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为两方面因素:第一,疫情导致国外工业厂商难以进行正常生产工作,供需失衡,导致涨价,进而传导至国内厂商提价;第二,疫情期间各国“大放水”,通胀苗头开始显现,助推上游资源类品种涨价。
锡价重心出现了明显上移,尤其是春节之后,锡价上涨,成为上涨潜力最大的有色金属之一,2021年2月24日卓创现货锡报价在189750元/吨,较2020年12月31日锡价151250元/吨,累计上涨38500元/吨累计上涨25.46%,换言之,2021年开年,锡价已经上涨超过25%,行情一片大好。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通常会影响有色金属的价格。因为PPI上涨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价格上涨等,这些成本上涨将会传导到下游产品的价格上。
有色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和产品中,例如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
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多个。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的增加导致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增加。
其次,供应短缺也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例如矿石开采困难、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等。
此外,政府政策的影响也会导致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例如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贸易政策的变化等。
最后,投资者对有色金属的买入需求也会推动价格上涨,因为有色金属被视为一种避险资产和投资组合多样化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是由供需关系、政策和投资需求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CPI上涨通常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因为当通胀上升时,货币供应量往往也会增加。这使得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购买力增加,从而推动了价格上涨。
此外,CPI上涨表明经济增长,这会增加对有色金属等工业用材料的需求,进一步推高价格。因此,CPI上涨通常被视为有色金属市场的一个看涨信号。
2021年4月27日
铜:向上突破,等待回撤。
在走出了为期6周的震荡区间后,铜价再次走高既符合宏观层面的市场预期,也符合供求关系的影响。宏观层面美国靓丽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持续的宽松政策表态无疑是为大宗商品提供了的支撑,供求关系上良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预示着强大的原料购买需求,加之供给端目前没有明显的利好消息,有色金属板块整体偏强。
铝:整体偏强,谨慎追高
锌:炼厂成本支撑,高位运行
基本面看,3月锌矿进口量超预期,4-5月部分炼厂进口矿长单将集中到货,进口量预计维持高位,炼厂原料库存将得到补充;叠加国内矿山季节性恢复,预计2季度锌矿将维持紧平衡。而5月冶炼厂检修量提高,预计环比增量仅8000吨左右,远不及预期产量。锌矿紧缺缓解的情况下,部分地区5月矿加工费将有上调动作,预计5月全国锌矿加工费均价将环比上升50元/吨左右,则炼厂成本支撑将小幅下调。消费端因为原料价格过高而导致订单走弱,然而刚性需求仍支撑社库去库。伦锌方面,泰克资源与韩国高丽亚铅签订长协价,定于159美元/干吨,略低于市场预期,然高于当前矿加工费报价。加工费拐点将近,远端锌锭供应量的增加对锌价将有所压制,但在炼厂成本支撑逻辑下锌价短期或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镍不锈钢:短期偏强,供给矛盾突出。
受整体宏观情绪乐观的影响,镍和不锈钢在周一双双收涨,然而供求端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4月和5月来自菲律宾的镍矿数量料将回升,印尼的镍铁供应也保持稳定,而不锈钢的需求暂时无法回府。因此镍和不锈钢的供求矛盾很可能导致两者的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操作上建议镍在12.7万元附近逢高做空,不锈钢目前由于基差较大有一定的支撑。
贵金属:经济较好金银或震荡偏强
首先,由于国际市场上铜矿等资源的减少,导致了有色金属供给量降低,而需求并未减少,供需关系失衡直接导致了价格上涨。同时,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措施频频出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情绪,投资者纷纷选择避险,将资金投入有色金属等实物资产,导致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有色金属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各个行业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在建筑、电子、汽车等行业中,有色金属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会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影响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次,在金融市场中,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会引发更多的投机行为,加剧市场波动,增加风险。
此外,对于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来说,价格上涨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市场不确定性,因为价格的高位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引发市场波动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既意味着投资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波动风险。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不仅仅是由供需关系和国际贸易紧张引起,其背后还涉及到产业链、金融市场及投资者利益的多重影响。
铝板上涨的原因就是因为原材料上涨了导致铝板上涨。
钢铁上涨的个理由:第一,美国的新基建,它这个全世界的一个需求缺口,美国的本身钢铁公司很差的,中国占全世界各国钢铁产能的一半,那美国必定从中国进口钢铁。第二,现在北京雾霾天气,它主要是因为唐山和湖北的那个钢铁的污染引起的,那么钢铁的供给侧改革在国内的话会很多,很多钢铁厂会关闭,那么胜者为王,那么相当于供给侧改革,那么剩下的钢铁会更加的上涨。第三,钢铁实际上也是碳中和,现在碳中和长得最好的是电力,但是后面钢铁也会跟随。
米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气变化:自然灾害、气温升高或降低等天气变化都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从而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2.物流成本上升:物流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人工费用等,如果这些成本上升,就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3.需求增加:当市场对米的需求量上升时,供不应求的情况将增加米的价格。
4.贸易政策限制:如果国家出台贸易政策限制米的进口,会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5.生产成本增加:在米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化肥、农药等成本的上升,会导致米的成本上升,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