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李东升组《CEJ》:构筑新型高效耐用的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产氢费米化学cej

第一作者:乔秀清;通讯作者:兰亚乾、李东升

通讯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三峡大学

全文速览

助催化剂辅助的光催化制氢可以明显的提高光催化活性,但材料的稳定性较差。本文提出通过调节助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来构筑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助剂,利用原位碳化策略准确合成了一种奇妙的助催化剂,即强锚定在导电碳基质中的MoO2/Mo2C-C纳米颗粒,并将其用作CdS光催化析氢的高效、稳健的助催化剂。令人惊喜的是,所获得的MoO2/Mo2C-C助催化剂非常稳定,在大气条件下储存两年也能保持原始活性。优化的MoO2/Mo2C-CdS-0.3(MMCC-0.3)光催化剂,在无需补充二次牺牲剂的条件下,产氢活性为18.43mmolh1g1,展示出连续90小时测试(在15天内进行)的超稳定性。实验结果和DFT计算都表明,独特的MoO2/Mo2C-C助催化剂不仅具有最佳的氢结合能(ΔG*)、降低的d带中心及析氢反应动力学势垒,导电碳桥、高质量界面和暴露出丰富的CdS活性位点,协同作用增强了可见光吸收,促进了电荷分离,保证了MoO2/Mo2C-C-CdS光催化剂的优异活性和稳定性。这项工作不仅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助催化剂,而且为设计用于光催化剂及其他用途的坚固助催化剂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背景介绍

本文亮点

1.采用前驱体热解及原位碳化工艺获得了一种高效、超稳定的MoO2/Mo2-C助催化剂。

2.经过优化的MMCC光催化剂具有显著提高光催化的活性,超过90小时的稳定性。

3.该工作首次通过助催化剂组分和结构优化,实现了d带中心调控,提升助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

4.该助催化剂综合性能优于贵金属Pt,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图文解析

通过苯胺离子C6H8N+和钼酸根离子Mo3O102-在碱性条件下的静电组装生成Mo3O10(C6H8N)2·2H2O前驱体,以前驱体为自牺牲模板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得到具有不同组分和结构的助催化剂。结合热重、XRD确定了助催化剂的生成过程为:

显然,通过MoO2的部分原位碳化可以获得锚定在碳基体上的MoO2/Mo2C-C杂化物(MoO2/Mo2C-C),这有望在组合物之间形成高质量的界面。然后,通过超声混合MoO2/Mo2C-C助催化剂和所制备的CdS-NRs,获得了MoO2/MO2-C-C-CdS(MMCC)光催化剂。

图1样品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XRD图谱和拉曼光谱证实了600°C、775°C和930°C下获得的产物分别为MoO2-C、MoO2/Mo2C-C和MoO2/Mo2C-Mo,单斜MoO2(JCPDSNo.32-0671)和立方Mo2C(JCPDSsNo.15-0457)及碳物种被观察到。SEM和TEM图片显示结晶、分散良好的MoO2/Mo2C-NP锚定在无定型的碳骨架上。图2g的间距为0.342nm和0.207nm的清晰晶格条纹分别归属于MoO2和Mo2C的(200)面。导电碳不仅防止助催化剂的聚集,还为电荷载流子的传输提供了“高速公路”,这将有利于电荷载流子的分离。

图2MoO2/Mo2C-C的结构表征

图3MoO2/Mo2C-C的表征

为了评估MoO2/Mo2C-C助催化剂的活性,评估了MMCC样品的光催化析氢活性,并对MoO2-C、MoO2/Mo2C-Mo、C和商业铂碳改性的CdS进行了比较研究。单独的CdS表现出3.78mmolh-1g-1的低析氢速率,而MoO2/Mo2C-C助催化剂没有检测到析氢。当MoO2/Mo2-C与CdS结合时,析氢速率显著提高,表明MoO2/MO2-C仅作为光催化析氢的助催化剂。在MMCC光催化剂中,MMCC-0.3样品提供了18.43mmolh-1g-1的最高H2产生率,这比裸CdS提高了4.87倍。值得注意的是,MMCC-0.3表现出比其他助催化剂改性的CdS高得多的光催化活性。耐久性测试表明在没有补充二次牺牲剂的情况下,MMCC-0.3在连续90小时的长期耐久性测量(在15天内进行)中显示出相同的析氢活性,表明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令人兴奋的是,即使在大气条件下储存2年,MoO2/Mo2C-C助催化剂的活性也能很好地保持。相反,对照样品的析氢速率在18小时内严重恶化。因此,Mo2C不仅可以提高MoO2的助催化活性,而且具有超长期的稳定性,这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图4MoO2/MO2-C-C-CdS(MMCC)光催化剂光催化产氢活性

界面处的差分电荷密度表明MoO2和Mo2C之间存在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电子从MoO2转移到Mo2C,从而优化了电子结构和|ΔGH*|,促进了光生电荷的分离。MoO2的费米能级穿过导带,验证了其金属特性。MoO2/Mo2C费米能级附近增强的局域态密度(图5g)表明了本征电导率的提高,从而保证了快速电子转移,有助于增强HER活性。MoO2/Mo2C异质结和MoO2的d带中心分别位于-1.27eV和-1.15eV,表明在Mo2C形成后,d带中心下移并远离费米能级。因此,反键态被减少,助催化剂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促进了H*从助催化剂表面的解吸,从而促进了H2的析出。

图5DFT理论计算

样品的光电化学表征,证实了复合材料中增强的光吸收、电荷分离,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提高光催化活性。

图6光电化学表征

全文小结

综上所述,作者成功构建了一种高活性、超稳定的MoO2/Mo2C-C助催化剂,用于CdS光催化析氢。杂化助催化剂中优化的氢结合能、d带中心和强电子耦合赋予了MoO2/Mo2-C优异的助催化活性。值得注意的是,MoO2/Mo2C-CdS光催化剂具有出色的HER性能和耐用性。证明了优化的助催化剂、高导电碳桥、各种组分之间的高质量界面、增强的光吸收能力和抑制电荷复合的协同作用,从而获得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本文采用的策略为构建HER性能的其他有效助催化剂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通讯作者简介

兰亚乾: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二氧化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快报(CCL)副主编,Natl.Sci.Rev.学科编辑组成员,InorganicChemistry、EnergyChem、NanoResearchEnergy、Polyoxometalates、物理化学学报、结构化学等期刊(顾问、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等多项,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在Nat.Synth.、Sci.Adv.、PNAS,Nat.Commun.(8)、J.Am.Chem.Soc.(13)、Angew.Chem.Int.Ed.(33)、Adv.Mater.(5)、Matter(2)、Chem(2)、Natl.Sci.Rev.(3)等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论文被他引24000多次,ESI高引论文35篇,个人H-index82。

THE END
1.杂多酸催化剂去除催化催化反应小木虫论坛催化 醇醚化。前面反应溶液一直无色,后升了点温度,突然变黑,可能是氧化了吗?杂多酸催化剂 后面https://muchong.com/t-7168164-1
2.杂多酸催化剂造句杂多酸催化剂的造句和例句: 1.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合成直链烷基苯的研究 2. 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内有更多更详细关于杂多酸催化剂的造句http://www.ichacha.net/mzj/%E6%9D%82%E5%A4%9A%E9%85%B8%E5%82%AC%E5%8C%96%E5%89%82.html
3.杂多酸(盐)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期刊[4]王军,张玉辉,丁键,等.杂多酸催化剂上正庚烷加氢异构化[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DOI:10.3969/j.issn.1671-7627.2001.01.004. [5]赵振波,孙闻东,杨向光,等.Lewis酸对杂多酸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的作用Ⅰ.SbCl5的修饰作用[J].催化学报.2000,(3).243-246.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xdhg2004z1010
4.杂多酸/酸催化作用,heteropolyacid/acidcatalysis,音标,读音对采用水热分散法、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和原位合成法,利用分子筛的有序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等特点,在大孔径分子筛表面或其晶体结构中将较大体积的杂多酸引入,制备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考查了其催化活性,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3. Catalytic synthesis of ethylene http://dictall.com/indu/052/051120042DC.htm
5.MolAid科研洞察:JOC期刊化学新进展一网打尽本文以廉价且市售的WO 3 半导体作为非均相光催化剂,催化量的NPh 3 作为单电子供体,环境空气作为单电子受体和氧气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烷基硼酸和芳基硼酸的半多相光催化羟基化。可以以优异的产率获得多种羟基化化合物。 04、空气条件下区域发散金属催化 2-芳基噻唑与末端炔烃的氧化炔基化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6380708
6.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pptx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汇报人:日期:目录contents杂多酸催化剂介绍酯化反应原理杂多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与优化酯化反应的工艺流程与操作条件研究展望与工业化前景01杂多酸催化剂介绍中心原子与多个配位体结合形成多维结构。配位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导致杂多酸具有多样性和可调性。杂多酸是一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8474699.html
7.杂多酸掺杂的ZIF67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多酸掺杂的ZIF?67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Na3PO4·12WO3·18H2O加入到Co(NO3)2·6H2O中,向其中注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将二甲基咪唑溶于甲醇溶液中,搅拌混匀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将无色透明溶液快速地注入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00?120℃下进行热反应1?2h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1/8037040002005074.shtm
8.催化剂中的新秀——杂多酸现代化工1985年04期杂多酸(HPA)作为催化剂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还是近几年来的事情。这是由于它的催化性能愈来愈显得独特和新颖。例如烯烃的水合反应,无论是在均相还是多相体系中进行,一般都需要高温和高压等苛刻条件,而且还存在腐蚀、副产物多等缺点。以异丁烯水合为例,即使采用比较满意的磺酸型 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xdhg198504014.html
9.丁烯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可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主要涉及分子筛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9].它们在异丁烷的烷基化反应中大多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转化率, 但都失活较快.李健等[10]指出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强弱影响着烷基化反应:酸性太弱, 容易引起正碳离子与丁烯聚合生成不饱和重组分; 酸性过强https://www.jmcchina.org/html/2017/3/20170309.htm
10.改性沸石负载杂多酸盐催化剂与重要催化反应研究沸石催化剂酸强度不高严重影响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实际应用;杂多酸兼具强酸性和氧化还原性,但比表面积小;负载杂多酸在极性体系中的溶脱问题有待解决;研究新型环境友好固体酸催化剂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项目提出用Ship in bottle技术在Y沸石超笼中生成杂多酸盐的方法,及用深度脱铝Y沸石丰富二次孔负载杂多酸盐的方https://www.medsci.cn/sci/nsfc_show.do?id=1b42352e4ed
11.化工化验范文6篇(全文)2.3杂多酸催化剂 杂多酸催化剂里面还有均匀的具有条件酸强度的含氧多元酸, 目前已知的形态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这个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 不会腐蚀设备, 可以反复利用, 对环境无损害, 可以回收再利用。 2.4其他催化剂 包括光、电极、酶、膜等类型的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或使用光合作用, 或利用电子, 或者来源于自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68171zk.html
12.湖南农大研制乙醇脱水制乙烯新催化剂炼油与石化工程活性Al203催化剂价格便宜、活性和选择性较好,但反应温度高、反应空速低、能耗高、设备利用率低。杂多酸催化剂反应温度低、选择性和收率高,但催化剂制备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高且稳定、反应温度低、反应空速大,但催化剂寿命短、放大倍数小,使工业化生产受到限制。https://www.cppei.org.cn/lyyshgc/detail.asp?categoryId=1912&articleId=25521
13.以下哪些属于固体酸催化剂?()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月初在产品350件的原材料定额成本按上月旧的消耗定额每件为20元,共计7000元。自本月初起每件材料消耗定额调整为18元。本月投产650件,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7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本月甲产品1000件全部完工。要求:计算完工甲产品实际原材料总成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4e9ec87055154d719f579141f5bdb1f5.html?fm=bd57d5de80c2208ad8b1336beee80d7b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