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地缘因素加速波动的背景下,有色金属钽铌作为军工高需求材料,有望迎来加速爆发机遇。
稀有金属钽(Ta)铌(Nb)被称为“工业味精”,作为基础性关键功能材料在电子、宇航、机械工业以及原子反应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军队更新迭代加快,对特种合金复合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使用大量的钽铌等稀有金属作为原材料。
钽铌加工难度较高,行业具有进入壁垒,潜在的竞争者并不多,行业结构优越。当前我国对钽资源的外部依赖度较高,因此早期布局且具有成熟技术的企业具有先发优势。
钽铌行业概览
钽主要存在于钽铁矿中,与铌共生。
钽矿和铌矿是制备氧化物如氧化钽(Ta2O5)、氧化铌(Nb2O5)以及氟钽酸钾(K2TaF7)的关键原料。
钽是钢灰色的金属,元素符号Ta,其密度为16.68g/cm3,熔点高达2980C,是熔点第三高的金属,仅次于钨和铼。
钽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拉成细丝或制成薄片。此外钽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具有出色的抗腐蚀性,钽在地壳中的含量非常低,大约只有百万分之一。
铌和钽常被用作合金添加剂,能生产出多种高性能合金,如耐热热强以及磁性合金等。这些合金是制造原子反应堆的结构材料和防护材料、火箭和导弹的喷嘴、切削工具等方面的重要材料。此外,各种含钽铌的合金钢也在铁路、桥梁飞机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
钽铌产业链梳理
钽铌行业上游包括矿石的开采和选矿,原料供应由四部分组成:钽铌精矿、锡渣、锂矿伴生物以及钽铌回收料。
矿石通过湿法或火法加工,最终转化为钽铌制品,随后通过火法冶金进一步加工,各种钽铌制品,包括半导体用的钽靶坯和钽条、铌粉、钽铌金属材料、合金以及其他多种工业产品。
钽铌产业链上游矿产资源
钽在地球上的储量相对有限。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数据,目前全球钽矿的产量分布相对集中,且已探明的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刚果(金)、巴西、卢旺达和尼日利亚则是钽矿的主要生产国。
铌矿的产量主要来自烧绿石、铌铁矿以及钽铁矿等其他矿物。烧绿石和铌铁矿的产量占据了总产量的99%以上。全球的烧绿石产量几乎全部由巴西的CBMM公司和AngloAmerican公司,以及加拿大的尼奥贝克公司提供。
CBMM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铌生产商,旗下的Araxa矿山占据了全球铌资源的85%。
MagrisResourcesInc.公司旗下的Niobec矿和我国厂商洛阳钼业旗下的Catalao矿则各自占据了约7%的份额。
过去的五十年间,上述三座矿山几乎为全球提供了99%的铌资源。
在全球钽铌供应链中,非洲国家和巴西向位于中国、德国、美国和泰国等地的冶金公司持续供应矿石。
国内钽铌产业链上游资源丰富,但实际产量有限,因此高度依赖于进口资源。
国内的钽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和广东等省份,但这些资源的开采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开采难度大、分离提纯困难、选矿效率低以及回收率不高等问题。#沪指站上3100突破年线,什么信号?#
钽铌产业链中游冶炼环节
中游环节湿法和火法冶金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巴西和泰国等。
从全球的市场格局来看,钽铌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几家头部企业之间,包括美国的GAM、日本的JX日矿、美国的Materion以及我国厂商东方钽业;全球钽粉供应商主要有美国Cabot、德国HCST、东方钽业等;钽丝供应商主要有东方钽业、株洲硬质合金、多罗山蓝宝石等。
目前,国内大约有20家钽铌冶炼加工企业。
在高端市场上,以东方钽业为代表的企业有能力生产出如电容器级及超高纯钽粉、电容器用钽丝、半导体用钽靶坯、超导铌材以及铌超导腔等高端且高附加值的产品。东方钽业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先进水平,与两大国际巨头共同主导了钽加工行业的竞争格局。
东方钽业是央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旗下企业,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钽铌生产技术,是国内最大的钽、铌产品生产企业,布局钽铌全产业链。根据东方钽业公告,公司电容器级钽粉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10%以上;超导铌材国内市场占有率80%左右,全球市场占有率60%左右;钽粉研究水平已达300,000FV/g,拥有能够生产全系列钠还原钽粉的生产线。
总体来看,国内的中游环节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也相对清晰。东方钽业在综合市场占有率上名列前茅,而其他知名的钽加工企业还包括稀美资源、九江有色、江门富祥和长沙南方钽铌等。
钽铌产业链下游
全球钽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容器、超级合金、溅射靶材以及钽化合物等领域,其中电容器是主要的应用领域,同时钽靶材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有色金属##钽铌##财经##军工##汽车##半导体##半导体芯片#$东方钽业(SZ000962)$$振华科技(SZ000733)$
在高端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过程中,钽靶则常常与铜靶结合使用。
钽电容器全球市场上,基美(KEMET)和AVX的市占率处于领先地位,市占率接近全球三分之二,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大容量、低ESR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我国厂商总体约占12%,国内规模较大的钽电解电容厂商有宏达电子、火炬电子和振华新云(振华科技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