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铼资源,近些年又新发现了一些含铼的矿床,目前总储量大概200余吨,虽然在全球2000多吨的铼储量里占比不高,但好歹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铼和铱都是航天领域难以替代的高熔点金属。铼铱材料可以直接耐受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2200度的高温;而上一代铌合金在涂上硅化物耐热涂层后只能耐受最高1370度,需要消耗大约30-40%的燃料用来冷却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效率底下。
这类发动机是用于卫星变轨和维持轨道的。提高卫星所携带的燃料的利用效率能够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所带来的价值恐怕能够超过消耗稀贵金属的代价。
在航空的涡轮发动机里,铼是镍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以前由于我国缺铼,应用于多型发动机的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上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铼含量只有2%,低于国际主流的3%。我国也有铼量更高的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节省铼是出于铼供应不足的历史原因和降低高温合金成的考虑,近年来我国铼供应的保障则让我国的研发人员有底气用更高的铼含量追求更好的性能。
铼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分散,没有独立的矿床,主要伴生于钼矿、铜矿中。近些年我国的矿山铼年产量约2.5吨,亦有一定的进口,还有回收含铼废物的再生铼(也有说法是我国铼年产量3-5吨)。据2020年对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丁士启的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丁士启:建议对金属“铼”实施国家收储》,目前我国的铼供应能够满足现有需求,甚至因为前些年铼价大幅下跌,我国的冶金企业没有动力去回收冶炼废物中伴生的铼,造成铼资源浪费。
国际上,铼大约80%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另有燃气轮机、重整催化剂(石化行业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芳烃)等用途。美国是世界上铼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铼消费中高温合金的占比不高。归根结底,还是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产业不够发达,对铼的需求量还比较小。
另外,说到储量稀少而“不舍得”用的问题,其实铑的储量并不比铼更丰富,但铑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消耗占铑的用量的80%),使得几年内铑的价格翻了20倍,达到几千块钱一克,是目前最贵的金属。相比之下,铼主要在航空航天的“小众”领域,虽然战略价值大,但市场供需关系并不像铑那样紧张,价格也就几十块钱一克。至于第四代高温合金所需用到的钌,价格比铼更贵。虽说为了追求性能,该用的稀贵金属还得用,但是降低昂贵金属用量、研究其作用机制并用廉价金属实现替代仍然是追求的方向。