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酱紫蛙科普酱紫蛙收录于合集#科普酱紫蛙796个#化妆品安全40个#科学护肤102个
人们在选择化妆品时,往往会过分注重其美白、抗皱等功效,而很少考虑产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长期积累效应问题,包括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及其潜在危害。
我们
重金属通常是指相对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在工业上真正划入重金属的金属元素有铜、铅、锌、锡、镍、钴、锑、汞、镉和铋10种,其中毒性最大的是汞、铅、镉和类金属砷,我国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这四种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点们
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除了一些不法厂家人为添加这些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外,作为某些原料中的杂质,这些重金属也可能会随着原料而残留于产品中,给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健康问题。
我国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铅和砷含量要求进行了调整,铅的最大限制含量由原来的40mg/kg下调至10mg/kg,砷的最大限制含量由原来的10mg/kg下调至2mg/kg,汞的最大限制含量仍然是1mg/kg,同时增加了对镉含量的限制,规定镉的最大限制含量为5mg/kg。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在制定法规性文件时,之所以对化妆品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是因为重金属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如果长期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化妆品,这些重金属会在体内逐渐积累,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蓄积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1·汞中毒
汞是常温下唯一以液态形式存在的金属,由于它的特殊物理性质,表现出易蒸发、吸附性强、容易被生物体吸收等特性。
汞中毒通常分为4级
●汞吸收量增加
这是最轻微的汞中毒,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尿中汞含量增加。
●轻度汞中毒
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或肾功能改变、口腔黏膜炎等。
●中度汞中毒
有明显的情绪紊乱或性格异常、手指震颤以及肾功能改变、口腔黏膜炎等;
●重度汞中毒
有明显的精神症状,肢端震颤症状突出,甚至出现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
●另外,对于围产期女性来说,由于汞能够穿透胎盘屏障,并存在于乳汁中,还会给胎儿或婴幼儿带来不利影响。
化妆品中最容易出现汞中毒的是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主要是由于汞离子可以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的生成,具有确切的美白效果。
少数不法生产商为了追求显著的美白效果,在美白祛斑类产品中人为添加汞及其化合物,如氯化氨基汞,使其产品中汞含量严重超标,从而致使部分消费者罹患化妆品汞中毒,出现一系列的汞中毒表现,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的临床研究证实,化妆品汞中毒患者使用的产品,其汞含量常常超标数百、数千乃至数万倍,而低于汞限量标准(1mg/kg)的化妆品不会导致汞中毒。
因此,使用符合国家法规标准的合格化妆品是不会导致汞中毒的,这就要求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要擦亮眼睛,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对于宣称有快速美白效果的产品一定要高度警惕。
2·铅中毒
铅不是人体必需元素,于健康无益,人体内的铅含量越低越好。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主要由肾脏代谢,经尿液排出。
在含铅汽油广泛使用的年代,汽车尾气将铅大量排放至空气中,而过多摄入膨化食品、含铅松花蛋、滥用偏方、使用釉上彩餐具等生活习惯,都可能带来铅的污染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伪劣的化妆品同样会给人体带来铅的污染,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导致铅中毒的发生。
化妆品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来自两种情况:
●一是有些不法生产厂家为追求更好的美白效果及更高的经济效益,非法将铅化合物添加到美白祛斑类产品中,特别是一些“三无”产品,仍旧以铅化合物作为主要美白成分。这些生产厂家之所以敢于冒险违规,是由于铅化合物遮瑕美白效果好,且成本低廉。同时,铅化合物又具有良好的上色性,也极可能被添加到染发产品中。
●二是由于使用不纯原材料,铅作为原材料中的杂质也会被带到产品中,导致化妆品中含铅,所以把好化妆品原料的质量关,是防止化妆品铅含量超标的必须要务。
铅对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毒性。
●若消费者长期使用含铅化妆品,会导致慢性中毒,使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受到损害,也有可能造成肾脏及生殖系统损伤,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影响生殖功能。
●医学研究证实,女性对于铅的毒性作用更为敏感,且孕妇体内的铅可以通过胎盘、乳汁危害胎儿、婴幼儿的健康,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
为进一步加大对化妆品领域含铅化妆品的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不受侵害,我国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化妆品中铅的最大限量规定由原来的40mg/kg调整为10mg/kg,提高了化妆品使用的安全性,只要消费者在正规渠道购买合格化妆品,就可以避免化妆品铅中毒的发生。
3·砷中毒
砷是自然界存在的固有元素,分布广泛,通常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如雄黄等,并且经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金属矿石中。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取决于它的水溶性,如雄黄的水溶性很低,因而毒性较低,而砷的氧化物和盐类多属于高毒物质。
化妆品引起的砷中毒可导致皮肤病变和多脏器损伤。
●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表皮增厚粗糙、色素沉着或脱失,皮肤出现感染、溃疡,甚至坏死及癌变等。
●脏器损害多见于肝脏损伤,导致肝硬化。另外,还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或肢体瘫痪。值得注意的是,砷可作为杂质存在于某些化妆品原料中,所以化妆品中砷含量超标往往源于使用了劣质原料引起的。
鉴于砷及其化合物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危害,也鉴于化妆品与人体皮肤黏膜的广泛、长期接触,我国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化妆品中砷的最大限量规定由原来的10mg/kg调整为2mg/kg,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砷中毒的风险。
4·镉中毒
镉及镉化合物毒性较强,被人体吸收后可与低分子量的蛋白质结合成为金属蛋白,积蓄在各组织器官中,难于排出体外,对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肌及骨组织产生损害,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扩张、早产儿死亡及肺癌等,所以镉及镉化合物禁止用于化妆品中。
我国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首次对化妆品中镉的最大含量做出了规定,规定镉在化妆品产品中的最大含量不得超过5mg/kg,进一步降低了镉中毒的风险。
镉还可作为杂质存在于化妆品原料中,如具有遮瑕和防晒作用的氧化锌中就含有镉,因为氧化锌是一种矿物质原料,含有氧化锌的闪锌矿中常常含有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