国采矿金属市场发展现状、采矿金属市场规模、市场供需情况、细分产品与应用市场占比、市场竞争格局、采矿金属市场全https://www.gelonghui.com/p/1439280
6.中金网上海有色金属,长江现货,南储报价,再生金属价格行情中金网,又名鹏博金属网,是有色金属综合门户平台。为用户提供有色金属现货价格行情,期货实时行情,行业资讯,市场分析,交易商机等专业信息服务,始创于2001年,有色金属电商报价引领行业19年。http://www.mi818.cn/
7.铜,铝,铅,锌,镍,稀贵金属,小金属,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网,大宗商品多数矿企产量增长,并继续新建、扩建矿山或重启矿山运营;智利矿山继续推进替代水源项目;金属价格下降继续影响矿企利润…… 聚焦LME WEEK 一年一度的LME WEEK在10月9日-13日在伦敦举办 会上各位嘉宾分析了对市场的看法 2023年四季度有色市场展望聚焦 三季度有色金属板块整体重心向上,各品种存在较大分化表现。四季度有http://shmet.com/Report/Detail.aspx?id=187885
8.市场情绪高涨下周废有色金属仍多有上涨市场情绪高涨 下周废有色金属仍多有上涨 废有色一周走势 下周预测 【废铜】本周铜价继续大涨,废铜跟涨1700元/吨,光亮铜突破7万。行情持续急涨,铜杆下游订单恢复缓慢,企业套保空单浮亏加剧,资金流受影响原材料账期延长,而阳极板加工利润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下周铜价仍有上涨,沪铜主力区间7.7-8.1万,废铜6.8-7.2万https://finance.sina.cn/2024-04-20/detail-inasmxma449610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