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战国︱战国时期都有哪些货币?私家历史澎湃新闻

战国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各种货币大量涌现,所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史记·平准书》)。不过,战国时期天然的贝壳和龟壳已经退出货币领域。《管子》说当时货币主要分三类:“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当然,实际上充当货币的物品不止于此,除了珍珠玉石、金银类贵金属和各种青铜铸币外,谷物和绢布也在当时的商品流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谷物和绢布

谷物和绢布是生活必需品,这种天然属性让两者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肩负着货币的职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就将五谷、文采(即彩绢和布帛)与黄金、珠玉、布泉(青铜铸币)并列。

《孟子》记载,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用粟(小米)来换取冠(帽子)、釜(锅)和各种铁农具。春秋战国时代官员的俸禄就是谷物,《史记》记载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是“粟六万”,《墨子》中已经用二百石、三百石来代指官员品级,当时的一石谷物约合今30公斤左右。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直接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布匹与黄金、铜钱都是秦国的货币,并确定了比值:一匹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的麻织布,其价值等于11枚秦国铜币。

不同种类的五谷和布帛价值也不相同。《管子·乘马篇》说,行军打仗时,一百乘兵车一晚上的花费是黄金一镒。这相当于细绢三十三制(绢长一丈八尺为一制),或者是葛布一百匹。

在金属铸币供应相对不足的战国时期,以物易物的现象应该是十分普遍的,谷物和绢布当然是最佳的交换媒介。

珠玉

珠玉,即珍珠和各类玉石,都是极其贵重的物品。珠既包括珍珠,也包括打磨成球形的玉石,河南洛阳的一座墓中出土的一件项链就由11件玉珠、1件玛瑙珠、5件水晶珠、2件绿松石珠、1件椭圆形玉饰、1件扁平玉管组成,所以古文献中常以“珠玉”连称。珍珠和玉石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适合远距离运输。珠玉之中最有名的就是随侯珠、和氏璧。

《论衡》说“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也就是说随侯珠是经人工干预而形成的有核珍珠,其珠核是随侯以特殊药物制作,能让珍珠呈现出夺目的光彩。需要指出的是,珍珠是有寿命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易被酸碱物质腐蚀,而且珍珠里的水分会渐渐流失,珍珠也会失去光泽,几十年或上百年后,珍珠就会由白变黄,最后干枯粉化。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有一对金耳坠,原本串在金丝上的珍珠已经破碎,散落在金丝附近。

和氏璧最初是一大块璞石,楚人卞和发现后,几经曲折,玉石工匠将这块璞石加工成了和氏璧。《史记》记载秦王曾想用十五座城邑从赵王手中换取和氏璧,但未成功。“价值连城”这个成语便由此诞生。其实,玉璧和土地的交易在《左传》中就有记载:春秋早期,郑国曾和鲁国交换土地,因为鲁地价值更高,所以郑国又送给鲁国玉璧来抵价。

战国时期,珠玉往往和黄金一起作为赏赐、馈赠的佳品。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王一次赏赐给虞卿“黄金百镒,白璧一双”;《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相李兑曾送给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其中或许有策士的夸饰成分,但也反映出当时珠玉的流通。

黄金和白银

黄金是战国时期的通用货币,其主要产地在楚国,考古出土的战国金币也多属楚国。《管子》中宣称,如果让齐国名相管仲拥有楚国那数量庞大的黄金,他就能让齐国的老百姓不必耕田织布就能得到粮食和布匹。

楚金币有龟板形、长方形、圆饼形、瓦形等形状。楚人会在金币上加盖钤印,印文一般是“郢称”(旧释“郢爰”)二字,“郢”是楚国国都,“称”有称量之意。另外还有“陈称”、“卢金”等几种印文。一块完整郢称金币的重量是楚制一镒,约合今250克。

这些金币在使用时会根据需要切割成小块,在流通时需要用天平来称量。考古人员在楚地挖掘出了大量与天平配合使用的砝码,仅在长沙地区101座东周时期的楚墓中就有49座出土了砝码,总数达398枚。1945年湖南长沙一座战国楚墓出土了10枚用来称重的砝码,重量在0.69-251.3克之间,按楚国衡制分别对应1铢、2铢、3铢、6铢、12铢、1两(24铢)、2两、4两、8两(半镒)、16两(1镒)。前九枚砝码重量之和恰是第十枚砝码的重量。

从考古发现来看,楚国之外的各国也都铸造有金币,一般是圆饼形状。浙江出土有越国的金饼,河北出土有燕国的金饼,陕西出土有秦国的金饼,河南出土了刻有三晋文字的金饼。此外,河北灵寿还出土了中山国铸造的4枚金贝,呈贝壳形状。从文献记载来看,各国应该都有相当可观的黄金储备,或许这些黄金在后世被熔化重铸,导致现今发现的较少。

在黄金的计量单位方面,一般用“镒”。当时各国的衡制有一定差异,楚、赵实行“镒—两”制,魏、韩、卫实行“镒—釿”制,齐实行“镒—锱”制,秦实行“斤—两”制。从出土文物的重量来看,楚、赵、秦三国“两”的重量基本相同,在15.5-15.6克之间;“镒”的重量各国有差异,楚国一镒与秦国一斤都是十六两,约合今250克。三晋地区一镒是二十两,齐地一镒是二十四两。各国一般会将金版或金饼铸造为一镒,但在实际流通过程中可能还是需要用天平来称量的。

银在当时也被称作“白金”,一般被铸造成铲、版、饼、贝等形状。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就有周天子用“白金”赏赐臣下的记载。但文献对银币流通的记载极少,只是说银可以作为货币。出土的银币也不多,河南扶沟曾出土有18枚白银做成的布币,学者推测其年代大约为春秋中晚期到战国初期,其用处尚不甚明确,如果是货币的话,应该也和黄金一样,都是称量货币。

青铜铸币

战国时期,主要有四种青铜铸币:布币、刀币、贝币、圜钱。古钱币研究者根据布币的外形特点,将布币大体分为空首布、平首布、圆首布三类。

此外,楚国还铸造有两种布币,个头大的面文“殊布当釿”,意为一枚这种布相当于一釿;个头小的背文“四布当釿”,意思就是四枚这种布相当于一釿。“釿”是三晋的货币单位,楚国铸造这种特殊布币,大概是为了方便与三晋的贸易。

刀币中最出名的是“明刀”,齐、燕、赵三国都有铸造。有学者认为,“明刀”的“明”与“盟”相通,或许就是三国会盟协商定下来共同铸造这种刀币,便于贸易往来。所以三国“明刀”的形制和文字字体虽然不同,但都有“明刀”二字。这种“明刀”的铸造数量非常巨大,仅出土的燕明刀就达20万枚以上。

贝币,主要是楚国铸造,又称蚁鼻钱、鬼脸钱。呈海贝形状,铜贝上一般刻一个字,有“巽”、“行”、“君”、“贝”等十几种,也有刻多个字的,还有不刻字的。“古者货贝而宝龟”,战国时期贝壳和龟壳已经罕见作为货币出现,但在楚国,青铜铸币的形状就是贝壳,金币的形状则是龟壳。

楚国还发行过一种长方形的铜牌,铭文有“视金一朱”、“视金二朱”、“视金四朱”等,这是标明其价值等同于1铢、2铢、4铢的黄金。

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比较复杂。青铜铸币中只有极少数如楚国“视金一朱”、“视金四朱”铜牌钱直接在币面标明了与黄金的比价,更多的货币比价只能是推测。

黄金可以兑换一定比例的铜钱。根据出土的岳麓秦简推算,秦制一斤黄金等于9216枚秦“半两”铜钱,这些铜钱的重量合秦制288斤,折合今72公斤。《管子》说一斤黄金价值万钱,秦汉时代也基本延续这一比例。不过,很多国家的货币并非如秦“半两”一样“重如其文”,而是根据特定币值来流通,如三晋铸造的布币刻有“半釿”、“二釿”等。不过这些青铜铸币和黄金之间的比值应该和秦国类似,或者说各国黄金和铜钱的比值基本相同,否则肯定会出现很多人去黄金价格低的国家买黄金,然后去别的国家抛售以赚取差价的现象。

至于各国青铜铸币的兑换,情况比较复杂。许多国家都发行有多种青铜铸币,重量各异,而且,即使是同一种规格的青铜铸币,重量也会有一些差异,不同时期,这些货币含铜量的差异则更大。有些铜币会在币面标明与其他铜币的比值,如一枚楚国“殊布当釿”布币等于三晋的“一釿”布。当时各国的铜币之间应该是有较稳定的兑换比值的。不过,随着各国铜币含铜量的变化,比值会有波动。甚至不排除在特殊背景下,这些青铜铸币恢复到需要通过称量才能流通的情况。

战国时期各国境内都有大量其他国家的货币,燕地出土有大量赵、韩、魏的布币和齐、赵的刀币;赵地出土有大量韩、魏的布币和齐、燕的刀币;巴蜀地区还出土过燕国的刀币,足以说明当时货币流通范围之广。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战国时期存在着大量货币仿铸现象。如在中山国和韩国境内都发现了赵国铸币用的钱范。至于仿铸的原因,或许是为了便于去他国采购物资,或许是受他国委托,我们就只能是做各种推测了,甚至不排除各国之间曾打过“货币战争”的可能。

参考文献

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

张志锋:《战国货币列国间流通初探》,河北师范大学,2010

周斌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贸易及货币的流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胡传耸:《关于重量单位“镒”的几点认识》,北方文物,2017

THE END
1.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本身价值低于货币面值,但可以和所代表的金属货币自由兑换;代用货币一般由政府或者银行发行,但要求代用货币有足量的金属保证,以满足其随时兑现。 代用货币的印刷成本远低于铸币的铸造费用,容易保管、携带和运送,节省流通费用 发行量受贵金属准备的限制,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需要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2.贵金属业务兼具货币经济和商品三重属性。贵金属业务兼具货币、经济和商品三重属性。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业务贵金属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在()。 A. 瑞金 B. 兴国 C. 于都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3b487302538746849f9794df06f4845a.html?fm=bd9235e406cee8b878923db06dda6aed0d
3.比特币的理论比特币的实践与比特币的影响有些网站开发了手机钱包,通过手机使用比特币,满足了互联网时代全球电子货币交易一体化的需求。第五,交易成本低廉。每笔交易收取约1比特分的交易费,跨境交易支付比特币时不存在汇率问题。 (二)比特币的产生机制 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运行比特币软件参与比特币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模拟了贵金属黄金的生产过程,被称为挖矿(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381764826&efid=kQLgqHRiZTO4xv6Q5lyEYQ
4.汉代贵金属货币:金饼银饼收藏2021年01期汉代贵金属货币:金饼、银饼,白金三品,汉武帝,金饼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它具有天然的货币属性和职能。先秦时期的楚金版就是最早的贵金属流通货币,其交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SOUC202101013.html
5.货币的相关概念及属性首先,它们既然都叫“货币”,那么我们还是应该先搞清楚货币的核心属性。 货币似乎是一个非常熟悉但是又不那么确切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的货币形态是不一样的,从贝壳等实物货币,到金银等贵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货币主要完成了货币形态标准化的演进,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则重点在于货币在存储便利性方面的提升。而标准化https://www.jianshu.com/p/59c7765123b7
6.黄金的货币属性是什么理想股票技术论坛黄金作为一种稀有的贵金属,具有储备货币的属性,被广泛认可为世界各国的储备资产之一。黄金的稳定价值、抗通胀特性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都使其成为重要的货币形式之一。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301054.html
7.铂金和黄金哪个贵婚礼纪因此,回收价格较低导致铂金的保值能力不强。 2、黄金具有货币属性 黄金除了是重要的贵金属之外,它还有一定的货币属性。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制度的建立就已为黄金的货币属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这种体系虽然已经瓦解,但是黄金作为硬通货、国际流通货币的保值现象依旧没有消失。https://www.hunliji.com/bai_ke/detail_24271/
8.黄金的货币属性是指什么黄金的货币属性是指什么 指的是16-18 世纪,因为黄金量比较少,所以白银和其他金属作为货币。19世纪后,黄金产量大幅增加,为金本位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人类社会进入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金本位时期”。随着美元逐步崛起,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本位转为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是以黄金为https://m.cngold.org/gold/gw3701549.html
9.熊猫金币可以当黄金卖吗,黄金本质,价值坚挺“滚滚”萌动人心,熊猫金币熠熠生辉。作为中国独有的贵金属纪念币,熊猫金币凭借其憨态可掬的国宝形象与货真价实的黄金材质,深受收藏家与投资者的喜爱。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人们不禁发问:“这枚集艺术价值与投资属性于一身的熊猫金币,是否真的能如同普通黄金一般在市场上流通交易呢?” https://www.duote.com/tech/202404/556851.html
10.安信金控:美元黄金白银的“三角关系”避险属性: 当经济形势不稳定,政治风险上升时,投资者往往会将资金转向黄金等贵金属,以寻求避险。 抗通胀属性: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贵金属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可以有效地对抗通货膨胀的侵蚀。 二、 美元、黄金、白银的长期趋势分析:负相关关系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走势对贵金属价格影响深远。从历史数据来看,美https://www.gelonghui.com/p/87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