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
关于货币的本质,在西方货币学说史上曾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货币金属论,货币金属论者从货币的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出发,认为货币与贵金属等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货币金属论是货币金、银本位制的产物,随着20世纪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其影响力正日益减弱。
货币名目论,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目前在西方货币学说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货币名目论,这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的定义中可见一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前者受限于金属等自然资源储量和开发,如果因社会发展过快,那么货币发行很可能因储量有限和开采进度跟不上而影响进展,但是货币所负载的价值却有增值的可能。后者,不受资源开发限制,但是却极其容易造成货币增发而贬值,这在刺激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中最为明显!这也是二者的悖论之所在,但是二者的串换也造就了很多投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掌握了市场的枢纽-定价权和认同,就掌握了部分货币发行权!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金银: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纸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一)金融衍生性货币:
(二)次金融性货币:新加坡元,并无较大规模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但是因特殊的港口地理贸易位置、金融咨询业发达程度,导致依附于金融衍生性国家,产生次金融性货币!
(三)资源能源性货币,属于原料型货币,是发达国家里的第三世界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前者典型代表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后者如南非、巴西等;
资源性货币受控并依附于金融性货币,多是早期作为原料的殖民地,但是和金融性货币国家联络较为密切,金融、政治比较明显受金融性货币的支配和影响,军事上较弱,需要依附于金融衍生性货币发行国,比较容易与金融衍生性货币形成货币对,卡紧大宗货物原料供应市场,与夹缩工业性成品供应的金融衍生国市场形成内外夹击重化工业性货币之势!
(四)次资源性货币主要指能源型货币,如科威特、沙特、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能源国家,对应货币如第纳尔、里亚尔、卢布、里亚尔和玻利瓦尔!
(五)工业性货币,又可称为贸易导向型货币,典型为人民币,印度卢比等;
中国有别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因为从人口,政治和军事的角度讲,中国不能像这两个国家一样,完全依附欧美政经体系而存在,即使是经济上互相依存,也会在政治和军事上有较大区别,这是因民族文化、特性和形态决定的;更不要说在金融产权上完全依赖美国。从根本上讲,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就是人民币金融衍生化的过程,也是在我国政治、军事和工业金融咨询业预知能力和管控能力三者并重推行的过程,其币值含金量、认同度和稳定性就取决于三者的拓展幅度和深度了,所以说大国天命,如果光是设立几个人民币离岸业务点和放开资本账户,而没有做全方位的框架布局、工业体精密计算、金融衍生品数据套反测算和管控,而想中短期内迅速其货币国际化,这就注定是个曲折的过程,欧元就是个例子!
(六)农业性货币,主要包括非洲不发达国家,亚洲泰国、尼泊尔、缅甸、菲律宾、斯里兰卡和越南等无完全独立工业体系的农林业国家,因为较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较易受到金融衍生货币国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