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付进勇: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玉溪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本系列的第十三场发布:易门县专场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易门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市委“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三大核心战略,推进拓展“四个破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稳经济、增动能、防风险、惠民生、保稳定,奋力推动易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易门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易门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何眉女士;
中共易门县委副书记杨斌先生;
中共易门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张跃光先生;
中共易门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特姆女士;
云南易门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龙赞琨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省驻玉、玉溪市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中共易门县委副书记、县长何眉女士发布新闻。
中共易门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何眉: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易门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首先,感谢市政府新闻办的精心安排和准备,也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及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易门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易门县地处云南省中西部、玉溪市西北部,国土面积1526平方公里,享有“滇中水城·菌乡易门”美誉。易门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文明城市、云南省美丽县城、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党的二十大以来,易门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市委“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三大核心战略,全力打造昆玉协同化发展先行区、滇中菌乡山水公园城、西南循环经济科创城,全面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从5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易门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体情况。
第一,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县域经济企稳增长势头良好
第二,始终树牢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高质量发展基础更稳更牢
第三,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市场活力更足营商环境更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措施之一。我们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开放是必由之路,招商是第一要事,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坚持以改革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市场主体有序发展。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计划、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完善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实现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上半年,净增市场主体1672户,完成全年净增任务2586户的64.7%。净增“四上企业”8户,完成4户企业工贸分离、8户企业农贸分离。全县共有“四上企业”147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政务服务平台评价、重点产业链长负责和项目联审制度,积极推行“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上半年,累计办理服务事项16.08万件,办结率100%,开设周六“早市”服务18期、办理急特件1322件。全面落细“一把手”招商机制,有针对性开展精准招商、延链招商、以商招商。上半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4项,协议总投资额39.7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签约项目落地入库27个,新签约项目市场主体转化率88.63%。
第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丽易门建设扎实推进
第五,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易门县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焦产业发展、聚焦项目建设、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聚焦民生改善,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诚邀各界朋友走进易门,易门欢迎您!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云南日报记者:食用菌产业作为易门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请介绍一下易门在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易门县委副书记杨斌:感谢媒体朋友对易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心。
为“开好局”我们采取了“六好”工作措施:一是做好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易门县“云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预算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起点高站位推进食用菌产业。二是编好规划。编制完成《易门县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发展定位和实现食用菌综合产值50亿元的发展目标。三是建好基地。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式,实施野生菌保育促繁、包山养菌、森林人家体验等项目,鼓励发展人工菌栽培基地建设,扩大栽培菌种植规模和产量。四是育好主体。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品研发,增强龙头企业发展后劲和带动能力,提升食用菌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质量和规模。五是搭好平台。连续举办了19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在全国、全省野生食用菌产业领域打出品牌。六是抓好融合。培育壮大食用菌工业企业,打造野生食用菌特色餐饮文化,把食用菌特色餐饮和文化融入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建成千亩野生菌保育促繁及供应示范基地2个,“包山养菌”经营主体361户,野生菌保育促繁及包山养菌基地16.4万亩。二是实施食用菌种植项目11个,建成种植示范基地15个、种植恒温大棚6个。2022年,食用菌产量3100吨。三是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龙头企业4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食用菌产品加工基地。有食用菌种植企业6个、专业合作社9个、食用菌协会1个、“森林人家”31家,有食用菌有机产品8个。四是建成野生食用菌博物馆、县城菌文化休闲主题街区等特色景点,打造食用菌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野生食用菌特色餐饮成为我县的一张特色名片。目前,易门被列入云南省食用菌提质增效核心示范区、加工生产集聚区和玉溪市食用菌产业加工及贸易核心区,被认定为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中国食用菌协会野生食用菌基地、中国食用菌协会野生食用菌研发应用基地、云南省特色餐饮发展示范县,被誉为“中国野生食用菌之乡”“野生食用菌美食之乡”。
谢谢!
易门是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69个国家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一,资源型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1.6%。像您说的一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将是易门加快发展、后来居上的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资源为王”的理念,进一步树牢“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资源经济、大抓产业链延伸”的鲜明导向,着力解决好资源经济产业链短、价值链偏低,资源型企业发展“小散弱”等问题,打好资源这张牌,抓好资源高效利用,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用优质资源来招引龙头企业、引进高端技术、引入优秀人才,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是依托有色金属资源,发挥易门作为云南重要的粗铜加工基地和稀贵金属冶金新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优势,加快推进云南铜业阳极铜精炼和铜资源回收利用、贵金属二次资源富集再生现代产业基地等项目,构建有色稀贵金属产业链,打造中国铂都、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县,推动有色稀贵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
二是依托石灰石、瓷土等资源,发挥易门作为云南重要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陶瓷产区优势,积极引进实施水泥上下游产品和配套产业项目,抓好陶瓷行业整合重组、转型技改,推动陶瓷产业凤凰涅槃、提档升级,把新型钢构、节能墙材、新型涂料、绿色环保材料、新型装备制造等与建材有关的配套产业链聚集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绿色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延链集群。
四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工业文化等资源,培育发展文化体验、生态旅居、田园观光、乡村休闲、康体运动、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农业、健康等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发挥生物资源、中药资源等优势,依托佑生药业、海沣药业、林缘香料、康贝特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中成药、生物药、化学药、保健品、医用品生产等生物医药产业。谢谢!
玉溪广播电视台记者:国家工业遗产易门铜矿是云南省6个国家工业遗产之一,也是玉溪市目前仅有、易门唯一的国家工业遗产。请问易门县在易门铜矿的保护活化利用工作上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如何推进?
玉溪日报记者:云南易门产业园区已进入全省32个百亿级园区之列,列为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后保留的全省46个、全市4个省级产业园区之一,在推动易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很大贡献,请问易门将如何持续抓好产业园区发展?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只有园区火起来了、企业多起来了,工业才强得起来、产业才活得起来,人气也才旺得起来。近几年,易门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园区的作用不可替代。所以,我们要推动产业强县和工业倍增,关键要抓好产业园区;要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关键要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抓好园区发展。
一是把兴产业、稳增长的主攻方向和主打战场放在建强园区、做强产业、育强企业上,认真落实省委王宁书记“强准入、抓存量、清低效”和市委王力书记“全力推动园区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强支撑”的要求,树牢节约用地、惜土如金的意识和“以亩均产值和亩均税收论英雄”的导向,用好用活政策,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
二是启动园区基础设施二期专债项目建设和梅曾片区土地开发前期工作,加快大椿树老厂区开发,加快拓展园区发展空间,高标准规划建设稀贵金属、绿色建材、绿色食品加工3个产业园,优化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到2025年建成“中国铂都”、云南省重要的有色稀贵金属新材料、绿色建材、生物资源及绿色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同时,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吃、住、行”等生活设施配套,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产城融合。
三是持续优化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探索“管委会+公司”等“管运分离”模式,加快“园中园”开发,强化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健全园区产业项目准入和低效用地退出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园区汇聚,优势产业和优强企业向园区集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园区规模,提高亩产效益,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加快形成新的聚集效应和增长动力,把园区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发挥出来,为推动易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刚才各位发布人介绍了党的二十大以来,易门县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情况,从中我们看到了易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效。希望记者朋友们深入挖掘亮点,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易门各方面发展的经验成效,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玉溪实践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