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央行宣布自22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至2.75%。尽管多家银行“一浮到顶”,将1年期存款利率上浮20%达到3.3%的年利率,但对不少投资者而言,这一收益水平仍不算高。
据路透报道,中国领导层和央行已经做好准备再次降低基准利率并放款放贷条件限制,因为担心不断下滑的物价水平引发债务违约、企业破产和员工失业。
路透社援引接触决策层的消息人士指出,上周五中国意外降息反映了中央政府和中国央行的方向调整,为两年来首次大调整,之前一直坚持温和的刺激措施。
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下滑至7.3%,PPI和CPI指数均表现疲软,决策层担心经济增速跌破7%,而7%的经济增速是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不曾见到的。
参与内部决策的一位智囊团经济专家表示,“高层领导已经转变观点”。这位匿名经济学家称,中国央行已经转向全面刺激,并可能再次降息并下调银行准备金率。
中国2014年年内曾针对某些银行下调准备金率,但针对整个银行业全面实施,尚为2012年5月以来首次。
降息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几何
今年以来官媒或市场对降息与改革的关系做过多次辩论,管理层也试图通过多种定向宽松政策、创新性工具来解决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但实际效果有限。政府对促改革的决心毋庸置疑,但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周期性因素(如去产能、去库存)与结构性因素(产业转型)交织一起,通缩阴影挥之不去以及社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令政府不得不在改革推进的同时,兼顾维稳经济。
本次降息时点及幅度均超出市场预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压低市场利率,和缓经济增速下行预期,稳定就业,为改革创造更合理、有利的条件。但是单次降息对经济提振效应具有局限性和时滞效应,所以这也很可能是一次全面降息周期的开启。
从有色金属来看,需求不足是最大的不利因素。而降息可能扶持地产、基建甚至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但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会进一步削弱投资需求。降息对于金融资产的利好远大于实体资产,或强化虚拟经济但弱化实体经济,从而有色金属反弹可能是短周期的,但长期的抛压可能越发加大。
这是央行转向全面宽松的标志性事件,侧面印证了此前定向宽松和微刺激难挡经济下滑。这也意味着稳增长压倒一切,而调结构的任务恐怕被暂时放在一边。因此,未来一个季度,货币政策会继续发力,直至经济出现企稳。这将带动风险资产(股市和商品)迎来反弹周期。作为强周期的有色金属业将受益,但这个周期恐怕不会持续太久。
2011年至今,中国经济步入下行周期,需求增速持续下滑是导致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和行业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地产对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变相拖累尚没有显现,只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从30%以上回落至15%以下。降息之后,地产销售和新房开工会企稳回升,这会带动铜材、铝材和镀锌等需求阶段性回暖。然而,汽车、家电、电子和房地产本身并不会因降息会回到2003~2008年的高速增长时代,降息只不过引发短周期的反弹,因此需求的回升也只是阶段性的。
笔者认为,在中央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剥离之后,地方政府发债规模也受到风险和监管的制约。因此,在财政资金和债务融资约束下,基建不大可能保持高速增长。因此,基建对铜材、铝材和镀锌等需求拉动也难持续。
从大宗商品大新闻看有色板块
权威人士认为,打造制造业强国将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重点战略任务,制造业的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的供应保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国要将竞争重点转向资源的争取上来,从数量和价格两个方面为制造业强国的崛起提供保障。
目前,适时加大资源储备正是保障资源数量供给和平抑价格波动的必要措施。建立资源战略储备的最大意义,并不是直接会降低资源的价格,而是一方面资源储备可以锁定资源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是稳定对资源价格的预期,从而使得国内资源商品价格不至于出现过度波动,以缓解资源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
有色金属工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和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机遇。今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虽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经营仍然困难,企业欲谋求新增长点,必须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整改措施。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再生金属产业与产业集群是有色金属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如能顺应市场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将会迎来2015年万物萌发的春天。
方向1:再生金属产业迎来发展关键期
作为节能环保产业一部分,再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产业已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缓解环境压力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发达国家铜、铝、铅的回收利用率超过了50%,而中国为30%左右。“回收金属占金属消费总量的份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金属应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会长尚福山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至3季度,中国有色金属废料共进口456.3万吨,进口数量持续下降,其中含铜废料进口数量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达19.62%,铝废碎料进口数量连续4年下降,累计下降21.94%。
随着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资源,同时也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增加了动力。比如,汽车和飞机工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是铝合金用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铝合金回收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
“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催生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变革,尤其是稀有金属应用领域,伴随着元器件微型化、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向新材料产业拓展。”尚福山说,“传统有色金属材料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相互合作与融合更加紧密,产业结构出现垂直扩散趋势。这种趋势减少了材料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加快了研究成果的转化,降低了研发与市场风险,有利于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做大做强。”
方向2:鼓励集约集聚发展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生产要素上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有色金属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增强企业实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鼓励铝冶炼企业形成煤—电—铝—铝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以铝铜冶炼企业为骨干,发展产业集群,形成有色金属加工园区和生产基地。支持铝铜加工企业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建立铝铜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专项基金,支持再生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形成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研发投入机制。
培育发展产业集群,鼓励冶炼企业为龙头,走集约发展模式,形成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一批工业园。
结语:
央行降息已在经济不景气的境况下实施多次的宏观手段,对市场经济影响并无一致结果。市场变化莫测,降息未必能刺激经济上行,业内专家预测,本次降息如不能如期实现刺激经济增长不排除短期内央行再次降息。降息行为不过是杯水车薪,企业生命必须靠自身建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才能延年益寿。
今年国内外央行降息回顾
事件1:欧洲央行降息刺激金属期货大涨有色板块涨1.20%
消息面上,周四晚间欧洲央行宣布降息,刺激隔夜伦敦金属期货品种全线大涨。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美国正处在过热、加息前的经济复苏期,欧元区宽松预期强劲,目前是大宗商品的绝佳投资窗口。
欧洲央行宣布降低基准利率,并公布了债券采购项目的计划,消息引发欧元大跌但却致使有色金属价格全线大涨,A股有色金属受到提振,今日早盘强势上扬。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意外降息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央行决定购买资产担保证券(ABS),欧元系统将从2014年10月开始购买ABS,欧央行还将买入广泛的抵押债券投资组合,资产购买的进一步细节将于10月2日发布。
消息公布后,欧洲三大股市快速拉升,LME有色金属价格全线上涨,镍、锌、铝价涨幅均超过1%,其中,镍价盘中创出近两个月新高。
事件2:中欧央行齐降息,美国政策成期待,有色继续多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